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7144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由于它具有操作简单、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特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是临床发现,患者睡觉或翻身时,发生静脉留置针脱落现象,特别是婴幼儿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患儿会不自主地将静脉留置针抓脱,引起穿刺口局部疼痛,而且还需重新穿刺静脉留置针,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舒适,且能有效防止留置针脱落的保护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装置,包括圆柱形筒体,在圆柱形筒体一端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四个小孔,并在四个小孔内穿入有一根丝带;
[0006]前述的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装置中,所述的圆柱形筒体采用透明塑料制作;
[0007]前述的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装置中,所述的圆柱形筒体两端口部采用胶布包裹。
[0008]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防止留置针脱落,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取材容易、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固定,使患者插入留置针期间感觉舒适、自在。
[0009]【附图说明】,
[0010]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
[0011]附图标记说明:1-圆柱形筒体,2-小孔,3-胶布,4-丝带。
[0012]【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15]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方法,该方法采用设置一个透明的圆柱状筒体包裹静脉留置针,然后通过圆柱状筒体上的丝带将圆柱状筒体固定在患者肢体上,实现对静脉留置针的保护。
[0016]根据上述方法所构建的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圆柱形筒体1,圆柱形筒体I可以采用335ml圆柱形矿泉水瓶制作,首先将矿泉水瓶两端整齐减掉,得到一个长11cm、口径为6.5cm的圆柱形筒体1,然后在圆柱形筒体I 一端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制作四个小孔2,四个小孔2连成的弧线长度为8cm,用一根长35cm丝带4穿过这四个小孔2,最后在圆柱形筒体I两端口部采用胶布3包裹,防止圆柱形筒体I两端口部划伤患者,使患者感觉舒适。
[0017]液体输完后,将圆柱形筒体I套在患儿的输液肢体上,透过圆柱形筒体I观测,使留置针位于圆柱形筒体I的中部,然后将丝带4系在患者的肢体上,松紧适宜,肢体上最好穿一件衣物,使圆柱形筒体I不易滑脱。
【主权项】
1.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装置,包括圆柱形筒体(1),其特征在于:在圆柱形筒体(I) 一端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四个小孔(2),并在四个小孔(2)内穿入有一根丝带(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形筒体(I)采用透明塑料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形筒体(I)两端口部采用胶布(3)包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装置,包括圆柱形筒体,在圆柱形筒体一端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四个小孔,并在四个小孔内穿入有一根丝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防止留置针脱落,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取材容易、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固定,使患者插入留置针期间感觉舒适、自在。
【IPC分类】A61M5-158
【公开号】CN204379900
【申请号】CN201420802281
【发明人】陈晨, 陈志俭, 陈辉
【申请人】陈晨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