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康复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19782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健身康复轮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特别涉及一种健身康复轮椅。
【背景技术】
[0002]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手摇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手摇装置。选用轮椅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轮椅的尺寸。乘坐轮椅者承受体重的主要部位为臀部坐骨结节周围、股骨周围、帼窝周围和肩胛骨周围。轮椅的尺寸,特别是座位宽窄、深浅与靠背的高度以及脚踏板到座垫的距离是否合适,都会使乘坐者有关着力部位的血液循环受影响,并发生皮肤摩损,甚至压疮。此外,还要考虑患者的安全性、操作能力、轮椅的重量、使用地点、外观等问题。现有的轮椅不方便使用者健身康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者可以坐在座垫上,旋筒的旋转可以控制升降筒沿着导向筒做竖直升降调节功能,从而可以微调座垫的高度,更加方便使用者坐;座垫还可以通过滑块沿着导向槽实现滑动,座垫的竖直升降调节稳定性更加好;使用者的手部或脚部可以通过推杆驱动锻炼筒旋转,从而可以锻炼患者的手部或脚部,方便健身康复的健身康复轮椅。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种健身康复轮椅,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导向筒,导向筒呈竖直布置,导向筒的上方设有座垫,导向筒的外周面套装有升降筒,升降筒的下部设有旋筒,旋筒与升降筒为卡扣连接,旋筒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升降筒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旋筒与升降筒通过螺纹连接;底板的底部设有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的形状大小相同,底板上设有导向道,座垫的背部紧靠在导向道的对内朝向面上,导向道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布置有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分别与座垫的背部连接,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均为H型形状;底板上设有导向轴,导向轴的外周面套装有旋转套,旋转套连接有旋杆,旋杆的端部设有固定轴,固定轴的外周面套装有套管,套管插接在锻炼筒的轴中心位置,锻炼筒的轴端设有若干推杆,推杆为杆状结构;底板上设有支撑管,支撑管呈竖直布置,支撑管内套装有螺纹杆,螺纹杆呈竖直布置,螺纹杆与支撑管通过螺纹连接,螺纹杆的端部设有支撑球,支撑球布置在旋杆的下部。
[000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球为球型形状。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球的内部为气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均为万向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座垫的顶面设有座槽,所述座槽的中间位置向下凹陷。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可以坐在座垫上,旋筒的旋转可以控制升降筒沿着导向筒做竖直升降调节功能,从而可以微调座垫的高度,更加方便使用者坐;座垫还可以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沿着导向槽实现滑动,座垫的竖直升降调节稳定性更加好;使用者的手部或脚部可以通过推杆驱动锻炼筒旋转,从而可以锻炼患者的手部或脚部,方便健身康复。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健身康复轮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4]如图1所示,一种健身康复轮椅,包括底板1,底板I上设有导向筒2,导向筒2呈竖直布置,导向筒2的上方设有座垫3,导向筒2的外周面套装有升降筒4,升降筒4的下部设有旋筒5,旋筒5与升降筒4为卡扣连接,旋筒5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升降筒4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旋筒5与升降筒4通过螺纹连接;底板I的底部设有第一移动轮6与第二移动轮7,第一移动轮6与第二移动轮7的形状大小相同,底板I上设有导向道8,座垫3的背部紧靠在导向道8的对内朝向面上,导向道8设有导向槽9,导向槽9布置有第一滑块10与第二滑块11,第一滑块10与第二滑块11分别与座垫3的背部连接,第一滑块10与第二滑块11均为H型形状;底板I上设有导向轴12,导向轴12的外周面套装有旋转套13,旋转套13连接有旋杆14,旋杆14的端部设有固定轴15,固定轴15的外周面套装有套管16,套管16插接在锻炼筒17的轴中心位置,锻炼筒17的轴端设有若干推杆18,推杆18为杆状结构;底板I上设有支撑管19,支撑管19呈竖直布置,支撑管19内套装有螺纹杆20,螺纹杆20呈竖直布置,螺纹杆20与支撑管19通过螺纹连接,螺纹杆20的端部设有支撑球21,支撑球21布置在旋杆14的下部;支撑球21为球型形状,支撑球21的内部为气囊,第一移动轮6与第二移动轮7均为万向轮,座垫3的顶面设有座槽,所述座槽的中间位置向下凹陷。
[0015]本实用新型健身康复轮椅,使用者可以坐在座垫3上,旋筒5的旋转可以控制升降筒4沿着导向筒2做竖直升降调节功能,从而可以微调座垫3的高度,更加方便使用者坐;座垫3还可以通过第一滑块10与第二滑块11沿着导向槽9实现滑动,座垫3的竖直升降调节稳定性更加好;使用者的手部或脚部可以通过推杆18驱动锻炼筒17旋转,从而可以锻炼患者的手部或脚部,方便健身康复。
[0016]其中,支撑球21为球型形状,支撑球21的内部为气囊,所以方便支撑旋杆14。
[0017]其中,第一移动轮6与第二移动轮7均为万向轮,所以移动灵活度更加好。
[0018]其中,座垫3的顶面设有座槽,所述座槽的中间位置向下凹陷,所以方便使用者坐。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健身康复轮椅,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底板上设有导向筒,导向筒呈竖直布置,导向筒的上方设有座垫,导向筒的外周面套装有升降筒,升降筒的下部设有旋筒,旋筒与升降筒为卡扣连接,旋筒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升降筒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旋筒与升降筒通过螺纹连接;底板的底部设有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的形状大小相同,底板上设有导向道,座垫的背部紧靠在导向道的对内朝向面上,导向道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布置有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分别与座垫的背部连接,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均为H型形状;底板上设有导向轴,导向轴的外周面套装有旋转套,旋转套连接有旋杆,旋杆的端部设有固定轴,固定轴的外周面套装有套管,套管插接在锻炼筒的轴中心位置,锻炼筒的轴端设有若干推杆,推杆为杆状结构;底板上设有支撑管,支撑管呈竖直布置,支撑管内套装有螺纹杆,螺纹杆呈竖直布置,螺纹杆与支撑管通过螺纹连接,螺纹杆的端部设有支撑球,支撑球布置在旋杆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支撑球为球型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支撑球的内部为气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均为万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座垫的顶面设有座槽,所述座槽的中间位置向下凹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健身康复轮椅,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导向筒,导向筒的上方设有座垫,导向筒的外周面套装有升降筒,升降筒的下部设有旋筒,底板上设有导向道,导向道设有导向槽,底板上设有导向轴,导向轴的外周面套装有旋转套,旋转套连接有旋杆,锻炼筒的轴端设有若干推杆,底板上设有支撑管,支撑管内套装有螺纹杆,螺纹杆与支撑管通过螺纹连接,螺纹杆的端部设有支撑球,支撑球布置在旋杆的下部。本实用新型可以坐在座垫上,旋筒的旋转可以控制升降筒沿着导向筒做竖直升降调节功能,从而可以微调座垫的高度,更加方便使用者坐;使用者的手部或脚部可以通过推杆驱动锻炼筒旋转,从而可以锻炼患者的手部或脚部,方便健身康复。
【IPC分类】A61G5-00, A63B23-035
【公开号】CN204428304
【申请号】CN201520057761
【发明人】陈正平
【申请人】陈正平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