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32763阅读:来源:国知局
不调,自汗,盗汗。
[0030]生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31 ]本发明药物组方中,胆南星、白叶不翻、焦麦芽、砂仁、佛手五味药清热化痰、和胃化痰;齿叶草、菊花、莲心、夏枯草清泻肝热;海螵蛸、煅瓦楞子、乳香抑酸止痛;沙参和麦冬合养胃阴,白芍和生甘草甘酸化阴、濡养胃液、缓急和营,有止痉的作用。
[0032]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物安全可靠。诸药相和具有清泄肝热、和胃抑酸止痛、养阴益胃的作用,对治疗具有胃阴不足症状的肝胃湿热型慢性胃炎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等特点。
[0033]疗效判断:
[0034]选取慢性胃炎患者60例,且均确证为肝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男35例,女25例;年龄18?70岁,平均46.5岁;病程10周?2年,平均1.65年。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次300ml,一天两次。
[0035]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临床痊愈:临床主要症状均消失,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症基本消失,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炎症有所减轻。无效:症状无改变,胃镜检查达不到有效标准,也无恶化者。
[0036]结果:显效4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
[0037]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病例
[0038]1、张某,男,46岁,山东青岛人,病历3年,症状胃脘部灼热隐痛3年,口苦,胃粘膜充血糜烂明显,3?5天I行,舌质红,苔黄,医院门诊间断就诊。经本发明药物施治,治疗14天后症状明显缓解,坚持服用2个月后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0039]2、孙某,女,36岁,山东青岛人,病历I年,症状胃脘灼热胀痛,口苦口臭明显,舌边尖深红,苔腻,脉滑,脉紧。当地医院门诊间断就诊,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经本发明药物施治,治疗7天后症状明显缓解,坚持服用I个月后痊愈,随访I年未见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41 ] 实施例1:
[0042]—种治疗肝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胆南星15份、白叶不翻10份、焦麦芽15份、砂仁10份、佛手10份、齿叶草10份、菊花10份、莲心5份、夏枯草5份、海螵銷5份、煅瓦楞子5份、乳香5份、沙参10份、麦冬10份、白芍5份、生甘草5份。
[0043]实施例2:
[0044]一种治疗肝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胆南星20份、白叶不翻15份、焦麦芽20份、砂仁15份、佛手15份、齿叶草15份、菊花15份、莲心10份、夏枯草10份、海螵蛸10份、煅瓦楞子10份、乳香10份、沙参15份、麦冬15份、白芍10份、生甘草10份。
[0045]实施例3:
[0046]—种治疗肝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胆南星18份、白叶不翻12份、焦麦芽18份、砂仁12份、佛手12份、齿叶草12份、菊花12份、莲心8份、夏枯草8份、海螵銷8份、煅瓦楞子8份、乳香8份、沙参12份、麦冬12份、白芍8份、生甘草8份。
[0047]实施例4:
[0048]按照实施例1?3的配方,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治疗肝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配方称取中药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3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2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加水没过药面3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15分钟,然后去渣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即可。
【主权项】
1.一种治疗肝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胆南星15?20份、白叶不翻10?15份、焦麦芽15?20份、砂仁10?15份、佛手10?15份、齿叶草10?15份、菊花10?15份、莲心5?10份、夏枯草5?10份、海螺銷5?10份、锻瓦愣子5?1份、乳香5?1份、沙参10?15份、麦冬10?15份、白苟5?10份、生甘草5?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肝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胆南星15份、白叶不翻10份、焦麦芽15份、砂仁10份、佛手10份、齿叶草10份、菊花10份、莲心5份、夏枯草5份、海螵銷5份、煅瓦楞子5份、乳香5份、沙参1份、麦冬1份、白芍5份、生甘草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肝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胆南星20份、白叶不翻15份、焦麦芽20份、砂仁15份、佛手15份、齿叶草15份、菊花15份、莲心10份、夏枯草10份、海螵蛸10份、煅瓦楞子10份、乳香1份、沙参15份、麦冬15份、白苟1份、生甘草1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肝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胆南星18份、白叶不翻12份、焦麦芽18份、砂仁12份、佛手12份、齿叶草12份、菊花12份、莲心8份、夏枯草8份、海螵銷8份、煅瓦楞子8份、乳香8份、沙参12份、麦冬12份、白芍8份、生甘草8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胆南星15~20份、白叶不翻10~15份、焦麦芽15~20份、砂仁10~15份、佛手10~15份、齿叶草10~15份、菊花10~15份、莲心5~10份、夏枯草5~10份、海螵蛸5~10份、煅瓦楞子5~10份、乳香5~10份、沙参10~15份、麦冬10~15份、白芍5~10份、生甘草5~10份。本发明中诸药相和具有清泄肝热、和胃抑酸止痛、养阴益胃的作用,对治疗具有胃阴不足症状的肝胃湿热型慢性胃炎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等特点。
【IPC分类】A61P1/04, A61K36/9064, A61K35/618
【公开号】CN105596954
【申请号】CN201511035473
【发明人】王宏波, 公衍玲, 张军
【申请人】王宏波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