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骨牵引拖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97253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骨牵引拖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骨牵引拖布。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引起骨和关节损伤的事故日益增多,而创伤所导致的四肢骨折,在高能量损伤中尤为多见,而骨牵引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用于骨折的复位、固定及许多其他骨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尤其是对不宜手术的患者,可通过牵引达到治疗的目的。它可以减轻软组织损伤,维持骨折复位,方便手术固定,在骨科应用广泛。
[0003]目前牵引架上配套使用的托布,长久使用后发现局部并发症多,患者舒适度差。如容易造成足跟压疮,胭动脉及腓总神经受压,不能有效的维持患肢中立位及维持踝关节中立位,造成足下垂,影响了患者的康复过程,更严重者可能造成不良的治疗后遗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骨牵引托布,提升了患者舒适度,预防足跟压疮,预防胭动脉及腓总神经受压,维持患肢中立位,维持踝关节中立位,预防足下垂。
[000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新型骨牵引拖布,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支架1上的底座2,所述底座2上依次设有胭窝垫3、小腿防压垫4和踝垫5,所述胭窝垫3为扁平状横位设在底座2的前端,所述小腿防压垫4为两个且竖位对称设置,所述踝垫5为两个且竖位对称设置,所述底座2的末端设有可活动旋转的足部支撑带10,所述支架1两侧设有可活动旋转足部支撑架9。
[0006]进一步地,所述支架1设有第一固定带6,所述底座2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带6,所述第一固定带6为多个均匀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胭窝垫3、小腿防压垫4和踝垫5分别通过第二固定带7活动设置在底座2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带7固定设置在底座2上,所述胭窝垫3、小腿防压垫4和踝垫5分别套设在第二固定带7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小腿防压垫4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踝垫5之间的间距。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小腿防压垫4之间的横面呈倾斜设置,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踝垫5之间的横面呈倾斜设置。
[0011 ] 进一步地,所述足部支撑架9呈倒U型,该U型开口的两端铰接设置在底座2两侧的支架1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足部支撑带10的一端与底座2的末端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固定带8与支架1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固定带8为可伸缩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固定设置在底座2两侧的支架1上,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带8为呢绒粘扣。
[0014]进一步地,所述足部支撑带10通过连接块11与底座2活动连接;所述足部支撑带10可围绕连接块11以不同的角度旋转,所述足部支撑带10与连接块11之间粘贴连接,所述足部支撑带10的高度可以调节。
[0015]进一步地,所述底座2的前端具有倾斜向下延伸的延伸部。
[0016]进一步地,所述底座2的厚度为lcm_4cm。
[0017]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8]改良后新型骨牵引架托布的底座采用增厚垫,提高患者舒适度;底部固定带增多,增强托布对患肢的支撑力度;胭窝垫由圆柱形改为扁平形,防止胭动脉及腓总神经受压;踝垫由单根圆柱形横位改为双侧足踝部竖位,支撑足跟部,使之悬空,有效预防压疮发生;增设小腿内外侧防压垫用于维持患肢中立位,预防腓总神经受压;增设足部活动性支架,以保持踝关节功能位,防止足下垂,同时便于肢体功能锻炼;胭窝垫、踝垫、小腿内外侧防压垫及足部的活动性支架均由活动带固定,可以根据患者肢体的长度,进行相应的调节。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骨牵引拖布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骨牵引拖布的结构俯视图;
[0021]1-支架,2-底座,3-胭窝垫,4-小腿防压垫,5-踝垫,6_第一固定带,7_第二固定带,8-第三固定带,9-足部支撑架,10-足部支撑带,11-连接块,12-底座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骨牵引托布,提升了患者舒适度,预防足跟压疮,预防胭动脉及腓总神经受压,维持患肢中立位,维持踝关节中立位,预防足下垂。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骨牵引拖布,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支架1上的底座2,增大支架2底部的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置放的稳定性,底座2采用增厚垫,优选底座2的厚度为lcm-4cm,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底座2上依次设有胭窝垫3、小腿防压垫4和踝垫5,其中,胭窝垫3、小腿防压垫4和踝垫5整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胭窝垫3为扁平状相对底座2横位设置在底座2的前端位置,有效的预防胭动脉及腓总神经受压造成的损伤;小腿防压垫4为两个且竖位对称设置,起到维持患肢中立位、维持踝关节中立位的作用,预防足下垂;踝垫5为两个同样竖位对称设置,胭窝垫3、小腿防压垫4和踝垫5分别通过第二固定带7活动设置在底座2上,可有效的预防足跟压疮的发生;底座2的末端设有可活动旋转的足部支撑带10,足部支撑带10的一端与底座2的末端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固定带8与支架1连接;支架1两侧设有可活动旋转足部支撑架9,优选的是足部支撑架9呈倒U型,该U型开口的两端铰接设置在底座2两侧的支架1上,并可通过紧固螺丝进行固定。
[0025]为了在实际应用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提升了患者舒适度,预防足跟压疮、胭动脉、腓总神经受压、足下垂等并发症的产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下技术方案:两个对称设置的小腿防压垫4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对称设置的踝垫5之间的间距;两个对称设置的小腿防压垫4的对立面呈呈开口状向两侧倾斜,两个对称设置的踝垫5的对立面呈开口状向两侧倾斜;第三固定带8为可伸缩的固定带,如由两段可粘合在一起的固定带组成,固定带固定设置在底座2两侧的支架1上,可根据患者肢体的长度,进行相应的调节,以适合不同的患者实用。支架1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第一固定带6,底座2设置在多个第一固定带6上,在保证患者实用舒适度的情况下,增强对底座2的支撑力。
[0026]同时本实用新型骨牵引拖布还包括连接块11,足部支撑带10通过连接块11与底座2连接,连接块11固定设置在底座2的末端,足部支撑带10可围绕连接块11以不同的角度旋转,为了适应不同的患者足部支撑带10相对底座2的高度可以调节,优选的足部支撑带10与连接块11之间采取粘贴的方式连接;底座2的前端具有倾斜向下延伸的延伸部,与患者的大腿不相接触,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度。
[0027]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将创伤的肢体轻轻的置放在该新型骨牵引拖布上,即将胭窝靠放在胭窝垫3上,将小腿部放在小腿防压垫4上,将踝关节放在踝垫6上,使大腿部贴合底座延伸部12,然后通过第二固定带7调整胭窝垫3、小腿防压垫4和踝垫5的位置,以达到正确、适宜的放置位置;随后,调整足部支撑架10和第二固定带8,使足部支撑带10与患者的足部接触,防止足下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升了患者舒适度,预防足跟压疮,预防胭动脉及腓总神经受压,维持患肢中立位,维持踝关节中立位,预防足下垂。
[002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骨牵引拖布,包括支架⑴和设置在支架⑴上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依次设有胭窝垫(3)、小腿防压垫(4)和踝垫(5),所述胭窝垫(3)为扁平状横位设在底座(2)的前端,所述小腿防压垫(4)为两个且竖位对称设置,所述踝垫(5)为两个且竖位对称设置,所述底座(2)的末端设有可活动旋转的足部支撑带(10),所述支架(1)两侧设有可活动旋转足部支撑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骨牵引拖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胭窝垫(3)、小腿防压垫(4)和踝垫(5)分别通过第二固定带(7)活动设置在底座(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骨牵引拖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小腿防压垫(4)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踝垫(5)之间的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骨牵引拖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小腿防压垫(4)之间的横面呈倾斜设置,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踝垫(5)之间的横面呈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骨牵引拖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支撑架(9)呈倒U型,该U型开口的两端铰接设置在底座(2)两侧的支架(1)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骨牵引拖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支撑带(10)的一端与底座(2)的末端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固定带(8)与支架(1)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骨牵引拖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带(8)为可伸缩的固定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骨牵引拖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支撑带(10)通过连接块(11)与底座(2)活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骨牵引拖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前端具有倾斜向下延伸的底座延伸部(12)。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骨牵引拖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厚度为lcm_4cm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骨牵引拖布,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支架(1)上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依次设有腘窝垫(3)、小腿防压垫(4)和踝垫(5),所述腘窝垫(3)为扁平状横位设在底座(2)的前端,所述小腿防压垫(4)为两个且竖位对称设置,所述踝垫(5)为两个且竖位对称设置,所述底座(2)的末端设有可活动旋转的足部支撑带(10),所述支架(1)两侧设有可活动旋转足部支撑架(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提升了患者舒适度,有效的预防了足跟压疮、腘动脉及腓总神经受压、足下垂等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
【IPC分类】A61F5/045, A61F5/042
【公开号】CN205107992
【申请号】CN201520789747
【发明人】孙雅妮, 胡三莲, 翁羽翚, 周玲
【申请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