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面装配件的带长度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55320阅读:来源:国知局
1a圆形棘轮齿 1b 爪。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脸面装配件的带长度调节机构的方式。
[0044]图1、2作为具备本发明的带长度调节机构的脸面装配件而示出滑雪用的护目镜,在镜片框架I的两端部,装配有用于穿戴于使用者的头部的带2。而且,在该带2,具备带长度调节机构A。
[0045]前述带长度调节机构A在带2装配有外装部件3,在该外装部件3,设置有操作部件5,该操作部件5将线材4卷入或放出而调节该线材4的长度,从而将前述带2引入外装部件3或从外装部件3引出。该带长度调节机构A的操作部件5以位于脸面装配件的穿戴者的侧头部或后头部的方式设置于前述外装部件3的表侧。
[0046]前述带2在图1至图5所示的带中为带2a和带2b的二分体,使一方的带2a的一端部在前述外装部件3的一端部滑动自由,将该带2a的另一端部联接至前述镜片框架I的一端部,将另一方的带2b的一端部联接至前述外装部件3的另一端部,将该带2b的另一端部联接至前述镜片框架I的另一端部。另外,前述带2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不为二分体2a、2b,而是为一体,使其一端部在前述外装部件3的一端部滑动自由,将另一端部联接至前述镜片框架I的一端部,将前述外装部件3的另一端部联接至前述镜片框架I的另一端部。此外,前述带2架设于穿戴者的头部即可,可以为伸缩体,也可以为非伸缩体,使上下宽度为l(T55mm,在容易滑动等方面是优选的。
[0047]前述外装部件3,图示的为扁平的筒状,但若能够装配于带2的外侧,则不限定于筒状,无论是怎样的方式均可,能够为布料或皮革等的缝制品或为橡胶或合成树脂的成形品等,前述带2容易滑动且具有不因该滑动而发生起皱折等变形的程度的强度即可。而且,该外装部件3在一端部使带2滑动,调节使该带2滑动的程度的长度,该带2的长度调节若能够为10(T200mm则是足够的,因而前述外装部件3的长度还对操作部件5的设置空间加以考虑而能够设为150~250臟,还能够根据该带2的长度调节的程度而进一步延长或缩短。
[0048]前述线材4作为金属丝、细绳、缆线等非伸缩体,在图1至图3所示的线材4中,沿一个方向以大致U形布线,将该线材4从设置于前述外装部件3的表侧的前述带2b的联接端附近部位的操作部件5的本体5a的一侧部的二处卷入本体5a内或从本体5a内放出。而且,前述线材4从设在前述外装部件3的表侧的通孔6穿通至该外装部件3内,将其大致U形折返端部4a挂设于设在前述带2a的一端部的悬挂体7。此外,前述线材4虽然未图示,但也能够从前述操作部件5的本体5a的底部的二处卷入本体5a内或从本体5a内放出。在该情况下,在前述外装部件3设置通孔6的位置能够在前述操作部件5的本体5a的下方,前述线材4的一部分或通孔6不露出于前述外装部件3的表侧而不显眼。
[0049]前述线材4在图4所示的线材4中沿一个方向以大致直线状布线一条,将该线材4从设置于前述外装部件3的表侧的前述带2b的联接端附近部位的操作部件5的本体5a的一侧部的一处卷入本体5a内或从本体5a内放出。而且,前述线材4从设在前述外装部件3的表侧的通孔6穿通至该外装部件3内,将其一端部4b联接至前述带2a的一端部。此外,前述线材4虽然未图示,但也能够从前述操作部件5的本体5a的底部的一处卷入本体5a内或从本体5a内放出。在该情况下,在前述外装部件3设置通孔6的位置能够在前述操作部件5的本体5a的下方,前述线材4的一部分或通孔6不露出于前述外装部件3的表侧而不显眼。
[0050]前述线材4在图5所示的线材4中沿一个方向以大致直线状布线两条,将这些线材4从设置于前述外装部件3的表侧的前述带2b的联接端附近部位的操作部件5的一侧部的二处卷入本体5a内或从本体5a内放出。而且,前述线材4从设在前述外装部件3的表侧的通孔6穿通至该外装部件3内,将各自的一端部4b分别联接至前述带2a的一端部。此外,前述线材4虽然未图示,但也能够从前述操作部件5的本体5a的底部的二处卷入本体5a内或从本体5a内放出。在该情况下,在前述外装部件3设置通孔6的位置能够在前述操作部件5的本体5a的下方,前述线材4的一部分或通孔6不露出于前述外装部件3的表侧而不显眼。
[0051]前述操作部件5如图6所示在本体5a内部具备卷筒8,通过配备于本体5a外部的旋钮9而使该卷筒8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由此,将前述线材4卷入卷筒8或从卷筒8放出,调节该线材4的长度,将前述带2引入外装部件3或从外装部件3引出。另外,前述操作部件5具备由设于本体5a的圆形棘轮齿1a和设于旋钮9的爪1b构成的棘轮机构10,将线材4徐徐地卷入。而且,前述操作部件5在将线材4卷入了卷筒8的状态下,预先将圆形棘轮齿1a和爪1b锁定,使得该卷筒8不旋转,在将卷入卷筒8的线材4放出时,将该圆形棘轮齿1a与爪1b的锁定解除,卷筒8旋转。此外,前述操作部件5的详细构造省略,但是作为这样的构造的操作部件,存在例如日本专利第4514383号公报、日本专利第5048096号公报、美国专利第7954204号公报、美国专利第8277401号公报中示出的部件等。
[0052]而且,前述带2在图7至图10所示的带2中为带2a和带2b的二分体,使一方的带2a的一端部在前述外装部件3的一端部滑动自由,将该带2a的另一端部联接至前述镜片框架I的一端部,使另一方的带2b的一端部在前述外装部件3的另一端部滑动自由,将该带2b的另一端部联接至前述镜片框架I的另一端部。此外,前述带2架设于穿戴者的头部即可,可以为伸缩体,也可以为非伸缩体,使上下宽度为l(T55mm,在容易滑动等方面是优选的。
[0053]前述外装部件3,图示的为扁平的筒状,但若能够装配于带2的外侧,则不限定于筒状,无论是怎样的方式均可,能够为布料或皮革等的缝制品或为橡胶或合成树脂的成形品等,前述带2a、2b容易滑动且具有不因该滑动而发生起皱折等变形的程度的强度即可。而且,该外装部件3在两端部使带2a、2b滑动,调节使这些带2a、2b滑动的程度的长度,该带2a、2b的长度调节若能够分别为50~100_则是足够的,因而前述外装部件3的长度还对操作部件5的设置空间加以考虑而能够设为150~250_,还能够根据该带2的长度调节的程度而进一步延长或缩短。
[0054]前述线材4作为金属丝、细绳、缆线等非伸缩体,在图7所示的线材4中,沿对置的两个方向以大致直线状各布线一条,将这些线材4从设置于前述外装部件3的表侧的大致中央部的操作部件5的对置的侧部的各一处卷入本体5a内或从本体5a内放出。而且,前述线材4从设在前述外装部件3的表侧的通孔6穿通至该外装部件3内,将各自的一端部4b分别联接至前述带2a、2b的一端部。此外,前述线材4虽然未图示,但也能够从前述操作部件5的本体5a的底部的二处卷入本体5a内或从本体5a内放出。在该情况下,在前述外装部件3设置通孔6的位置能够在前述操作部件5的本体5a的下方,前述线材4的一部分或通孔6不露出于前述外装部件3的表侧而不显眼。
[0055]前述线材4在图8所示的线材4中沿对置的两个方向以大致U形布线,将这些线材4从设置于前述外装部件3的表侧的大致中央部的操作部件5的对置的侧部的各一处卷入本体5a内或从本体5a内放出。而且,前述一个方向的线材4从设在前述外装部件3的表侧的通孔6穿通至该外装部件3内,将大致U形折返端部4a挂设于设在前述带2a的一端部的悬挂体7,将该线材4的一端部4b固定于前述外装部件3的操作部件5附近部位,将前述另一方向的线材4的大致U形折返端部4a挂设于设在前述带2b的一端部的悬挂体7,将该线材4的一端部4b固定于前述外装部件3的操作部件5附近部位。另外,前述线材4的各自的一端部4b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不固定于前述外装部件3的操作部件5附近部位,而是固定于前述操作部件5的本体5a。此外,前述线材4虽然未图示,但也能够从前述操作部件5的本体5a的底部的二处卷入本体5a内或从本体5a放出。在该情况下,在前述外装部件3设置通孔6的位置能够在前述操作部件5的本体5a的下方,前述线材4的一部分或通孔6不露出于前述外装部件3的表侧而不显眼。
[0056]前述线材4,在图9所示的线材4中,沿对置的两个方向以大致U形布线,将这些线材4从设置于前述外装部件3的表侧的大致中央部的操作部件5的对置的侧部的各二处卷入本体5a内或从本体5a内放出。而且,前述线材4从设在前述外装部件3的表侧的通孔6穿通至该外装部件3内,将一个方向的线材4的大致U形折返端部4a挂设于设在前述带2a的一端部的悬挂体7,将另一方向的线材4的大致U形折返端部4a挂设于设在前述带2b的一端部的悬挂体7。此外,前述线材4虽然未图示,但也能够从前述操作部件5的本体5a的底部的四处卷入本体5a内或从本体5a内放出。在该情况下,在前述外装部件3设置通孔6的位置能够在前述操作部件5的本体5a的下方,前述线材4的一部分或通孔6不露出于前述外装部件3的表侧而不显眼。
[0057]前述线材4,在图10所示的线材4中,沿对置的两个方向以大致直线状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