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钗石斛滋补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36252阅读:8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钗石斛滋补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钗石斛滋补酒。
【背景技术】
[0002]根据中医理论,饮酒养生较适宜于年老者、气血运行迟缓者、阳气不振者,以及体内有寒气、有痹阻、有瘀滞者,金钗石斛是著名的中药,茎含生物碱,主要为石斛碱、石斛次碱、6-羟基石斛碱等,味甘、性寒,具有增强免疫、强阴益精、生津养胃、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抗癌、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清肝、明目、调节血脂、降血糖等。对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眼科等有特殊功效,另外,贵州当地有一种虫茶,实际上是一种名为“化香夜蛾”的粪便。虫茶约米粒大小,黑褐色,一碗开水,撮入10余粒,虫茶汁水呈淡古铜色,甘醇爽口,香气清郁宜人。虫茶富含钙、镁、锌、砸、黄酮、茶多酚、儿茶素、苷、槲皮素、鼠李糖、谷氨酸、山奈素、杨梅皮素、丙氨酸、生物真菌、杨芹素等数十几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味美可口,爽目沁心,有提神醒酒、解毒清热、降低血压等医药功能。
[0003]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将金钗石斛与虫茶相结合制得的药酒,因此,在酒中添加一定量的金钗石斛、虫茶及其他中草药,使之与白酒有机地结合,利用酒这一载体将中药活性成分送入习惯饮酒人群的体内,能够达到多重保健目的。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钗石斛滋补酒,其营养丰富、配伍合理、功能全面、口感宜人。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发明的一种金钗石斛滋补酒,以金钗石斛、锁阳、虫茶、茯苓、黄芪、沙苑子、茅草根、丹参、鸡血藤、续断、百花蛇舌草、桑螵蛸、补骨脂、白术、甘草、冰糖为原料,按照常规白酒浸泡方式制成,以重量份数计,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金钗石斛15-25份;锁阳15-25份;虫茶5-10份;茯苓10-20份;黄芪10-15份;沙苑子10-15份;茅草根10-20份;丹参10-20份;鸡血藤10-20份;续断10-20份;白花蛇舌草10-25份;桑螵蛸10-20份;补骨脂10-20份;白术10-15份;甘草5-10份;冰糖20-40份;40-55度白酒300-500份。
[0007]进一步,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金钗石斛20份;锁阳20份;虫茶8份;茯苓15份;黄芪12份;沙苑子12份;茅草根15份;丹参15份;鸡血藤15份;续断15份;白花蛇舌草20份;桑螵蛸15份;补骨脂15份;白术12份;甘草7份;冰糖30份;40-55度白酒400份。
[0008]进一步,所述虫茶采用贵州省赤水市本地出产的利用野生白茶树生产的虫茶。
[0009]饮品中各成分的药用价值如下:
[0010]1.金钗石斛:为多年生草本,形像古代头上的发钗而得名。茎丛生,上部稍扁而稍弯曲上升,高10?60厘米,粗达1.4厘米。原产地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全世界约有1000多种。中国约有76种其中大部分分布于西南、华南、中国台湾等地。性寒,味甘、淡、苦。入胃、肾经。主治: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胃病、干呕、舌光少苔。具有增强免疫、强阴益精、生津养胃、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抗癌、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清肝、明目、调节血脂、降血糖等。对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眼科等有特殊功效。
[0011 ] 2.锁阳:性味甘,温。归脾、肾、大肠经;补肾润肠,治阳痿,尿血,血枯便秘,腰膝痿弱。
[0012]3.虫茶:虫茶是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少数民族制作的一种饮品,如果用茶的科学定义来衡量,其实这虫茶并不是真正的茶,它实际上是一种名为“化香夜蛾”的粪便。虫茶约米粒大小,黑褐色,一碗开水,撮入10余粒,虫茶汁水呈淡古铜色,甘醇爽口,香气清郁宜人。虫茶富含钙、镁、锌、砸、黄酮、茶多酚、儿茶素、苷、槲皮素、鼠李糖、谷氨酸、山奈素、杨梅皮素、丙氨酸、生物真菌、杨芹素等数十几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味美可口,爽目沁心,有提神醒酒、解毒清热、降低血压等医药功能。
[0013]4.茯苓:甘;淡;平。入心、脾、肺经,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0014]5.黄芪:性温,味甘。归肺、脾经。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久不愈合。
[0015]6.沙苑子:甘,温。入肝、肾经。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用于肾虚腰痛,遗精早泄,白浊带下,小便余沥,眩晕目昏。
[0016]7.茅草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肺热喘急,胃热哕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肿,黄疸。《本经》记载: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
[0017]8、丹参:苦,微温,入心、肝经。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0018]9、鸡血藤:味苦;微甘;性温。归肝、肾经。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主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痛经;闭经。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0019]10、续断:味苦;辛;性微温,入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止崩漏。主腰背酸痛;肢节痿痹;跌扑创伤、损筋折骨、胎动漏红、血崩、遗精、带下、痈疽疮肿。用于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胎漏,跌扑损伤。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
[0020]11、白花蛇舌草:苦甘;寒;无毒。入胃、大肠、小肠经,清热解毒;利湿。主肺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癌肿。用于肠痈(阑尾炎),疮疖肿毒,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外用治疮疖痈肿,毒蛇咬伤。
[0021]12、桑螵蛸:甘、咸,平。归肝、肾经。固精缩尿;补肾助阳。主遗精;早泄;阳痿;遗尿;尿频;小便失禁;白浊;带下。益肾固精,缩尿,止浊。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
[0022]13、补骨脂:味辛;苦;性温,入肾经。有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的功效。主肾阳不足;下元虚冷;腰膝冷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