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化疗呕吐的穴位贴敷药物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32856阅读:来源:国知局
功效;和生姜、半夏同用,可治疗胃胀、呕吐等症状。
[0018]本发明所采用的7味药物,温清并用,辛开苦降,补泻兼施。半夏为君,和胃降逆止呕。二黄苦寒泄热,干姜半夏辛温散寒,寒热并用,辛开苦降,佐参草枣补益脾胃,共达到调和中焦脾胃升降之功。因其配伍精当,效专力宏,降逆止呕效果明显。《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药物可以通过穴位导引方式,达到梳理经络、调和阴阳而最终实现驱邪治病,使机体恢复阴平阳密的和谐状态。神阙穴,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功能调和肠胃,培本固元、温补脾肾、调理冲任。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药物敷贴穴位后形成自然的闭合状态,药物得以较长时间存放,药物通过穴位导引方式,由表及里,达到调理脾胃,止呕止吐作用。
[00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用贴敷药物在穴位上的贴敷,对穴位进行刺激,帮助调理人体肠胃、脾胃,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能明显降低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尚化疗耐受性,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1
按照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半夏15份、黄芩10份、干姜10份、党参10份、黄连5份、甘草1份、大枣5份。
[0022]制备方法:将上述药物按比例经中药粉碎机研磨成超细粉末,以少许白酒混合调成糊状,稀稠适中,存储于容器内备用。每次使用时取适量药膏均匀涂抹于专用胶布上,然后贴于神阙、双侧足三里,最后用3M医用防水贴覆盖。每次每穴6h,I次/天,化疗前I天开始使用至化疗结束。
[0023]实施例2
按照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半夏20份、黄芩15份、干姜15份、党参15份、黄连6份、甘草15份、大率6份。
[0024]制备方法:将上述药物按比例经中药粉碎机研磨成超细粉末,以少许凡士林液混合调成糊状,稀稠适中,存储于容器内备用。每次使用时取适量药膏均匀涂抹于专用胶布上,然后贴于神阙、双侧足三里,最后用3M医用防水贴覆盖。每次每穴6h,l次/天,化疗前I天开始使用至化疗结束。
[0025]自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发明人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和山西大医院,将本发明应用于由细胞或组织病理学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食管癌患者228例,所有患者接受以顺铂标准剂量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随机分为盐酸托烷司琼治疗组(A组76例),盐酸托烷司琼联合阿瑞匹坦治疗组(B组68例),盐酸托烷司琼联合中药止吐敷贴治疗组(C组84例),化疗前15 min静脉滴注托烷司琼5mg,每日I次,直至化疗结束,化疗前60 min口服阿瑞匹坦,每日I次,连用3天,中药止吐敷贴每次使用时取适量药膏均匀涂抹于专用胶布上,然后贴于神阙、双侧足三里,每次每穴6h,I次/天,化疗前I天开始使用至化疗结束。所有患者在化疗周期中不再接受其他任何化疗药物和止吐药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恶心分为O-1V度:O度:无恶心症状;I度:偶有恶心症状,但不影响正常进食和日常生活;Π度:恶心症状比较严重,影响进食和日常生活;m-1v度:恶心症状严重,难以忍受,不能进食,需要卧床休息。呕吐分为O-1V度:0度:无呕吐;I度,呕吐1-2次/d,不影响进食及日常生活;Π度:呕吐3-5次/d,对于正常进食及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影响;m度:呕吐超过5次/d,明显影响正常进食和日常生活;IV度:每日难以控制的频繁呕吐。
[0026]疗效判断依据:呕吐控制疗效分级标准:完全缓解(CR):无呕吐;部分缓解(PR):呕吐1-2次/d;轻度缓解(MR):呕吐3-5次/d;无效(F):呕吐超过5次/d。有效率=(完全有效+部分有效)/总人数X 100%止吐效果比较:A、B、C组对化疗后急性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分别是68%(52例)、87%(59例)和82%(69例)3、(:组与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j'BX组对对化疗后迟发性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分别是32%(24例)、79%(54例)和72%(60例)3、(:组与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止吐敷贴与阿瑞匹坦对于急性呕吐和化疗后迟发性呕吐的治疗和预防相当,效果明显。
[0027]以上临床数据说明本发明对化疗所致的急性呕吐和化疗后迟发性呕吐疗效确切,与阿瑞匹坦效果相当,同时还发现应用本发明敷贴后可以改善患者的食欲,减轻腹胀、便秘等症状,未见不良反应,对于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和积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发明用于治疗和预防化疗引起的急性呕吐、迟发型呕吐外,还可用于其他原因所导致的呕吐,同时还可以有效治疗化疗期间患者腹胀、食欲不振、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0028]本发明通过中医辨证,结合中医经络穴位给药,可使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发挥疗效,在防治化疗毒副反应方面,特别是消化道反应,已显示出其独到之处,。本发明生产成本低,能明显降低住院费用。
[002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例如药物配比,或者敷药穴位的改变,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化疗呕吐的穴位贴敷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由如下重量配比的药效原料制成: 半夏10?20份、黄苳5?15份、干姜5?15份、党参5?15份、黄连4?6份、甘草5?15份、大率4?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和预防化疗呕吐的穴位贴敷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由如下重量配比的药效原料制成:半夏15?20份、黄芩10?15份、干姜10?15份、党参1?15份、黄连5?6份、甘草1?15份、大率5?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和预防化疗呕吐的穴位贴敷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由如下重量配比的药效原料制成:半夏15份、黄芩10份、干姜10份、党参10份、黄连5份、甘草10份、大枣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和预防化疗呕吐的穴位贴敷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由如下重量配比的药效原料制成:半夏20份、黄芩15份、干姜15份、党参15份、黄连6份、甘草15份、大率6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化疗呕吐的穴位贴敷药物,所述药物由如下重量配比的药效原料制成:半夏10~20份、黄芩5~15份、干姜5~15份、党参5~15份、黄连4~6份、甘草5~15份、大枣4~6份;将上述药物按比例经中药粉碎机研磨成超细粉末,以适量凡士林液及少许白酒混合调成糊状,稀稠适中,存储于容器内备用。每次使用时取适量药膏均匀涂抹于专用胶布上,然后贴于神阙、双侧足三里,每次每穴6h,1次/天,化疗前1天开始使用至化疗结束。本发明用于治疗和预防化疗引起的急性呕吐、迟发型呕吐外,还可用于其他原因所导致的呕吐,同时还可以有效治疗化疗期间患者腹胀、食欲不振、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IPC分类】A61P1/08, A61K9/70, A61P35/00, A61K36/9068
【公开号】CN105597050
【申请号】CN201511001577
【发明人】王玉璇, 郭钰, 李强, 尚志杰, 杨更朴
【申请人】王玉璇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