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917683阅读:来源:国知局
别名】滑溜菜。【来源】药材基源:为海蕴科植物海蕴的藻体。【性味】咸;寒; 无毒。【归经】肝;肺经。【功能主治】消痰软坚;利水消肿。主癭瘤;甲状腺肿;喉炎;支气管炎。 【各家论述】《本草拾遗》:主癭瘤结气在喉间,下水。【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0027] 老头草:【别名】火绒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黄白火绒草的全草。【性味】 味苦;性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主感冒发热;咽喉炎;肾炎。【摘录】《中华本草》
[0028] 拦路虎:【别名】喉痛药。【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平坝铁线莲的根。【性味】 苦;性寒。【归经】肺;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通经下乳。主治咽喉肿痛;水 肿脚气;湿热淋证;闭经;产妇乳汗不下。【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0029] 地梢瓜:【别名】女青、山角、盘龙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蘑科植物 细叶白前的全草。【性味】味甘;性凉。【归经】肺经。【功能主治】补肺气;清热降火;生津止渴; 消炎止痛。主虚火上炎;咽喉疼痛;气阴不足;神疲健忘;虚烦口渴;头昏失眠;产后体虚;乳 汁不足。【摘录】《中华本草》
[0030] 鸡蛋参:【别名】金线吊壶芦、山鸡蛋、牛尾参、补血草、鸡嗉子、鸡腰子。【来源】药材 基源:为桔梗科植物鸡蛋参和松叶鸡蛋参的根。【性味】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主治】补气 养血;润肺生津。主贫血;自汗;乳汁稀少;肺虚咳嗽;神经衰弱;痛气。【各家论述】1.《昆明民 间常用草药》:补肺肾。治肺痨咳嗽,肾囊偏坠,疝气。2.《云南中草药》:补气血,润肺生津。治 贫血,体虚自汗,肺虚咳嗽。【摘录】《中华本草》
[0031] 山樱桃:【别名】朱桃、麦樱、野樱挑、山豆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樱 桃的果实。【性味】辛;甘;平;无毒。【归经】脾;肾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固精。主食积泻 痢,便秘,脚气,遗精滑泄。【各家论述】1.《别录》:主止泄肠擗,除热,调中益脾气。2.《食疗本 草》:补中益气,主水谷痢,止泄精。3.《七卷食经》:补心气,调中。【摘录】《中华本草》
[0032] 手掌参:【别名】藏三七、佛手参、兰、掌参、手儿参、阴阳参。【来源】药材基源:为兰 科植物手参或粗脉手参的块茎。【性味】甘;平。【归经】肺;脾;胃经。【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益 肾健脾;理气和血;止痛。主肺虚咳喘;虚劳消瘦;神经衰弱;肾虚腰腿酸软;阳痿;滑精;尿 频;慢性肝炎;久泻;失血;带下;乳少;跌打损伤。【各家论述】1.《四川常用中草药》:补血益 气,生津止渴。治肺虚咳喘,虚痨赢瘦,缺乳汁。2.《陕西中草药》:滋补强壮,补脾润肺,安神 镇惊,益气止痛。治身体虚弱,神经衰弱,劳伤,咳嗽,气喘。【摘录】《中华本草》
[0033]狗尾巴参:【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距花万寿竹的根茎或根。【性味】味甘; 性平。【功能主治】益气阴;润肺燥。主气阴不足肺燥;骨蒸潮热;腰膝酸软;盗汗。【摘录】《中 华本草》
[0034] 黄樟:【别名】樟木、山椒、油樟、大叶樟、臭樟、冰片树。【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 物黄樟的根、树皮或叶。【性味】辛;微苦;温。【归经】肺;脾;肝经。【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温中 止痛;行气活血。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胃寒腹痛;泄泻;痢疾;跌打损伤;月经不调。【摘录】 《中华本草》
[0035] 不灰木:【别名】无灰木。来源】药材基源:为硅酸盐类蛇纹石族矿物蛇纹石石棉。 【性味】甘;寒;无毒。【归经】肺;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除烦;利尿;清肺止咳。主肺热咳 嗽;咽喉肿痛;烦热阳厥;小便不利;热痱疮。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0036] 狗屎花:【别名】一把抓、大肥根、莲子叶、绿花心、绿花叶。【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草 科植物倒提壶的地上部分。【性味】苦;凉。【归经】肺;肝;肾经。【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散瘀止 血;清热利湿。主咳嗽;吐血;肝炎;痢疾;尿痛;白带;瘰疬;刀伤;骨折。【各家论述】1.《天宝 本草》:清肺止咳化痰,治气火瘰疬。2.《四川中药志》:清热,止咳,生肌。治咳嗽,失音,吐血。 3.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养阴润肺,清热止咳。治肺痨咳嗽,失音,狂犬咬伤。【摘录】《中 华本草》
[0037] 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山禾串10~20份、矮 陀陀5~15份、水蓑衣20~30份、石药15~30份、四方麻10~25份、海蕴30~40份、老头草5~ 15份、拦路虎15~25份、地梢瓜5~15份、鸡蛋参30~40份、山樱桃20~30份、手掌参10~20 份、狗尾巴参15~25份、黄樟20~35份、不灰木25~35份和狗屎花20~35份。
[0038] 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进一步优选为:山禾串15~ 20份、矮陀陀5~10份、水蓑衣25~30份、石莼20~25份、四方麻15~20份、海蕴35~40份、老 头草10~15份、拦路虎20~25份、地梢瓜10~15份、鸡蛋参30~35份、山樱桃25~30份、手掌 参15~20份、狗尾巴参20~25份、黄樟25~30份、不灰木30~35份和狗屎花25~30份。
[0039] 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进一步优选为:山禾串16 份、矮陀陀7份、水蓑衣29份、石莼21份、四方麻18份、海蕴36份、老头草15份、拦路虎25份、地 梢瓜12份、鸡蛋参35份、山樱桃26份、手掌参16份、狗尾巴参25份、黄樟26份、不灰木32份和 狗屎花27份。
[0040] 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含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 第一步,将山禾串、矮陀陀、水蓑衣、石莼、四方麻、海蕴、老头草、拦路虎和地梢瓜 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4~6倍的醇浓度90%~95%的乙醇溶解, 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醇浓 度85 %~95 %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回收乙 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1.4~1.7g生药/mL,利用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两次,先 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3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90%~95%乙 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0042]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6倍 的水溶解,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3倍的水 溶解,加热煎煮1~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0043]第三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获得的粉末混合,进一步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 量0.08~0.14倍的羧甲基淀粉钠、0.06~0.12倍的微晶纤维素,混匀,制粒,干燥后,加入相 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03~0.06倍的硬脂酸镁,然后用冲压装置将颗粒压制成片,即得 含片剂。
[0044] 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5] 第一步,将山禾串、矮陀陀、水蓑衣、石莼、四方麻、海蕴和老头草按所述比例混合, 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β-环 糊精的比例为1: 3~6,搅拌60~120分钟,温度30°C~50°C,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 提取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22~1.25的清膏;
[0046]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6~8倍量醇浓度为 80 %~90 %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 °C 时相对密度为1.26~1.29的清膏,备用;
[0047]第三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清膏混合,60°C~70°C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0048]第四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三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 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5~8重量份羧甲基淀粉钠、15~45重 量份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0~200重量份醇浓度为80 %~90 %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 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3~5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 入明胶胶囊中。
[0049]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