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用罩以及内窥镜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53134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8]根据该方式,内窥镜用罩的罩部和固定部由弹性材料形成,固定部的外周壁沿着轴向具有恒定的厚度,固定部具有内径朝向罩部侧增大的扩径部。由此,由内窥镜用罩的固定部产生的紧固力朝向罩部侧而变小,因此能够防止罩部的缩径,并且在固定部的基端侧能够得到充分的紧固力。因此,能够将设置在内窥镜的插入部上的内窥镜用气囊的前端部由内窥镜用罩可靠地固定,并且能够不产生暗角地进行良好的内窥镜观察。
[0039]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以第十方式为基础,其中,设置在罩部上的前端开口的开口直径比插入部的前端部的外径大。
[0040]根据该方式,能够充分地确保内窥镜视野。
[0041]发明效果
[0042]根据本发明,能够将设置在内窥镜的插入部上的内窥镜用气囊的前端部由内窥镜用罩可靠地固定,并且能够不产生暗角地进行良好的内窥镜观察。
【附图说明】
[0043]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外观立体图。
[0044]图2是表示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0045]图3是表示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与内窥镜用罩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说明图。
[0046]图4是在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安装有内窥镜用罩的状态的说明图。
[0047]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操作方法的说明图。
[0048]图6是表示内窥镜用气囊的另一结构例的剖视图。
[0049]图7是表示内窥镜用气囊的另一结构例的剖视图。
[0050]图8是表示内窥镜用气囊的另一结构例的剖视图。
[0051]图9是表示内窥镜用气囊的另一结构例的剖视图。
[0052]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气囊的局部剖视图。
[0053]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气囊的局部剖视图。
[0054]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气囊的另一结构例的局部剖视图。
[0055]图13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气囊的剖视图。
[0056]图14是在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安装有以往的内窥镜用罩的状态的说明图。
[0057]附图标记说明:
[0058]10…内窥镜,12...插入部,14...操作部,52...观察窗,54...照明窗,60...第一气囊,70...插入辅助用具,80...第二气囊,100...气囊控制装置,200...内窥镜用罩,202...前端开口,204…基端开口,206…罩部,208...固定部,210…扩径部,212…同径部,214…位置限制部,216…扩径部,220…标识部,222…液体排出口,224…卡止部,226…卡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59]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0060]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外观立体图。如图1所示,内窥镜系统2具备内窥镜10、插入辅助用具70以及气囊控制装置100。
[0061]内窥镜10具备:插入部12,其向被检体的管腔内(例如小肠)插入;和操作部14,其与该插入部12的基端侧连接设置并用于供医师、技师等手术实施者进行操作。在操作部14上连接有通用软线16,在通用软线16的前端处设置有光源用连接器18。光源用连接器18拆装自如地连接于光源装置20。另外,从光源用连接器18分支有线缆22,在该线缆22的前端处设置有处理器用连接器24。处理器用连接器24拆装自如地连接于处理装置26。
[0062]在操作部14上排列设置有送气/送水按钮28、吸引按钮30、快门按钮32、以及功能切换按钮34,并且设置有一对弯角钮36、36。在操作部14的基端部处,通过弯曲成L状的管形成气囊送气口 38。通过向该气囊送气口 38供给空气等流体,或从该气囊送气口 38吸引空气等流体,能够使后述的第一气囊60膨胀或收缩。另外,在操作部14的插入部12侧设置有供钳子等处置用具插入的钳子口 46。
[0063]插入部12包括:前端部44,其设置于插入部12的前端,且内置有被检体内拍摄用的摄像元件等;弯曲自如的弯曲部42,其与前端部44的基端连接设置;柔性部40,其与弯曲部42的基端连接设置,且具有挠性。能够将插入辅助用具70拆装自如地装配在插入部12上。柔性部40为了使前端部44到达体内的目标位置而具有数米的长度。弯曲部42与操作部14的弯角钮36的操作连动地向上下、左右方向进行弯曲动作。由此,能够使前端部44朝向体内的所希望的方向。
[0064]如图2所示,在前端部44的前端面45上设置有观察窗52、照明窗54、送气/送水喷嘴56以及钳子出口 58。观察窗52配置在前端面45的一侧中央处。两个照明窗54配置在相对于观察窗52对称的位置处。
[0065]在观察窗52的后方,设置有用于导入体内的被观察部位的图像的物镜光学系统、以及对被观察部位的图像进行拍摄的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親合器件)影像传感器、CMO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影像传感器等摄像元件。摄像元件通过信号线缆而与处理装置26连接,该信号线缆穿过插入部
12、操作部14、通用软线16而延伸至处理器用连接器24。从观察窗52导入的被观察部位的图像在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成像而转换为摄像信号。处理装置26对经由信号线缆而收到的来自摄像元件的摄像信号进行各种图像处理而将其转换为影像信号,并将该影像信号作为观察图像而显示在线缆连接的监视器50 (参照图1)上。
[0066]在照明窗54的后方配设有光导管的出射端,所述光导管引导来自光源装置20的照射光源的照明光。光导管穿过插入部12、操作部14、通用软线16而延伸至光源用连接器18,光导管的入射端配设在光源用连接器18内。被光导管引导的照明光经由照明窗54而朝向体内的被观察部位照射。
[0067]送气/送水喷嘴56与由送气/送水按钮28操作的阀(未图示)连通,该阀与设置在光源用连接器18上的送气/送水连接器48连通。在送气/送水连接器48上连接有未图示的送气/送水机构,供给空气以及水。因此,通过操作送气/送水按钮28,从而从送气/送水喷嘴56朝向观察窗52喷射空气或者水。
[0068]钳子出口 58与钳子口 46连通。因此,通过从钳子口 46插入钳子等处置用具,能够从钳子出口 58导出处置用具。另外,钳子出口 58与由吸引按钮30操作的阀(未图示)连通,该阀与光源用连接器18的吸引连接器49连接。因此,通过将未图示的吸引机构与吸引连接器49连接,并利用吸引按钮30进行操作,能够从钳子出口 58对病变部等进行吸引。
[0069]如图2所示,在插入部12的外周面上装配有由橡胶等弹性体构成的第一气囊60。第一气囊60形成为两端部60A、60B收拢的大致筒状,使插入部12穿过而配置在规定的位置处。而且,通过将橡胶制的固定环62嵌入第一气囊60的后端部60B来固定第一气囊60的后端部60B。另外,第一气囊60的前端部60A由后述的内窥镜用罩200固定。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气囊60是内窥镜用气囊的一例。
[0070]在成为第一气囊60的装配位置的插入部1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通气孔64。通气孔64与图1的设置在操作部14上的气囊送气口 38连通。该气囊送气口 38经由软管110而与气囊控制装置100连接。因此,通过由气囊控制装置100供给、吸引空气,能够使第一气囊60膨胀、收缩。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气囊60通过供给空气而膨胀成大致球状,通过吸引空气而贴在插入部12的外表面上。
[0071]另一方面,图1所示的插入辅助用具70包括设置于基端侧的筒状且硬质的把持部72、和装配在该把持部72的前端处的主体软管73,前述的内窥镜10的插入部12从把持部72向主体软管73内插入。
[0072]主体软管73以由聚氨酯等形成的挠性的树脂软管作为基材,该基材的外周面和内周面由亲水性涂材(润滑性涂材)涂敷。作为亲水性涂材,例如可以使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酸树脂、硅树脂。
[0073]在主体软管73的前端附近装配有第二气囊80。第二气囊80形成为两端缩窄的筒状,在使插入辅助用具70贯穿的状态下装配,并通过卷绕未图示的线而被固定。粘贴于插入辅助用具70的外周面的软管74与第二气囊80连通,在该软管74的基端部上设置有连接器76。在连接器76上连接有软管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