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术口或外伤感染的中药软膏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897442阅读:来源:国知局
.75kg。
[0046]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
[0047]用该中药膏治疗术口感染、创面感染患者78例,治愈75例,治愈率96.15%,好转3例,好转率3.85%,有效率100 %。
[0048]典型病例
[0049]陈某某,女,3岁,莱芜市钢城区颜庄人,2010年8月10由其家长带到来我科来就诊。家长述:前些日子,小孩因玩耍用凳子砸破右拇指,当时到当地诊所处理包扎,后感染,患儿疼痛,时有低热,纳差食少,治疗未果,慕名前来就医。诊见:患儿右拇指指甲周围红肿、皮下有白色积脓,波动感明显,神疲乏力,体温37.6°C,舌质淡红,苔少,脉沉细数。诊断为感染外伤,按常规清理创伤后,外敷用该中药软膏治疗,I个疗程后,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疮面逐渐缩小,新肉生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又连续用药5天,疮口痊愈。
[0050]追踪观察两年,未见复发或造成生理障碍病例。
[0051 ] 实施例3
[0052]按象牙粉3.5%、生地黄7.1 %、艾叶119%、大青叶6.3%、蒲公英6.3%、赤芍9%、白附子7.1%、白胶香3.1%、川牛膝11%、首乌91%、天花粉11%、铜绿3.5%、枣树皮9%、密陀僧3.1%的比例准确称取各中药原料共50kg;其中象牙粉1.75kg、生地黄3.55kg、艾叶5.5kg、大青叶3.15kg、蒲公英3.15kg、赤芍4.5kg、白附子3.55kg、白胶香1.55kg、川牛膝5.5kg、首乌4.5kg、天花粉5.5kg、铜绿1.75kg、率树皮4.5kg、密陀僧1.55kg。
[0053]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
[0054]用该中药膏治疗术口感染、创面感染患者112例,治愈108例,治愈率96.43%,好转4例,好转率3.57%,有效率100 %。
[0055]典型病例
[0056]吕某某,男,54岁,莱芜市莱城区张家洼镇张家洼村人。2012年9月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诉:上个月骑自行外出干活时不慎跌倒,擦伤左小腿、左上臂皮肤面积约5%,创面污染重,到镇医院诊疗,X线检查无骨折,作清创治疗,创面仍出现红肿、脓性渗出感染症状,经西医伤口处理,大量使用抗菌素未见效,伴有低热,不思饮食,慕名前来我科就诊。诊见:创面溃烂已深及筋骨,四周浸肿,暗红色,形神萎靡,体温37.4°C,舌红,苔少,脉细数。诊断为外伤感染,按常规清理创伤后,外敷该中药软膏治疗,连续治疗十五日疤口紫暗色变红色,溃烂疮口愈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0057]追踪观察两年,未见复发或造成生理障碍病例。
【主权项】
1.一种治疗术口或外伤感染的中药软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中药原料和基质构成,中药原料的组成质量百分比为:象牙粉3-3.7%、生地黄6-7.4%、艾叶8.7-11%、大青叶6-7.4%、蒲公英6-7.4%、赤芍8.7-11%、白附子6-7.4%、白胶香3-3.7%、川牛膝8.7-11%、首乌8.7-11%、天花粉8.7-11%、铜绿3-3.7%、枣树皮8.7-11%、密陀僧3-3.7%;其中各中药原料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等于100%;基质由海藻酸钠、葡萄糖酸钙、1-2丙二醇、硼酸、蒸馏水组成,其用量为每100克中药原料用海藻酸钠0.88-0.9克、葡萄糖酸钙0.088-0.089克、1-2丙二醇4.5-4.5克、硼酸0.33-0.35克、蒸馏水42-44毫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术口或外伤感染的中药软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制作:一、按象牙粉3-3.7%、生地黄6-7.4%、艾叶8.7-11%、大青叶6-7.4%、蒲公英6-7.4%、赤芍8.7-11%、白附子6-7.4%、白胶香3-3.7%、川牛膝8.7-11%、首乌8.7-11%、天花粉8.7-11%,铜绿3-3 J %、枣树皮8.7-11%、密陀僧3_3.7 %的比例准确称取炮制好的各中药原料,在称取各中药原料时,将白胶香单独放置,白附子单独放置,将象牙粉、铜绿、密陀僧混放在一起,将艾叶、大青叶、蒲公英、赤芍、首乌混放在一起,将生地黄、川牛膝、天花粉、枣树皮混放在一起;二、将白胶香放入烘箱,控温在45-50°C烘干,当干至含水量低于8%时,停止加热,自然降至室温,研磨成过200目筛的细粉,备用;三、将混放在一起的艾叶、大青叶、蒲公英、赤芍、首乌放入多功能提取罐,加生活用水,加水量为艾叶、大青叶、蒲公英、赤芍、首乌质量之和的9-10倍,浸泡30分钟,加热提取挥发油,提取时间为120分钟,提取完毕,取出挥发油冷藏备用,将罐体内的药液过滤,留渣,得过滤药液;四、将混放在一起的象牙粉、铜绿、密陀僧放入不锈钢锅,加生活用水,加热煎煮,加水量为象牙粉、铜绿、密陀僧质量之和的8-10倍,在煎煮过程中,及时补加蒸发掉的水分,煎煮时间达90分钟时,将白附子放入一容器,加生活用水浸泡,加水量为白附子质量的4-5倍,浸泡30分钟,将其并入正在煎煮象牙粉、铜绿、弥陀曾的不锈钢锅中一同煎煮,同时将混放在一起的生地黄、川牛膝、天花粉、枣树皮放入煮药锅,加生活用水浸泡,加水量为生地黄、川牛膝、天花粉、枣树皮质量之和的7-8倍,浸泡30分钟,武火加热至沸后,将不锈钢锅中正在煎煮的的象牙粉、铜绿、密陀僧、白附子及煎煮液并入煮药锅,改文火煎煮90分钟,停止加热,过滤,留渣,得一次药液;五、将多功能提取罐中的药渣并入煮药锅,并加生活用水,加水量为象牙粉、生地黄、艾叶、大青叶、蒲公英、赤芍、白附子、白胶香、川牛膝、首乌、天花粉、铜绿、枣树皮、密陀僧质量之和的5-6倍,武火加热至沸,改文火煎煮90分钟,过滤,弃渣,得二次药液;六、将过滤药液、一次药液、二次药液都并入不锈钢桶,得混合药液;七、向混合药液中加甲壳素,搅匀,甲壳素的添加量为混合药液质量的0.03%,45-50°C保温8小时,取上清液过滤,弃渣,得净化药液;八、将净药液倒入煮药锅,加热浓缩,浓缩至每克药液相当于中药2?3g时,停止加热,降至自然温度,得中药稠膏;九、按每100中药原料用海藻酸钠0.88-0.9克、葡萄糖酸钙0.088-0.089克、1-2丙二醇4.4-4.5克、硼酸0.34克、蒸馏水44-45毫升的比例,准确称取各基质原料,混放在容器内,水浴加热,搅拌,溶解至均匀透明的半固态凝胶时,加入中药稠膏,边加边搅拌,待基质与中药稠膏混合均匀后,停止加热,自然降温,当温度降至50°C时,加入白胶香细分和挥发油,再加入山梨酸,山梨酸的用量为中药稠膏和基质总质量的0.2%,搅拌均匀,降至自然温度,装瓶,每瓶50克,封盖,贴标,即为一种治疗术口或外伤感染的中药软膏成品D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术口或外伤感染的中药软膏,其特征在于:优化中药原料组方为:象牙粉3.3%,生地黄6.7%,艾叶10 %、大青叶6.7%、蒲公英6.7%、赤芍10%、白附子6.7%、白胶香3.3%、川牛膝10%、首乌10%、天花粉10%、铜绿3.3%、枣树皮10%、密陀僧3.3%。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术口或外伤感染的中药软膏,涉及医药领域,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中药原料和基质构成,中药原料的组成质量百分比为:象牙粉3-3.7%、生地黄6-7.4%、艾叶8.7-11%、大青叶6-7.4%、蒲公英6-7.4%、赤芍8.7-11%、白附子6-7.4%、白胶香3-3.7%、川牛膝8.7-11%、首乌8.7-11%、天花粉8.7-11%、铜绿3-3.7%、枣树皮8.7-11%、密陀僧3-3.7%;其中各中药原料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等于100%;该软膏清热凉血解毒,散瘀止痛,排脓消肿、去腐生肌敛疮、养阴生津;治愈率96.56%,有效率100%。
【IPC分类】A61K33/24, A61K33/34, A61P17/02, A61K35/32, A61K36/888, A61K9/06
【公开号】CN105663504
【申请号】CN201610100059
【发明人】王仲秋, 耿莉
【申请人】王仲秋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2月14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