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辅助胫骨骨折闭合复位的临时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81923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辅助胫骨骨折闭合复位的临时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辅助胫骨骨折闭合复位的临时固定器。
【背景技术】
[0002]胫骨是位于小腿内侧的长骨,胫骨的长度位居人体骨头第二,仅次于股骨,主要是用于支撑人体体重,其上端膨大,与股骨下端以及髌骨共同构成膝关节。
[0003]目前应用闭合复位+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是治疗胫骨骨折最常用的方法,但是该方法需要反复闭合复位,在治疗过程中对周围软组织损伤大,甚至在反复操作中会刺破皮肤,形成开放性骨折,转为开放复位+内固定,延长操作时间,增加感染风险,过多剥离,破坏断端血运,造成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严重者引起骨髓炎,导致迀延不愈合。而且在扩髓操作中,扩髓钻头易穿出骨折断端,直接损伤血管、神经,导致患肢坏死、截肢,引起医疗纠纷,这是闭合复位+胫骨髓内钉内固定面临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辅助胫骨骨折闭合复位的临时固定器,该临时固定器可以用于对断裂的胫骨进行临时固定,维持骨折断端稳定,方便闭合插入胫骨髓内钉,大大缩短手术时间,而且在闭合复位+胫骨髓内钉内固定过程中,不需要另外做切口,对软组织及骨质破坏小,微创伤口。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一种用于辅助胫骨骨折闭合复位的临时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器包括左、右固定板和连接在两固定板后侧的弧形托环,在左、右固定板上部对称设有胫骨上部骨固定针,在左、右固定板下部对称设有胫骨下部骨固定针,胫骨上部骨固定针和胫骨下部骨固定针的针柄上均设有螺纹,并在左、右固定板上、下部安装骨固定针的位置对应开设有螺纹安装孔,胫骨上部骨固定针和胫骨下部骨固定针的针柄分别与对应螺纹安装孔螺纹连接,并通过螺纹安装孔调节骨固定针的插入深度;在左、右固定板下部对应跟骨结节的位置开设有克氏针牵引孔。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设置在左、右固定板下部的克氏针牵引孔为竖条状调节孔,克氏针从其中一侧的克氏针牵引孔插入并从另一侧克氏针牵引孔穿出,两端分别通过固定卡帽卡主,在左、右固定板外侧对应克氏针牵引孔的位置设有竖向滑槽,在牵引下,固定卡帽沿着竖条状克氏针牵引孔上下移动,并带动克氏针沿着克氏针牵引孔上下移动。
[0007]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左、右固定板的结构大小相同的固定板,其长度为45-55cm,胫骨上部骨固定针距离左、右固定板上端的距离为2.5-3.5cm,胫骨下部骨固定针距离左、右固定板下端的距离为10-15cm,克氏针牵引孔设置在胫骨下部骨固定针下方。
[0008]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在左、右固定板中间部位均设有用于调节固定板长度的伸缩套,左、右固定板分别是由上、下两块固定板组成,上、下两块固定板通过伸缩套连接,并可在伸缩套移动调节固定板的长度。
[0009]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弧形托环为长度可调节式托环,共有两根,分别设置在左、右固定板上部和下部后侧。
[0010]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设置在左、右固定板上部的胫骨上部骨固定针各有两个,两个胫骨上部骨固定针之间的距离为2.5-3cm,其中最上端的胫骨上部骨固定针距离左、右固定板上端面的距离为2.5-3.5cm ;设置在左、右固定板下部的胫骨下部骨固定针也各有两个,两个胫骨下部骨固定针之间的距离也为2.5-3cm,其中最下端的胫骨下部骨固定针距离左、右固定板下端面的距离为10-15cm。
[0011]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胫骨上部骨固定针和胫骨下部骨固定针的长度均为5_6cm,直径为0.4cm,插入端为圆锥形。
[00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在闭合复位+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中,可以用于临时固定断裂胫骨,维持骨折断端的稳定,方便胫骨髓内钉的插入,大大缩短手术时间,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另外做切口,对软组织及骨质破坏小,微创伤口,患者恢复快,效果明显,经济、简单、实用、节约医疗资源。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体图。
[0016]图中:1、2—左、右固定板,3—弧形托环,4一胫骨上部骨固定针,5-胫骨下部骨固定针,6—螺纹安装孔,7—克氏针牵引孔,8—克氏针,9一固定卡帽,10一腔骨,11一竖向滑槽,12—髓内钉,13—伸缩套,14—骨折断裂处,15—跟骨结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中所示的一种用于辅助胫骨骨折闭合复位的临时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器包括左、右固定板1、2和连接在两固定板后侧的弧形托环3,所述左、右固定板1、2的结构大小相同的固定板,其长度为45-55cm,最佳长度为45-50cm,为了方便该固定器适合不同高度的人群使用,可以将左、右固定板1、2设置成长度可调节的,具体可以在左、右固定板1、2中间部位设置用于调节固定板长度的伸缩套13,将左、右固定板1、2分别分成上、下两块固定板,上、下两块固定板通过伸缩套13连接,并可在伸缩套13移动调节固定板的长度,根据需要的长度来调节,伸缩套13可以设置锁定结构,当调节到一定的长度便可以将其锁紧,伸缩套13设置在固定板中间部位,也不会影响骨固定钉的安装。所述弧形托环3为长度可调节式托环,共有两根,分别设置在左、右固定板1、2上部和下部后侧,弧形托环3主要作用是使用时可以托住小腿,使其更好固定,弧形托环3可以采用固定式的,也可以采用活动式的,活动式的弧形托环两端可以通过螺钉与固定板连接,能够去下来随意调节位置。
[0018]如图1所示,在左、右固定板1、2上部对称设有胫骨上部骨固定针4,在左、右固定板1、2下部对称设有胫骨下部骨固定针5,所述胫骨上部骨固定针4和胫骨下部骨固定针5的长度均为5-6cm,直径为0.4cm,插入端为圆锥形。设置在左、右固定板上部的胫骨上部骨固定针4各有两个,两个胫骨上部骨固定针4之间的距离为2.5-3cm,最佳间距为3cm,其中最上端的胫骨上部骨固定针4距离左、右固定板上端面的距离为2.5-3.5cm ;设置在左、右固定板下部的胫骨下部骨固定针5也各有两个,两个胫骨下部骨固定针5之间的距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