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832976阅读:来源:国知局
施方式中,嵌片110包括第一部115及与第一部115连接的第二部116,第二部116与安装部120连接。第一部115朝向连接部130的表面设有前倒齿1152,前倒齿1152的开口朝向安装部120。第二部116背离连接部130的表面设有后倒齿1162,后倒齿1162的开口朝向安装部120。也即,第一表面111远离安装部120的一端上设有前倒齿1152,第二表面112靠近安装部120的一端上设有后倒齿1162。前倒齿1152与后倒齿1162分别用于咬合与嵌片110上下接触的椎体骨组织,以抵抗髓核内压力给锚定件100带来的顺时针方向(图3中所示)扭转力矩,防止修补器10滑出。
[0043]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侧面114上分别设有侧倒齿1142,侧倒齿1142的开口朝向安装部120。侧倒齿1142用于咬合两侧的椎体骨组织,防止修补器10滑出。
[0044]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嵌片110上设有供下椎体骨组织长入的防滑孔117,防滑孔117贯穿嵌片110靠近连接部130的一侧及嵌片110远离连接部130的一侧。当修补器10植入体内一定时间后,自下椎体生长的新组织可以长入防滑孔117内,从而使得嵌片110与第一椎体终板骨及第一椎体固定连接,防止修补器10滑出。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滑孔117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排列成两排,每一排包括若干个间隔排列的防滑孔117。
[0045]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时采用前倒齿1152、后倒齿1162、侧倒齿1142及防滑孔117来防止修补器10滑出。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只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防止修补器10滑出。
[0046]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上述修补器10插入第一椎体终板骨与第一椎体之间,安装部120上设有用于安装递送器的通孔122。在修补纤维环时,先通过通孔122在安装部120上连接递送器,再将嵌片110放在合适位置,利用木锤轻轻锤击递送器手柄,从而使得嵌片110插入下椎体终板下侧。最后将递送器从安装部120上取下。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孔122的数目为两个。
[0047]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120呈等腰梯形。安装部120与嵌片110连接的一端的边长大于安装部120与连接部130连接的边长。
[0048]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锚定件100采用医用钛合金加工得到。
[0049]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封堵件200包括封堵部210及与封堵部210连接的结合部220。结合部220与连接部130连接。
[0050]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部220呈钩状,结合部220的开口朝向封堵部210。连接部130上开设有连接孔132,结合部220钩于连接孔132上,通过缝合等方式固定。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孔132呈方形。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结合部220与连接部130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中连接。例如,结合部220上设有连接孔,连接部130呈钩状。
[0051]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封堵部210入椎间盘,并围绕髓核后上部,封堵部210包括成夹角设置的第一板212及第二板214,第二板214与结合部220连接,第一板212与第二板214形成的夹角的开口朝向嵌片110,且第一板212与第二板214形成的夹角为160。?175。ο
[0052]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封堵件200为医用涤纶编织件。
[0053]显影件300设于封堵件200上。通过显影件300可以观察到封堵件200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影件300的数目为两个。
[0054]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影件300为金属丝或金属片,显影件300纵穿于封堵部210上。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显影件300也可以设于封堵部210远离结合部200的端面上。从而在X光下就可以确定封堵件200的位置。
[0055]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影件300采用医用钛合金加工得到。
[0056]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纤维环缺口尺寸,选择相应规格大小的修补器。具体的,利用试模检测确定纤维环缺口尺寸,从而可以选择相应规格大小的修补器。为了便于锚定件100插入第一椎体终板骨与第一椎体之间,通常需要在第一椎体终板骨靠近第一椎体的表面上开槽,并在锚定件100与封堵件200的连接处安装递送器。然后将锚定件100放置在合适位置,利用木锤轻轻锤击递送器手柄,从而使得锚定件100插入下椎体终板下侧。最后将递送器从修补器10上取下。
[005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其中,椎间盘包括中央部的髓核、周围部的纤维环以及位于两端的上软骨终板及下软骨终板,所述上软骨终板与其上的软骨下骨共同组成了上椎体终板,所述上椎体终板位于上椎体中心的松质骨和椎间盘之间,所述下软骨终板与其下的软骨下骨共同组成了下椎体终板,所述下椎体终板位于下椎体中心的松质骨和椎间盘之间,椎间盘突出,导致所述纤维环破裂,形成纤维环缺口,其特征在于,该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包括: 用于插入所述下椎体终板下侧的锚定件,以固定所述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以及 封堵件,一端与所述锚定件连接,另一端用于由所述纤维环缺口处插入所述椎间盘,以使所述封堵件围绕所述髓核后上部以封堵所述纤维环缺口,避免髓核再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件包括嵌片、安装部及连接部,所述嵌片及所述连接部分别设于所述安装部的两端,且所述嵌片及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同一侧,所述嵌片与所述安装部形成第一夹角,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部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90°?110°,所述第二夹角为70°?90°,所述嵌片用于插入所述下椎体终板下侧,所述封堵件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片包括第一部及与所述第一部连接的第二部,所述第二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 所述第一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表面设有前倒齿,所述前倒齿的开口朝向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二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表面设有后倒齿,所述后倒齿的开口朝向所述安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片具有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安装部相对的端面以及位于所述端面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两个侧面; 所述两个侧面分别设有侧倒齿,所述侧倒齿的开口朝向所述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片具有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安装部相对的端面以及位于所述端面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两个侧面; 所述嵌片上设有供所述下椎体骨组织长入的防滑孔,所述防滑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设有用于安装递送器的通孔; 及/或,所述安装部呈等腰梯形,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嵌片连接的一端的边长大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边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包括封堵部及与所述封堵部连接的结合部,所述结合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部包括成夹角设置的第一板及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结合部连接,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形成的夹角的开口朝向所述嵌片,且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形成的夹角为160°?175。; 及/或,所述结合部呈钩状,所述结合部的开口朝向所述封堵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结合部钩于所述连接孔上,并通过缝合方式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影件,所述显影件设于所述封堵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为医用涤纶编织件,所述显影件为医用金属丝或金属片,所述显影件设于所述封堵件远离所述锚定件的一端的端面上,或者所述显影件纵穿于所述封堵件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椎间盘包括中央部的髓核、周围部的纤维环以及位于两端的上软骨终板及下软骨终板,上软骨终板和其上的软骨下骨共同组成了上椎体终板,位于上椎体中心的松质骨和椎间盘之间,下软骨终板和其下的软骨下骨共同组成了下椎体终板,位于下椎体中心的松质骨和椎间盘之间。椎间盘突出,导致纤维环破裂,形成纤维环缺口。该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包括:用于插入下椎体终板下侧的锚定件,以固定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封堵件,一端与锚定件连接,另一端用于由纤维环缺口处插入椎间盘,以使封堵件围绕髓核后上部以封堵纤维环缺口,避免髓核再突出。上述修补器能较好的修补椎间盘的纤维环。
【IPC分类】A61B17-56
【公开号】CN204542325
【申请号】CN201420860497
【发明人】陈晓东, 白雪岭
【申请人】陈晓东, 白雪岭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