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嘴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288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嘴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高龄老人的护理,尤其涉及用于抽吸除去附着于高龄老人 身体上的排泄物等的管嘴的构造。
背景技术
近年来,卧床不起或患老年痴呆症的高龄老人急剧增加,与之相应,其护 理,尤其是对排泄物的处理成为极大的问题。
通常,对于高龄老人的排泄物的处理使用纸尿裤进行。即,现状是通过在 排便后或定期地更换纸尿裤来进行排泄物的处理。但是,只将纸尿裤更换成新 的,排泄物的一部分仍附着在身体上,在卫生上存在问题。因而,在更换纸尿 裤时,必不可少的是除去附着在身体上的排泄物。
过去,这样的排泄物的除去作业由护理人员以手工作业方式进行直接擦拭
除去高龄老人身体上的污物等。但是,在更换纸尿裤时,往往排泄物变干并已
经粘结固定在身体上,为了以手工作业将其除去,需要付出大量劳动。
鉴于这样的情况,本发明的发明人以至开发了可以将粘结固定物,尤其是 附着于身体上的固化的粘结固定物在短时间内很容易地抽吸除去的装置(曰本
特许申请平41-350930号)。
在此,使用图8和图9说明该装置的构造和功能。此外,图8是表示该装 置的构造的总体筒图,图9是表示其功能的示意图。
本装置简言之由抽吸系统部分和液体供给系统部分(喷液机构)构成。尤 其是前者,作为主要构成要素具有管嘴41,抽吸机构42,被抽吸物用罐43 以及连接该被抽吸物用罐43和管嘴41的波紋状的软管44。
其中,管嘴41为杯状物,从其开口吸入被抽吸物。并且,该管嘴41的与 身体接触的开口边缘部分,为了防止在操作中划伤皮肤,用由橡胶等制成的衬 垫41a包覆。
其次,与管嘴41连接的抽吸装置42,具体的是风扇电机,设置于被抽吸
物用罐43的上方并与其形成一体。另外,该净皮抽吸物用罐43起蓄积通过抽吸 装置42的作用从上述管嘴41吸入的被抽吸物的作用。因而,由抽吸装置42 产生的抽吸力经,皮抽吸物用罐43内的空间而起作用。此外,将水充填到被抽 吸物用罐43内,被吸入的被抽吸物在被抽吸物用罐43内与该水处于混合了的 状态。
'在抽吸装置42和被抽吸物用罐43之间连接有利用了前者的驱动力(旋转 力)的气液分离机构(未图示)。从而,不言而喻,只有空气从抽吸装置42 排出。顺便提一下,有关该气液分离机构,进而有关使用充填了水的被抽吸物 用罐的抽吸系统部分(通常,将其单独作为干湿两用清扫器使用)是已经公知 的(例如,日本特开平10-304993号公报等)。
上述液体供给系统部分(喷液机构)的一部分,抽吸装置42及被抽吸物 用罐43都收放在具有移动用车轮的箱体A内部。其中,虽未详细图示,但该 箱体A做成可分离为上下两件,以便能将被抽吸物用罐43内的污水更换新的。
其次是有关与上述抽吸系统部分一起构成抽吸装置的液体供给系统部分 (喷液机构),这是用于对从上述管嘴41吸入前的被抽吸物,即对粘结固定于 身体上的被抽吸物(排泄物)喷射例如微温水之类的液体的部分。
该液体供给系统部分仍如图8所表明的,作为主要结构要素具备储存液 体的液体用罐45,加热装置46,喷液用管嘴47,液体压送机构48,以及连接 该液体压送机构48和喷液用管嘴47的输液管49。
其中液体用罐45,加热装置46和液体压送机构48如上所述,收放在箱 体A内部。尤其是液体用罐45具有可以根据需要补充液体的可自由装拆的盖 45a。另一方面,加热装置46置于液体用罐45的下方,起到将充填在该液体 用罐45中的液体(具体的为水)加热到例如30。35。C的作用。再有,连接 在液体用罐45和输液管49之间的液体压送机构48,具体的说是电动泵,将 储存在液体用罐45内的液体向上述喷液用管嘴47压送。
喷液用管嘴47起着将通过液体压送机构48送来的液体对从上述管嘴41 吸入前的被抽吸物,即粘结固定于身体上的排泄物进行喷射的作用。尤其是该 喷液用管嘴47以向管嘴41内部突出的状态安装在该管嘴41上,从而使其与 管嘴41的敞开面相对。更准确地说,喷液用管嘴47以倾斜的状态设置,从而使液体通过管嘴41的敞开面的中心附近。
总而言之,上述抽吸装置如图9所示,可以从喷液用管嘴47对被抽吸物 (粘结固定于身体B,上的排泄物)M,喷射液体W,。并且,上述抽吸装置 的构成为,通过抽pJU几构42的作用将从粘结固定的位置剥离的被抽吸物M, 与该喷射的液体W, 一起从管嘴41吸入,最终将其储存在被抽吸物用罐43 内。因此,即使在要抽吸除去的被抽吸物W, 粘结固定于身体B,上的情况 下,也能^f艮容易地对其进行处理。即,已粘结固定的被抽吸物M,由于喷射 的液体W,的作用而软化,并迅速地剥离。并且,由于液体W,对其作用的 的冲击力,进一步促进了该被抽吸物M,的剥离。其结果,可以很容易地抽 吸除去粘结固定于身体B,上的被抽吸物M,。
然而,这样有用的抽吸装置也依然存在需要改进之处。即,被抽吸物M, 的抽吸除去作业理想的是使管嘴41与身体B,,即与皮肤以轻微接触的状态实 施。但是,有时管嘴41吸住了皮肤,要使管嘴41移动,换句话说要进行这种 操作变得极为困难。所说的这种不佳状态尤其多发生在对高龄老人等的粘结固 定在未绷紧的皮肤上的被抽吸物进行抽吸除去的时候。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也提出了在开口边缘部形成缺口以作为外部空气导 入口发挥作用的管嘴的方案。但是,由于高龄老人的皮肤皱紋多,即使在管嘴
的开口边缘部设有缺口,皱紋也会堵住缺口。在这样的状况下,很显然,缺口 不能作为外部空气导入口正常发挥作用,换言之,管嘴对皮肤的状态为不稳定 的状态,仍然存在上述的操作性不佳的问题。
此夕卜,现有构造的管嘴还存在如下的问题。在被抽吸物的抽吸除去结束后, 当使管嘴离开皮肤时,在其瞬间外部空气急剧地流入到管嘴内。于是,管嘴的 内压迅速上升,有时喷射液体的一部分不能完全被抽吸而残留在皮肤上。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即使被抽吸物的附着面处于任何状 态下,在该面上都不会产生过强的吸附,操作性优良的管嘴。另外,提供一种 即使从被抽吸物附着的面迅速地离开,内压也不会急剧变化的管嘴。
上述问题是通过采用下述管嘴构造解决的,本发明的管嘴构造是其与抽 吸装置连接,用于吸入被抽吸物,其特征在于,具备在一端形成用于吸入被
抽吸物的开口的筒状的管嘴主体部;装在该管嘴主体部的开口一侧,并且在与 上述开口相对的面上形成开口的框状的吸口部;其结构为位于上述管嘴主体部 内,对与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开口面相对的被抽吸物可根据需要喷射液体的液体 喷射部;其构成为,上述开口部具有与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 重合的侧壁部的同时,在该侧壁部和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空 隙,另外,在上述吸口部的开口一侧设有与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开口侧端面重合 的延伸部,并在该延伸部和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开口侧端面之间形成有空隙,外 部空气经上述空隙从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开口抽吸。
本发明的另一管嘴构造是其与抽吸装置连接,用于吸入被抽吸物,其特 征在于,具备在前端形成用于吸入被抽吸物的开口的筒状的管嘴主体部;装 在该管嘴主体部的开口 一侧,并且在与上述开口相对的面上形成开口的框状的 吸口部;其结构为位于上述管嘴主体部内,对与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开口面相对 的被抽吸物可根据需要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部;其构成为,上述开口部具有与 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重合的侧壁部的同时,在该侧壁部和上 述管嘴主体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空隙,并且,该空隙的上述吸口部的开口侧的 端部以位于比上述液体喷射部的前端更靠该吸口部的开口侧的方式构成,外部 空气经位于比上述液体喷射部的前端更靠开口側的上述空隙端从上述管嘴主 体部的开口抽吸。
此外,在上述管嘴构造中,吸口部最好^L成可对管嘴主体部自由装拆的结 构。这样一来,例如在当污染物的附着达到某种程度以上时等,可以只更换吸 口部而管嘴主体部仍继续使用。尤其是在管嘴用于粘结固定在身体上的排泄物 的抽吸除去的场合,由于吸口部本身与整个管嘴相比是便宜的,因而可以对每 个接受护理的个人配置专用的吸口部。结果是,可以更加卫生的实施粘结固定 在皮肤上的被抽吸物的抽吸除去。
另外,最好在上述吸口部的开口侧设置与管嘴主体部的开口侧端面重合的 延伸部,并且在该延伸部和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开口侧端面之间形成空隙。这样 一来,经吸口部的侧壁部和管嘴主体部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隙从管嘴主体部的开 口吸入的外部空气在中途与被抽吸物的附着面直接冲撞变少,其结果是在管嘴 内部形成了适合于抽吸除去被抽吸物的外部空气气流。
反过去,上述问题是通过采用下述管嘴构造解决的,本发明的管嘴构造是 其与抽吸装置连接,用于吸入被抽吸物,其特征在于,具备在一端形成用于 吸入被抽吸物的开口的筒状的管嘴主体部;其结构为位于上迷管嘴主体部内, 对与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开口面相对的被抽吸物可根据需要喷射液体的液体喷 射部;在上述管嘴主体部内的上述液体喷射部的侧边,与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周 壁面大致平行地设有划分上述管嘴主体部内的空间的隔壁,并且上述隔壁的上 述管嘴主体部的开口一侧端部位于该管嘴主体部的开口附近,还在上述管嘴主 体部的周壁上的与上述隔壁相对的位置形成外部空气导入口 ,从该外部空气导 入口流入的外部空气经上述隔壁和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周壁面之间的空隙从上 述管嘴主体部的开口 一侧抽吸。
在管嘴采用了上述构造的场合,将存在于管嘴主体的周围的外部空气经常 导入到管嘴内部。即,在抽吸除去作业中导入管嘴内的外部空气不经过其端部 开口,而是经过不与被抽吸物附着面直接接触的周面上的开口。因此,即使被 抽吸物的附着面在任何状态下,例如即使在存在皱紋等,现有构造的管嘴不能 顺利地导入外部空气的状态下,也能毫无障碍地进行操作。
换句话说,采用了上述构造的管嘴,不会过强地吸附在被抽吸物的附着面 上,因此,可以极容易地进行移动管嘴的操作。尤其是在抽吸除去粘结固定在 高龄老人等的变成未绷紧的皮肤上的排泄物时,该管嘴可发挥特殊的效果。即, 对皮肤的吸附状况变得稳定,完全不存在操作性差的问题。
再有,如上所述将存在于管嘴主体部周围的外部空气经常导入到管嘴内 部。因此,即使该管嘴突然从附着了被抽吸物的面离开,外部空气也不会急剧 地流入到管嘴内。因此,管嘴的内压不会急剧改变,尤其是急剧上升,由于这 样,不会引起喷射的液体的一部分未完全被抽吸而残留在被抽吸物的附着面上 的问题。

图l是釆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造的管嘴的立体图。
图2是采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造的管嘴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3是釆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造的管嘴的主要部分的橫剖视

图4是采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造的管嘴在使吸口部分离的状 态下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采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造的管嘴的功能的使用状 态的剖^L图。
图6是表示采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造的管嘴的功能的使用状 态的剖^L图。
图7是表示采用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构造的管嘴在使用状态下的 简要剖一见图。
图8是表示现有的抽吸装置的构造的总体构造简图。 图9是表示现有的抽吸装置的功能的示意图。 图中
l-管嘴主体部,la-管嘴主体部的开口, 2-吸口部,3-液体喷射部,11-液体 喷射管,12-遮挡板,12a-缺口, 13-驱动机构,13a、 13b-引导壁,14-凹处,15-突起,21-吸口部的开口, 22a、 22b-侧壁部,23-凹部,24-空隙,25-开口, 26-延伸部,27-空隙,28-活塞,29-轴,30-巻簧(加力机构),H-软管,T-输液管, M-被抽吸物(附着于身体上的被抽吸物),B-身体,W-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图1-图6具体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l是采用了本实 施方式的构造的管嘴的立体图,图2和图3是该管嘴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和 橫剖视图,图4是在使吸口部分离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5和图6是在表示该 管嘴的功能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构造的管嘴(以下,称为本管嘴),简而言之,是连 接在抽吸装置上,用于吸入作为被抽吸物附着于身体上,尤其是粘结固定在身 体上的排泄物(以下,称为被抽吸物)。但是,同时使用的抽吸装置本身由于 可以原样使用先前说明的现有的抽吸装置,因而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另夕卜, 不言而喻,本管嘴除了用于抽吸除去附着于身体上的排泄物的作业以外,还可 用于其它各种用途。
除图1外,如图2和图3所表明的,本管嘴作为主要构成要素具有筒状
的管嘴主体部l,装在其开口侧的框状的吸口部2,以及i殳于管嘴主体部1内 的液体喷射部3。进一步说,该液体喷射部3—般由固定于管嘴主体部1上的
液体喷射管11,配置在与其喷射口相对的位置上,使其可在上下方向移位的L 字形的遮挡板12以及^f吏该遮挡板12移位的驱动4几构13构成。具有这种构造 的本管嘴如后文详述的那样,在不实施被抽吸物的抽吸除去时,从液体喷射管 喷射的液体(例如农i温水)冲撞到上述遮挡板12上,由此而产生的飞沫立即 被抽吸。总之,除了正进行抽吸除去作业外,液体不会飞出到管嘴之外。
先前所列举的构成要素中的管嘴主体部1如上所述为筒状(方筒状),在 其一端形成有用于吸入被抽吸物的开口 la。另一方面,从上述抽吸装置延伸 的软管H连接在其另一端上。此外,在管嘴主体部1的上面形成同心圆状地 形成有作为上述液体喷射部3的一部分的构成驱动^U构13的引导壁13a、13b, 并且,将其与管嘴主体部l做成一体。并且,被内侧的引导壁13a围成的区域 开有缺口,形成连接管嘴主体部1的内外的圆孔。
其次,装在管嘴主体部1的开口侧的吸口部2在与管嘴主体部1的开口相 对的面上形成有大小基本相同的开口 21。并且,吸口部2对管嘴主体部1是 装拆自如的。更具体的说,如表示使该吸口部从管嘴主体部1分离的状态的图 4所表明的,在管嘴主体部1的开口一侧的四个角部分的位置设有用于使吸口 部2的侧壁部22a、 22b的一部分位于其中的凹处14,还在该凹处14内形成 有微小的突起15。通过使形成于吸口部2的侧壁部内面的凹部23和该突起15 嵌合,从而将吸口部2卡紧并固定在管嘴主体部1上。
吸口部2如上所述具有与管嘴主体部1的外周面(相互对着的侧壁面)的 一部分重合的侧壁部22a、 22 b。进而,在側壁部22a、 22b和管嘴主体部1的 外周面之间,特别地形成有如图3所表明的空隙24。因而,将在后文详述, 在管嘴主体部1的周围存在的外部空气便从形成于吸口部2的侧壁部22a、 22 b的端部的细长开口 (外部空气导入口 ) 25流入,经上述空隙24而从管嘴主 体部1的开口 la抽吸。
另外,在吸口部的开口 21内,在左右两个位置设有与管嘴主体部1的开 口侧端面重合的延伸部26。换言之,从左右被该延伸部26夹住的大致矩形区 域成为了吸口部2的开口 21。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延伸部26和管嘴 主体部1的开口侧端面之间形成有空隙27。上述空隙24与该空隙27连通形 成了大致L字形的流道,从而,从上述开口 25流入的外部空气接着空隙24 通过空隙27,然后,从管嘴主体部l的开口 la抽吸。在抽吸作业中,在本管 嘴内总是形成图3的箭头所示的这样的气流。
下面,说明设在上述管嘴主体部1内的液体喷射部3,该液体喷射部3的 构成为,对与管嘴主体部1的开口面相对的被抽吸物,根据需要,特别是只要 在将管嘴接触到身体时便自动地喷射液体。
下面,对该液体喷射部3的构造进一步详细说明,首先,构成它的液体喷 射管11相对管嘴主体部1的位置和角度都不变化地牢固地进行安装(也可以 设置成一体)。在从管嘴主体部1的周面突出的其基端一侧上,连接着从上述 抽吸装置延伸的输液管T。在此,若为了更加慎重起见地说明,该输液管T的 另一侧的端部连接到电动泵等液体压送机构(未图示)上,该液体压送机构通 过输液管T将液体压送到液体喷射管11,最终从其前端喷射液体。
接着,说明与上述液体喷射管11 一起构成液体喷射部3的遮挡板12,该 遮挡板12如上所述,可在图2中的上下方向移位。并且,在管嘴主体部l内 未变成必要而充分的负压的状态下,即管嘴从被抽吸物的附着面离开的状态 下,遮挡板12留在上限位置,从液体喷射管11的前端喷射的液体沖撞到其下 端部。进一步说,在遮挡板12的垂直面部分上形成有矩形状的缺口 12a。在 被抽吸物的抽吸除去作业中,即在驱动机构13工作而使遮挡板12向下方移位 的状态下,从上述液体喷射管11喷射的液体通过该缺口 12a而从吸口部2的 开口 21喷出到外部。
再有,连接了遮挡板12的驱动机构13在管嘴主体部1内充分减压之际, 利用与大气压的压差,起着使该遮挡板12向下方移位的作用。在此,对该驱 动机构13的构造进一步详细说明。驱动机构13由上述的环状引导壁13a、13b, 设于引导壁内部的伞状的活塞28,穿过引导壁13a内、连接活塞28和上述遮 挡板12的轴29,以及总是向上对活塞28作用力的巻簧(加力机构)30构成。
这些构成要素中的活塞28,为了能在维持所需要的气密状态下在上下方 向移位,将其大部分收放在引导壁13b内。另一方面,在轴29和引导壁13a 之间有意地设有间隙,从该间隙抽吸由引导壁13b和活塞28形成的空间内的
空气。即,利用上述驱动机构13对管嘴主体部1内减压,当达到规定的压力 (负压)时,由于大气压和该负压的压差使活塞28克服巻簧30的力而向下方
移位。这时,由于轴29也随活塞28而向下方移位,其结果(驱动机构13工 作的结果),连接在轴29的下端的遮挡板12下降到下限位置。此外,为了使 轴29不旋转,实施与引导壁13a花键连接等限制。
下面,使用图5和图6说明本管嘴的功能。首先,图5表示在使抽吸装置 工作的状态下,将液体喷射到被抽吸物(附着于身体B上的排泄物)M上, 进行其抽吸除去的状况。这时,由于管嘴主体部1内形成充分的负压,因而,
驱动机构13如上述那样工作,将遮挡板12推压到下方。从而,从液体喷射管 11喷射的液体W不冲撞到遮挡板12上,而经该缺口 12a成为从管嘴主体部l 的开口 la喷射到外部的状态。即,连续喷射着的液体W不会被任何东西遮挡 地冲撞到被抽吸物M上,使其从所附着的面迅速地剥离。然后,剥离了的被 抽吸物都立即被抽吸。这样一来,本管嘴便发挥出非常优良的抽吸除去能力。
另一方面,在喷射着液体W的状态下,在使管嘴从被抽吸物附着面离开 的场合,管嘴主体部1的内压上升。换言之,大气压和管嘴主体部1的内压的 压差降低到驱动机构13的工作极限值以下。于是,遮挡板12立即上升到原来 的位置,其结果,从液体喷射管11喷射的液体W如图6所示冲撞到遮挡板 12上而被其遮挡。换言之,从液体喷射管11喷射的液体W在管嘴主体部1 内反转,而不会从其开口 la飞出到外部。因此,在喷射着液体的状态下,即 使无意识地使本管嘴从被抽吸物M的附着面离开,液体W也不会飞散,不会 引起污染周围环境之类的事故。
再有,采用了上述构造的管嘴,存在于管嘴主体部1的周围的外部空气由 上述的路径经常导入其内部。即,在抽吸除去作业中向管嘴内导入外部空气不 是经过与被抽吸物M的附着面相对的开口 21,而是经过未与被抽吸物M的附 着面直接接触的周面的开口 25进行的。因此,被抽吸物M的附着面无论处于 任何状态下,例如,即使是在因存在皱紋现有构造的管嘴不能顺利地导入外部 空气的状态下,本管嘴都能无任何障碍地进行工作。即,在使用本管嘴的场合, 它不会引起过强地吸附在被抽吸物的附着面上之类的不良状况,从而可以极容 易地进行使管嘴移动的操作。尤其是在抽吸除去附着于高龄老人等的没有绷紧
的皮肤上的排泄物的场合,本管嘴对皮肤的吸附状况也变得恒定,完全没有操 作性差之类的问题。
进一步iJt,如上所述将存在于管嘴主体部1的周围的外部空气经常导入管 嘴内部。因此,即使让本管嘴突然从被抽吸物M的附着面离开,外部空气也 不会急剧地流入到管嘴内。因此,管嘴内压不会急剧变化,尤其是急剧上升。 因此,不会引起已喷射的液体W的一部分未被完全抽吸而残留在被抽吸物M 的附着面上之类的问题。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虽然做成将喷射液体W的液体喷射管11固定,而使 遮挡板12活动,但也可以将其做成相反。即,也可将相当于液体喷射管的件 做成可动(可以翘起),另一方面,使相当于遮挡板的件固定。另外,不言而 喻,液体喷射部(尤其是驱动机构)的构造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定,可以适 当采用其它的方式。
接着,使用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另夕卜,该图是管嘴在使用状 态下的简要剖一见图。但是,有关本实施方式,其基本的技术思想及作用都是与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内容大致相同的。因此,下面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 为中心进行说明。
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构造的管嘴(以下,再次称为本管嘴)也连接在抽吸 装置上并用于抽吸被抽吸物。本管嘴作为主要构成要素也具备;在一端形成用 于吸入被抽吸物(未图示)的开口 31a的筒状的管嘴主体部31和用于对要抽 吸除去的4皮抽吸物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部32。此外,对于后者,由于与先前 作为例子列举的液体喷射部分具有相同的构造而省略其说明。
在管嘴主体部31内的液体喷射部32的側边,以夹着液体喷射部32的方 式设有划分管嘴主体部31内的空间的隔壁33a、 33b。这些隔壁33a、 33b与 管嘴主体部31的周壁面大致平行地配置。并且,其端部(开口 31a—侧的端 部)位于管嘴主体部31的开口面附近。隔壁33a、 33b的端面和管嘴开口面的 实际距离为数mm-lcm左右。另外,在管嘴主体部31的周壁上,在与上述隔 壁33a、 33b相对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外部空气导入口 34a、 34b。
对于上述结构的管嘴,从外部空气导入口 34a、 34b流入的外部空气经隔 壁33a、 33b和管嘴主体部31的周壁面(内周面)之间的空隙35从管嘴主体
部31的开口一侧抽吸。即,本管嘴做成如图7中的箭头所示的气流形成于内 部。因此,使用本管嘴的场合,可以得到与先前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同等的效 果。
根据本发明,无论被抽吸物的附着面在何种状况下,都可以实现不会过强 地吸附在该面上、操作性良好的管嘴。并且,即使从被抽吸物的附着面急剧地 离开,内压也不会急剧变化的管嘴。
权利要求1.一种管嘴构造,其与抽吸装置连接,用于吸入被抽吸物,其特征在于,具备在一端形成用于吸入被抽吸物的开口的筒状的管嘴主体部;装在该管嘴主体部的开口一侧,并且在与上述开口相对的面上形成开口的框状的吸口部;其结构为位于上述管嘴主体部内,且对与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开口面相对的被抽吸物可根据需要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部;其构成为,上述开口部具有与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重合的侧壁部的同时,在该侧壁部和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空隙,另外,在上述吸口部的开口一侧设有与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开口侧端面重合的延伸部,并在该延伸部和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开口侧端面之间形成有空隙,外部空气经上述空隙从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开口抽吸。
2. —种管嘴构造,其与抽吸装置连接,用于吸入被抽吸物,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前端形成用于吸入被抽吸物的开口的筒状的管嘴主体部; 装在该管嘴主体部的开口 一侧,并且在与上述开口相对的面上形成开口的 框状的吸口部;其结构为位于上述管嘴主体部内,且对与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开口面相对的 被抽吸物可根据需要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部;其构成为,上述开口部具有与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重合 的侧壁部的同时,在该侧壁部和上述管嘴主体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空隙,并且, 该空隙的上述吸口部的开口侧的端部以位于比上述液体喷射部的前端更靠该 吸口部的开口侧的方式构成,外部空气经位于比上述液体喷射部的前端更靠开 口侧的上述空隙端从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开口抽吸。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嘴构造,其特征在于 吸口部的结构为可相对管嘴主体部自由装拆。
4. 一种管嘴构造,其与抽吸装置连接,用于吸入被抽吸物,其特征在于,具备在一端形成用于吸入纟皮抽吸物的开口的筒状的管嘴主体部; 其结构为位于上述管嘴主体部内,且对与上迷管嘴主体部的开口面相对的 被抽吸物可根据需要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部;在上述管嘴主体部内的上述液体喷射部的侧边,与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周壁 面大致平行地设有划分上述管嘴主体部内的空间的隔壁,并且上述隔壁的上述 管嘴主体部的开口 一侧端部位于该管嘴主体部的开口附近,还在上述管嘴主体 部的周壁上的与上述隔壁相对的位置形成外部空气导入口 ,从该外部空气导入 口流入的外部空气经上述隔壁和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周壁面之间的空隙从上述 管嘴主体部的开口 一侧抽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管嘴构造是,其与抽吸装置连接,用于吸入被抽吸物,并具备在一端形成用于吸入被抽吸物的开口的筒状的管嘴主体部;装在该管嘴主体部的开口一侧,并在与上述开口相对的面上形成开口的框状的吸口部;其结构为位于上述管嘴主体部内,对与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开口面相对的被抽吸物可根据需要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部;其构成为,上述开口部具有与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重合的侧壁部的同时,在该侧壁部和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空隙,另外,在上述吸口部的开口一侧设有与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开口侧端面重合的延伸部,并在该延伸部和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开口侧端面之间形成有空隙,外部空气经上述空隙从上述管嘴主体部的开口抽吸。
文档编号A47K7/04GK201067366SQ20072015057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2日
发明者林勇树 申请人:株式会社哈德福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