一种桔梗参杞酒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9533161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桔梗参杞酒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酒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桔梗参杞酒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桔梗,别名包袱花、铃铛花、僧帽花,为桔梗科桔梗属植物,生长在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和西伯利亚东部。根可入药,亦可腌制成咸菜,在中国东北地区称为“狗宝”咸菜。在朝鲜半岛,中国延边地区,桔梗是很有名的泡菜食材。桔梗根部味苦、辛,性微温。入肺经。能祛痰止咳,并有宣肺、排脓作用。其嫩茎叶和根均可供蔬食。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等症状。目前,桔梗的食用一般分两种途径,一是中药处方,二是煲汤,通过熬制将桔梗的药物效果溶于水中,人们再摄入药汁或汤汁达到进步或治疗的目的。此两种食用方式操作繁琐,对于体虚倦怠或希望进补的人群而言,多数人要么对药水或汤汁喝一半倒一半,要么就是只熬炖一次,常常半途而废,导致桔梗药效发挥有限,进补效果欠佳,同时,将桔梗进行熬制,桔梗所富含的营养无法全部进入药汁或汤汁,造成了营养成分的浪费。而桔梗本身味道苦涩,口感较差,人们无法对其进行直接食用。
[0003]桔梗营养价值高、功效多,用于加工成桔梗参杞酒可实现对原料的综合利用,食用方便,且便于储存,提高其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桔梗不易储藏的问题,提供一种桔梗参杞酒的加工方法。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桔梗参杞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配方是桔梗、丹参、枸杞、五加皮、当归、白芍、厚朴、腊梅根各60克,牡丹皮、荷叶、百合、茉莉花、甘草各18克,65度白酒1200毫升,主要加工工艺流程为原料粉碎一入酒浸泡一过滤取酒一装瓶一成品,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粉碎:将上述原料洗净沥干,入粉碎机中粉碎,过80目筛;
(2)入酒浸泡:将原料粉末入酒坛,倒入65度白酒,使原料完全浸于酒液中,密封浸泡35-40 天;
(3)过滤取酒:将浸泡好的酒液用3层纱布过滤,得纯净酒液;
(4)装瓶:将纯净酒液用干净酒瓶分装,封口,贴商标即为成品。
[0006]有益效果:本发明产品酒液清澈,醇厚酸口,回味悠长,具有桔梗特有的鲜美风味,本产品营养价值很高,清甜爽口,微带苦味,本产品具有开宣肺气、祛痰排脓的功效,是一种集营养和保健价值与一体的低热量、低脂的保健酒。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实施例1:
一种桔梗参杞酒的加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粉碎:将上述原料和白茯苓、地黄、麦冬洗净沥干,入粉碎机中粉碎,过100目筛;
(2)入酒浸泡:将原料粉末入酒坛,倒入60度白酒和枸杞汁、冰糖液,使原料完全浸于酒液中,密封浸泡30天;
(3)过滤取酒:将浸泡好的酒液用4层纱布过滤,得纯净酒液;
(4)装瓶:将纯净酒液用干净酒瓶分装,封口,贴商标即为成品。
[0008]实施例2:
一种桔梗参杞酒的加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粉碎:将上述原料和川穹、五加皮、葛根、杏仁洗净沥干,入粉碎机中粉碎,过120目筛;
(2)入酒浸泡:将原料粉末入酒坛,倒入52度白酒和白砂糖、灵芝萃取液,使原料完全浸于酒液中,密封浸泡45天;
(3)过滤取酒:将浸泡好的酒液用4层纱布过滤,得纯净酒液;
(4)装瓶:将纯净酒液用干净酒瓶分装,封口,贴商标即为成品。
[0009]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主权项】
1.一种桔梗参杞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配方是桔梗、丹参、枸杞、五加皮、当归、白芍、厚朴、腊梅根各60克,牡丹皮、荷叶、百合、茉莉花、甘草各18克,65度白酒1200毫升,主要加工工艺流程为原料粉碎一入酒浸泡一过滤取酒一装瓶一成品,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粉碎:将上述原料洗净沥干,入粉碎机中粉碎,过80目筛; (2)入酒浸泡:将原料粉末入酒坛,倒入65度白酒,使原料完全浸于酒液中,密封浸泡35-40 天; (3)过滤取酒:将浸泡好的酒液用3层纱布过滤,得纯净酒液; (4)装瓶:将纯净酒液用干净酒瓶分装,封口,贴商标即为成品。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桔梗参杞酒的加工方法,属于饮料加工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的配方是桔梗、丹参、枸杞、五加皮、当归、白芍、厚朴、腊梅根各60克,牡丹皮、荷叶、百合、茉莉花、甘草各18克,65度白酒1200毫升,主要加工工艺流程为原料粉碎→入酒浸泡→过滤取酒→装瓶→成品。有益效果:本发明产品酒液清澈,醇厚酸口,回味悠长,具有桔梗特有的鲜美风味,本产品营养价值很高,清甜爽口,微带苦味,本产品具有开宣肺气、祛痰排脓的功效,是一种集营养和保健价值与一体的低热量、低脂的保健酒。
【IPC分类】A61P11/00, C12G3/04, A61P11/10, A61K36/8967
【公开号】CN105288120
【申请号】CN201510837729
【发明人】陈伟
【申请人】陈伟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