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消肿膏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73643阅读:来源:国知局
士林2-3份、羊毛脂0.5-1.2份、液体石蜡0.3-0.6份的原料中增加聚 丙烯酸钠〇. 3-0.6份、红花籽油0.5-0.8份、木瓜3-5份与水蜜桃3-5份的榨汁浓缩液。优 选橡胶35g、松香18g、立德粉50g、凡士林3g、羊毛脂1.2g、液体石錯0.6g、聚丙稀酸钠0.6g、 红花籽油〇.8g、木瓜4g与水蜜桃5g的榨汁浓缩液。其中,木瓜、水蜜桃洗净捣碎,榨取汁液后 在70-75°C下浓缩成胶液。上述基质的用法及效果参照前述实施例。其新增原料的作用机 理分析如下:
[0029]聚丙烯酸钠,别名:2_丙烯酸钠均聚物、S聚丙烯酸钠,常用作增稠剂。在食品中有 如下功效:增强原料面粉中的蛋白质粘结力;使淀粉粒子相互结合,分散渗透至蛋白质的网 状结构中;形成质地致密的面团,表面光滑而具有光泽;形成稳定的面团胶体,防止可溶性 淀粉渗出;保水性强,使水分均匀保持于面团中,防止干燥;提高面团的延展性;使原料中的 油脂成分稳定地分散至面团中。实验证明,聚丙烯酸钠与含水原料以及含油原料能够很好 的结合,形成稳定的胶体。
[0030]红花籽油,又称红花油,是以红花籽为原料制取的油品。红花籽油呈黄色,标准型 红花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5~9%,硬脂酸1~4.9%,油酸11~15 %,亚油酸69~ 79 %,碘价140左右,属干性油。油酸型红花籽油以油酸为主,约占60 %,亚油酸25 %,碘价 105左右,属半干性油。油中含维生素 E、谷维素、留醇等营养成分,有防治动脉硬化和降低血 液胆固醇等作用。用于外用药基质,可明显降低对皮肤的刺激作用。
[0031 ]木瓜,学名:Chaenomeles Sinensis(Thouin)Koehne:蔷薇科木瓜属,另Ij名:棋楂、 木李、海棠、光皮木瓜木瓜性温、味酸,入肝、脾经;具有消食,驱虫,清热,祛风的功效用于治 疗胃痛,消化不良,肺热干咳,乳汁不通,湿疹,寄生虫病,手脚痉挛疼痛等病症。
[0032]水蜜桃属于一种球形可食用水果类,具有美肤、清胃、润肺、祛痰等功能。它的蛋白 质的含量比苹果、葡萄高一倍,比梨子多七倍;铁的含量比苹果多三倍,比梨子多五倍,素有 "果中皇后"的美誉。我国多有栽种。富含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 C最高。
[0033]实验证明,改进基质后的膏剂,对皮肤的侵蚀作用显著降低,皮肤过敏现象同比减 少80%以上,持续贴药的时间可延长1彳首以上,药品的去痛效果明显提尚。实验情况 [0034] 1.毒性实验:
[0035]按照外用药的实验方法,以成人千克体重用量的100倍剂量对小鼠外贴本膏剂,七 日内小鼠无一死亡,处死小鼠解剖观察各脏器未发现毒性反应,给药组与对照组小鼠无明 显差异。
[0036] 2.综合分析:
[0037]红肿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症状,急性腮腺炎、乳腺炎、软组织损伤等多种炎症都会引 发体表红肿。蒙医学认为此类疾病是由热毒壅聚,营气郁滞,气滞血瘀,聚而成形,而导致局 部红肿热痛。发热、淤血、创伤等为发病的具体原因。其治疗方式除了内服药物以外,亦主张 采用冰敷、药敷等外治手段。其中外敷药物以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化瘀为主。基于上述 治则,经过大量的实验筛选,形成了本药方案。组方分为主方和附方两部分,其主方可独立 使用,附方可与主方组合使用。
[0038] 3:主方原料药药性分析:
[0039]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又名:荞,龙虎草、将军草、臌胀草,为大戟科植 物大截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根。性味苦,寒,有毒。大戟根含大戟戒(Euphorbon )、生物 碱、大戟色素体(Euph〇rbia)A、B、C.新鲜叶含维生素 C等,具有泻水沈,利二便、治水肿,水 臌,痰饮,瘰疬,痈疽肿毒之功效。
[0040]大黄Rheum palmatum L是寥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主要成分为蒽醌衍生物,主 要包括蒽醌苷和双蒽醌苷。双蒽醌苷中有番泻苷A、B、C、D、E、F;游离型的苷元有大黄酸、大 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另含鞣质类物质、有机酸和雌激素样物质等。具 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功效。
[0041 ] 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ge是一种多年生草本,全草皆可入药,根含可水解 鞣质及缩合鞣质,并含黄酮类。味甘、微苦,性平,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等功效。
[0042] 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是天门冬科天门冬属的植物,又称丝冬、天 棘、天文冬、万藏藤、大当门根。含天门冬素、B-谷留醇、留体皂甙,粘液质、糠醛衍生物等成 分。性寒,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消渴、通便,袪痰止咳、利尿解热之功效。 [00 43]姜黄(CurcumalongaL.)又名:郁金、宝鼎香、毫命、黄姜等,属色蕉目,姜科、姜黄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行气破瘀,通经止痛,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0044] 生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别名乌 头、五毒根。性味辛、苦,热;有大毒。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效。
[0045] 樟脑IUPAC,樟树干提取物,化学名称1,7,7-三甲基二环[2.2.1 ]庚烷-2-酮,主要 成分为纯粹的右旋樟脑(d-Camphora),是一种萜类有机化合物,室温下为白色或透明的蜡 状固体。具有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的功效。
[0046] 可见,上述七味药,大戟性味苦寒,最善利水消肿,解毒消痈,故重用为君药。大黄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辅助大戟消肿,并清热解毒,止痛;翻白草清热,解毒,止血, 消肿,均为臣药。然单用清热解毒,则气滞血瘀难消,肿结不散,又以姜黄、生草乌行气破瘀、 温经止痛;气机阻滞每可导致液聚成痰,故配用天门冬化痰散结,可使脓未成即消,均为佐 药。制剂时加樟脑,借其发散之功,而行全身,直达病所,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之功。
[0047] 3.主方临床实验:
[0048] 参照《临床疾病治愈好转标准》(孙传兴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年版),痊愈:红肿 全部消退仅留少许色素沉着;显效:红肿消退80%以上,偶见少许红斑出现,往往不治自愈; 好转:红肿消退50 %以上,但仍有小部分红斑出现;无效:红肿无好转。
[0049] 2012年以来,在当地多家医院,在患者自愿的情况下,试治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红 肿患者70例,其结果统计如表1:
[0050]表 1
[0053] 5.附方1原料药药性分析:
[0054]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性味:甘,寒。归肺、心、胃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 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0055] 连翅为木犀科植物连翅Forsythia suspensa(Thunb. )Vahl的干燥果实。性味:苦, 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用于痈疽,瘰疬,乳痈, 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涩痛。
[0056] 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k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性味:苦、 辛,寒。归心、肝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0057] 蒙酸模:亦称酸模,Rumex acetosa Linn,寥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另Ij名:山大黄、当 药、大山七、野菠菜。富含维他命A、维他命C及草酸,草酸导致此植物尝起来有酸溜口感,常 被作为料理调味用。性味:酸,寒、无毒。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杀虫功能。常用于治热痢、淋 病、小便不通、吐血、恶疮、疥癣等。
[0058] 禹粮土red claystone,又名森都拉、红土。是一味以粘土矿物为主组分的蒙藏药 系常用药。性味甘,凉。具有清热凉血,去瘀生新,消肿止痛功能。
[0059] 冰片本品为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片状松脆结晶,气清香,味辛、凉;具挥发性, 点燃发生浓烟,并有带光的火焰。性味: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功能与主治:开窍醒神, 清热止痛。常用于热病神昏、惊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胸痹心痛,目赤,口疮,咽 喉肿痛,耳道流脓。
[0060]附方1以清热解毒为主。金银花、连翘气味芳香,疏散风热,透散表邪;紫花地丁外 散风热,内消热毒,疏清兼顾;蒙酸模、禹粮土善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并配以冰片,除清凉止 痛外,取其发散之功,助药力直达病所。当附方1与主方组合,适用于红肿痛甚,热毒重甚患 者。
[0061 ] 6.主方加附方1临床实验:
[0062]参照《临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