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面瘫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654137阅读:来源:国知局
去泥沙,炼净杂质; 17、 全蜗:清水漂去盐质,晒干,或微火赔用; 18、 钩藤:炼去老梗、杂质,洗净,晒干; 19、 白附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20、乌药:炼去杂质,分开大小条,用水泡透,根据季节注意换水,防止发臭,及时拱出 切片,筛去灰屑; 21、 路路通: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22、 桂枝:用水稍浸泡,拱出,闷润至透,切片,惊干,筛去屑; 23、 浙贝母: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街去碎屑,或打碎; 24、 紫苏叶:炼去杂质,晒干; 25、 牡丹皮:炼去杂质,除去木屯、,洗净,润透,切片,惊干; 26、 赠蚁:炼去杂质,洗净晒干; 27、 半夏:炼去杂质,筛去灰屑; 28、 石富蒲:炼去杂质,洗净,稍浸泡,润透,切片,晒干; 29、 菊花:炼净叶梗、花柄及泥屑杂质; 30、 秦巧:炼去杂质,除去芦头,稍浸,润透切片,晒干。
[0010]二、制备 1、 将炮制后的牛募子、僵蚕、积壳、天麻、甘草、白巧、防风、川号、天南星、连翅、弟活、生 地黄、当归、赤巧、蔓荆子、金银花、全蜗、钩藤、白附子、乌药、路路通、桂枝、浙贝母、紫苏叶、 牡丹皮、赠蚁、半夏、石富蒲、菊花、秦巧放入煎药容器内,第一次加水8倍量,浸泡100分钟 后,武火煎煮沸腾,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将第一次煎煮液倒入容器 内; 2、 将过滤的药渣加水6倍量,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二次煎煮液; 3、 将两次煎煮液混合揽拌均匀即得,分为4剂服用。
[ocm]组方中白附子有桂风,镇疫的功能,治中风、口眼歪斜,面神经麻搏的功能为君药; 僵蚕桂风解疫,治中风口眼歪斜,惊痛抽摇;川号有行气开郁,桂风燥湿,活血,治寒搏筋李 的功能,二者为臣药,Ξ味药共同发挥桂风解疫,活血,通络,解毒,治风湿搏痛,口眼嗎斜的 作用,治疗面擁效力全面,且W桂风解疫,活血,通络为主可治本,路路通有桂风通络,治手 足拘李的功能为佐药,甘草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治脾胃虚弱,解药毒及食物 中毒的功能为使药,与余下诸药是治标。
[0012] 本发明药物具有桂风,镇疫,治中风日眼歪斜,惊痛抽摇,活血,通络的功能,用于 治疗面擁,疗程短、见效快、治愈后不复发。
[0013] W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运些试验例包括本发 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和临床疗效观察资料。
[0014] [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 取家兔30只,雌雄兼用,体重2.0-2 .化g,分两组,每组15只,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 组,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服用药液超常量组为20ml/kg,正常量为lOml/kg,给药方式为 灌胃法给药,每天两次,连服7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饮食正常,药 物无不良毒副作用。
[0015] [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观察 1、一般资料 收治面擁口诊患者共26例。
[0016] 2、诊断标准 典型症状为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擁痕,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 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 向病灶对侧,即擁痕面肌对侧)。多见于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型面 神经麻搏。此外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说话不清晰等。
[0017] 3、治疗方法 选用上述药剂,给患者服用,每次服用1剂,每天早、晚各服1次,1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 服用3个疗程。
[001引 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面擁症状消失,体质恢复正常,痊愈; 好转:患者说话不清面颊动作不灵、嘴己歪斜,面部肌肉松弛、面纹消失,味觉障碍的现 象减轻,面擁症状明显好转,体质逐步恢复; 无效: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0019] 5、治疗结果(见下表)
在上述治疗中,用本发明药物治疗面擁患者26例,结果显效18例,显效率为69.23%,好 转6例,好转率为23.08%,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1%。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面瘫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 牛蒡子15-25克,僵蚕5-15克,枳壳10-15克,天麻10-20克,甘草4-7克,白芷10-15克,防 风5-15克,川芎10-20克,天南星5-15克,连翘10-20克,羌活5-15克,生地黄10-20克,当归5-15克,赤芍5-15克,蔓荆子7-12克,金银花10-15克,全蝎4-8克,钩藤10-20克,白附子5-15 克,乌药5-15克,路路通15-25克,桂枝5-15克,浙贝母5-15克,紫苏叶5-15克,牡丹皮7-12 克,蝉蜕5-15克,半夏5-15克,石菖蒲5-15克,菊花5-15克,秦艽10-20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 牛蒡子20克,僵蚕10克,枳壳12克,天麻15克,甘草6克,白芷12克,防风10克,川芎15克, 天南星10克,连翘15克,羌活10克,生地黄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蔓荆子9克,金银花12 克,全蝎6克,钩藤15克,白附子10克,乌药10克,路路通20克,桂枝10克,浙贝母10克,紫苏叶 10克,牡丹皮9克,蝉蜕10克,半夏10克,石菖蒲10克,菊花10克,秦艽15克。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一)备料 (I) 牛蒡子:拣去杂质,筛去泥肩; (2 )僵蚕:取原药材,除去残丝,杂质; (3) 枳壳:除去瓤、核,洗净,稍浸,捞出,润软,切片,晾干; (4) 天麻:拣去杂质,大小分档,用水浸泡至七成透,捞出,稍晾,再润至内外温度均匀, 切片,晒干; (5) 甘草: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捞出,润透切片,晾干; (6) 白芷:拣净杂质,用水洗净,浸泡,捞出润透,略晒至外皮无滑腻感时,再闷润后,切 片干燥; (7) 防风: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8) 川芎: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晒晾,闷润后切片,干燥; (9) 天南星:拣去杂质,洗净灰肩,晒干; (10) 连翘:拣净杂质,搓开,除去枝梗; (II) 羌活: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晾干; (12)生地黄: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厚片,干燥,筛去碎肩; (13 )当归:拣去杂质,洗净,闷润,稍晾,切片晒干; (14) 赤芍: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碎肩; (15) 蔓荆子:筛净灰肩,除去残存萼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略喷清水,放凉; (16) 金银花:筛去泥沙,拣净杂质; (17 )全蝎:清水漂去盐质,晒干,或微火焙用; (18) 钩藤:拣去老梗、杂质,洗净,晒干; (19) 白附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20) 乌药:拣去杂质,分开大小条,用水泡透,根据季节注意换水,防止发臭,及时捞出 切片,筛去灰肩; (21) 路路通: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22) 桂枝:用水稍浸泡,捞出,闷润至透,切片,晾干,筛去肩; (23) 浙贝母: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街去碎肩,或打碎; (24)紫苏叶:拣去杂质,晒干; (25)牡丹皮:拣去杂质,除去木心,洗净,润透,切片,晾干; (26)蝉蜕:拣去杂质,洗净晒干; (27) 半夏:拣去杂质,筛去灰肩; (28) 石菖蒲:拣去杂质,洗净,稍浸泡,润透,切片,晒干; (29)菊花:拣净叶梗、花柄及泥肩杂质; (30) 秦艽:拣去杂质,除去芦头,稍浸,润透切片,晒干; (二)制备 (1) 将炮制后的牛蒡子、僵蚕、枳壳、天麻、甘草、白芷、防风、川考、天南星、连翘、羌活、 生地黄、当归、赤芍、蔓荆子、金银花、全蝎、钩藤、白附子、乌药、路路通、桂枝、浙贝母、紫苏 叶、牡丹皮、蝉蜕、半夏、石菖蒲、菊花、秦艽放入煎药容器内,加水8倍量,浸泡100分钟后,武 火煎煮沸腾,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将第一次煎煮液倒入容器内; (2) 将过滤的药渣加水6倍量,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二次煎煮液; (3)将两次煎煮液混合搅拌均匀,分为4剂服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面瘫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是由牛蒡子、僵蚕、枳壳、天麻、甘草、白芷、防风、川芎、天南星、羌活、生地黄、当归、赤芍、蔓荆子、金银花、全蝎、钩藤、白附子、乌药、路路通、浙贝母、紫苏叶、牡丹皮、蝉蜕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祛风,镇痉,治口眼歪斜,惊痫抽搐,活血补血,通络的功能,用于治疗面瘫见效快、疗效好,不复发。
【IPC分类】A61K36/8988, A61P25/02, A61K35/646, A61P21/00, A61K35/64
【公开号】CN105412622
【申请号】CN201510913588
【发明人】张朝兰
【申请人】张朝兰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