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角度模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21444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角度模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角度模棒。
【背景技术】
[0002]枕颈部是指由枕骨大孔区、寰椎和枢椎构成的解剖区域,包括延髓、延颈髓交界部以及上颈髓等重要的中枢神经,该区域的解剖结构复杂、紙邻重要、外科干预难度大,其治疗是脊柱外科的难点之一。枕颈固定术于1927年由Foerster首次报道,后来这种手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枕颈部和上颈椎先天性畸形、外伤性骨折脱位和其他疾患所致的枕颈部或上颈椎不稳的有效方法。目前颈枕部内固定系统包括枕骨螺钉及钢板、枢椎螺钉、颈枕部连接棒,其中连接棒的长度和弧度大多都是依手术医师术中临时断棒和折弯的,主观性强,术中出现反复多次断棒和折弯,多次反复透视,术后颈枕部矢状位角度仍不满意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角度模棒,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便捷、高效精确定位,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效果Ο
[0004]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角度模棒,包括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角度模棒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矢状角度模棒设有两根模棒,每根模棒上设有标识点和模棒体,模棒体为圆弧体,设有模棒体内弧面、模棒体外弧面、模棒体上端部、模棒体下端部,标识点设在模棒体内弧面上与模棒体成一体。
[0005]标识点为在模棒上另外设计椎弓根螺钉撑开或加压标志点,保证模棒具有在个体化恢复矢状角度的同时恢复高度。
[0006]所述模棒体直径为3.5-4.5mm。
[0007]所述模棒体直径为4_。
[0008]设定这样的直径因手术中植入人体的连接棒所要求尺寸,与其直径一致,便于对比、测量。
[0009]所述标识点个数为2个,分别设在靠近模棒体上端部和模棒体下端部的位置,以此确定枕骨钢板固定位置和枢椎螺钉位置。
[0010]所述模棒的矢状角度符合术前设计的颈枕固定矢状位角度。所述模棒的弧度与人的受损地方模拟手术所得的正常矢状曲度个体化一致,个体化设计。
[0011 ] 所述两根模棒在形状上设置不对称。
[0012]所述标识点直径为3mm。
[0013]所述模棒长度为术前模拟手术个体化测量为依据。可为模棒两端切线的夹角70。-110。,长度 90-120mm。
[0014]这样的方便于术中连接棒长度的选择。
[0015]本实用新型在数字化设计和临床操作上,对实施人员技术要求低,有基本电脑基础知识和整形外科技能的医务人员即可实施;对患者来说,仅仅需要一次CT检查,而不必术中多次反复的C型臂透视,减少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辐射;如果医疗机构拥有桌面快速成型设备即可自行设计并加工模棒,免去了第三方公司的数字化设计费用和费时的模棒运输过程。整个模棒成型的过程只需3-5小时,而且成本低廉,操作便捷且精度高,极大的推进了此项技术的临床应用。
[0016]本实用新型中的个性化枕骨螺钉导航模板适用于颅底凹陷,环枢椎骨折等多种情况;操作简便,对医生要求较低,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率,进而减少手术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位角度模棒的侧面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位角度模棒的内弧面俯视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术中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图中序号具体为:1.模棒,2.标识点,3.模棒上端部,4.模棒下端部,5.模棒内弧面,6.模棒外弧面,7.枢椎,8.枕骨9.模棒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位角度模棒,设有两根模棒,每根模棒上设有标识点和模棒体,模棒体为圆弧体,设有模棒体内弧面、模棒体外弧面、模棒体上端部、模棒体下端部,标识点设在模棒体内弧面上与模棒体成一体。每根个体化模棒的长度、标示点的位置、弧度有可能不一致。
[0023]标识点为在模棒上另外设计椎弓根螺钉撑开或加压标志点,保证模棒具有在个体化恢复矢状角度的同时恢复高度。
[0024]模棒体直径为3.5 mm。
[0025]模棒长度为术前模拟手术个体化测量为依据。可为模棒两端切线的夹角70°,长度 90mm。
[0026]所述标识点直径为3mm。
[0027]设定这样的直径因手术中植入人体的连接棒所要求尺寸,与其直径一致,便于对比、测量。
[0028]标识点个数为2个,分别设在靠近模棒体上端部和模棒体下端部的位置,以此确定枕骨钢板固定位置和枢椎螺钉固定位置。
[0029]模棒的矢状角度符合术前设计的颈枕固定矢状位角度。所述模棒的弧度与人的受损地方模拟手术所得的正常矢状曲度个体化一致,个体化设计。
[0030]实施例2
[0031]一种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角度模棒,设有两根模棒,每根模棒上设有标识点和模棒体,模棒体为圆弧体,设有模棒体内弧面、模棒体外弧面、模棒体上端部、模棒体下端部,标识点设在模棒体内弧面上与模棒体成一体。
[0032]标识点为在模棒上另外设计椎弓根螺钉撑开或加压标志点,保证模棒具有在个体化恢复矢状角度的同时恢复高度。
[0033]模棒体直径为4mm。
[0034]模棒长度为术前模拟手术个体化测量为依据。可为模棒两端切线的夹角110°,长度 120mmo
[0035]所述标识点直径为3mm。
[0036]标识点个数为2个,分别设在靠近模棒体上端部和模棒体下端部的位置,以此确定枕骨钢板固定位置和枢椎螺钉固定位置。
[0037]模棒的矢状角度符合术前设计的颈枕固定矢状位角度。所述模棒的弧度与人的受损地方模拟手术所得的正常矢状曲度个体化一致,个体化设计。
[0038]实施例2
[0039]一种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角度模棒,设有两根模棒,所述两根模棒在形状上可设置不对称,比如高度、直径大小或矢状角度。每根模棒上设有标识点和模棒体,模棒体为圆弧体,设有模棒体内弧面、模棒体外弧面、模棒体上端部、模棒体下端部,标识点设在模棒体内弧面上与模棒体成一体。
[0040]标识点为在模棒上另外设计的标示枢椎螺钉和枕骨钢板与连接棒固定所在的位置,保证模棒具有在个体化恢复颈枕部矢状位角度的同时确保颈枕部固定于中立位。
[0041]一根模棒体直径为4mm,一根模棒体直径为4.5mm。
[0042]模棒长度为术前模拟手术个体化测量为依据。可为模棒两端切线的夹角90°,长度 105mm。
[0043]所述标识点直径为3mm。
[0044]标识点个数为2个,分别设在靠近模棒体上端部和模棒体下端部的位置,以此确定枕骨钢板固定位置和枢椎螺钉固定位置。
[0045]模棒的弧度符合术前设计的颈枕固定矢状位角度。所述模棒的弧度与患者术前模拟手术所得的正常矢状曲度个体化一致,个体化设计。
[0046]本实用新型中的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位角度模棒,通过患者术前的CT资料,重建脊柱三维模型,测量相关数据,并以此数据为基础在计算机上模拟纠正了复位和保持颈枕部的中立位,获得了较为准确的术中连接棒长度和弧度的参考,最后通过3D打印个体化矢状曲度模棒将这些数据落实到了临床手术中。省去了连接棒长度选择和预弯主观性,反复多次操作透视等;适用于颅底凹陷、环椎骨折等等多种情况;操作简便,对医生要求较低,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率,进而减少手术成本。设计出的可交互式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位角度模,辅助手术中连接棒长度的选择和预弯,恢复颈枕部的正常结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047]本实用新型中个性化胸腰椎矢状曲度模棒所述矢状曲度模棒为个体化辅助手术工具,术中省去了连接棒准备主观性,反复多次操作透视等;适用于颅底凹陷、环椎骨折等多种情况;操作简便,对医生要求较低,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率,进而减少手术成本。
【主权项】
1.一种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角度模棒,包括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角度模棒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矢状角度模棒设有两根模棒(1),每根模棒(1)上设有标识点(2)和模棒体(9 ),模棒体(9 )为圆弧体,设有模棒体内弧面(5 )、模棒体外弧面(6 )、模棒体上端部(3 )、模棒体下端部(4),标识点(2)设在模棒体内弧面(5)上与模棒体(9)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角度模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棒体(9)直径为3.5-4.5mm。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角度模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棒体(9)直径为4_。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角度模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点(2)个数为2个,分别设在靠近模棒体上端部(3)和模棒体下端部(4)的位置,以此确定枕骨钢板固定位置和枢椎螺钉固定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4中所述的一种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角度模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棒(1)的矢状角度符合术前设计的颈枕固定矢状位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角度模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模棒(1)在形状上设置不对称。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角度模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点直径为3mm ο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角度模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棒长度为术前模拟手术个体化测量为依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角度模棒,包括个性化颈枕固定矢状角度模棒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矢状角度模棒设有两根模棒,每根模棒上设有标识点和模棒体,模棒体为圆弧体,设有模棒体内弧面、模棒体外弧面、模棒体上端部、模棒体下端部,标识点设在模棒体内弧面上与模棒体成一体。术中省去了连接棒的预弯主观性,反复多次操作透视等;适用于颅底凹陷,环枢椎骨折等多种情况;操作简便,对医生要求较低,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率,进而减少手术成本。
【IPC分类】A61B17/70
【公开号】CN205031350
【申请号】CN201520737609
【发明人】吴超
【申请人】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吴超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