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76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压力锅,属于电压力锅的改进技术。
2、背景技术现有自动调压的电压力锅,大部分利用安装在外锅和发热盘间的弹性体变形来实现发热盘和外锅之间的相对位移,其中一种弹性体为盘状结构,盘状结构弹性体具有承压能力大的优点,但存在压力过大时弹性体无法恢复的缺点,另一种结构采用外锅底加金属板作为弹性体,如中国ZL00227029.3号专利公开的弹性体,外锅底部为薄平面,在该薄平面上设有一层金属板,发热盘置于该层金属板上,外锅下底部设有一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与发热电路连接,上述结构的电压力锅结构简单、紧凑、加工容易,成本低廉,但其弹性变形位移较小,压力控制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压力控制精度高的电压力锅。
本实用新型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锅体(1)、外锅(2)、内锅(3)、锅盖(7)、发热盘(4),锅盖(4)与内锅(3)之间设有密封圈(8),发热盘(4)安装在内锅(3)底部,发热盘(4)与外锅(2)底部之间设有弹性体(5),位移检测装置(6)安装在外锅(2)上,外锅(2)底部或发热盘(4)底部设有向下伸出且可触动位移检测装置(6)动作的推杆(41),其中弹性体(5)为平板结构,外锅(2)内腔底部设有若干支脚(2A),弹性体(5)置于支脚(2A)上,并固定在发热盘(4)底部。
弹性体(5)上设有通孔(5A)及加强筋,连接件通过通孔(5A)将弹性体(5)固定在发热盘(4)底部。
上述外锅(2)内腔底部设有的若干支脚(2A)是由外锅(2)拉伸加工而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将平板结构的弹性体置于若干个支脚上,所以弹性体的弹性变形位移增大,在使用时,外锅底部或发热盘底部设有的向下伸出且可触动位移检测装置动作的推杆位移相应增大,这样压力控制精度大大提高,另外,支脚是由外锅拉伸加工而成,结构简单,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弹性体(5)的结构示意图。
5、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锅体1、外锅2、内锅3、锅盖7、发热盘4,锅盖4与内锅3之间设有密封圈8,发热盘4安装在内锅3底部,发热盘4与外锅2底部之间设有弹性体5,位移检测装置6安装在外锅2上,外锅2底部或发热盘4底部设有向下伸出且可触动位移检测装置6动作的推杆41,其中弹性体5为平板结构,外锅2内腔底部设有若干支脚2A,弹性体5置于支脚2A上,并固定在发热盘4底部。
弹性体5上设有通孔5A及加强筋,连接件通过通孔5A将弹性体5固定在发热盘4底部。
上述外锅2内腔底部设有的若干支脚2A是由外锅2拉伸加工而成。
权利要求1.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体(1)、外锅(2)、内锅(3)、锅盖(7)、发热盘(4),锅盖(4)与内锅(3)之间设有密封圈(8),发热盘(4)安装在内锅(3)底部,发热盘(4)与外锅(2)底部之间设有弹性体(5),位移检测装置(6)安装在外锅(2)上,外锅(2)底部或发热盘(4)底部设有向下伸出且可触动位移检测装置(6)动作的推杆(41),其特征在于弹性体(5)为平板结构,外锅(2)内腔底部设有若干支脚(2A),弹性体(5)置于支脚(2A)上,并固定在发热盘(4)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5)上设有通孔(5A)及加强筋,连接件通过通孔(5A)将弹性体(5)固定在发热盘(4)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锅(2)内腔底部设有的若干支脚(2A)是由外锅(2)拉伸加工而成。
专利摘要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体(1)、外锅(2)、内锅(3)、锅盖(7)、发热盘(4),锅盖(4)与内锅(3)之间设有密封圈(8),发热盘(4)安装在内锅(3)底部,发热盘(4)与外锅(2)底部之间设有弹性体(5),位移检测装置(6)安装在外锅(2)上,外锅(2)底部或发热盘(4)底部设有向下伸出且可触动位移检测装置(6)动作的推杆(4 1),其中弹性体(5)为平板结构,外锅(2)内腔底部设有若干支脚(2A),弹性体(5)置于支脚(2A)上,并固定在发热盘(4)底部。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将平板结构的弹性体置于若干个支脚上,所以弹性体的弹性变形位移增大,在使用时,外锅底部或发热盘底部设有的向下伸出且可触动位移检测装置动作的推杆位移相应增大,这样压力控制精度大大提高,另外,支脚是由外锅拉伸加工而成,结构简单,成本低。
文档编号A47J27/08GK2801016SQ200520060470
公开日2006年8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7日
发明者谢勇 申请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