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之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843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窗帘之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提供多种安装方式,且安装方便的窗帘之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窗帘在现代居室中,主要在于提供遮阳与保护隐私之作用。一般窗帘在实际使用时都会配合有一上轨,由上轨固定于窗户上,以提供窗帘下垂之用,从而达到遮掩的目的。
然而,现有窗帘之安装方式,在产品出厂时即已限定,以致使用者在购买窗帘时,必须根据自家的安装方式来选购窗帘,也就极大的限制了选购面;经常出现选好的窗帘款式不满足安装方式,或者是满足安装要求却又找不到满意的窗帘款式的情况,给购买者带来诸多不便。此外,对于一扇窗帘限定于一种安装方式的情况,也极大的影响窗帘的发展,缺少变化,实用性及经济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拆卸均很方便的窗帘之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满足多种安装要求的窗帘之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窗帘之安装结构,以增加窗帘的变化性和装饰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轨、窗帘布,窗帘布上端固定于上轨的前侧面上,上轨是一长杆体,其后侧面上成型有安装槽,安装槽顺沿上轨轴向设计;数个固定块的后端设有一弹性倒勾部,该倒勾部可活动嵌入上轨之安装槽内,并形成互扣,籍此由固定块上的安装孔固定安装于窗户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结构,窗帘布上端固定于上轨的前侧面上,上轨是一长杆体,其后侧面上成型有安装槽,安装槽顺沿上轨轴向贯通设计;窗帘布上端延伸有下垂的帘头,帘头的下垂端可跨过上轨顶端后嵌入安装槽内,在安装槽的外侧设有压紧件抵压帘头的嵌入端,恰使帘头首尾受限而形成一布筒,布筒中孔供窗帘安装杆穿设安装。所述压紧件为一转动块,其设置于安装槽的外侧面上,一端由销钉定位于上轨上,另一端为活动端可绕销钉转动,转动块的轴向长度大于安装槽之端口高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结构,窗帘布上端固定于上轨的前侧面上,窗帘布的上端朝上引伸有数条布带,布带的活动端跨过上轨顶端后穿设于上轨后侧的环孔,并在布带活动端头形成节点而卡设于环孔的相应侧,恰使布带的首尾受限而形成一环带状,供窗帘安装杆穿设安装,环孔设置于上轨之后侧安装槽的下底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之安装结构可单一使用上述三种安装方式的任意一种,也可集合上述三种安装方式的任意两种,或者集合上述三种安装方式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有效地结构设计,实现一扇窗帘配置有多种安装方式,如可适用固定块直接固定,也可适用安装杆悬挂,利于使用者购买及安装使用,也提高窗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另一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再一优点是增加窗帘的变化性,适用面广,且装饰性更佳。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2为上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固定块与上轨结合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块安装窗帘的示意图;附图5为帘头与上轨结合成布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图5之局部放大图;附图7为图5之正面示意图;附图8为布带与上轨结合成环带的正面示意图;附图9为图8之背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上轨1、窗帘布2,窗帘布2上端通过粘片粘连于上轨1的前侧面上,窗帘布2背侧结合有数个环扣供拉绳5穿设。拉绳5的一端固定于窗帘布2的下端,而拉绳5的另一端由上轨1上的拉绳制动件引出,并垂放在一侧供使用者拉动。上轨1是一长杆体,其后侧面上成型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顺沿上轨1轴向贯通设计,安装槽11的内下底面设有数个下通的环孔13,在安装槽11的外侧面上安装有数个压紧件12。压紧件12为一转动块,其设置于安装槽11的外侧面上,一端由销钉14定位于上轨1上,另一端为活动端可绕销钉14转动,转动块的轴向长度大于安装槽11之端口高度。窗帘布2上端设有下垂的帘头21及数条朝上延伸的布带22。
如图2、3、4所示,上轨1用于配合固定块3安装时,数个固定块3的后端设有一弹性倒勾部31,该倒勾部31可活动嵌入上轨1之安装槽11内,并形成互扣,籍此由固定块3上的安装孔固定安装于窗户上,这时帘头21起到下垂装饰的作用,而数条布带22一端穿过上轨1后侧之环孔13后拉紧,致使布带22之跨过上轨1的部分紧贴上轨1上顶面,并不影响窗帘的外形。卸下固定块3时,按压倒勾部31使之退出安装槽11的卡位部即可,安装及拆卸均很方便。
如图5、6、7所示,窗帘布2上端之帘头21可构成布筒来配合安装杆4安装,这时,帘头21的下垂端可跨过上轨1顶端后嵌入安装槽11内,在安装槽11外侧的压紧件12抵压帘头21的嵌入端,恰使帘头21首尾受限而形成一布筒,布筒中孔供窗帘安装杆4穿设安装。本实施例中压紧件12为一转动块,其设置于安装槽11的外侧面上,一端由销钉14定位于上轨1上,另一端为活动端可绕销钉14转动,转动块的轴向长度大于安装槽11之端口高度。当帘头21之嵌入端嵌入上轨1之安装槽11后,再偏转压紧件12使之垂直而跨压安装槽11的两侧壁,利用安装槽11侧壁与压紧件12之间配合夹持帘头21的嵌入端,而在实际使用中,为了增加连接结构的稳固性,帘头21的嵌入安装槽11的端部可预先制作有一长条密封袋,并在密封袋内装入加强条,以此增加卡位作用。拆卸时,回转压紧件12,解除对帘头21活动端的束缚,即可从安装槽11取出帘头21。帘头21在窗帘正面侧重新恢复下垂状,起装饰作用,可配合其它两种安装方式使用。
附图8、9所示为布带22与上轨1结合成环带并配合安装杆4安装的示意图;这时,布带22的活动端跨过上轨1顶端后穿设于上轨1后侧的环孔13,并在布带22活动端头形成节点而卡设于环孔13的相应侧,恰使布带22的首尾受限而形成一环带状,供窗帘安装杆4穿设安装。不用时,拉动布带22之节点端,使布带22中段贴合上轨1的表面,布带22向窗帘背面拉伸(图4、5所示),并不会影响窗帘正常使用。
附图所示实施例是将三种安装方式(固定块安装、布筒安装、布带安装)集合为一体的结构,可供使用者任意选择或变化安装方式,极大的方便使用者的购买及使用;当然,本实用新型可单一使用一种安装方式,也可根据生产情况,将任意两种安装方式集合在一起,提高窗帘的变化性和实用性。
权利要求1.窗帘之安装结构,包括上轨(1)、窗帘布(2),窗帘布(2)上端固定于上轨(1)的前侧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1)是一长杆体,其后侧面上成型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顺沿上轨(1)轴向设计;数个固定块(3)的后端设有一弹性倒勾部(31),该倒勾部(31)可活动嵌入上轨(1)之安装槽(11)内,并形成互扣,籍此由固定块(3)上的安装孔固定安装于窗户上。
2.窗帘之安装结构,包括上轨(1)、窗帘布(2),窗帘布(2)上端固定于上轨(1)的前侧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1)是一长杆体,其后侧面上成型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顺沿上轨(1)轴向设计;窗帘布(2)上端延伸有下垂的帘头(21),帘头(21)的下垂端可跨过上轨(1)顶端后嵌入安装槽(11)内,在安装槽(11)的外侧设有压紧件(12)抵压帘头(21)的嵌入端,恰使帘头(21)首尾受限而形成一布筒,布筒中孔供窗帘安装杆(4)穿设安装。
3.窗帘之安装结构,包括上轨(1)、窗帘布(2),窗帘布(2)上端固定于上轨(1)的前侧面上,其特征在于窗帘布(2)的上端朝上引伸有数条布带(22),布带(22)的活动端跨过上轨(1)顶端后穿设于上轨(1)后侧的环孔(13),并在布带(22)活动端头形成节点而卡设于环孔(13)的相应侧,恰使布带(22)的首尾受限而形成一环带状,供窗帘安装杆(4)穿设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帘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12)为一转动块,其设置于安装槽(11)的外侧面上,一端由销钉(14)定位于上轨(1)上,另一端为活动端可绕销钉(14)转动,转动块的轴向长度大于安装槽(11)之端口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帘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1)后侧的环孔(13)设置于上轨(1)之后侧安装槽(11)的下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提供多种安装方式,且安装方便的窗帘之安装结构。主要包括有上轨、窗帘布,窗帘布上端设有下垂的帘头及数条朝上延伸的布带,上轨后侧面上成型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下底面设有数个下通的环孔,安装槽的外侧面上安装有数个压紧件。本实用新型可将数个固定块嵌入安装槽内,并由固定块安装于窗户上使用,或将帘头与上轨安装槽配合构成一布筒,以此配合窗帘安装杆安装;或由窗帘布上端的布带与上轨之环孔配合构成一环带,以此配合窗帘安装杆安装。实现一扇窗帘配置有多种安装方式,如可适用固定块直接固定,也可适用安装杆悬挂,利于使用者购买及安装使用,也提高窗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文档编号A47H1/102GK2855245SQ20052006189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0日
发明者林宗福, 罗柏特·立布兰克 申请人:林宗福, 罗柏特·立布兰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