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胆取石操作鞘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86383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胆取石操作鞘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胆取石操作鞘管。
【背景技术】
[0002]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既往多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近年来随着对胆囊功能的再认识,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手术不断被广大普外科医生、胆囊结石(息肉)患者等青睐,手术中术者直接将胆囊镜由胆囊切口放入胆囊,通过取石网篮套结石,由于切口难以固定,术中需反复提拉胆囊,尤其是取多发结石(息肉)时需反复进出胆囊,手术耗时、取石困难且极易造成胆囊及胆囊黏膜损伤,或结石(息肉)难以取净,而且在胆囊存在炎症时,胆汁混浊、粘稠,导致视野不清,操作困难。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胆取石操作鞘管,该操作鞘管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并能始终保持胆囊操作通道开放,可减少胆囊及胆囊黏膜损伤等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可及时用水冲洗胆囊腔,便于术者显露手术视野。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保胆取石操作鞘管,包括鞘管本体和套设于鞘管本体内的鞘芯,所述鞘管本体的外侧壁开设有刻度和刻度值,刻度包括长刻度和短刻度,相邻两个长刻度之间设置有四个短刻度,相邻两个长刻度之间的距离为0.5cm,相邻两个短刻度之间的距离为0.1cm,刻度值设置于长刻度的一侧,且从鞘管本体的前端起每隔两个长刻度设置一个刻度值。
[0005]进一步的,所述鞘管本体的内径为8-12mm,壁厚为0.5-0.7mm。
[0006]进一步的,所述鞘管本体的长度为4.5-5.5cm,所述刻度的长度为3.5-4.5cm。
[0007]进一步的,所述鞘管本体的长度为9-1 lcm,所述刻度的长度为7_9cm。
[0008]进一步的,所述鞘管本体后端的两侧分别凸设有扶耳。
[0009]进一步的,所述鞘芯的外侧壁与所述鞘管本体的内侧壁相抵触。
[0010]进一步的,所述鞘芯的内部为中空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鞘芯的前端呈钝圆锥形。
[0012]进一步的,所述鞘管本体的外侧壁设置有厚度为50-100 μm的聚四氟乙烯层。
[0013]进一步的,所述鞘管本体的外侧壁设置有厚度为5-25 μm的抗菌层。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鞘管本体外侧壁开设有刻度和刻度值,能精确了解胆道镜进入胆囊的深度,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并能始终保持胆囊操作通道开放,可减少胆囊及胆囊黏膜损伤等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可及时用水冲洗胆囊腔,便于术者显露手术视野。
[0015]本实用新型的操作鞘管具有如下优点:1、防止胆囊黏膜损伤;2、建立进出胆囊腔的操作通道,方便再次进出胆囊进行操作;3、方便快捷,节约手术时间;4、对小于8mm的小结石可直接由鞘口冲洗出来,防止小结石因冲洗进入胆囊管;5、快速冲净胆囊内胆汁,便于黏膜显露,保持手术视野清晰;6、方便固定及调整手术视野,为手术提供便利和操作空间;7、减少术中冲洗液、胆汁进入腹腔引起术后腹腔积液或腹腔感染;8、因有刻度,精确了解胆道镜进入胆囊的深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为:1一鞘管本体、2—刻度、21—长刻度、22—短刻度、3—刻度值、4一扶耳、5—革肖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9]见图1,一种保胆取石操作鞘管,包括鞘管本体I和套设于鞘管本体I内的鞘芯5,所述鞘管本体I的外侧壁开设有刻度2和刻度值3,刻度2包括长刻度21和短刻度22,相邻两个长刻度21之间设置有四个短刻度22,相邻两个长刻度21之间的距离为0.5cm,相邻两个短刻度22之间的距离为0.1cm,刻度值3设置于长刻度21的一侧,且从鞘管本体I的前端起每隔两个长刻度22设置一个刻度值3。
[0020]本实用新型的鞘管本体I外侧壁开设有刻度2和刻度值3,能精确了解胆道镜进入胆囊的深度,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并能始终保持胆囊操作通道开放,可减少胆囊及胆囊黏膜损伤等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可及时用水冲洗胆囊腔,便于术者显露手术视野。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鞘管本体I的内径为8-12mm,壁厚为0.5-0.7mm。为使本实用新型达到最佳使用效果,所述鞘管本体I的内径为10_,壁厚为0.6_。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鞘管本体I的长度为4.5-5.5cm,所述刻度2的长度为
3.5-4.5cm。为使本实用新型达到最佳使用效果,所述鞘管本体I的长度为5cm,所述刻度2的长度为4cm。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鞘管本体I的长度为9-1 lcm,所述刻度2的长度为7_9cm。为使本实用新型达到最佳使用效果,所述鞘管本体I的长度为10cm,所述刻度2的长度为8cm。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鞘管本体I后端的两侧分别凸设有扶耳4。扶耳4的设置便于扶住鞘管本体I。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鞘芯5的外侧壁与所述鞘管本体I的内侧壁相抵触。即鞘芯5的外径适佥于鞘管本体I的内径。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鞘芯5的内部为中空结构。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鞘芯5的前端呈钝圆锥形。钝圆锥形的设置方便鞘芯5的插入胆囊内。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鞘管本体I的外侧壁设置有厚度为50-100 μ m的聚四氟乙烯层。聚四氟乙烯层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减小了鞘管本体I插入胆囊时的阻力。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鞘管本体I的外侧壁设置有厚度为5-25 μ m的抗菌层。抗菌层的设置使得鞘管本体I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防止感染。
[0030]本实用新型的操作鞘管使用时,胆囊切开并缝合四针,置线,提拉线尾,将装有鞘芯5的操作鞘管置入后,取出鞘芯5,放入胆道镜,工作时可手持扶耳4进行调整。如果胆囊位置较高,无法提出,可切开后选择1cm鞘管完成手术操作。
[0031]本实用新型的操作鞘管具有如下优点:1、防止胆囊黏膜损伤;2、建立进出胆囊腔的操作通道,方便再次进出胆囊进行操作;3、方便快捷,节约手术时间;4、对小于8mm的小结石可直接由鞘口冲洗出来,防止小结石因冲洗进入胆囊管;5、快速冲净胆囊内胆汁,便于黏膜显露,保持手术视野清晰;6、方便固定及调整手术视野,为手术提供便利和操作空间;7、减少术中冲洗液、胆汁进入腹腔引起术后腹腔积液或腹腔感染;8、因有刻度2,精确了解胆道镜进入胆囊的深度。
[0032]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保胆取石操作鞘管,包括鞘管本体和套设于鞘管本体内的鞘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本体的外侧壁开设有刻度和刻度值,刻度包括长刻度和短刻度,相邻两个长刻度之间设置有四个短刻度,相邻两个长刻度之间的距离为0.5cm,相邻两个短刻度之间的距离为0.1cm,刻度值设置于长刻度的一侧,且从鞘管本体的前端起每隔两个长刻度设置一个刻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胆取石操作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本体的内径为 8-12mm,壁厚为 0.5-0.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胆取石操作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本体的长度为4.5-5.5cm,所述刻度的长度为3.5-4.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胆取石操作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本体的长度为9-1 lcm,所述刻度的长度为7-9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胆取石操作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本体后端的两侧分别凸设有扶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胆取石操作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鞘芯的外侧壁与所述鞘管本体的内侧壁相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保胆取石操作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鞘芯的内部为中空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保胆取石操作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鞘芯的前端呈钝圆锥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胆取石操作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本体的外侧壁设置有厚度为50-100 μ m的聚四氟乙烯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胆取石操作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本体的外侧壁设置有厚度为5-25 μ m的抗菌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胆取石操作鞘管,包括鞘管本体和套设于鞘管本体内的鞘芯,所述鞘管本体的外侧壁开设有刻度和刻度值,刻度包括长刻度和短刻度,相邻两个长刻度之间设置有四个短刻度,相邻两个长刻度之间的距离为0.5cm,相邻两个短刻度之间的距离为0.1cm,刻度值设置于长刻度的一侧,且从鞘管本体的前端起每隔两个长刻度设置一个刻度值。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能始终保持胆囊操作通道开放,可减少胆囊及胆囊黏膜损伤等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可及时用水冲洗胆囊腔,便于术者显露手术视野。
【IPC分类】A61B17-22, A61B17-94, A61L31-10, A61M3-02, A61L31-16
【公开号】CN204394616
【申请号】CN201420860699
【发明人】王三贵, 刘赴平, 王海峰, 蔡云峰, 乔君, 梁婉红, 叶颖
【申请人】东莞市南城医院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