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窗帘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488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窗帘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动窗帘的结构改良,主要是在电动窗帘的下轨处是至少配设有驱动装置的电源,以供应上轨内的驱动装置予以运转,或者直接于下轨中设置驱动装置及其电源,所以可在平时操作时方便使用者快速更换电池,并在发生故障时方便进行维修。
背景技术
窗帘是做为室内遮阳用途的结构,因此在装置窗帘时几乎会针对每一扇窗户都进行安装,以便可对每扇窗户的窗帘进行调控,而在窗帘安装数量众多后,若每次都要依赖人工方式加以调控实是极为费时又费力的一项工作,为此,电动窗帘的出现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操作效益。
而在电动窗帘的设计中,由于通常窗户设置处并无任何的电源插座,而且如果每一电动窗帘都在外部延伸出一条电线的话,将会严重影响到室内的美观,所以电动窗帘的内接式电源设计(即是采用电池装置于其中)是必须的,而在现有电动窗帘的设计技术中,由于驱动装置都是设置在上轨之中,所以电池也都是直接装置在上轨内,以便可直接经由电池提供驱动装置所需的电力,令电动窗帘得以顺利进行操作。可是电池是属于消耗性的电力,实有必须经常进行更换的需要,但是在这样的结构下就会造成使用者很大的困扰,因为上轨的装置位置是在于窗户的上方,通常是具有相当的高度(尤其落地窗的高度更高),使用者根本无法徒手进行电池更换,所以往往必须借助梯具或椅具垫高后才可施行,其不仅不方便也容易衍生不小心跌落的意外,实非一良好的设计,而且一旦电动窗帘受损故障时,便必须将整个电动窗帘拆下后才能进行维修,徒增许多的不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监于上述的各项缺点,深觉现有电动窗帘虽然在结构设计上达到了电动调控的目的,但是却忽略了实际操作后所面临的问题,以致产生了新的问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人遂以其多年从事专业设计、制造的经验,积极研发改良,在各方条件的审慎考量之下,终于开创出本结构的组成,将可完全解决上述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窗帘的结构改良,其可方便更换电池和便于维修。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窗帘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主要是于电动窗帘的下轨处设置电源以连结至上轨的驱动装置中,以方便使用者更换电池。
其中下轨的电源是以电池盒装置电池所构成。
其中下轨的电源是以电池盒装置充电式电池所构成。
其中电源以一具有导电功能的导电传动线经由叶片的穿孔以连结至上轨内,且绕设于传动杆上以供电给驱动装置,可在电动窗帘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由导电传动线与被传动杆同轴带动的传动线对应驱动装置的带动而被收卷、松放,达到控制升降的目的。
其中电源以一导电线经由叶片的穿孔以连结至上轨内,且绕设于传动杆上以供电给驱动装置,可在电动窗帘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由传动杆同轴带动的传动线对应驱动装置的带动而被收卷、松放,达到控制升降的目的,且导电线亦可经由传动杆的转动而被同步收、放。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窗帘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主要是在下轨中设置驱动装置及其所连动的传动杆,以令传动杆上各处卷绕的复数传动线是经由下轨而往上方各叶片的穿孔穿置后予以固定在上轨处,而由下轨中设置的电源直接供应驱动装置,令驱动装置可以带动传动杆转动而收卷、松放传动线,达到控制电动窗帘升降的目的。
其中下轨的电源是以电池盒装置电池所构成。
其中下轨的电源是以电池盒装置充电式电池所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窗帘的结构改良,尤指于电动窗帘的下轨处是至少配设有驱动装置的电源,以供应上轨内的驱动装置予以运转,或直接于下轨中设置驱动装置及其电源,因此在实施后将可达到下述的效能一、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中,是令电动窗帘的下轨处是至少配设有驱动装置的电源,即是将电池盒设置于下轨之中,而经由一具有导电功能的导电传动线接引至上轨内的驱动装置予以供电,所以使用者在日后更换电池时,只需将电动窗帘调控下降至适当高度,即可经由下轨进行电池的更换,不仅快速方便而且兼具安全性。
二、本实用新型的下轨是可装置驱动装置及其电源,以进行调控电动窗帘的升降,所以在整个驱动装置都定位处于下轨的设计下,一旦要进行维修或更换零件时可以立即予以进行(除非故障时,下轨的高度停止于过高的位置才需将电动窗帘拆下),省却拆下电动窗帘的麻烦。


为使审查员能确实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及其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以下,配合附图列举实施例,详细介绍说明如后,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电传动线的参考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导电传动线的另一参考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再一结构的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再一结构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动窗帘的结构改良,主要是指电动窗帘10的下轨4处设有驱动装置2的电池盒21(电源结构),并令一具有导电功能的导电传动线31(即在传动线33中内具导电线34,或者可由传动线33与导电线34并置组合而成,如图1、图2、图2A所示)经由电池盒21而经叶片3的穿孔32以连结至上轨1内,且绕设于传动杆24上以供电给驱动装置2(绕经传动杆24的导电传动线31与驱动装置2的电路接点可采转子及电刷的型式),因此在电池盒21内部装置电池22(或充电式电池23)后,其电力将可经由导电传动线31传输至上轨1内的驱动装置2中(如图3所示),令驱动装置2具有电力可以进行调控,而在电动窗帘10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导电传动线31与其他被传动杆24同轴带动的传动线33即可对应驱动装置2的带动而被收卷或松放(或可利用两导电传动线31被传动杆24带动而收卷、松放,则两导电传动线31则可分别连接正、负极的电力),达到控制升降的目的。
再者,于上述结构设计中,导电传动线31亦可改由导电线34予以设置(如图4所示),而呈一非传动升降的构件,以便由复数传动线33受传动杆24卷动而进行调控,避免导电线34承受拉力而受损。
另又,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技术中,可再进一步令驱动装置2及其所连动的传动杆24是组成于下轨4中(如图5所示),令传动杆24上各处卷绕的复数传动线33是经由下轨4而往上方各叶片3的穿孔32穿置后予以固定在上轨1处,因此下轨4中电池盒21的电池22电力即可直接供应驱动装置2,令驱动装置2可以带动传动杆24转动而收卷或松放传动线3(如图6所示),达到控制电动窗帘10升降的目的,而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令电源被配置在下轨4的中,所以当电池22或充电式电池23的电力不足时,即可将电动窗帘10的下轨4降下至适当高度,方便使用者快速进行更换。或者,要进行维修或更换零件时,亦可免除现有一定要拆下电动窗帘10的麻烦,达到易于维修的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窗帘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主要是于电动窗帘的下轨处设置电源以连结至上轨的驱动装置中,以方便使用者更换电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窗帘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下轨的电源是以电池盒装置电池所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窗帘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下轨的电源是以电池盒装置充电式电池所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电动窗帘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电源以一具有导电功能的导电传动线经由叶片的穿孔以连结至上轨内,且绕设于传动杆上以供电给驱动装置,可在电动窗帘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由导电传动线与被传动杆同轴带动的传动线对应驱动装置的带动而被收卷、松放,达到控制升降的目的。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电动窗帘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电源以一导电线经由叶片的穿孔以连结至上轨内,且绕设于传动杆上以供电给驱动装置,可在电动窗帘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由传动杆同轴带动的传动线对应驱动装置的带动而被收卷、松放,达到控制升降的目的,且导电线亦可经由传动杆的转动而被同步收、放。
6.一种电动窗帘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主要是在下轨中设置驱动装置及其所连动的传动杆,以令传动杆上各处卷绕的复数传动线是经由下轨而往上方各叶片的穿孔穿置后予以固定在上轨处,而由下轨中设置的电源直接供应驱动装置,令驱动装置可以带动传动杆转动而收卷、松放传动线,达到控制电动窗帘升降的目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电动窗帘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下轨的电源是以电池盒装置电池所构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电动窗帘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下轨的电源是以电池盒装置充电式电池所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动窗帘的结构改良,尤指于电动窗帘的下轨处是至少配设有驱动装置的电源,以供应上轨内的驱动装置予以运转,或直接于下轨中设置驱动装置及其电源,以便可在平时方便使用者更换电池,并在发生故障时方便进行维修。
文档编号A47H5/00GK2761084SQ20052000331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1日
发明者林克明 申请人:林克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