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术口或外伤感染的中药软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97442阅读:1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术口或外伤感染的中药软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术口或外伤感染的中药软膏。
【背景技术】
[0002]术口或外伤感染,是外科临床常见病症。临床表现为:术口或创面出现局部红、肿、热、痛,伤口出现分泌物或流脓,术口愈合不良或不愈合。患者可出现程度不一的全身症状,多数有较明显的发热、口渴、心烦、食欲不振、尿黄、便秘;较严重感染还可出现高热、寒战、神昏、谵语,甚则昏迷,引起毒血症或败血症。现代医学认为:术口或外伤感染是病原微生物通过术口或创面侵入机体后,在体内生长、繁殖,致机体的正常功能、代谢、组织结构受到破坏,引起组织损伤性病变的病理反应。治疗的方法是:轻症者让其口服或静脉输入大量抗菌素,此法有疗效,但是副作用大;重症患者则需要实施手术治疗,不仅让患者承受新的痛苦,同时,也给了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精神压力和较重的经济负担。对此症,中医学认为:刀伤或体表创伤必伤血络血脉,以致壅滞血脉、气血运行失畅,气血凝滞、阻塞不通、郁而化热、热郁肉腐、肉腐化脓。治疗主要是外敷药膏,但是,目前使用的药膏多数油腻性及疏水性大,不仅不易涂展,吸收渗出物差,而且影响药物的释放和穿透,临床使用表明,这些药膏虽有一定疗效,但治疗时间长、治愈率较低,且不易洗除。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油腻、易涂展、药物释放快,穿透性强,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且能较好地吸收渗出液,易洗除的一种治疗术口或外伤感染的中药软膏。
[000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治疗术口或外伤感染的中药软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中药原料和基质构成,中药原料的组成质量百分比为:象牙粉3-3.7 %、生地黄6-7.4%、艾叶8.7-11%、大青叶6-7.4%、蒲公英6-7.4%、赤芍8.7-11 %、白附子6-7.4%、白胶香3-3.7%、川牛膝8.7-11%、首乌8.7-11%、天花粉8.7-11%、铜绿3-3.7%,枣树皮8.7-11 %、密陀僧3-3.7 % ;其中各中药原料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等于100 %。优化中药原料组方为:象牙粉3.3%,生地黄6.7 %、艾叶1 %、大青叶6.7 %、蒲公英6.7%、赤芍10%、白附子6.7%、白胶香3.3%、川牛膝10%、首乌10%、天花粉10%、铜绿3.3%、枣树皮10%、密陀僧3.3%;基质由海藻酸钠、葡萄糖酸钙、1-2丙二醇、硼酸、蒸馏水组成,其用量为每100克中药原料用海藻酸钠0.88-0.9克、葡萄糖酸钙0.088-0.089克、1-2丙二醇4.5-4.5克、硼酸0.33-0.35克、蒸馏水42-44毫升;该一种治疗术口或外伤感染的中药软膏由以下步骤制作:一、按象牙粉3-3.7%、生地黄6-7.4%、艾叶8.7-11%、大青叶6-7.4%、蒲公英6-7.4%、赤芍8.7-11%、白附子6-7.4%、白胶香3-3.7%、川牛膝8.7-11%、首乌8.7-11%,天花粉8.7-11%,铜绿3-3.7%,枣树皮8.7-11%、密陀僧3_3.7 %的比例准确称取炮制好的各中药原料,在称取各中药原料时,将白胶香单独放置,白附子单独放置,将象牙粉、铜绿、密陀僧混放在一起,将艾叶、大青叶、蒲公英、赤芍、首乌混放在一起,将生地黄、川牛膝、天花粉、枣树皮混放在一起;二、将白胶香放入烘箱,控温在45-50 0C烘干,当干至含水量低于8%时,停止加热,自然降至室温,研磨成过200目筛的细粉,备用;三、将混放在一起的艾叶、大青叶、蒲公英、赤芍、首乌放入多功能提取罐,加生活用水,加水量为艾叶、大青叶、蒲公英、赤芍、首乌质量之和的9-10倍,浸泡30分钟,加热提取挥发油,提取时间为120分钟,提取完毕,取出挥发油冷藏备用,将罐体内的药液过滤,留渣,得过滤药液;四、将混放在一起的象牙粉、铜绿、密陀僧放入不锈钢锅,加生活用水,加热煎煮,加水量为象牙粉、铜绿、密陀僧质量之和的8-10倍,在煎煮过程中,及时补加蒸发掉的水分,煎煮时间达90分钟时,将白附子放入一容器,加生活用水浸泡,加水量为白附子质量的4-5倍,浸泡30分钟,将其并入正在煎煮象牙粉、铜绿、弥陀曾的不锈钢锅中一同煎煮,同时将混放在一起的生地黄、川牛膝、天花粉、枣树皮放入煮药锅,加生活用水浸泡,加水量为生地黄、川牛膝、天花粉、枣树皮质量之和的7-8倍,浸泡30分钟,武火加热至沸后,将不锈钢锅中正在煎煮的的象牙粉、铜绿、密陀僧、白附子及煎煮液并入煮药锅,改文火煎煮90分钟,停止加热,过滤,留渣,得一次药液;五、将多功能提取罐中的药渣并入煮药锅,并加生活用水,加水量为象牙粉、生地黄、艾叶、大青叶、蒲公英、赤芍、白附子、白胶香、川牛膝、首乌、天花粉、铜绿、枣树皮、密陀僧质量之和的5-6倍,武火加热至沸,改文火煎煮90分钟,过滤,弃渣,得二次药液;
六、将过滤药液、一次药液、二次药液都并入不锈钢桶,得混合药液;七、向混合药液中加甲壳素,搅匀,甲壳素的添加量为混合药液质量的0.03%, 45-50 °C保温8小时,取上清液过滤,弃渣,得净化药液;八、将净药液倒入煮药锅,加热浓缩,浓缩至每克药液相当于中药2?3g时,停止加热,降至自然温度,得中药稠膏;九、按每100中药原料用海藻酸钠0.88-0.9克、葡萄糖酸钙0.088-0.089克、1-2丙二醇4.4-4.5克、硼酸0.34克、蒸馏水44-45毫升的比例,准确称取各基质原料,混放在容器内,水浴加热,搅拌,溶解至均匀透明的半固态凝胶时,加入中药稠膏,边加边搅拌,待基质与中药稠膏混合均匀后,停止加热,自然降温,当温度降至500C时,加入白胶香细分和挥发油,再加入山梨酸,山梨酸的用量为中药稠膏和基质总质量的
0.2%,搅拌均匀,降至自然温度,装瓶,每瓶50克,封盖,贴标,即为一种治疗术□或外伤感染的中药软膏成品。
[0005]该一种治疗术口或外伤感染的中药软膏的组方药理为:清热凉血解毒,散瘀止痛,排脓消肿、去腐生肌敛疮、养阴生津。其中:
[0006]象牙味甘,性寒;归心、肾经。具有清热镇惊,解毒生肌之功效。主治癫痫;惊风;骨蒸劳热;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痔漏;藏医药用其止血,敛疮。
[0007]生地黄味苦,性凉;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主治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
[0008]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脾、肝、肾经。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之功效。主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0009]药理作用:艾叶对炭疽杆菌、α-溶血链球菌、B-溶血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类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葡球菌、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嗜气菌皆有抗菌作用。艾叶油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抑菌作用。
[0010]大青叶味苦,性寒;归肝、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温病热盛烦渴,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黄疸,痢疾,喉痹,口疮,痈疽肿毒。
[0011]药理作用:大青叶挥发油具有抑菌、抗病毒、消炎等作用。
[0012]蒲公英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散结之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高血糖,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咽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
[0013]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能。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0014]白附子味甘,性温;归胃、肝经。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止痛之功效。主治风痰所致中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