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透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857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尘器透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吸尘器透气结构,更具体而言之,藉于在浮球座上延伸成形有扩张翼片,藉此,得以将过滤袋撑开于浮球座外缘,避免过滤袋过于贴合浮球座而阻碍吸尘气流的流通顺畅,据此,产业于生产组配上,无须另行制设定位压篮撑开过滤袋,不仅得以节省生产制设成本,且组配上亦较为简便。
请参阅


图1、图2所示,此为一般干、湿两用式吸尘器10的结构,其是有一容尘筒11、过滤袋12、定位压篮13及吸尘器头座14,于吸尘器头座14上设置有浮球座15及开设有一排气口16,而吸尘器头座14内部则设置有驱动马达及叶片,据以产生吸尘气流,于容尘筒11一侧设有一吸尘口17,因此吸尘气流的流动路径为自吸尘口17进入容尘筒11经过滤袋12的过滤后,通过浮球座15,再于排气口16处排出,其中于浮球座内设置有一浮球18。
其中,该定位压篮13的作用是在于将过滤袋12撑开设置定位于容尘筒11内,据以避免过滤袋12受到吸尘气流的牵引,被吸附位于浮球座15处,而造成吸尘气流无法顺畅通过浮球座15的情况。
但该定位压篮的设置却造成产业生产制造上的困扰,因为相异机种的吸尘器其容尘筒的规格大、小均不同,所以在组配上势必须发展出相对应适用规格的定位压篮供使用,方得以符合需求,如此不仅耗费生产成本,且增加组设上的麻烦。
所以针对以上常用吸尘器于产业实际生产所造成的困扰,在求理想、实用与进步的今日,诚为一极待努力追求改善的目标。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乃经详细思索,并累积多年从事吸尘器商品的贩制与研究开发的经验,终得以开发出一种吸尘器透气结构,使得以改善常用的缺失。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器透气结构,藉于在浮球座上延伸成形有扩张翼片,藉此,得以将过滤袋撑开于浮球座外缘,避免过滤袋过于贴合浮球座而阻碍吸尘气流的流通顺畅,据此,产业于生产组配上,无须另行制设定位压篮撑开过滤袋,不仅得以节省生产制设成本,且组配上亦较为简便。
所以,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吸尘器透气结构,其主要是由浮球座所构成,该浮球座是具有一连结环,藉此与吸尘器相结合,于连结环上设有一容置篮,据以将控制浮球设置其内,而容置篮的周侧是为预定数目的框片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于浮球座上制设有四组以上的扩张翼片,而该浮球座其连结环上成形有四个以上的卡槽,且于与卡槽相对应的框片上成形有嵌槽;而扩张翼片,其一侧成形有一得与嵌槽相嵌设的嵌合部,而另一侧成形有一得与卡槽相卡合的卡合部;据此,藉由嵌合部与嵌槽相嵌合,而卡合部与卡槽相卡合方式,得以将扩张翼片设置于浮球座上,而形成一透气扩张框架的型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吸尘器透气结构,其主要是由浮球座所构成,该浮球座是具有一连结环,藉此与吸尘器相结合,于连结环上设有一容置篮,据以将控制浮球设置其内,而容置篮的周侧是为预定数目的框片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于浮球座上装设有四组以上的扩张翼片,而该浮球座其连结环上成形有四个以上的卡槽,且于与卡槽相对应的框片上成形有嵌槽;而扩张翼片,其一侧成形有一得与嵌槽相嵌设的嵌合部,而另一侧成形有一得与卡槽相卡合的卡合部;据此,藉由嵌合部与嵌槽相嵌合,而卡合部与卡槽相卡合方式,得以将扩张翼片设置于浮球座上,而形成一透气扩张框架的型态。一种吸尘器透气结构,其主要是由浮球座所构成,浮球座是具有一连结环,藉此与吸尘器相结合,于连结环上设有一容置篮,据以将控制浮球设置其内,而容置篮的周侧是为预定数目的框片型态,其特征在于于浮球座其框片与连结环相对应处直接成形有四个以上的扩张翼片,据以形成一透气扩张框架的型态。其中更可于嵌槽上设套合孔,而于扩张翼片的嵌合部上设置得与套合孔相卡设的套合杆,据以增加扩张翼片与浮球座的稳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构造,由于操作实施时,藉于在浮球座上延伸成形有扩张翼片,藉此,得以将过滤袋撑开于浮球座外缘,避免过滤袋过于贴合浮球座而阻碍吸尘气流的流通顺畅,据此,产业于生产组配上,无须另行制设定位压篮撑开过滤袋,不仅得以节省生产制设成本,且组配上亦较为简便。
图1是常用吸尘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常用吸尘器浮球座及控制浮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的操作状态示意图。
图号部分10.吸尘器11.容尘筒12.过滤袋13.压篮 14.吸尘器头座15.浮球座16.排气口17.吸尘口20.浮球座21.连结环22.容置篮221.框片23.卡槽 24.嵌槽 241.套合孔30.扩张翼片 31.嵌合部311.套合杆32.卡合部33.挡缘 40.过滤袋现以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首先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吸尘器透气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浮球座20及预定数目的扩张翼片30所构成,其中该浮球座20,其是具有一环形的连结环21,并藉此与吸尘器本体相连结,于连结环21上设置有一中空篮体的容置篮22,使浮球构件得以设置其内,而该容置篮22的侧边是由预定数目的框片221所构成,于预定的框片221上成形有一卡槽23,该卡槽23是为内宽外窄的空间型态,于连结环21其与卡槽23相对应处则成形有嵌槽24,且该嵌槽24上设有套合孔241;该扩张翼片30,其是为一片体的型态,于扩张翼片30的一侧成形有一得与嵌槽24相嵌设的嵌合部31,而另一侧成形有一得与卡槽23相卡合的卡合部32,其中于嵌合部31上凸出成形有套合杆311,据此,藉由嵌合部31与嵌槽24相嵌合,而卡合部32与卡槽23相卡合方式,得以将扩张翼片30设置于浮球座20上。其中该套合杆311是与套合孔241相结合,再者,于扩张翼片30的一侧凸出成形有挡缘33。
以上所述,即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相关元件的相互关系位置及其构造的概述。
其次,再将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原理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及特征能有更进一步的体会与认识。
请再参阅图3所示,由于扩张翼片30是可与浮球座20相组装结合及拆卸分离,因此于产业的使用组配上可广泛适用于常用已具有压篮的吸尘器结构设计(亦即不装上扩张翼片30),或直接以该扩张翼片30所形成的扩张框架型态,作为过滤袋40的撑开定位。
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扩张翼片30与浮球座20间的连结,除可采用如图3所示的组装结合方式外,更可于浮球座20制设时即以一体成形方式,使浮球座20与扩张翼片30成一体的型态,可省却组配的麻烦,其中该扩张翼片30的制设,是以四组以上的型态为较佳;请参阅图5所示,于扩张翼片30的外缘周侧成形有挡缘33的型态,因此于吸尘器运作遂行时,得以藉由挡缘33增加与过滤袋40的接触面积,而增加扩张翼片30撑开过滤袋40的接触支撑面积,使其呈现较佳的透气效果,且可避免因吸风量不足而导致驱动马达过热的情况发生。
藉由本实用新型扩张翼片30的设置,使过滤袋40与浮球座20间保持具有一空间型态,使吸尘气流得以顺畅流通过浮球座20,取代原本常用必须藉由压篮作为过滤袋40压制定位的方式,因此对于产业而言可节省制设成本,并可减少组配的麻烦。
权利要求1.一种吸尘器透气结构,其主要是由浮球座所构成,该浮球座是具有一连结环,藉此与吸尘器相结合,于连结环上设有一容置篮,据以将控制浮球设置其内,而容置篮的周侧是为预定数目的框片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于浮球座上装设有四组以上的扩张翼片,而该浮球座其连结环上成形有四个以上的卡槽,且于与卡槽相对应的框片上成形有嵌槽;而扩张翼片,其一侧成形有一得与嵌槽相嵌设的嵌合部,而另一侧成形有一得与卡槽相卡合的卡合部;据此,藉由嵌合部与嵌槽相嵌合,而卡合部与卡槽相卡合方式,得以将扩张翼片设置于浮球座上,而形成一透气扩张框架的型态。
2.一种吸尘器透气结构,其主要是由浮球座所构成,浮球座是具有一连结环,藉此与吸尘器相结合,于连结环上设有一容置篮,据以将控制浮球设置其内,而容置篮的周侧是为预定数目的框片型态,其特征在于于浮球座其框片与连结环相对应处直接成形有四个以上的扩张翼片,据以形成一透气扩张框架的型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透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可于嵌槽上设套合孔,而于扩张翼片的嵌合部上设置得与套合孔相卡设的套合杆,据以增加扩张翼片与浮球座的稳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吸尘器透气结构,其主要是在于改良常用必须藉由压篮作为过滤袋的压制定,而徒增产业于生产组配上的麻烦及增加生产制设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浮球座上延伸成形有扩张翼片,藉此,得以将过滤袋撑开于浮球座外缘,避免过滤袋过于贴合浮球座而阻碍吸尘气流的流通顺畅,据此,产业于生产组配上,无须另行制设定位压篮撑开过滤袋,不仅得以节省生产制设成本,且组配上亦较为简便。
文档编号A47L9/00GK2407709SQ0020487
公开日2000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13日
发明者梁文宗 申请人:梁文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