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镜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52895阅读:来源:国知局
选为PU管,也可根据使用需要选用铁弗龙或TPU管。
[0055]更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插入管2内还固定设置有内管4,内管4可作为吸液通道或细长形器械的进出通道。内管4的内管出口 42设于插入管2的前端面上,即插入管2的插入端端面上,内管4的内管入口 41设于手柄3或插入管2的外周壁上。当对患者的鼻咽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需要进行治疗处理时,内管4作为器械通道使用,可将所需使用的器械从内管入口 41通过插入管2进入患者的鼻咽部内,并可通过摄像头11以及显示器5对治疗情况进行实时观察,更为快速、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当作为吸除液体之用时,液体通过内管出口 42进入内管4,并从内管入口 41排出。
[0056]更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内管4的材质优选为管或TPU管,并且内管4的直径优选为0.5?5毫米,保证医疗器械可以灵活地在内管4内活动,同时不会增加插入管2的直径,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0057]图5显示为插入头I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插入头I的端面上设有摄像头11和至少一个光源12,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采用两个对称设置的光源12,以对摄像头11提供更明亮的摄影环境。鼻咽镜上还设有用于显示摄像头11所拍摄影像的显示部。摄像头11设置在插入头I的端面上,可以拍摄下鼻咽镜进入鼻腔的过程,对患者进行实时观察。显示部通过固定设置于插入管2内部的线路22与摄像头11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显示部优选为显示器5,更进一步,显示部可以为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手柄3上的小型显示器5,也可以为与摄像头11电连接的外接显示器6。外接显示器6可选择屏幕较大的显示器5,可对患者的鼻咽部进行更为细致的观察。
[0058]进一步地,为了使插入头I与插入管2的连接更为可靠,在插入头I和插入管2间的可拆卸连接可设置为螺纹旋接,或固定销连接,或螺栓连接,或弹性卡合连接,或过盈配合连接。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各种设置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59]更进一步,为了使插入头I与插入管2的连接更为可靠,可将插入头I与插入管2相连接的部分插入插入管2内部,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将插入头I插入插入管2内2?5_,也可采用固定销等方式固定连接,增强连接的可靠性,同时插入头I与插入管2紧密配合,也可防止插入管2内部进水。
[0060]由于各个患者的鼻腔内构造各不相同,因此,优选在插入管2上设置弯曲部21,通过弯曲部21可使插入管的弯曲半径根据不同患者的鼻腔以及鼻咽部的构造进行适当的改变,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在本实用新型中,弯曲部21设置于插入管2上靠近插入头I的位置,并且为了对弯曲部21的弯曲半径进行更精确的控制,优选在手柄3上设置用于控制改变弯曲部21的弯曲半径的控制摇杆32,且控制摇杆32与弯曲部21相连接。
[0061]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控制摇杆32为可绕固定点转动的转动部件,弯曲部21为可以折弯的活动关节,控制摇杆32与弯曲部21间优选通过至少两根钢丝相连接,也可通过铁丝或其他细丝结构实现。当控制摇杆32绕固定点进行转动时,控制摇杆32带动钢丝进行推拉运动,从而使弯曲部21内的活动关节运动,实现弯曲变化。更进一步,优选弯曲部21的弯曲半径的变化范围为2?20毫米。
[0062]更进一步,当弯曲部21的弯曲半径发生改变时,内管4也会随着弯曲部21 —起发生折弯,由于内管4多为PU管或TPU管等材质的管道,因此在折弯过程中容易发生折痕而使内管4的内径变小,导致器械无法顺利进入患者体内。因此,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优选在内管4会发生弯曲变形的部位外套上弹簧管,对内管4进行保护作用。
[0063]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插入管2质地较为柔软,而手柄3质地较硬,因此,在插入管2与手柄3间可进一步设置硬质连接部,以对插入管2进行更好地控制,也可以对插入管2内的各个管线进行保护。
[0064]由于患者的鼻腔以及鼻咽部内并不是一个干燥、清洁的环境,往往会存在有各种人体内液,当插入管2进入患者体内后,容易发生摄像头11被阻挡物阻挡的情况。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内管4可以作为用于吸除液体的通道外,还可以进一步在插入管2内设置专门用于吸除液体的吸液管。吸液管可以使摄像头11的摄像效果更为清晰。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插入管2内设有至少一根吸液管,插入头I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吸液管相连通的吸液口,吸液管的另一端与设置于手柄3上或设置于插入管2的外周壁上的排液口 31相连通,当开始吸除液体时,液体从吸液口进入吸液管后,经由吸液管从排液口排出。
[0065]更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插入管2内设有两根吸液管,插入头I或插入管2的插入端端面上分别设有与两根吸液管相连通的第一吸液口 13和第二吸液口 14,第一吸液口 13的开口优选朝向摄像头11,当摄像头11有阻挡物时,通过第一吸液口 13将阻挡物吸除;更进一步,第二吸液口 14开口优选朝向插入管2的插入方向,第二吸液口 14可将插入过程中的阻挡物吸除,使摄像头11的拍摄环境更为清晰。
[0066]更进一步,还可进一步通过第二吸液口 14对患者进行药物注射,方便治疗。
[0067]更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单独设置用于注射药物的注射管。
[0068]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在内管4内设置取样装置或切割装置,用于夹取病体样本或切割病变肿囊;取样装置或切割装置从内管出口 42处获取样本或切割病变组织后,通过内管4从内管入口 41取出。
[006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鼻咽镜可在对患者的鼻咽部进行检查的同时对发现的病灶进行治疗,减小对患者的伤害,并且可以更清楚、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将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减到最小,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0070]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鼻咽镜,包括插入管、摄像头、光源、手柄以及显示部,所述摄像头及所述光源设于所述插入管的前端,所述插入管的后端部连接所述手柄,所述手柄的后端部连通所述显示部,所述显示部通过所述插入管的内部的线路与所述摄像头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管内还设有内管,用作吸液通道或细长形器械的进出通道; 所述内管的内管出口设于所述插入管的前端面,所述内管的内管入口设于所述手柄或所述插入管的外周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入口设有吸液装置,用于将鼻腔内的阻碍物从所述内管出口吸入并从所述内管入口吸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内设有可控弯曲的弯曲部,与设于所述手柄上的控制摇杆连接,用于控制或改变所述插入管的前端部的弯曲半径,使所述插入管的前端部可插入到不同的鼻腔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内设有取样装置或切割装置,用于夹取病体样本或切割病变肿囊;所述取样装置或切割装置从所述内管出口处获取样本和切割病变组织后,通过所述内管从所述内管入口取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内还设有至少一根吸液管,所述吸液管靠近所述插入管的插入端位置为吸液口,所述吸液管的另一端为排液口,液体经过所述吸液口吸收后通过吸液管从所述排液口排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直径为0.5?5毫米。
7.—种鼻咽镜,包括插入管、摄像头、光源、手柄以及显示部,所述插入管的后端部连接所述手柄,所述手柄的后端部连通所述显示部,所述显示部通过所述插入管的内部的线路与所述摄像头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管的前端还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插入头,所述摄像头及所述光源设于所述插入头的前端; 所述插入管内还设有内管,用作吸液通道或器械通道; 所述内管的内管出口设于所述插入管的前端面,所述内管的内管入口设于所述手柄或所述插入管的外周壁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鼻咽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头与所述插入管的可拆卸连接包括螺纹旋接,或固定销连接,或螺栓连接,或弹性卡合连接,或过盈配合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鼻咽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入口设有吸液装置,用于将鼻腔内的阻碍物从所述内管出口吸入并从所述内管入口吸出。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鼻咽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内设有可控弯曲的弯曲部,与设于所述手柄上的控制摇杆连接,用于控制或改变所述插入管的前端部的弯曲半径,使所述插入管的前端部可插入到不同的鼻腔中。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鼻咽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内设有取样装置或切割装置,用于夹取病体样本或切割病变肿囊;所述取样装置或切割装置从所述内管出口处获取样本和切割病变组织后,通过所述内管从所述内管入口取出。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鼻咽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内还设有至少一根吸液管,所述吸液管靠近所述插入管的插入端位置为吸液口,所述吸液管的另一端为排液口,液体经过所述吸液口吸收后通过吸液管从所述排液口排出。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鼻咽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直径为0.5?5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咽镜,包括插入管、摄像头、光源、手柄以及显示部,摄像头及光源设于插入管的前端,插入管的后端部连接手柄,手柄的后端部连通显示部,显示部通过插入管的内部的线路与摄像头和光源连接;插入管内还设有内管,用作吸液通道或细长形器械的进出通道;内管的内管出口设于插入管的前端面,内管的内管入口设于手柄或插入管的外周壁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对患者的鼻咽部进行检查的同时对发现的病灶进行治疗,减小对患者的伤害。
【IPC分类】A61B1-005, A61B17-94, A61B1-233, A61B1-04, A61B10-04, A61B17-24
【公开号】CN204562076
【申请号】CN201520128045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上海安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