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牵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4614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鼻咽牵开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做鼻咽部检查用的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鼻咽牵开器。
应用传统方法对于肥胖、舌体肥厚、软腭、悬雍垂过长及舌、软腭、悬雍垂虽正常,但不会配合者,做鼻咽检查,取病理及手术都十分困难,往往需要一个助手在检查者或术者左侧侧身,纵向拉开悬雍垂、软腭及压舌后,方可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做鼻咽部检查用的鼻咽牵开器,使鼻咽暴露充分,且可省去助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鼻咽牵开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组合板(1)、下组合板(10)、拉勾板(2)、压舌板(3)、钢柱(4)、钢管(5)、弹簧(6)、弹力板(7)、槽形钢板(8),上组合板(1)两端对称固定设置钢柱(4),下组合板(10)与之对应固定有两个钢管(5),钢管(5)环套在钢柱(4)上,其高度为上、下组合板间距的一半,钢柱(4)分别外绕压缩弹簧(6),弹簧(6)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组合板上,上、下组合板上各固定安装一块槽形钢板(8),拉勾板(2)插入上组合板(1)的槽形钢板(8)内,压舌板(3)插入下组合板(10)的槽形钢板(8)内,上、下组合板的前端中央各有一与之相连为一体的小弹力板(7)。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部件精巧,功能多变,运用灵活,采用该器械可充分暴露鼻咽部,从而省去助手,且操作简单,方便,省时,准确,特别是对肥胖、舌体肥厚、软腭、悬雍垂过长者及小儿做检查时效果更为理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柱解析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说明一种鼻咽牵开器,它包括上组合板1、下组合板10、拉勾板2、压舌板3、钢柱4、钢管5、弹簧6、弹力板7、槽形钢板8,上组合板1两端对称固定设置钢柱4,下组合板10与之对应固定有两个钢管5,钢管5环套在钢柱4上,其高度为上、下组合板间距的一半,钢柱4分别外绕压缩弹簧6,弹簧6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组合板上,因弹簧6的弹性作用,可使上、下组合板间距上下缩小或扩大。上、下组合板上各固定安装一块槽形钢板8,拉勾板2插入上组合板1的槽形钢板8内,压舌板3插入下组合板10的槽形钢板8内,上、下组合板的前端中央各有一与之相连为一体的小弹力板7。拉勾板2和压舌板3可在槽形钢板8内前后推拉,小弹力板7可使之推拉更加平稳,并对拉勾板2和压舌板3起到压紧固定作用。钢柱4下部一半高度范围内侧有卡槽12,钢管5与下组合板10连接处设有钢管槽11。下组合板10上固定设有可转动的卡丝9。用手捏压上、下组合板,由于弹性作用使钢柱4下移,移到适宜位置的卡槽12与钢管5的钢管槽11重合,将卡丝9转至其中,即可使上、下组合板之间距离固定。
临床使用时,先将舌面、软腭、悬臃垂、中、上咽部喷麻后,医生用手捏压口架上下组合板,使两板间距压缩,牵开器前端超过牙裂,进入口内,将压舌板3和拉勾板2按年龄、口腔大小,抽拉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轻勾悬臃垂、软腭,向后抽拉勾板2,将悬臃垂、软腭拉起,达到暴露鼻咽部充分为止,此时即可于两板间,纵向做鼻咽镜检、取病理及手术,对于不能张口配合的小儿,可使用卡丝9,以固定口裂开大一定程度。
权利要求1.一种鼻咽牵开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组合板(1),下组合板(10)、拉勾板(2)、压舌板(3)、钢柱(4)、钢管(5)、弹簧(6)、弹力板(7)、槽形钢板(8),上组合板(1)两端对称固定设置钢柱(4),下组合板(10)与之对应固定有两个钢管(5),钢管(5)环套在钢柱(4)上,其高度为上、下组合板间距的一半,钢柱(4)分别外绕压缩弹簧(6),弹簧(6)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组合板上,上、下组合板上各固定安装一块槽形钢板(8),拉勾板(2)插入上组合板(1)的槽形钢板(8)内,压舌板(3)插入下组合板(10)的槽形钢板(8)内,上、下组合板的前端中央各有一与之相连为一体的小弹力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牵开器,其特征在于钢柱(4)下部一半高度范围内侧有卡槽(12),钢管(5)与下组合板(10)连接处设有钢管槽(11),下组合板(10)上固定设有可转动的卡丝(9)。
专利摘要一种鼻咽牵开器,用于做鼻咽部检查,上组合板两端对称固定设置钢柱,下组合板与之对应固定有两个钢管,钢管环套在钢柱上,钢柱分别外绕压缩弹簧,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组合板上,上、下组合板上各固定安装一块槽形钢板,拉钩板插入上组合板的槽形钢板内,压舌板插入下组合板的槽形钢板内,上、下组合板的前端中央各有一与之相连为一体的小弹力板。采用该器械可充分暴露鼻咽部,从而省去助手,且操作简单,方便,省时,准确,特别是对肥胖、舌体肥厚、软腭、悬雍垂过长者及小儿做检查时效果更为理想。
文档编号A61B1/32GK2297976SQ97203589
公开日1998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8日
发明者陈少文, 赵力华, 苗振萍, 李兆坤 申请人:曹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