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64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饭煲,这种电饭煲具有能够检测出放入锅中的烹调物的重量的功能。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饭煲中一般设置有操作面板、蜂鸣器及用来测定重量的重量测定装置,用于正确地计量出与用户预先设定的所希望的煮饭量(设定煮饭量)相对应的米量及水量。操作面板上设有量杯数设定按键、重量按键、清除按键及数字显示部分。用户通过以下的操作步骤进行煮饭的准备工作。
首先,用户按住量杯数设定按键,调节数字显示部分上显示出的煮饭量(量杯数);当达到所望的量杯数,松开设定按键。然后,将空锅装到电饭煲内的规定位置上,按下重量按键,进入计量操作模式,在数字显示部分上显示出锅的重量(g)。接下来,按下清除按键,将数字显示部分的显示清成0g,然后在这一状态下将米放入锅内。当米量(重量)达到与设定煮饭量相对应的米重量时,蜂鸣器则鸣响,报告米量已经正好。这样,就可以对米量进行调节。
接着,再次按下清除按键,将数字显示部分的显示清除为0g,进入水重量测定状态;由用户向锅中加水,水的重量也将在数字显示部分上显示出来。当水的重量达到与设定煮饭量相对应的水重量时,蜂鸣器将鸣响,报告水量已经合适。这样,对水量也可以进行调节。因此,用户通过蜂鸣器的发声情况就可以正确地对米及水的重量进行计量(具体的实例可参考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昭61-146215号)。
在这样的现有电饭煲中,即使在锅未装到电饭煲煲体内即无负载的时候,重量测定装置也有一个输出值。当重量检测装置无负载时的输出为Z,锅装到电饭煲煲体内时(此时锅中什么也没有)的输出为N,重量测定装置对于每1g重量的输出为m时,锅的重量N1则为N1=(N-Z)/m在锅装到电饭煲煲体中、且锅中装有烹调物的场合下,如果重量检测装置的输出为M时,则烹调物的重量M1为M1=(M-Z)/m-N1但是,在老化及室温等因素的影响下,重量检测装置无负载时的输出值Z会发生变化,而这一输出值的变化将会使重量检测发生误差。因此,在进行重量计测之前需要进行清零,亦即通过输入无负载时的输出Z,与负载传感器无负载时的输出变化相对应,然后通过在计算中扣除而消除误差。在现有电饭煲中,在进行重量计测前必须要按下清除按键,将锅中什么也没有的状态置为0g,以对检测误差进行补正。
但是,在每次使用前都必须按压清除按键的话,对用户来说使用起来就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自动地对重量检测装置在无负载状态的输出值中出现的偏移进行补正,提高使用方便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电饭煲中,锅以装拆自如的方式装入上表面设有开口的电饭煲煲体内,电饭煲煲体的上表面开口部分由煲盖以开闭自如的方式加以覆盖。加热装置对锅进行加热,同时温度检测装置对烹调物的温度进行检测。锅的重量存贮到锅重量存贮装置中。当检测煲盖的开闭状态的煲盖开闭检测装置检测煲盖已经打开、且检测锅的有无的锅检测装置检测到锅还没有装入的场合下,用于检测锅和装入锅中的烹调物的总重量的重量检测装置的输出值被作为无负载时的值(零值)存贮到零值存贮装置中。
这样,在煲盖已经打开但锅还没有装到电饭煲煲体内的状态下,重量检测装置处于无负载状态,通过将此时的值作为零值进行存贮,就可以自动地对因环境温度及老化引起的重量检测装置的无负载状态时的输出值偏移进行补正,从而提高使用方便性。
本发明产生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发明电饭煲能够自动地对因环境温度及老化引起的重量检测的偏移进行补正,使用方便性能够得到提高。
下面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概述如下。本发明第1方案中的电饭煲包括上表面设有开口的电饭煲煲体;能够以装拆自如的方式安装到所述电饭煲煲体内的锅;以开闭自如的方式覆盖住所述电饭煲煲体的上表面开口部分的煲盖;对所述锅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检测烹调物的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对时间进行计时的计时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锅和装入所述锅中的烹调物的总重量的重量检测装置;存贮所述锅重量的锅重量存贮装置;检测所述煲盖的开闭状态的煲盖开闭检测装置;和检测所述锅的有无的锅检测装置;在所述煲盖开闭检测装置检测到煲盖已经打开、而且所述锅检测装置检测出没有锅的场合下,所述重量检测装置的输出值被作为无负载时的值亦即零值存贮到零值存贮装置中。这样,由于煲盖被打开但锅并没有装到电饭煲煲体内时重量检测装置为无负载状态,通过将此时由重量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值作为零值存贮到零值存贮装置中,即使零值因温度变化及老化发生了偏移,在每次使用时都能存贮进新的零值。因此,无需按压清除按键,也能自动地对因环境温度及老化引起的输出值偏移进行补正,从而提高使用性。
第2方案为,在上述的第1方案中还设有零值稳定检测装置,该零值稳定检测装置只有在零值的值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输入的值相同的场合下,才将所述零值存贮到零值存贮装置中。这样,即使在振动等引起零值不稳定的情况下,也能在零值达到稳定之后进行输入,从而能够输入正确的零值。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电饭煲的电路框图,图2为该电饭煲的外壳经部分切除后的侧视图,图3为该电饭煲的操作/显示部分的示意图,图4为该电饭煲的主要电路图,图5为该电饭煲的主要操作流程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饭煲的电路框图,图7为该电饭煲的主要操作流程图。
上述附图中,10为电饭煲煲体,12为锅,15为温度检测装置,16为锅检测装置,20为煲盖,21为煲盖开闭检测装置,40为重量检测装置,201为加热装置,204为计时装置,205为锅重量存贮装置,206为零值存贮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一些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实施例并不具有限定本发明范围的作用。
(实施例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饭煲的电路框图,图2为该电饭煲的煲壳经部分切除后的侧视图,为图面简洁起见,起电连接作用的导线等被省略了。本实施例1中的电饭煲能够根据用户所喜好的米饭硬度对水量进行正确的调节。
如图2中所示,电饭煲煲体10的上表面设有开口,该上表面开口部分由开闭自如的煲盖20覆盖住。电饭煲煲体10中的承锅腔30由位于上方的上框32和位于下方的线圈底座31构成,由磁性材料制成的锅12以装拆自如的方式装到该承锅腔30中。在感应加热线圈底座31中与锅12的底部正对着的部分上,设置着用于对锅12进行加热的线圈13。
电路板14上设置着图1中所示的驱动装置202、煮饭控制装置203、计时装置204、锅重量存贮装置205、零值存贮装置206等装置。电路板14对构成加热装置201的加热线圈13进行控制,对锅12进行感应加热,从而对锅12内的烹调物19进行加热、烹调。其中,煮饭控制装置203、计时装置204、锅重量存贮装置205和零值存贮装置206由图4中所示的微电脑100来实现。另外,微电脑100中还包括通过重量检测装置40来进行下述的公式(1)的运算的运算部分。
烹调物19为煮饭前的米、米和水和的混合物、或者是做成的米饭等。电饭煲上带有图中未示出的电源线,通过电源线供给市电电源时的状态称“电源接通”状态。
温度检测装置15设在线圈底座31的底部,用于检测锅12的温度。当锅12被装到承锅腔30中时,温度检测装置15顶住锅12的底面中央处,通过检测锅12的温度来检测出烹调物19的温度,温度检测装置15的输出信号被送到煮饭控制装置203中。锅检测装置16用于检测锅12有没有被装到承锅腔30中,这一锅检测装置16由与电饭煲煲体10进行刚体联接的微动开关构成。当锅12被装到承锅腔30中时,设在温度检测装置15底部的突起部分将微动开关按下,锅检测装置16即输出0N(即“锅已装好”)信号。
煲盖开闭检测装置21用于检测煲盖20的开闭状态,这一煲盖开闭检测装置21设在电饭煲煲体10上,也由微动开关构成。煲盖20打开时,煲盖20的枢轴按压微动开关,煲盖开闭检测装置21即输出0N(即“盖已打开”)信号。锅检测装置16及煲盖开闭检测装置21在电饭煲的电源接通的状态下总是处于工作状态,输出ON信号或者OFF信号。
重量检测装置40用于检测锅12的重量,这一重量检测装置40由支承部分17及负载传感器18构成。负载传感器18为测定结果与负载支承位置无关的平行四边形天平式负载传感器(负载变换器),与电饭煲煲体10进行刚体联接。负载传感器18中安装有电阻线形变测量仪(图中未示出)。当负载传感器18出现歪斜时,由桥式电路检测出形变测量仪的电阻变化,并输出一个电信号。该电信号对应于负载传感器18中出现的歪斜量,亦即对应于加到负载传感器18上的负载重量。
支承部分17为薄板上设有3个突起部件的形状,负载传感器18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上述薄板上。支承部分17的突起部件分别穿进设在线圈底座31的底部的3个孔中。在锅12还未装到承锅腔30中的场合下,先由负载传感器18检测出支承部分17的重量。当锅12装入承锅腔30中时,锅12的底部将被支承部分17的突起部件的顶端顶住,负载传感器18出现歪斜。在锅12被装到承锅腔30中时,负载传感器18对支承部分17、锅12及锅12中的烹调物19的总重量进行检测。亦即,重量检测装置40通过对锅的底面进行3点支承的支承部分17能够正确地测定出锅12及被加热物(烹调物19)的重量。
来自温度检测装置15、锅检测装置16、煲盖开闭检测装置21及重量检测装置40的电信号分别被送入电路板14中。
图3为图1及图2中没有示出的本实施例的电饭煲中的操作/显示部分的示意图。电饭煲煲体10的前部设有如图3中所示的操作/显示部分50。操作/显示部分50中设有按键输入装置51、水量显示部分52、和液晶显示屏53。按键输入装置51中设有米量计测开关51a、保温开关51b、用于进行定时器预约的预约开关51c、用于选择煮饭模式的模式开关51d、煮饭开关51e、取消/电源关断开关51f、用于设置预约时刻(时和分)的小时开关51g及分钟开关51h。
水量显示部分52中具有设置在操作/显示部分50的背面的5个指示灯52a~52e。米饭的硬度取决于米量及水量。往锅12中装入米后,先按压米量计测开关51a,进行米量测定,然后放入水。本实施例1的电饭煲测定出用户装入锅12中的水量后,使水量显示部分52的指示灯52a~52e中与装入的米量及水量相对应的米饭硬度相当的指示灯发光或者闪烁。指示灯52a的左上方标有“稍硬”,指示灯52c的上方标有“标准”,指示灯52e的右上方标有“稍软”等字样。这样,用户就可以一边看着水量显示部分52中的显示情况,一边将水调整到能做出所喜好的米饭硬度。
液晶显示屏53中设有操作引导显示部分54及米量显示部分55。操作引导显示部分54为用于显示出用户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或者当前状态的显示部分。操作引导显示部分54中设置有“水量调节”显示部分54a及“按下煮饭键”显示部分54b。对于用户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采用将显示部分54a、54b的文字(即“水量调节”或者“煮饭键”这些文字)的背景部分变黑来进行显示。米量显示部分55中则显示出对用户放入锅12中的米量的测定结果(用量杯数来表示)。
图3中的显示状态为米及水的计量结束后的状态。米量显示部分55中示出的米量为“2.3杯”。同时,“按压煮饭键”显示部分54b中的“煮饭键”这几个字的背景为黑色,提醒用户下一步应该按下煮饭开关51e。
图4为本实施例中的电路板14的电路图。如图4中所示,加热线圈13对锅12进行感应加热。从市电电源供给交流电源,交流电源由二极管桥式电路102进行整流后,加到含有平滑电容器103、共振电容器104、开关元件105和加热线圈13构成的变频器电路中,产生出用于进行感应加热的高频电源。电源集成电路106用于向各个电路提供工作电源。变频器电路由构成驱动装置202(见图1)的驱动集成电路107、和感应加热控制集成电路108来进行驱动。
温度检测装置15的内部设置有热敏电阻109,热敏电阻109利用温度变化时引起的电阻值变化来对锅12的温度进行检测。微电脑100内的定时器对晶体振荡器110产生的振荡信号进行计数,从而实现计时。微电脑100根据输入到其中的温度及计得的时间对感应加热控制集成电路108进行控制,从而控制对锅12的加热操作,进行煮饭。
煲盖开闭检测开关111构成煲盖开闭检测装置21,煲盖20打开时开关断开,煲盖20关闭时开关导通,从而进行煲盖开闭状态的检测。显示则通过液晶显示屏53及指示灯52来进行。
在进行重量检测时,由于来自负载传感器18的信号非常微小,故需要用放大器和电阻构成的差动放大电路112进行放大后,再送入到微电脑100中。另外,由于负载传感器18的输出与加到负载传感器18上的重量成正比,故将输入到微电脑100中的重量信号除于每1g重量产生的输入得到的商值即为重量值。
下面说明上述构成中的操作情况和作用。即使在锅12没有装到电饭煲煲体10中即无负载的时候,重量检测装置40也有一个输出。如果重量检测装置40在无负载时送入到微电脑100的输入为Z,锅12装到电饭煲煲体10上时(此时锅12中什么也没有)的输入为N,每1g重量对微电脑的输入为m,则锅12的重量N1为N1=(N-Z)/m这一锅12的重量N1被存贮到锅重量存贮装置205中。这一存贮锅重量的操作在产品出厂前已经完成,无需用户进行操作。
当锅12被装到电饭煲煲体10中后,如果锅12中装入烹调物时重量检测装置40对微电脑100的输入为M,则烹调物的重量M1为M1=(M-Z)/m-N1 (1)这里,重量检测装置40在无负载时的输出值亦即送入微电脑100的输入Z会由负载传感器18的老化及室温变化等因素而发生变化,这一输出值的变化会使重量检测中产生误差。为此,在进行重量计测之前,需要进行清零处理即先输入无负载时的输出Z,与负载传感器18无负载时的输出变化相对应,从而消除误差。在本实施例中,当煲盖开闭检测装置21检测到煲盖已打开,锅检测装置1判定锅12还没有装到电饭煲煲体10中,则为无负载状态;通过在这一状态下进行无负载时的输入,实行清零。
此时的操作过程如图5中所示。图5为本实施例的电饭煲中的微电脑100的操作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301检测煲盖20是否已经打开。如果煲盖20没有打开,处理即告结束;如果煲盖20打开了,则进到步骤302。在步骤302,检测锅12有无装入。如果锅12没有装入,则进到步骤303。在步骤303中,测定出重量检测装置40在无负载时对微电脑100的重量输入值Z,并在步骤304中将该值存贮到零值存贮装置206中。
在锅12被装入的场合下,则进到步骤305。在步骤305中,由于锅12已经装到电饭煲煲体10中,因此可以测定由锅12和锅12内的烹调物的重量对微电脑100产生的重量输入值M;在步骤306中,通过上述的公式(1)计算出烹调物的重量M1。此时,由于锅12的重量N1已经在出厂时存贮在锅重量存贮装置205中,重量检测装置40无负载时的输出Z也已经在步骤304中存贮到了零值存贮装置206中,因此通过公式(1)就可以求出烹调物的重量M1。利用这样计算出的锅12内烹调物的重量M1,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处理。
这里,由于锅检测装置16及煲盖开闭检测装置21在电饭煲的电源接通状态下总是在工作,输出ON信号或者OFF信号,因此,重量检测装置40无负载时的输出Z也总是被存贮到零值存贮装置206中,经常进行清零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用于检测煲盖20的开闭的煲盖开闭检测装置21检测到煲盖已经打开、而且检测锅12有无的锅检测装置16检测到锅12没有装入的场合下,用于检测锅12和装入锅12中的烹调物19的总重量的重量检测装置40的输出值/被作为无负载时的值(零值)存贮到零值存贮装置206中。由于煲盖20被打开而锅12没有装到电饭煲煲体10中时为无负载状态,通过将此时由重量检测装置40检测到的值作为零值存贮到零值存贮装置206中的话,即使因温度变化及老化发生零值偏移,每次使用时也都会存贮进新的零值。因此,无需按下清除按键也能自动地对周围温度及老化引起的输出值偏移进行补正,使用起来会非常方便。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1中锅检测装置16使用的是微动开关,但是很显然,采用其他形式的检测装置也是可以的,例如,采用驱动感应加热、再根据其波形的差异来进行锅检测的装置,或者使用重量检测装置40、当加到重量检测装置40上的重量小于一定值时则判断为无锅的装置等的话,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实施例2)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电饭煲的电路框图。
如图6中所示,实施例2中增加了一个零值稳定检测装置207,只有零值的值在一定时间(例如,1秒钟)内始终保持稳定、输入的值均相同(实际操作中是在一个微差α以内)的场合下,零值才会被存贮到零值存贮装置206中。其它构成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中相同,对此标上了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的重复说明。
下面,参照图7来解释上述构成中的操作情况和作用。图7为本实施例的电饭煲中的微电脑100的操作流程图。另外,其中的步骤301~306的操作由于与上述实施例1的操作相同,对这些步骤的说明在此就省略了。
在步骤303中,测定重量检测装置40在无负载时送往微电脑100的重量输入值Z;在步骤307中,如果无负载时送往微电脑100的输入的偏差值在1秒种内都在α之内,则视为输入已经稳定,进到步骤304,将零值存贮到零值存贮装置206中。如果步骤307中偏差值很大,不能保持稳定的话,则不进行零值存贮,使处理直接结束。
这样,由于本实施例中增加了零值稳定检测装置207,只有在零值的值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输入的值相同的场合下,才将零值存贮到零值存贮装置206中。因此,即使在因为振动等因素造成零值不稳定的场合下,也是在零值稳定之后再进行输入,从而可以输入、存贮进正确的零值。
本发明的使用场合如下。本发明中的电饭煲由于能够自动地对周围温度及老化产生的重量检测值的偏移进行补正,使用起来的方便程度能够得到提高,因此可以用作一种具有能够检测出装入锅中的烹调物重量的功能的电饭煲。
权利要求
1.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表面设有开口的电饭煲煲体;能够以装拆自如的方式安装到所述电饭煲煲体内的锅;以开闭自如的方式覆盖住所述电饭煲煲体的上表面开口部分的煲盖;对所述锅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检测烹调物的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对时间进行计时的计时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锅和装入所述锅中的烹调物的总重量的重量检测装置;存贮所述锅重量的锅重量存贮装置;检测所述煲盖的开闭状态的煲盖开闭检测装置;和检测所述锅的有无的锅检测装置;在所述煲盖开闭检测装置检测到煲盖已经打开、而且所述锅检测装置检测出没有锅的场合下,所述重量检测装置的输出值被作为无负载时的值亦即零值存贮到零值存贮装置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零值稳定检测装置,该零值稳定检测装置只有在零值的值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输入的值相同的场合下,才将所述零值存贮到零值存贮装置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检测装入锅的烹调物重量的功能的电饭煲,能够自动地对重量检测装置无负载状态的输出值的偏移进行补正,提高使用方便性。其中,锅(12)以装拆自如的方式装入上表面设有开口的电饭煲煲体(10)内,电饭煲煲体的上表面开口部分由煲盖(20)以开闭自如的方式加以覆盖。加热装置(201)对锅进行加热,温度检测装置(15)对烹调物的温度进行检测。锅的重量存贮到锅重量存贮装置(205)中。当煲盖开闭检测装置(21)检测煲盖已经打开、且锅检测装置(16)检测到锅还没有装入的场合下,用于检测锅和装入锅中的烹调物的总重量的重量检测装置(40)的输出值被作为无负载时的值存贮到零值存贮装置(206)中。
文档编号A47J36/00GK1682628SQ20051006496
公开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14日
发明者佐藤慎一, 小坂俊幸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