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升降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29171阅读:1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升降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升降床。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中国医疗水平的进步,各式各样的医疗设备也得到发展。
[0003]几乎在任何医院中,都或多或少设置有各式病床,以供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使用。根据患者疾病的类型不同,病床又分为几类,比如供长期住院的病患使用的普通病床,在进行外科手术时用到的多功能病床,在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使用的带生命检测系统的特殊病床等。
[0004]而针对不同的患者类型,病床又需特别设计以适应其特殊性,比如儿童、老人、肢体残疾病患等,该类病患往往行动不便,自理能力较差。然而,在住院时使用的普通病床往往不能顾及到上述类型患者的特殊性,造成诸多医疗护理上的不便。
[0005]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病床,使其不仅能为广大普通病患服务,还能针对儿童、老人、肢体残疾等行动不便的患者而使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升降床,能够根据护理人员的需要随时升降,方便护理人员照顾或治疗行动不便的病患。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升降床,包括底板、顶板和垂直升降机构;所述底板与顶板相对设置,且所述顶板与病床底板贴合,所述垂直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且所述垂直升降机构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和顶板的平面。
[0008]优选地,所述垂直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剪叉臂和第二剪叉臂,所述第一剪叉臂与所述第二剪叉臂呈X形设置且互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剪叉臂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和顶板上,所述第二剪叉臂的两端也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和顶板上。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剪叉臂的两端分别在所述底板和顶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剪叉臂的两端也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和顶板的侧壁上。
[0010]优选地,所述底板在与所述第一剪叉臂相连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滑动槽,且所述第一剪叉臂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所述顶板在与所述第二剪叉臂相连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滑动槽,且所述第二剪叉臂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内。
[0011 ] 优选地,所述第一剪叉臂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的端部处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底板上相对两侧的两所述第一滑轮之间设置有用于联动的第一滑轮轴;所述第二剪叉臂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内的端部处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顶板上相对两侧的两所述第二滑轮(5)之间设置有用于联动的第二滑轮轴。
[0012]优选地,还包括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直线运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滑轮轴垂直相连,且所述直线运动机构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滑动槽的长度方向。
[0013]优选地,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包括旋转把手和丝杠,所述丝杠纵向贯穿所述底板且与所述第一滑轮轴垂直连接,所述旋转把手设置在所述丝杠伸出所述底板的端部上。
[0014]优选地,所述顶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防止病患摔落的防护栏。
[001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医用升降床,包括底板、顶板和垂直升降机构。其中,底板主要与地面相贴合,而顶板用于与病床底板相贴合,承载病床。底板和顶板相对设置,互相平行,且在底板和顶板之间设置有垂直升降机构,该垂直升降机构的运动方向垂直于底板和顶板的平面。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医用升降床,通过垂直升降机构的作用,可使顶板进行垂直升降运动,从而调节病床的高度。当儿童、老人或肢体残疾等行动不便的病患需要自行上下床或者医疗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照顾或治疗时,通过简单地调节垂直升降机构的升降高度,可以方便地使病床进行升降,提高了病患的舒适性和医疗护理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图1中:
[0019]底板一 1,第一滑动槽一 101,顶板一 2,第二滑动槽一 201,垂直升降机构一 3,第一剪叉臂一 301,第二剪叉臂一 302,第一滑轮一4,第一滑轮轴一 401,第二滑轮一 5,第二滑轮轴一 501,直线运动机构一 6,旋转把手一 601,丝杠一 602,防护栏一 7。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医用升降床主要包括底板1、顶板2和垂直升降机构3。
[0023]其中,底板I主要用于将本实用新型与医疗护理室实际环境相装配,一般底板I为平板。顶板2主要用于与病床底板相贴合,承载病床。底板I和顶板2相对设置,因此互相平行,而在底板I和顶板2之间设置有垂直升降机构3。顾名思义,垂直升降机构3是一种运动机构,且其运动方向垂直于底板I和顶板2的平面。一般地,底板I都是水平放置在地板上的,因此垂直升降机构3的运动方向往往是重力方向。
[0024]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医用升降床,通过垂直升降机构的作用,可使顶板进行垂直升降运动,从而调节病床的高度。当儿童、老人或肢体残疾等行动不便的病患需要自行上下床或者医疗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照顾或治疗时,通过简单地调节垂直升降机构的升降高度,可以方便地使病床进行升降,提高了病患的舒适性和医疗护理的便捷性。
[0025]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可将垂直升降机构3设置为包括第一剪叉臂301和第二剪叉臂302的结构形式。第一剪叉臂301和第二剪叉臂302,两者交叉分布,呈X字形,并且以两者交叉的位置处为支点互相转动连接。一般地,为了能够利用杠杆原理而达到省力的目的,方便病患或医护人员操作升降床,第一剪叉臂301和第二剪叉臂302在各自的中点位置处交叉。然后将第一剪叉臂30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底板I和顶板2上,同时第二剪叉臂302的两端也分别设置在底板I和顶板2上。此处优选地,第一剪叉臂30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底板I和顶板2的侧壁上,而第二剪叉臂302的两端也分别设置在底板I和顶板2的侧壁上。当然,第一剪叉臂301的两端还可以设置在底板I和顶板2的其余位置,比如平板表面;第二剪叉臂301的两端同样还可以设置在底板I和顶板2的其余位置,比如平板表面。
[0026]需要说明的是,垂直升降机构3并不一定只限于第一剪叉臂301和第二剪叉臂302的结构,其余比如蜗轮蜗杆螺纹传导甚至液压缸液压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