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910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保温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保温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高效保温性能和外形美观的保温壶。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盛水的水壶有多种结构,根据其应用领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保温结构。如仅用于盛水的咖啡壶、茶壶等产品,一般采用双层壶壁结构,进一步可以将壶壁之间抽真空,更具保温效果;或者是内层采用隔温防水材料,如陶瓷,外层采用不锈钢作为装饰层。用于直接加热的直热式热水壶,由于加热装置持续提供热量给热水壶,所以一般不采用保护结构,多数由单层金属一体成型构成,成本低。而对于内置有加热装置的电热水壶,结构是在设有加热装置的金属内胆的外侧加设一个外壳,外壳主要起到支撑、隔温防烫和装饰的效果。由于也是采用持续加温结构,所以对保温效果的要求不高,可以在外壳和内胆之间填充发泡材料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
虽然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存在不同的热水壶结构,均具有其自身的优点,不过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缺点。采用双层壶壁结构,并进行抽真空,这种结构虽然保温效果好,不过其制作成本十分高,并且仅仅适用于盛水的水壶,不能够被加热。单层金属壶体结构成本低廉,不过几乎不具有保温效果,需要通过持续加热来保持温度,因此浪费大量能源。陶瓷内胆、金属外壳的结构,金属外壳的作用仅仅是装饰而已,由于金属对颜料的附着能力很差,不适合图案喷绘等装饰效果;而且由于陶瓷内胆导热效果差,这种结构也不适用于加热。内置加热装置的电热水壶结构,这种结构一般适用于大型加热壶,采用固定式供水,不便于移动。而且其外壳一般采用塑料或金属制作,主要起到装饰作用而已,保温性能主要由外壳和内胆之间的空气层或发泡材料来实现,保温效果十分一般。因此可以看出现有的热水壶的保温效果十分一般,进一步导致了加热效率低,能源浪费等问题。而保温效果好的结构却难以用于加热,或制作成本太高,装饰效果也显得低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高效保温性能,结构简单,且能够进行精美装饰的保温壶。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其目的。
本发明设计的保温壶,结构至少包括壶体、壶盖和设于壶体一侧向外延伸的壶嘴,其主要设计结构是所述壶体的侧壁包括内胆、填充层和外壳三层结构,所述内胆由金属材料制成,填充层由隔温填充材料构成,外壳由陶瓷材料制成。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每一层所采用的材料及其结构构成,各个层均具有重要的功能。内胆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一般是采用不锈钢一体冲压成型的壳体,其目的是直接用于盛装液体。金属材料具有导热快,造型多样化,制作简单等优点,所以能够适用于加热型的保温壶使用。且金属内胆具有镜面反射作用,能够减少壶内液体对外部的热辐射导致的热量散发。隔热材料填充在外壳和内胆之间,形成一个填充层,起到保温、隔热和消音的作用,一般采用发泡材料填充。外壳采用陶瓷材料制作,形成了第二保温层,使得内胆中液体的热量更不容易散发,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而且陶瓷外壳的另一优点是具有美观的装饰效果,使得壶体外观显得十分高档,可以适用于高级场所使用。陶瓷还容易进行上色和绘画,且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使用也不会褪色,所以能够设计各种各样、风格各异的陶瓷外壳,使得产品类型更为多样化,适合不同层次的群体使用。
由于液体是从内胆中通过壶嘴流出的,因此所述壶嘴最好与内胆为一体式结构。这样能够减少构件之间的水密件的使用,结构上也更加稳定。壶嘴可以设于壶体顶部边缘,或者是壶体侧面。后者需要穿过填充层和外壳,因此在制作外壳的时候预留安装壶嘴的孔,安装的时候将壶嘴穿过所述孔与内胆相配合,并进行焊接即可。
在上述的基础结构上,本发明可以进一步衍生设计出针对不同应用领域的保温壶。第一种结构是壶体的壶底包括内胆、填充层和底座三层结构,所述内胆由金属材料制成,填充层由隔温填充材料构成,底座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这种壶由于采用几乎是全方位的密封保温结构,因此具有最好的保温效果,不过不适合加热,可以用作持久保温的咖啡壶或茶壶使用。第二种结构是所述壶体的壶底为内胆的底部,内胆由金属材料制成。采用内胆的底部作为壶底,可以直接放在加热装置上加热,如火炉或电磁炉等。由于本发明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在加热的过程中,热量不容易流失,因此提高保温壶加热的效率,相对于现有的水壶缩短了加热时间,节省了能源。另一种结构是在第二种结构上做进一步的改良,在壶体壶底上设有电加热装置,对于电热盘等加热装置,还可以在其外侧设有底座与外壳相配合,用于保护电热盘不与外界接触。由于具有良好的保温结构,因此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在外壳和内胆之间留有较大空气腔用于隔热,所以本发明的电热型保温壶结构可以十分紧凑,体积较小,便于携带移动,且同样具有高效的加热性能和节能效果。
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因此可以直接用手移动壶体。对于容量较大的水壶,本发明在外壳上连接有手柄,方便保温壶的移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本发明采用发泡材料填充层和陶瓷外壳具有双重保温效果,能够实现高效的保温性能,很好的防止热量散发。采用金属内胆使得保温壶可以应用于直接加热的热水壶领域,加工简易。由于具有良好的保温结构,在加热时具有很高的效率,缩短了加热时间,节省了能源。陶瓷外壳不仅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而且具有十分美观的装饰效果,可以设计多种图案,并且上色,颜色不会因为高温而脱落。陶瓷外壳显得整个保温壶美观大方,而且具有很好的防污效果,不会被油污或水侵蚀,清洁十分方便。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保温壶结构,包括壶体1、壶盖2和设于壶体1一侧向外延伸的壶嘴3,壶体1的侧壁包括内胆4、填充层5和外壳6三层结构,所述内胆4由金属材料制成,填充层5由隔温发泡填充材料构成,外壳6由陶瓷材料制成。壶底包括内胆4、填充层5和与外壳6配合的底座8三层结构。壶嘴3设于壶体1的顶部边缘,与内胆4为一体式结构。壶体1整体呈倒锥形,侧面设有手柄9。本实施例设计的保温壶结构主要用于盛装液体保温,如茶壶、咖啡壶等,可以在壶体内加装滤网用于隔离茶叶和水。
本设计基本上为全封闭式保温结构,壶盖2可以采用隔温材料制作或加设保温结构(图中未示出),侧壁具有内胆4、填充层5和外壳6三层保温结构。使用时直接在保温壶中装入调配好的咖啡或茶水,由于金属内胆4具有镜面作用,能够防止壶内液体对外进行热辐射;发泡填充层5能够有效减少壶内液体通过金属内胆4对外进行热传导;陶瓷外壳6不仅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而且能够在外壳6画上花纹图案,花纹图案的颜色是固化在陶瓷材料中的,在陶瓷烧制的过程中便形成。壶底也同样具有内胆4、填充层5和底座8三层结构,底座8可以采用金属、塑料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因此,无论使用多长时间,或在任何高温的情况下,均不会脱落,外观美观大方,便于清洗。
在壶内装入液体之后,由于具有三层的高效保温结构,因此液体能够在壶内维持很长时间温度变化不大,十分适合高温或冰冻饮料的盛装。手柄9也便于保温壶移动,使得使用更为方便。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保温壶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壶体1、壶盖2和设于壶体1一侧向外延伸的壶嘴3,壶体1的侧壁包括内胆4、填充层5和外壳6三层结构,所述内胆4由金属材料制成,填充层5由隔温发泡填充材料构成,外壳6由陶瓷材料制成。壶体1的壶底为内胆4的底部,与内胆4一体化成型,均由金属制成。壶嘴3设于壶体1侧面,穿过填充层5和外壳6。壶体1侧面设有手柄9,侧壁的三层保温结构的作用及效果如实施例1所描述。
本设计为一种直热式加热型的保温壶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水装入保温壶内,让后将保温壶置于火炉或电磁炉上进行加热。由于是直接对金属内胆4进行加热,能够迅速将热量传导到壶内,被液体吸收。且由于壶体1的侧壁具有内胆4、填充层5和外壳6三层保温结构,因此大大降低壶内的液体向外散发的热量,提高了加热效率,从而节省了能源。在非加热状态下,由于壶体1的三层保温结构的设置,使本保温壶具一定程度的保温功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热式的保温壶结构,如图3所示。与上两个实施例一样,包括壶体1、壶盖2和设于壶体1一侧向外延伸的壶嘴3,壶体1的侧壁包括内胆4、填充层5和外壳6三层结构,所述内胆4由金属材料制成,填充层5由隔温发泡填充材料构成,外壳6由陶瓷材料制成。改良的结构在于壶体1的壶底上设有电加热装置7,壶底为与内胆4一体化成型的金属结构。所述的电加热装置7为通用的电热盘或半导体电热装置,电加热装置7的外侧设有底座8与外壳6相配合,底座8用于保护电加热装置7。在底座8上还设有开关插座71用于与外部的电源连接,一般采用360°旋转式开关插座结构。本实施例的壶嘴3采用与实施例2一样的结构,设于壶体1侧面,穿过填充层5和外壳6(图中未示出)。手柄9设于壶体1的顶部,为提手式结构。侧壁的三层保温结构的作用及效果如实施例1所描述。
在使用的过程中,在壶体1内装入液体,然后将开关插座71与外部电源连接,接通电加热装置7,电加热装置7通过金属内胆4底部对壶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壶体1的侧壁具有内胆4、填充层5和外壳6三层保温结构,因此大大降低壶内的液体向外散发的热量,提高了加热效率,从而节省了能源。在非加热状态,壶体1的三层保温能够保持壶内的液体热量不会散发,壶体底部由于持续与尚具余热的电加热装置7接触,且密封式的底座8内形成的空气腔也起到一定隔热保温的作用,因此壶体1底部的热量也不容易散发。使得本设计成为一种具有高效节能,且能够长时间保持液体温度的电热式保温壶。
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4所示,除形状外,主要结构和工作过程与实施例3相似。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壶嘴3设于壶体1的顶部边缘,与内胆4为一体式结构,手柄9为设于壶体1侧面,向外延伸的结构。并且在底座8内侧填充有发泡材料,使得壶体1底部更具保温效果。本设计与实施例3的设计均可以与现有电热水壶一样设置有电控装置等提高电器使用安全性的结构,这些装置可以同样安装在底座8内侧。
上述实施例2、3和4均与实施例1一样,陶瓷结构的外壳6可以进行花纹图案的装饰,使得外观更具美感。而且上述壶体1的侧壁结构均具有高效的三层保温层,因此在壶体1外侧是基本上感觉不到热量的,可以直接用手接触壶体1侧壁,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4项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任何侧壁具有金属内胆4、发泡填充层5和陶瓷外壳6的保温壶结构均属于本设计所要求保护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温壶,至少包括壶体(1)、壶盖(2)和设于壶体(1)一侧向外延伸的壶嘴(3),其特征是所述壶体(1)的侧壁包括内胆(4)、填充层(5)和外壳(6)三层结构,所述内胆(4)由金属材料制成,填充层(5)由隔温填充材料构成,外壳(6)由陶瓷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壶,其特征是所述壶嘴(3)与内胆(4)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壶,其特征是所述壶体(1)的壶底包括内胆(4)、填充层(5)和底座(8)三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壶,其特征是所述壶体(1)的壶底由内胆(4)底部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壶,其特征是在壶体(1)壶底上设有电加热装置(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壶,其特征是在所述电加热装置(7)的外侧设有底座(8)与外壳(6)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温壶,其特征是外壳(6)上连接有手柄(9)。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温壶,其特征是所述壶嘴(3)设于壶体(1)顶部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温壶,其特征是所述壶嘴(3)设于壶体(1)侧面,穿过填充层(5)和外壳(6)。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温壶,其特征是所述的隔温填充材料为发泡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液体保温装置领域,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高效保温性能,结构简单,且能够进行精美装饰的保温壶。结构至少包括壶体、壶盖和设于壶体一侧向外延伸的壶嘴,其改良结构是所述壶体的侧壁包括内胆、填充层和外壳三层结构,所述内胆由金属材料制成,填充层由隔温填充材料构成,外壳由陶瓷材料制成。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每一层所采用的材料及其结构构成,各个层均具有重要的功能。
文档编号A47J41/00GK101019730SQ20071002714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3日
发明者刘晓, 肖燕 申请人:广州市盛怡五金铁艺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