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纸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630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取纸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纸盒结构的改进,涉及卫生洁具技术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场所的卫生用纸已逐渐普及。而在使用场所设置取纸盒(架)的形式更受到人们的欢迎,其使用更为方便且卫生。目前的取纸盒(架)有活动式和固定式二种结构,其中固定式的多为转轴结构,称为取纸架更合适,其缺陷为纸卷暴露不卫生、且撕纸动作需两手完成,既不卫生也不方便,甚至时常有被淋湿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固定式取纸盒,其结构能克服上述缺陷,使用纸更方便卫生,并且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下述方式完成,所设计的取纸盒由盒本体与盒盖构成,其结构特点为,所述的盒本体是由底面和背面及两侧面构成的三面盒体,所述的盒盖其后端与盒本体的后顶端以轴套固定连接,盒盖的两侧面与盒本体的两侧面匹配啮合,盒盖前端下沿向盒内延伸形成挡板,在挡板与盒底面之间横向设置有齿条,齿条的齿端伸出盒外,齿条轴向两侧以轴套结构固定于盒本体两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在盒盖的前上方设置有观察窗;还可以在盒本体两侧面内壁设置有轴架及活动轴;还可以在挡板两端与盒体两侧面之间设有卡紧结构。
由上述结构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取纸盒为封闭结构,纸卷置于盒内不暴露,从而避免了水淋、尘灰和细菌的侵染;在使用时,纸卷的纸头由挡板和齿条之间伸出,只需抓住纸头平拉或向上拉出足够的长度后,将纸带向下压,纸带将齿条外端压下,使齿条里端上翘与挡板将纸带夹紧,再将纸带下拉使纸带沿齿端被撕断,并使齿端上仍留有纸头,整个操作用一只手在瞬间即能完成,不仅使用方便,而且避免了双手撕纸带来的交叉污染;并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取纸盒(正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
图1的A-A视图。图中1为盒本体,2为轴套连接结构,3为观察窗,4为盒盖,5为活轴及轴架,6为齿条。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取纸盒的一种具体实例,制作取纸盒的材料全部可以采用彩色塑料完成,其中观察窗可以采用透明塑料粘接或嵌入固定。参见附图,所设计取纸盒的盒本体为三面结构,在两侧面的内壁上设置有轴架,并有一活轴能匹配地架在其上,可将纸卷套在活轴上,以使纸的拉出更顺利;盖与盒本体的连结可采用附
图1中的合页轴结构的形式,也可以采用盖顶两侧插轴的结构形式;盒盖两侧壁的平面形状应与盒本体两侧壁平面形状匹配,以使盖在盒上能密闭,故将此称为匹配啮合,无论是那一侧壁的形状如何、或是大小如何;盒盖下沿向盒内延伸的挡板与盒盖为一体结构,为将盒盖能盖紧,在挡板两侧与盒本体两侧面之间可以设有卡紧结构,但该卡紧结构还得使启盖方便,可以采用前窄后宽的挡板结构,也可以采用在挡板的两侧与盒本体两侧面设置凹凸相嵌的结构,甚至可以在盒体两侧面相应位置设置凹槽的结构;在挡板与盒底面之间设置的(单面)齿条,其外端伸出盒外为齿端,其齿可以朝上(如图)也可以平直,齿条的两侧(见
图1)以凹凸相嵌的轴套结构被固定于盒体两侧壁,齿条可以灵活地转动一定的角度,在齿条里端上翘与挡板接触时,最好是面接触,能使纸带被夹的更紧。在盒本体商行可以设置有固定装置,如螺钉固定孔、粘贴胶块、或插卡结构,若将固定装置设在盒体背部取纸盒则可被固定在墙面上,若设在盒体底部取纸盒则可被固定在平台上,也可以在两个位置都设置,由使用者来选择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固定式取纸盒,是由盒本体与盒盖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本体是由底面和背面及两侧面构成的三面盒体,所述的盒盖其后端与盒本体的后顶端以轴套固定连接,盒盖的两侧面与盒本体的两侧面匹配啮合,盒盖前端下沿向盒内延伸形成挡板,在挡板与盒底面之间横向设置有齿条,齿条的齿端伸出盒外,齿条轴向两侧以轴套结构固定于盒本体两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纸盒,其特征在于,在盒盖的前上方设置有观察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纸盒,其特征在于,在挡板两侧与盒本体两侧面之间设置有卡紧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纸盒,其特征在于,在盒本体两侧面内壁设置有轴架及活动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种取纸盒,其特征在于,在盒本体的底部或/和背部设置有固定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固定式取纸盒,其特点是采用三面结构的盒体,并有密闭的盒盖,盒盖下沿内伸成为挡板,在挡板与盒底之间横向设有齿条,其齿端伸出盒外,齿条两侧以轴套结构固定于盒体的两侧壁;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纸卷不外露,能避免水淋、灰尘和细菌的侵染;用单手取纸可在瞬间完成,不仅使用方便、且能避免双手撕纸引起的交叉污染,并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的优点,适用于各种场所卫生用纸的装集。
文档编号A47K10/36GK2422264SQ0022620
公开日2001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16日
发明者张建安 申请人:张建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