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灰尘收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92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灰尘收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多灰尘收集设备,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采取多个步骤从吸入真空吸尘器的空气中分离和收集灰尘的多灰尘收集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用于传统真空吸尘器的灰尘收集设备使用灰尘袋。但是,当灰尘袋变满时需要将其更换,因此给用户带来不方便和使用户不满意。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使用离心力从吸入的空气中分离灰尘的所谓的旋风灰尘收集设备正被逐渐使用。
目前,已经建议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提高灰尘收集的效率。所述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采取至少两个步骤将灰尘从吸入的空气中离心地分离。但是,该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具有加长的空气流通管道,因此导致吸力降低。

发明内容
提出本发明以解决上述在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多灰尘收集设备,其能够实现高的灰尘收集效率并且也保持恒定的吸力。
通过提供一种多灰尘收集设备来实现上述和其他方面,该多灰尘收集设备包括第一灰尘收集器,具有与吸气管相连的底部,外部空气通过吸气管被吸入,该第一灰尘收集器利用重力和惯性从通过吸气管吸入的空气中分离污物颗粒,并且将分离的污物颗粒收集在其中;第二灰尘收集器,围绕第一灰尘收集器布置,用于从从第一灰尘收集器吸入的空气中分离微小的污物颗粒,并且将分离的微小的污物颗粒收集在其中;盖子单元,设置在第一灰尘收集器和第二灰尘收集器的上方,用于将从第一灰尘收集器排放出的空气导向到第二灰尘收集器,并且将从第二灰尘收集器排放出的空气排放到外部。
优选地但不是必要地,第一灰尘收集器包括圆柱形的第一灰尘收集容器,具有与吸气管相连的第一入口和用于排放空气的第一出口,第一灰尘收集容器将从空气中分离的污物颗粒收集在其中;空气导向构件,设置在第一灰尘收集容器的内部,并且导向通过第一入口吸入的空气,使其沿着第一灰尘收集容器的内表面方向,从而污物颗粒通过重力和惯性从空气中被分离。
优选地但不是必要地,空气导向构件呈具有预定曲率半径的弧形形状。
优选地但不是必要地,所述空气导向构件具有末端,该末端距离第一灰尘收集容器的底部预定高度,并且该末端被设置为与第一灰尘收集容器的内表面相距预定距离。
优选地但不是必要地,空气导向构件的所述末端向下并且向着第一灰尘收集容器的底部弯曲。
优选地但不是必要地,所述第一灰尘收集器还包括设置在与第一出口相邻的空气流动通道上的过滤构件,用于从向第一出口排放的空气中去除污物颗粒。
优选地但不是必要地,所述第一灰尘收集器还包括从第一灰尘收集容器的底部突出预定高度的灰尘运动防止构件,用于防止收集在第一灰尘收集容器中的污物颗粒返回到第一入口。
优选地但不是必要地,所述第二灰尘收集器包括第二灰尘收集容器,形成第二灰尘收集器的外部轮廓,并且将从空气中分离的微小的污物颗粒收集在其中;多个旋风器,沿着第二灰尘收集容器的内周布置,用于从从第一灰尘收集器吸入的空气中离心地分离微小的污物颗粒。
优选地但不是必要地,每个旋风器包括旋风室,用于从从第一灰尘收集器吸入的空气中离心地分离微小的污物颗粒;室壁,设置在第一灰尘收集容器和第二灰尘收集容器之间,并且形成旋风室;第二入口,用于将从第一灰尘收集器排放出的空气吸入到旋风室中;第二出口,用于将在旋风室中分离了微小的污物颗粒的空气排放到外部。
优选地但不是必要地,盖子单元包括盖子;空气流入导向管道,与第一灰尘收集器的第一出口和旋风器的第二入口流动相通;空气流出导向管道,与旋风器的第二出口流动相通;排气管,设置在盖子上,用于聚集从各个空气流出导向管道排放出的空气并且将所述空气排放到外部。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会变得清楚和更加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灰尘收集设备的外观的透视图;图2是显示图1的多灰尘收集设备的内部的透视图;图3是沿着III-III线剖开的图1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灰尘收集设备。
参照图1,多灰尘收集设备100包括圆柱形的灰尘收集单元200和设置在所述灰尘收集单元200的上部的盖子单元500。吸气管210设置在灰尘收集单元200的下方,用于将外部空气导向到灰尘收集单元200的第一灰尘收集器300(见图2)的内部。灰尘收集单元200从通过吸气管210吸入的空气中分离污物颗粒,并且排放被清洁过的空气。排气管540设置在盖子单元500的上部,用于将从灰尘收集单元200排放出的空气排放到多灰尘收集设备100的外部。
参照图2和图3,灰尘收集单元200包括第一灰尘收集器300,通过重力和惯性将污物颗粒从吸入的空气中进行第一次分离;第二灰尘收集器400,绕着第一灰尘收集器300的外周排列,用于通过离心力将在第一灰尘收集器300中没有分离出的微小的污物颗粒进行第二次分离。
第一灰尘收集器300包括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空气导向构件320、污物运动防止构件330和过滤构件340。
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形成第一灰尘收集器300的外部轮廓并且具有圆柱形形状。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具有形成在其底部314的第一入口311,第一入口311与吸气管210流动相通以从吸气管210中吸入空气。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具有形成在其上部用于排放空气的第一出口312。通过第一入口311吸入的空气中包括的相对大和重的污物颗粒在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中被过滤,并且被去除污物的空气通过第一出口312被排放到第二灰尘收集器400。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污物颗粒被收集在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的底部314。如上所述,由于污物颗粒被分离出并且被收集在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中,所以不需要额外的污物容器。因此,多灰尘收集设备100的体积可大大减小。
设置在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中的空气导向构件320导向在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中吸入的空气,使其沿着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的内表面313的方向,从而通过重力和惯性从该空气中分离污物颗粒。优选地,空气导向构件320形成为具有预定曲率半径的弧形。因为存在空气导向构件320,所以通过第一入口311吸入的空气在具有较小的摩擦力和阻力的情况下沿着曲线运动,因此减小了由于空气阻力导致的压力损失。
空气导向构件320具有与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的底部314相隔预定距离的末端321。空气导向构件320的该末端321也与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的内表面313相隔预定距离。因此,空气流经空气导向构件320的末端321和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的内表面313之间。
如上所述,空气导向构件320将充有污物的空气导向到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的内表面313。此时,污物颗粒与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的内表面313碰撞,从而被从空气中分离。空气导向构件320的末端321向下并且向着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的底部314弯曲。在吸入第一污物收集容器310中的空气中包含的污物颗粒通过重力和惯性具有保持下降的趋势,从而向着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的底部314下降。另一方面,分离了污物的空气由于设置在真空吸尘器(未示出)中的吸风电机(未示出)的吸力而上升。
如上所述,由于污物颗粒通过重力和惯性从吸入的空气中分离,所以可减小压力损失并且可保持吸力。另外,因为第一入口311形成在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的底部314,所以防止了空气流动方向的突变,并且不限制多灰尘收集设备100的设计。例如,多个旋风器可按照环形方式绕着第一灰尘收集器300排列。
污物运动防止构件330从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的底部314突出预定高度。构件330的所述预定高度最好低于空气导向构件320与底部314相隔的预定距离。污物运动防止构件330防止收集在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的底部314上的污物颗粒返回到第一入口311。
过滤构件340设置在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中,并且在与第一出口312相邻的空气通道上。从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上升的空气在通过第一出口312排出之前经过过滤构件340。如果一些污物颗粒没有通过重力和惯性从空气中分离,则它们被过滤构件340过滤。虽然过滤构件340采用各种形状和材料,但是它最好采用具有简单板形的小网孔构件。板形过滤构件340防止污物颗粒进入第二灰尘收集器400,因此提高了灰尘收集效率。
第二灰尘收集器400包括形成第二灰尘收集器400的外部轮廓的圆柱形的灰尘收集容器410,以及沿着第二灰尘收集容器410的内周排列的多个旋风器420。多个旋风器420将没有被第一灰尘收集器300分离的微小的污物颗粒进行分离,并且第二灰尘收集容器410将在各个旋风器420中分离的污物颗粒收集在其中。因为第二灰尘收集容器410收集在旋风器420中分离的污物颗粒,所以不需要额外的污物容器。每个旋风器420包括旋风室421、形成旋风室421的室壁422、第二入口423和第二出口424。室壁422具有倒圆锥形特征,其直径向下端逐渐变小并且其下端的一部分被切除。含有微小的污物颗粒的空气在旋风室421中下降,形成漩涡。微小的污物颗粒通过离心力被分离并且被收集在第二灰尘收集容器410的底部。从第一灰尘收集器300排放的空气从第二入口423流入,并且在旋风室421中分离了微小的污物颗粒的空气通过第二出口424被排放。
盖子单元500被设置在第一灰尘收集器300和第二灰尘收集器400的上方,并且包括与第二灰尘收集容器410相连的盖子510、空气流入导向管道520、空气流出导向管道530和设置在盖子510之上的排气管540。空气流入导向管道520在第一灰尘收集器300的第一出口312和旋风器420的第二入口423之间流动相通,空气流出导向管道530与旋风器420的第二出口424流动相通。盖子510可与空气流入导向管道520和空气流出导向管道530一体地形成,或者可被构造为与它们分离。排气管540设置在盖子510的上方并且与空气流出导向管道530流动相通。排气管540通过空气流出导向管道530将从旋风器420排放出的空气排放到多灰尘收集设备100的外部。在该实施例中,排气管540设置在盖子510上方,但是这不应该被理解为限制性的。排气管540可设置在盖子510的侧面。
参照图3,现在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灰尘收集设备100的操作。
当将功率施加到真空吸尘器(未示出)上时,产生吸力。通过该吸力,充有污物的空气通过吸气管210和第一入口311被吸入到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中。
通过第一入口311吸入的空气被空气导向构件320导向,流向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的内表面313,上升到预定高度然后下降。此时,相对大和重的污物颗粒与第一灰尘收集容器的内表面发生碰撞,并且通过重力和惯性被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分离的污物颗粒掉落到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的底部314。
分离了大污物颗粒的空气上升,并且从空气导向构件320的末端321和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的内表面313之间的空间中出去。此时,在上升的空气中含有的一些污物颗粒被过滤构件340过滤掉,并且它们粘在过滤构件340上或者掉落到第一灰尘收集容器310中。
流经过滤构件340的空气从第一出口312出去,并且流入到盖子单元500的多个空气流入导向管道520中。流经空气流入导向管道520的空气通过第二入口423流入各个旋风室421。微小的污物颗粒在旋风室421中与空气离心地分离并且被收集在第二灰尘收集容器410的底部。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多灰尘收集设备100首先通过重力和,惯性分离和收集相对大和重的污物颗粒,然后通过离心力分离和收集微小的污物颗粒。因此,与在第一和第二步分离的步骤中都使用离心力的传统的旋风灰尘收集设备相比,可减少压力损失并且可保持吸力。继而,可减小功率损耗。
另外,由于第一灰尘收集器300和第二灰尘收集器400从空气中分离污物颗粒,并且它们自身收集分离的污物颗粒,所以不需要额外的污物容器。因此,多灰尘收集设备的体积大大减小。
由于在第一灰尘收集器300中设置了过滤构件340,所以污物颗粒被防止进入第二灰尘收集器400。另外,在第二灰尘收集器400中设置了多个第二旋风器420,所以提高了微小的污物颗粒的收集效率。
因为用于从中吸入空气的第一入口311被设置在第一灰尘收集器300的底部314上,所以多灰尘收集设备100的设计变得简单。
上述实施例和优点只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发明。本发明可容易地应用到其它类型的设备中。另外,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只是阐述性的,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并且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多灰尘收集设备,包括第一灰尘收集器,具有与吸气管相连的底部,外部空气通过吸气管被吸入,该第一灰尘收集器利用重力和惯性从通过吸气管吸入的空气中分离污物颗粒,并且将分离的污物颗粒收集在其中;第二灰尘收集器,围绕第一灰尘收集器布置,用于从从第一灰尘收集器吸入的空气中分离微小的污物颗粒,并且将分离的微小的污物颗粒收集在其中;盖子单元,设置在第一灰尘收集器和第二灰尘收集器的上方,用于将从第一灰尘收集器排放出的空气导向到第二灰尘收集器,并且将从第二灰尘收集器排放出的空气排放到外部,其中,第一灰尘收集器包括圆柱形的第一灰尘收集容器,具有与吸气管相连的第一入口和用于排放空气的第一出口,第一灰尘收集容器将从空气中分离的污物颗粒收集在其中;空气导向构件,设置在第一灰尘收集容器的内部,并且导向通过第一入口吸入的空气,使其沿着第一灰尘收集容器的内表面方向,从而污物颗粒通过重力和惯性从空气中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灰尘收集设备,其中,所述空气导向构件呈具有预定曲率半径的弧形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灰尘收集设备,其中,所述空气导向构件具有末端,该末端距离第一灰尘收集容器的底部预定高度,并且该末端被设置为与第一灰尘收集容器的内表面相距预定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灰尘收集设备,其中,空气导向构件的所述末端向下并且向着第一灰尘收集容器的底部弯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灰尘收集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灰尘收集器还包括设置在与第一出口相邻的空气流动通道上的过滤构件,用于从向第一出口排放的空气中去除污物颗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灰尘收集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灰尘收集器还包括从第一灰尘收集容器的底部突出预定高度的灰尘运动防止构件,用于防止收集在第一灰尘收集容器底部上的污物颗粒返回到第一入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灰尘收集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灰尘收集器包括第二灰尘收集容器,形成第二灰尘收集器的外部轮廓,并且将从空气中分离的微小的污物颗粒收集在其中;多个旋风器,沿着第二灰尘收集容器的内周布置,用于从从第一灰尘收集器吸入的空气中离心地分离微小的污物颗粒,其中,每个旋风器包括旋风室,用于从从第一灰尘收集器吸入的空气中离心地分离微小的污物颗粒;室壁,设置在第一灰尘收集容器和第二灰尘收集容器之间,并且形成旋风室;第二入口,用于将从第一灰尘收集器排放出的空气吸入到旋风室中;第二出口,用于将在旋风室中分离了微小的污物颗粒的空气排放到外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灰尘收集设备,其中,所述盖子单元包括盖子;空气流入导向管道,与第一灰尘收集器的第一出口和旋风器的第二入口流动相通;空气流出导向管道,与旋风器的第二出口流动相通;排气管,设置在盖子上,用于聚集从各个空气流出导向管道排放出的空气并且将所述空气排放到外部。
9.一种多灰尘收集设备,包括灰尘收集单元,具有空气导向构件和过滤构件,空气导向构件用于通过重力和惯性从吸入的空气中分离污物颗粒,过滤构件用于从排放的空气中去除污物颗粒;多个旋风器,用于使从灰尘收集单元排放出的空气旋转,并且通过离心力从空气中分离微小的污物颗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灰尘收集设备,还包括盖子单元,其具有导向管道和排气管,导向管道用于将从灰尘收集单元排放的空气导向到多个旋风器,排气管用于将从多个旋风器排放出的空气导向到外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灰尘收集设备,其中,所述多个旋风器沿着灰尘收集单元布置。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多灰尘收集设备。该设备包括灰尘收集单元,该灰尘收集单元具有通过重力和惯性从吸入的空气中分离污物颗粒的空气导向构件和用于从被排放的空气中去除污物颗粒的过滤构件。该设备还包括多个旋风器,用于使从灰尘收集单元排放出的空气旋转,并且通过离心力从空气中分离微小的污物颗粒。
文档编号A47L9/00GK1839739SQ20061000143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9日
发明者金闵河, 韩政均, 吴长根 申请人: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