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一体化自动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56779阅读:来源:国知局
[0020]如图1一图3所示的一种心肺复苏一体化自动装置,包括有供患者躺卧的垫板1、架设于垫板I上对患者体型宽度定位的横向调节架2、架设于横向调节架2上并可朝向垫板I往复按压的按压组件3,横向调节架2与垫板I之间通过可沿垫板I升降的纵向调节架4连接,垫板I位于按压组件3的对应处设有供患者头部放置的凹腔11,纵向调节架4上架设有可沿纵向调节架4的轴向往复滑移的球囊面罩组件5,球囊面罩组件5包括有球囊本体51及与球囊本体51连接的面罩52,纵向调节架4与球囊本体51之间设有可自动按压球囊本体51的驱动组件6。上述方案在实施急救过程中,使患者平趟于垫板I上,患者的头部放置于垫板I上的凹腔11内,使患者的下颚高于额头,促使患者的气道处于开放状态,在此过程中,可根据患者身体的宽度对横向调节架2实施调节,然后通过按压组件3对患者的胸部实施按压,实现定位及自动胸外按压,无需医护人员人工操作,避免出现由于医护人员由于长时间按压出现体力不支造成按压位置不准确或按压力度不够的情况;同时,可调节处于纵向调节架4上的球囊面罩组件5,使球囊面罩组件5中的面罩52与患者的口鼻部达到最佳贴合,然后驱动驱动组件6对球囊本体51实施按压,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氧气,实现胸外按压及球囊复苏同步进行,而且球囊复苏过程同样无需医护人员手动操作,使该急救过程可连续不间断的进行,为患者急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无需与患者过多的接触,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002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球囊面罩组件5与纵向调节架4之间通过连接杆7连接,该连接杆7与纵向调节架4呈轨道导槽配合,连接杆7相对于与纵向调节架4连接一端的另一端处设有与垂直衔接,且可沿连接杆7滑移的安装座71,球囊面罩组件5固设于该安装座71上,驱动组件6包括有架设于安装座71上的驱动源61及一端与驱动源61联动,另一端与球囊本体51夹持且可张合的按压爪62,按压爪62与驱动源61之间通过联动件联动连接。球囊面罩组件5通过连接杆7可处于纵向调节架4上实施升降,同时通过安装座71可沿连接杆7横向实施移动,这样设置便于调节球囊面罩组件5的位置,可快速的使球囊面罩组件5中的面罩52与患者的口鼻部达到最佳贴合,有效的节省了急救时间。
[00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驱动源61为电机,电机的电机轴611为丝杆,按压爪62包括有与球囊本体51的外表面贴合的按压端621及与电机联动的联动端622,其联动端622与电机轴611之间设有摆臂63,该摆臂63为联动件,摆臂63与电机轴611之间设有与电机轴611螺纹旋接且可沿电机轴611往复移动的推板64,摆臂63的一端与推板64铰接,另一端与按压爪62的联动端622铰接。电机上的电机轴611实施旋转时,与电机轴611联动的推板64则会处于安装座71上往复的推移,在此过程中,与推板64铰接的摆臂63处于安装座71上摆动,而与摆臂63联动的按压爪62则实施张合运动,对球囊本体51实施持续的按压。当然,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源61也可为气缸,气缸的气缸轴与推板64固定连接,也可驱动按压爪62实施张合。这样的技术改进参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后是无需付出任何具有创造性的劳动便可实现的。
[0023]为了在无需急救时缩小该心肺复苏一体化自动装置的占地面积,便于运输及携带。垫板I包括有至少两块可折叠的板体12,板体12与板体12之间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
【主权项】
1.一种心肺复苏一体化自动装置,包括有供患者躺卧的垫板、架设于垫板上对患者体型宽度定位的横向调节架、架设于横向调节架上并可朝向垫板往复按压的按压组件,所述的横向调节架与垫板之间通过可沿垫板升降的纵向调节架连接,垫板位于按压组件的对应处设有供患者头部放置的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调节架上架设有可沿纵向调节架的轴向往复滑移的球囊面罩组件,球囊面罩组件包括有球囊本体及与球囊本体连接的面罩,纵向调节架与球囊本体之间设有可自动按压球囊本体的驱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一体化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囊面罩组件与纵向调节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该连接杆与纵向调节架呈轨道导槽配合,连接杆相对于与纵向调节架连接一端的另一端处设有与垂直衔接,且可沿连接杆滑移的安装座,球囊面罩组件固设于该安装座上,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有架设于安装座上的驱动源及一端与驱动源联动,另一端与球囊本体夹持且可张合的按压爪,按压爪与驱动源之间通过联动件联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肺复苏一体化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为电机,电机的电机轴为丝杆,按压爪包括有与球囊本体的外表面贴合的按压端及与电机联动的联动端,其联动端与电机轴之间设有摆臂,摆臂与电机轴之间设有与电机轴螺纹旋接且可沿电机轴往复移动的推板,摆臂的一端与推板铰接,另一端与按压爪的联动端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心肺复苏一体化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板包括有至少两块可折叠的板体,板体与板体之间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急救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心肺复苏一体化自动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肺复苏一体化自动装置,包括有垫板、架设于垫板上的横向调节架、架设于横向调节架上的按压组件,横向调节架与垫板之间通过可沿垫板升降的纵向调节架连接,垫板位于按压组件的对应处设有凹腔,纵向调节架上架设有可沿纵向调节架的轴向往复滑移的球囊面罩组件,球囊面罩组件包括有球囊本体及与球囊本体连接的面罩,纵向调节架与球囊本体之间设有可自动按压球囊本体的驱动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同时自动实施胸外按压及供氧,且定位准确、按压稳定、无需手动按压、无交叉感染风险的心肺复苏一体化自动装置。
【IPC分类】A61M16/00, A61H31/00
【公开号】CN204709363
【申请号】CN201520404053
【发明人】徐圆妃, 金伟琼, 王珍妮, 张静, 赵梦婷, 王啦啦, 林茜茜, 林静静, 王雨霏
【申请人】温州医科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