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60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洁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水设备,尤其是一种节约用水、避免病菌交叉感染、预防疾病的洁手器。
背景技术
现有普通水龙头(阀门)都是将开关设在上部,这样是便于使用。然而这种设置却存在着一个卫生问题洗完手后需要关水,而开关又在上部,致使手洗干净后又因为关水而被污染,弄脏,由此易发生病菌交叉感染问题。同时,开关动作也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尤其是对于没有自来水的广大农村上述情形更为严重。虽然目前已有了感应式水阀可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这种水阀制作难度大、成本高、市场价格昂贵,尤其不适宜在农村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既可避免病菌交叉感染、水资源浪费,而且也易于制作并且价格低廉的洁手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洁手器,包括蓄水腔、开关阀,其特征在于蓄水腔底部有一个出水孔,开关阀包括安装在出水孔边缘外壳处的阀座和与之配合的阀杆;所述阀座上部开口,下部呈套筒状,所述阀杆上部为呈倒锥形的阀塞并卡在阀座的上部开口处,下部从阀座的套筒部分伸出。
所述阀座壁上设有出水口。
所述阀座上部外侧设有卡环卡在蓄水腔出水孔边缘外壳上,该处下侧用套在阀座上的锁紧螺母拧紧。
所述蓄水腔出水孔边缘外壳与锁紧螺母和阀座上部卡环之间设有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洁手时只需向上顶推阀杆,阀杆上部的阀塞离开出水孔,水便经出水孔从阀座的出水口流出,即时使用。使用完毕后在蓄水腔内水的压力作用下,阀塞又落到阀座上堵塞出水口,自行关闭水流。这样,在使用后就无须再用手关水,从而保证阀杆的清洁卫生,避免了病菌的交叉感染,同时也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减少资源浪费。另外,本实用新型在达到上述目的的同时,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价格低廉、操作方便,适宜推广应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既可避免病菌交叉感染、水资源浪费,而且也易于制作并且价格低廉的洁手器。
该洁手器包括蓄水腔1、开关阀。开关阀包括阀座2和阀杆3,阀座2与蓄水腔1安装连接处呈环状槽形,卡套在蓄水腔出水孔4周边外壳上。环状槽形的形成可以是与阀座一体,也可以是由上部卡环8和下部套在阀座2上的锁紧螺母9构成,其间可垫上垫圈5。阀座2上部开口,与蓄水腔出水孔4重合,下部呈套筒状,套在阀杆3上,这部分起着对阀杆3的导向作用。阀座2的出水孔4下部有一内腔,在其侧壁上设有出水口6。阀杆3上部是呈倒锥形的阀塞7,卡在阀座2的出水孔4处,下部从阀座2的套筒部分伸出。为便于使用,阀座2与阀塞7衔接处最好由具有韧性的橡胶制作。阀杆3底部设置成球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蓄水腔1可以是蓄水箱、蓄水筒,其上可连接自来水管,并可设置自动蓄水装置,如浮球式开关阀等。
权利要求1.一种洁手器,包括蓄水腔(1)、开关阀,其特征在于蓄水腔(1)底部有一个出水孔(4),开关阀包括安装在出水孔(4)边缘外壳处的阀座(2)和与之配合的阀杆(3);所述阀座(2)上部开口,下部呈套筒状,所述阀杆(3)上部为呈倒锥形的阀塞(7)并卡在阀座(2)的出水孔(4)处,下部从阀座(2)的套筒部分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洁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2)壁上设有出水口(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洁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2)上部外侧设有卡环(8)卡在蓄水腔出水孔(4)边缘外壳上,该处下侧用套在阀座(2)上的锁紧螺母(9)拧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洁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腔出水孔(4)边缘外壳与锁紧螺母(9)和阀座(2)上部卡环(8)之间设有垫圈(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洁手器,包括蓄水腔、开关阀。开关阀包括阀座和阀杆,阀座卡套在蓄水腔出水孔周边。阀座上部开口,下部呈套筒状,套在阀杆上。阀杆上部是呈倒锥形的阀塞,卡在阀座的出水孔处,下部从阀座的套筒部分伸出。阀座的出水孔下部有一内腔,在其侧壁上设有出水口。采用本设计在使用后无须用手关水,从而保证阀杆的清洁卫生,避免了病菌的交叉感染,同时也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减少资源浪费。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价格低廉、操作方便,适宜推广应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A47K7/00GK2693161SQ20042003326
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6日
发明者田康辉 申请人:田康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