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的水窗结构的新型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44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改进的水窗结构的新型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热水壶,更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水 窗结构的新型电热水壶。
背景技术
常见的设置在电热水壶上的水窗由于结构装配的原因,从而使得 水窗的密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影响了电热水壶的使用。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 改进的水窗结构的新型电热水壶。本实用新型具有装配简单实用可靠 且美观的水窗结构,从而简化了水窗的装配,确保水窗的密封质量, 同时还起到了美化外观的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具有改进的水窗结构的新型电热水壶,所述的水窗结构是由壶 体、水窗、水窗内盖及密封圈组成;水窗下缘周边开有扣位孔,水窗 内盖在其相应位置向内开有扣位,其扣位向内扣紧在水窗相应扣位孔 内;水窗与水窗内盖之间为壶身压凹沉台及密封圈,通过密封圈自身 的预紧量绷紧水窗及水窗内盖,并起密封作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壶身上开有水窗孔,孔边均匀压凹字形 沉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壶身水窗孔孔边可内折成"凹" 字形台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水窗内盖为整圈向内间断性扣位。所述的水窗为整圈间断性扣位孔(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水窗与壶体压凹之间通过密封圈作密封并作预紧,通过水窗内盖扣位与水窗扣位孔扣紧在一起,大大简化了水窗的装配,确保水窗的密封质量,同时还起到了增大可视面积、美化外观的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视图; 图3为图2中的E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图5为图4的B-B剖面视图;图6为图5中的F部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4的水窗孔局部示意图;图8为图7的C-C剖面视图;图9为图1的水窗孔局部示意图;图10为图9的D-D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所描述之范围。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视图; 图3为图2中的E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的B-B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1的B-B剖面视图;图6为图5中的F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的C-C剖面示意图;图8为图7的C-C剖面示意图;图9 为图1的D-D剖面示意图;图10为图9的D-D剖面示意图。如图1 图IO所示具有改进的水窗结构的新型电热水壶,所述的水窗结构是由壶 体l、水窗4、水窗内盖6及密封圈3组成;水窗下缘周边开有扣位 孔41,水窗内盖6在其相应位置向内开有扣位61,其扣位向内扣紧 在水窗相应扣位孔内;水窗与水窗内盖之间为壶身压凹沉台5及密封 圈3,通过密封圈自身的预紧量绷紧水窗及水窗内盖,并起密封作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壶身上开有水窗孔11,孔边均匀压凹 字形沉台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壶身水窗孔孔边可内折成"凹" 字形台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水窗内盖为整圈向内间断性扣 位。所述的水窗为整圈间断性扣位孔(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水窗与壶体压凹之间通过密封圈作密封并作预 紧,通过水窗内盖扣位与水窗扣位孔扣紧在一起,大大简化了水 窗的装配,确保水窗的密封质量,同时还起到了增大可视面积、美化外观的效果。
权利要求1.具有改进的水窗结构的新型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窗结构是由壶体、水窗、水窗内盖及密封圈组成;水窗下缘周边开有扣位孔,水窗内盖在其相应位置向内开有扣位,其扣位向内扣紧在水窗相应扣位孔内;水窗与水窗内盖之间为壶身压凹沉台及密封圈,通过密封圈自身的预紧量绷紧水窗及水窗内盖,并起密封作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进的水窗结构的新型电热水壶,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身上开有水窗孔,孔边均匀压凹字形沉台。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改进的水窗结构的新型电热水壶,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身水窗孔孔边可内折成"凹"字形台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进的水窗结构的新型电热水壶,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窗内盖为整圈向内间断性扣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进的水窗结构的新型电热水壶,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窗为整圈间断性扣位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改进的水窗结构的新型电热水壶。本实用新型的水窗结构是由壶体、水窗、水窗内盖及密封圈组成;水窗下缘周边开有扣位孔,水窗内盖在其相应位置向内开有扣位,其扣位向内扣紧在水窗相应扣位孔内;水窗与水窗内盖之间为壶身压凹沉台及密封圈,通过密封圈自身的预紧量绷紧水窗及水窗内盖,并起密封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水窗与壶体压凹之间通过密封圈作密封并作预紧,通过水窗内盖扣位与水窗扣位孔扣紧在一起,大大简化了水窗的装配,确保水窗的密封质量,同时还起到了增大可视面积、美化外观的效果。
文档编号A47J27/21GK201119758SQ20072005658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5日
发明者蔡盛和 申请人:蔡盛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