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加热器用的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508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加热器用的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器用的排水装置,尤其涉及到电热水壶、 咖啡壶、煮茶机等中的液体加热器用的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液体加热器具中一般是采用单一的控制阀门,如防滴阀、单 向阀等,此结构的两个连通的容器皆是固定的,或者最多只有中一个容器可 以移走。若要将与阀门相连接的容器移走,原有的结构形式就不能满足要求, 即不能起到防滴、防漏的效果。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实现两个容器在任何一个或两者都移走的情况下,有 良好的防滴、防漏效果的一种液体加热器用的排水装置。本使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是一种液体加热器 用的排水装置,包括上容器及下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阀,在开关阀 内设有进水腔、出水腔及使进水腔与出水腔开闭的软阀芯,进水腔与上容器 的出水口连通,出水腔与下容器进水口连通;还包括设在上容器出水口处的 起开闭作用的上阀芯及套设在上阀芯上的上复位弹簧;还包括固定在进水腔 内的将上阀芯往上顶的顶杆;还包括设在出水腔的出水口处的起开闭作用的 下阀芯及套设在下阀芯上的下复位弹簧;还包括电磁阀,电磁阀的铁芯与软 阀芯连接。在所述的下阀芯的下端固定有一安装盘。 在所述的上阀芯的下部设有与顶杆的端部相配合的凹槽。 在所述的上阀芯上设有上封水圈,在下阀芯上设有下封水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当上、下两容器移走时,能 有效的防滴、防漏,不会因漏放某一容器而误排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如图1所示,其是一种液体加热器用的排水装置,包括上容器l及下容 器13,开关阀7,设在上容器出水口处的起开闭作用的上阀芯2、套设在上阀芯上的上复位弹簧3,固定在进水腔内的将上阀芯往上顶的顶杆IO,设在 出水腔的出水口处的起开闭作用的下阀芯9、套设在下阀芯上的下复位弹簧 11及电磁阀6。在开关阀7内设有进水腔71、出水腔72及使进水腔与出水 腔幵闭的软阀芯5,进水腔与上容器1的出水口连通,在其配合处设有封水 圈4;出水腔与下容器13进水口连通,在其配合处设有封水圈8;电磁阀的 铁芯61与软阀芯连接。本实施例中,在下阀芯9的下端固定有一安装盘12;为了使顶杆与上阀芯更好的配合,在上阀芯的下部设有与顶杆的端部相配合 的凹槽22。在上阀芯2上设有上封水圈21,在下阀芯9上设有下封水圈91。 使用时,当上容器1的进水口对着开关阀7的进水口时,顶杆10位于 凹槽22中并将上阀芯2往上顶,上阀芯处于开启状态,液体从上容器与上 阀芯的间隙往下流动;当下容器13的入水口对着开关阀7的出水口时,下 容器将下阀芯9往上顶,下阀芯处于开启状态,液体从出水腔与下阀芯的间 隙流动;此时如电磁阀6的铁芯61带动软阀芯5往外移动一定距离,本实 用新型处于开启状态。当上容器被移走时,上阀芯失去了顶杆的向上的作用 力,在上复位弹簧3的作用下上阀芯复位,将上容器的出水口密封住,起到 了防漏的效果;当下容器被时,下阀芯失去了下容器的向上的顶力,在下复 位弹簧11的作用下,下阀芯复位,将开关阀7的出水口密封住,有效的起 到了防滴、防漏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液体加热器用的排水装置,包括上容器及下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阀(7),在开关阀内设有进水腔(71)、出水腔(72)及使进水腔与出水腔开闭的软阀芯(5),进水腔与上容器(1)的出水口连通,出水腔与下容器(13)的进水口连通;还包括设在上容器出水口处的起开闭作用的上阀芯(2)及套设在上阀芯上的上复位弹簧(3);还包括固定在进水腔内的将上阀芯往上顶的顶杆(10);还包括设在出水腔的出水口处的起开闭作用的下阀芯(9)及套设在下阀芯上的下复位弹簧(11);还包括电磁阀(6),电磁阀的铁芯(61)与软阀芯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体加热器用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阀芯(9)的下端固定有一安装盘(12)。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体加热器用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阀芯(2)的下部设有与顶杆(10)的端部相配合的凹槽(22)。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体加热器用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 上阔芯(2)上设有上封水圈(21),在下阀芯(9)上设有下封水圈(9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器用的排水装置,包括上容器及下容器,特点是包括开关阀,在开关阀内设有进水腔、出水腔及使进水腔与出水腔开闭的软阀芯,进水腔与上容器的出水口连通,出水腔与下容器的进水口连通;还包括设在上容器出水口处的起开闭作用的上阀芯及套设在上阀芯上的上复位弹簧;还包括固定在进水腔内的将上阀芯往上顶的顶杆;还包括设在出水腔的出水口处的起开闭作用的下阀芯及套设在下阀芯上的下复位弹簧;还包括电磁阀,电磁阀的铁芯与软阀芯连接。上、下两容器可同时移走,能有效的防滴、防漏,不会因漏放某一容器而产生误排放。
文档编号A47J31/44GK201104796SQ20072012509
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5日
发明者吴国锐, 梁永炎, 石太刚 申请人:广东伟德利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