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74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减少部件数量,易于进行组装且可降低成本的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压力电饭锅是利用提高压力使盛有米和水的内锅在较高的温度下和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煮饭的一种烹饪装置。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种类的压力电饭锅。图1为本发明人已申请过专利的压力电饭锅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主要部件分解立体图。图3为图1中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组装状态剖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这种已有技术的压力电饭锅主要由本体10和锅盖20组成。本体10的内部可放置用于盛放米和水的内锅11。锅盖20设置在本体10的上端。锅盖20可以本体10后端的铰接部21为中心进行开闭。铰接部21的内部设有图中未示出的弹簧,其可对从本体10上打开的锅盖20进行弹性支撑。锅盖20的底面设有用于封闭内锅11的内盖22。锅盖20的前端设有挂钩23。为与挂钩23相对应而在本体10的前上部设置了用于开启锅盖20的按钮12。另外,锅盖20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开启锅盖20的辅助开启装置30。如图2、图3所示,锅盖20的一侧垂直形成有孔40。辅助开启装置30可贯穿孔40,其包括杆体31、弹簧33和固定针34。杆体31的下端部形成有限位孔32。弹簧33设置在杆体31上,其可为杆体31提供弹力。固定针34可插入限位孔32中,以防止弹簧33脱落。即,杆体31的上端部部分突出在锅盖20的上侧,而下端部位于与锅盖20底面相接触的本体10的上端面上,并受到弹簧33的弹性支撑。可利用按钮12和挂钩23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关闭或开启锅盖20。本体10的内部设有用于盛放米和水的内锅11。当结束烹饪时,即使将内锅11内的蒸汽向外排出,内锅11的内、外部也会存在一定的压力差,这是因为内锅11处于密闭状态。因此,只利用松开按钮12和铰接部21的弹簧恢复力是很难打开锅盖20的。这时,可以按动露在锅盖20上侧的杆体31来辅助进行锅盖20的开启。即,向下按动杆体31时,杆体31在压缩弹簧33的同时,其下端部会向锅盖20的下侧突出,从而将与锅盖20底面相接触的本体10上端面边缘部推向下方。这时,可利用作用在锅盖20上的反作用力来开启锅盖20。但是,这种已有技术的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存在如下问题即,组装压力电饭锅时,先在杆体31上套好弹簧33,然后将杆体31插入到锅盖20上的孔40中。随后使杆体31的下端部突出在锅盖20的下侧,并在杆体31下端部的限位孔32中插入固定针34以进行固定。由于该组装过程比较繁琐,因而生产效率较低。另外,为了防止杆体31和弹簧33脱离开锅盖30,需要设置固定针34,这样不仅部件的数量较多,而且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容易,因而可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减少部件的数量且可降低生产成本的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设置在以可旋转的方式铰接在压力电饭锅本体的上端,从而可开闭本体,且其上一侧垂直形成有孔的锅盖上,其包括可插入在孔中,上端部突出在锅盖的上侧,而下端部位于与锅盖底面边缘部位相接触的本体上端面上的杆体;和可套在杆体外部的弹簧;所述的杆体贯穿形成在锅盖上的孔后,其下端部的两侧被形成在锅盖上的孔的下端部边缘部位挂住,因而受到向下支撑。
从杆体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点附近到下端部形成有垂直的开槽,由开槽分成两半的杆体下端部两侧向外突出形成有相互对称的挂钩。
所述的挂钩上沿垂直于开槽的方向形成有可贯穿固定针的限位孔。
所述的孔可由阶台分成两个内径不同的同心结构,弹簧位于内径大的孔内。
所述的内径小的孔具有圆形或长方形形状。
本发明提供的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易于组装,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另外,由于减少了部件的数量,因而可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提供的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人已申请过专利的压力电饭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主要部件分解立体图。
图3为图1中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组装状态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主要部件分解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组装状态剖视图。
附图主要部件标号10本体 20锅盖130辅助开启装置131杆体33弹簧 34固定针
35开槽 36挂钩37限位孔 40孔41阶台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压力电饭锅的结构与已有技术的普通压力电饭锅相同,因此,对压力电饭锅的结构不再进行说明,只对本发明的特征部位进行说明。为了说明方便,与已有技术相同的部位和部件使用相同的符号。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压力电饭锅中,本体10的上部通过铰接部21设置了可以进行开闭的锅盖20。锅盖20的一侧设有由弹簧33和杆体131组成的辅助开启装置130。杆体131穿过锅盖20上的孔40后,其下端部两侧被形成在锅盖20上的孔40的下端边缘部位挂住,因而受到向下的支撑。从杆体131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点附近到下端部形成有垂直的开槽35。由开槽35分成两半的杆体131下端部两侧向外突出形成有相互对称的挂钩36。挂钩36上沿垂直于开槽35的方向形成有可贯穿固定针34的限位孔37。孔40可由阶台41分成两个内径不同的同心结构,弹簧33位于内径大的孔40内,即,将孔40分成两部分的阶台41的上方。内径小的孔40具有圆形或长方形形状。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动作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当需要开启锅盖20时,可向下按动贯穿孔40而突出在锅盖20上侧的杆体131。这时,杆体131将压缩弹簧33,同时,其下端部会向锅盖20的下侧突出,从而将与锅盖20底面相接触的本体10的上侧面边缘部推向下方。这时,可利用作用在锅盖20上的反作用力将锅盖20打开。本发明提供的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的组装过程如下当进行组装时,先将弹簧33放进形成在锅盖20上的孔40中,然后插入杆体131。由于杆体131上形成有开槽35,因而其具有弹性。当杆体131穿过内径小的孔40时,开槽35的间隙将会缩小。插入完毕后,开槽35可在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形,从而使杆体131下端的两侧挂在孔40的下部边缘部位上。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辅助开启装置130时易于进行组装作业,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本发明无需使用固定针34,因而可以减少部件数量,并可降低生产成本。杆体131的下端部形成有可以插入固定针34的限位孔37,但固定针34是预备部件而不是常用部件。当杆体131的下端部某一侧损坏后,在进行修理前可用将固定针34插入在限位孔37内的方法对辅助开启装置130进行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设置在以可旋转的方式铰接在压力电饭锅本体(10)的上端,从而可开闭本体(10),且其上一侧垂直形成有孔(40)的锅盖(20)上,其包括可插入在孔(40)中,上端部突出在锅盖(20)的上侧,而下端部位于与锅盖(20)底面边缘部位相接触的本体(10)上端面上的杆体(131);和可套在杆体(131)外部的弹簧(3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体(131)贯穿形成在锅盖(20)上的孔(40)后,其下端部的两侧被形成在锅盖(20)上的孔(40)的下端部边缘部位挂住,因而受到向下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杆体(131)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点附近到下端部形成有垂直的开槽(35),由开槽(35)分成两半的杆体(131)下端部两侧向外突出形成有相互对称的挂钩(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钩(36)上沿垂直于开槽(35)的方向形成有可贯穿固定针(34)的限位孔(3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40)可由阶台(41)分成两个内径不同的同心结构,弹簧(33)位于内径大的孔(4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径小的孔(40)具有圆形或长方形形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该装置设置在以可旋转的方式铰接在压力电饭锅本体的上端,从而可开闭本体,且其上一侧垂直形成有孔的锅盖上,其包括可插入在孔中,上端部突出在锅盖的上侧,而下端部位于与锅盖底面边缘部位相接触的本体上端面上的杆体;和可套在杆体外部的弹簧;所述的杆体贯穿形成在锅盖上的孔后,其下端部的两侧被形成在锅盖上的孔的下端部边缘部位挂住,因而受到向下支撑。本发明提供的压力电饭锅锅盖的辅助开启装置易于组装,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另外,由于减少了部件的数量,因而可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A47J36/00GK1704007SQ20041001936
公开日2005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7日
发明者朴芝镐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