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呼吸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85385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为悬挂装配提供了柔性支撑,取得了更好的减振的技术效果,这种组合后的总的技术效果比单独的柔性包裹和单独的柔性悬挂的技术效果之和更加优越,使得呼吸机的工作噪声控制在15分贝以下。
[0072]如图8-10所示,本实用新型截流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截流装置包括转接导管J-3,所述转接导管J-3为管形件,左端为进气口,右端为出气口 ;进气口连接有整流架J-1,所述出气口插入柔性套J-4的凹槽中卡接,所述柔性套J-4内孔中插接有外连接管J-5,所述转接导管J-3上插接有硅胶连接件J-6,所述硅胶连接件J-6连接传感器J-7 ;在所述转接导管J-3和整流架J-1之间设有蜂窝整流件J-2。
[0073]所述转接导管J-3上方偏离中心线一定距离间隔设有第一截流孔柱J-3.1、第二截流孔柱J-3.2和第三截流孔柱J-3.3,所述转接导管J-3的内孔与所述第一截流孔柱J-3.1、第二截流孔柱J-3.2和第三截流孔柱J-3.3的内孔相通。所述转接导管J-3进气口内侧设有截流环J-3.4,在截流环J-3.4上设有内卡止部J-3.5,进气口外侧设有连接部J-3.6和卡止部J-3.7。所述转接导管J-3还包括第一定位柱J-3.8和第二定位柱J-3.9,所述第一定位柱J-3.8和第二定位柱J-3.9用于定位和支撑电路板。
[0074]所述硅胶连接件J-6具有与截流孔柱相同间隔设置的第一插接通孔J-6.1、第二插接通孔J-6.2和第三插接通孔J-6.3。所述第一插接通孔J-6.1、第二插接通孔J-6.2和第三插接通孔J-6.3的进气端分别对应插入到所述转接导管J-3的第一截流孔柱J-3.1、第二截流孔柱J-3.2和第三截流孔柱J-3.3上。在所述第一插接通孔J-6.1、第二插接通孔J-6.2和第三插接通孔J-6.3的出气端分别设有整流前流量传感器J-7.1、整流后流量传感器J-7.2和整流后压力传感器J-7.3。
[0075]所述整流架J-1包括盖体J-1.1,设置盖体内部的内卡顶部J-1.2,所述盖体顶部具有开口,在开口上方设有十字架J-1.3,所述盖体的内圆周表面具有盖体连接部J-1.4。
[0076]所述蜂窝整流件J-2具有相邻设置的多个蜂窝状小孔J-2.1、上端面固定凹槽J-2.2和下端面固定凹槽J-2.3,所述蜂窝整流件J-2具有整流和采集气流数据的功能。所述蜂窝整流件J-2外周面与所述转接导管J-3的内周面配合,所述内卡止部J-3.5卡接在所述下端面固定凹槽J-2.3的底部,所述整流架J-1的盖体连接部J-1.4与所述转接导管J-3的连接部J-3.6 ;当所述盖体连接部J-1.4止于转接导管J-3的所述卡止部J-3.7时,所述整流架J-1的内卡顶部J-1.2插入并止于上端面固定凹槽J-2.2的底部。
[0077]所述柔性套是硅胶材质。所述外连接管J-5设有卡止法兰J-5.1和卡接头J-5.2。
[0078]所述整流架J-1通过螺纹连接、卡接或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连接转接导管J-3的进气口。所述柔性套J-4的凹槽与所述转接导管J-3的出气口过盈配合。所述外连接管J-5的进气端过盈配合地插入所述柔性套J-4的内孔中卡接并被卡止法兰J-5.1阻挡,理由硅胶材料的密封性能保证连接不漏气,气流平顺。
[0079]气流经过风机出气口到达截流装置后,首先经过整流架1,整流架I的十字架对气体起到稳流的作用,但又不会使得气体前进过程受阻,如果采用其他形式将会达不到整流的效果。整流架J-1与转接导管J-3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十字架J-1.3在上游的气道内,所述盖体J-1.2在上游气道外,起到最好的整流效果,过长或过短都达不到整流效果,影响治疗效果。气体经过整流架J-1稳定后,将通过蜂窝整流件J-2,蜂窝整流件J-2是一个具有蜂窝状小孔的圆形塑料件,它对气流起到第二次整流和形成压差的作用,气流经过蜂窝整流件J-2时,在蜂窝整流件J-2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形成一定压降,通过该压降,能让差压式传感器得出气体当前的流速。
[0080]本申请通过如下技术构思解决“如何从呼吸机风机出气气道中检测气体的压力和流速”的技术问题,即十字架J-1.3的稳流配合蜂窝整流件J-2的整流作用,十字架的稳流作用使得气流由紊流变为层流,而经过蜂窝整流件J-2的蜂窝状小孔,使得气体变为完全的层流状态,层流气体在进气端和出气端形成一定压降,并能让差压式传感器得出气体当前的流速。十字架的一次整流和蜂窝整流件J-2的二次整流在功能上是相互作用的,二者前后配合的总的技术效果大于单独使用的技术效果之和。
[0081]如图11-14所示,本实用新型水盒结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呼吸机用的防倒灌水盒,由上盖W-1、底盒W-3密封配合形成,所述底盒中设有下盖凸缘将底盒分隔成小腔室W-3.2和大腔室W-3.3,在上盖W-1设有上盖凸缘,当上盖、底盒密封配合时所述上盖凸缘与所述下盖凸缘对应密封配合,在所述下盖凸缘上设有通孔,通孔中通过橡胶密封件W-5固设有硅胶漏斗套W-4,所述硅胶漏斗套W-4包括小直径段W-4.1、大直径段W-4.3和所述小直径段和大直径段之间的过渡锥段W-4.3,底盒下端面的正中间设置有导热片,所述小腔室的侧面开有进气口 W-3.1,所述上盖开有出气口 W-1.1,所述橡胶密封件5包括中空管,在所述中空管一端外周设有第一法兰W-5.1和第二法兰W-5.2,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上盖凸缘和下盖凸缘的厚度形成配合,所述第二法兰上间隔设有内环形凸缘W-5.3和外环形凸缘W-5.4,所述硅胶漏斗套的大直径段插入到内环形凸缘和外环形凸缘之间,所述硅胶漏斗套小直径段处的中心孔距底盒下端面最小的高度大于max线距底盒下端面的高度10-20mm。
[0082]上盖W-1的下端面设有U型挡板W-1.2,所述底盒W-3的上端面和凸缘设置有一圈防水胶圈W-2,底盒W-3下端面的正中间设置有导热片W-3.4,所述进气口 W-3.1处安装硅胶气道套W-3.5,所述小腔室W-3.2和大腔室W-3.3通过橡胶密封件W-5和硅胶漏斗套W-4的两中心孔相连通,所述硅胶气道套W-3.5由向小腔室W-3.2内部凸起的部分和向小腔室W-3.2外部凸出的部分组成,所述向小腔室W-3.2外部凸出的部分与呼吸机主机的出气口相连接,所述硅胶气道套W-3.5向小腔室W-3.2内部凸起15-30m。
[0083]如图2所示,底盒W-3的外侧壁标有max和min两刻度线,用于提醒用户水盒内水量的多少,当水位超过max线时会使得水盒的防倒灌功能失效,低于min线可能造成干烧,对设备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水盒内的水位应处于min和max之间。
[0084]为了在水盒中组合HME热湿交换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的嵌入式热湿交换器,如图11-12所示,嵌入式热湿交换器包括由换热器底板807、交换器顶板808,交换器侧板809形成的外壳,在换热器底板807上设有交换器进气口 801,在交换器顶板808上设有换热器出气口 806,在换热器底板807、交换器顶板808之间设有绝缘板802,在绝缘板802上沿空气路径依次设有HME材料板803、密封绝缘条804和绝缘加热板805,在HME材料板803、绝缘条804和绝缘加热板805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气道槽803-1、第二气道槽和第三气道槽805-1,所述HME材料板803和绝缘加热板805可调换位置,所述第一气道槽803-1、第二气道槽和第三气道槽805-1依次相连通;在交换器顶板808上正对HME材料板803的上方设有水槽810,水槽810底部设有多行正对HME材料板803凸起肋的连通孔811。干冷空气F经交换器801进入,分别通过多个第一气道槽803-1带走HME材料中的水分,并通过第三气道槽805-1被加热,或者先经过第三气道槽805-1被加热后通过多个第一气道槽803-1带走HME材料中的水分,加热加湿的气体通过交换器出气口 806排出;所述HME材料板803由热湿留存材料制成,所述热湿留存材料包括钙盐或锂盐处理过的吸湿泡沫、纸张或其它热湿交换材料。
[0085]嵌入式热湿交换器并联接入方案为:在上盖W-1正对小腔室W-3.2上方设有并联HME被动式热湿交换器W-8,在小腔室W-3.2中设有绕枢轴转动的旋转开关阀门W-7,在上盖W-1的中间侧壁上设有开口 W-6。构成一种智能或人工选择型加热加湿的水盒结构。
[0086]热湿交换器串联接入方案为:在上盖W-1正对小腔室W-3.2上方设有串联HME被动式热湿交换器W-9,硅胶气道套W-3.5的另一端通过软管连接交换器进气口 801,橡胶密封件W-5的入口与交换器出气口 806通过管道相连;构成一种增强型加热加湿的水盒结构。
[0087]本实用新型防倒灌的技术实质是这样实现的,底盒W-3上端面设置一圈防水胶圈W-2,起密封作用,防止使用过程中水盒内的水外泄;底盒W-3侧棱设置的凸起W-3.6,方便在使用过程中观察水盒内的水位,易于掌控水盒内水量的多少;底盒W-3下端面设置的导热片W-3.4,起导热绝缘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将加热片的温度通过导热片W-3.4传递至水盒,从而对水盒内的水进行加热;硅胶漏斗套W-4小直径段处的中心孔距底盒3下端面最小的高度大于max线距底盒W-3下端面的高度,保证在水位处于max线以下时,不管水盒处于什么位置水都不会进入硅胶漏斗套W-4,即实现360°防倒灌的功能,此结构的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第一重防倒灌的作用;橡胶密封件W-5包裹整个硅胶漏斗套W-4的大直径段,此设计可以保证即使有少量的水进入硅胶漏斗套W-4,也不会直接进入小腔室W-3.2,对防倒灌功能起辅助作用;硅胶气道套W-3.5向小腔室W-3.2内部凸起的部分,保证了在小腔室W-3.2有少量进水时避免水倒灌进呼吸机主机,此结构的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重防倒灌的作用,同时硅胶气道套W-3.5向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