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22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饭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饭煲,具体说是对饭煲盖防溢内盖板或饭煲盖保温座板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用饭煲做饭或者煲粥时,煲内的水沸腾后常常出现米汤外溢的现象,米汤外溢后有可能扑灭煤气炉或者流落在电炉的炉头面上,从而导致煤气中毒或电源短路现象的发生,因此,人们不得不长时间守候在饭煲前,在出现米汤外溢时通过频繁揭开饭煲盖或减小火力等办法来防止米汤外溢,使用起来非常麻烦且十分不安全。另外,当饭煲内的米饭快要做熟时,饭煲内的蒸汽朝上并沿饭煲盖防溢内盖板或饭煲盖保温座板的底面往饭煲体内壁方向流动,在饭煲体的内壁上凝结成水珠,从而使饭煲煮出来的饭出现外软内硬的情况,即靠近饭煲体内壁处的饭比较松软而饭煲中间的饭比较坚硬。人们针对饭煲出现的上述现象进行了多方面改进,其中比较典型的结构是在饭煲盖防溢内盖板或饭煲盖保温座板上设置网孔或网格,比如中国专利“防溢锅”(ZL92226547.X)所描述的结构,其主要通过网孔或网格破碎气泡,使蒸汽能够排出。这种结构的饭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米汤外溢,但由于不能改变蒸汽的流动状态,最终不能彻底解决米汤外溢和煮出来的饭外软内硬的现象。因此,人们需要设计另外的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米汤外溢且煮出来的饭软硬适中的饭煲。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饭煲,包括饭煲体与饭煲盖,饭煲盖上连接一防溢内盖板或镶嵌一保温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内盖板或保温座板底面分布有凹坑。
所述凹坑与凹坑之间相邻分布且分布后呈圆环盘状。
所述凹坑呈六边菱形且呈蜂窝状分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饭煲防溢内盖板或保温座板的底面上设置有呈圆环盘状分布的凹坑,饭煲在加热过程中,饭煲内产生的蒸汽向上流动,遇到防溢内盖板或保温座板后改变流动方向并沿防溢内盖板或保温座板底面水平流动,在遇到防溢内盖板或保温座板底面上的凹坑后,蒸汽呈涡旋状流动,并使蒸汽能够分散开来,使饭煲内的食物受到均匀加热。当饭煲内的水剧烈沸腾时,饭煲内产生大量的水蒸汽,水蒸汽遇到凹坑并形成涡流,水蒸汽中的气泡接触防溢内盖板或保温座板凹坑而破裂,使水蒸气从煲盖上顺利排出,从而避免气泡挤出煲盖时造成米汤外溢。水蒸气在防溢内盖板或保温座板凹坑处凝结成大量水珠,并滴落在凹坑下面的米饭上,由于凹坑均匀分布在防溢内盖板或保温座板靠近中央位置处的圆盘上,从而使饭煲内中心地带的饭因得到较多的水份而变得松软可口。


图1为本实用新型饭煲防溢内盖板底面凹坑的分布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饭煲保温座板底面凹坑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其中一实施方式即饭煲盖上连接防溢内盖板的饭煲进行详细说明。
饭煲主要由饭煲体与饭煲盖构成,防溢内盖板1位于饭煲盖的下面。如图1所示,防溢内盖板1呈圆板状,防溢内盖板1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一安装孔11,饭煲盖通过连接件与防溢内盖板1上的安装孔11相连,防溢内盖板1的底面分布有向上凹陷的凹坑12,凹坑与凹坑之间互相相邻,凹坑12分布在防溢内盖板1底面后整体呈圆环盘状。各凹坑12呈六边菱形状,它们互相相邻且交错分布后呈蜂窝状。当然,凹坑12除了为六边菱形外,还可为四边形、五边形等形状,只要在本实用新型发明思路的启发下作类似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饭煲,包括饭煲体与饭煲盖,饭煲盖上连接一防溢内盖板或镶嵌一保温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内盖板或保温座板底面分布有凹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与凹坑之间相邻分布且分布后呈圆环盘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呈六边菱形且呈蜂窝状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饭煲,包括饭煲体与饭煲盖,饭煲盖上连接一防溢内盖板或镶嵌一保温座板,所述防溢内盖板或保温座板底面分布有凹坑。所述凹坑与凹坑之间相邻分布且分布后呈圆环盘状;所述凹坑呈六边菱形且呈蜂窝状分布。当饭煲内的水剧烈沸腾时,饭煲内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凹坑并形成涡流,水蒸气中的气泡接触防溢内盖板或保温座板凹坑而破裂,使水蒸气从煲盖上顺利排出,从而避免气泡挤出煲盖时造成米汤外溢。水蒸气在防溢内盖板或保温座板凹坑处凝结成大量水珠,并滴落在凹坑下面的米饭上,由于凹坑均匀分布在防溢内盖板或保温座板靠近中央位置处的圆盘上,从而使饭煲内中心地带的饭因得到较多的水份而变得松软可口。
文档编号A47J27/56GK2754511SQ20042007255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2日
发明者王文强 申请人:张勇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