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84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架,尤其是有关于一种可固定踏板,并防止此踏 板产生晃动的支撑架。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l,图中所示是为已知支撑架之立体外观图,如图所示,已知支撑架10是由多个承载杆101、多个支撑杆102、多个衔接杆103及多个支撑脚 104所组成,其中,支撑杆102环缘表面穿设有多个组合件1021,于此支撑杆 102底端组合设置有一个支撑脚104,每两个支撑杆102顶部的组合件1021 之间组合设置有一个承载杆101,此承载杆101藉由其各末端之一扣合件1011 与支撑杆102的组合件1021相扣合,于两个支撑杆102底部的组合件1021 之间组合设置有一个衔接杆103,此衔接杆103也是藉由其各末端之一扣合件 1031与组合件1021相扣合,而其中一个支撑杆102顶部之组合件1021与另 一个支撑杆102底部之组合件1021之间,扣合有另一衔接杆103,此衔接杆 103是供提升两个支撑杆102之间的稳固性。
每两个支撑杆102之间的组合体可再与两个支撑杆102相组合,此四个支 撑杆102之间的组合模式如同上文所述之模式,而相组合完毕后,便形成一立 方状之支撑架10,此立方状之支撑架10可再藉由其支撑杆102的组合件1021 与其它支撑杆102相互组合,并延伸成第二及第三个立方状支撑架10等;另, 于每一个立方状之支撑架10的承载杆101顶部,可设置一踏板20,此踏板20 一般成型为四方平面状,而其尺寸大小恰可设置于所述的支撑架10的承载杆 101表面,且多个支撑架10与踏板20之间的组合可形成一平面台以供使用者 踩踏。
然而,支撑架10的承载杆101仅供设置踏板20于其表面,而并无可固定 踏板20之结构,故此,使用者于踩踏踏板20时,可能会因为过度活动导致踏 板20于承载杆101表面的滑动,以至于使用者无法站稳于踏板20表面的现象,
因此,已知支撑架10系具有待再改良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提升支撑 架与踏板之间的组合稳固性的支撑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支撑 架,其包括多个承载杆,该承载杆形成有多个固定件,于该承载杆的两末端 各形成有扣合件,该承载杆两侧各形成有组合件;多个支撑杆,该支撑杆穿设 有多个组合件,该支撑杆之组合件系与该承载杆之扣合件相组合设置;以及多 个衔接杆,该衔接杆两末端各形成有扣合件,该衔接杆的扣合件组合设置于该 支撑杆的組合件。其中,该承载杆的固定件用以固定置放于该承载杆的一踏板。
所述承载杆两末端的扣合件呈中空状,并于其中穿设有一固定销,承载杆 是藉由其两末端之扣合件组合设置于两个支撑杆表面及顶部的组合件之间,并 以固定销同步穿设扣合件及组合件,而此两个支撑杆表面及底部之组合件之间 组合设置有另 一支撑杆,且其中一个支撑杆之顶部组合件与另 一支撑杆之底部 组合件之间组合设置有一个衔接杆。
所述两个支撑杆的组合再与另两个支撑杆的组合相组成为一支撑架,而一 踏板系可设置于支撑架顶部之承载杆表面,且踏板的骨架设置于承载杆的固定 件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 可以防止使用者在踩踏踏板时,产生踏板在承载杆表面滑动的现象,这样,使 用者可以站稳于踏板表面。本实用新型提升了支撑架与踏板之间的组合稳固 性,使踏板与支撑架之间的组合能达到更佳的效果。


图1为已知支撑架的立体外观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承载杆的立体外观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立体外观图4为一已知3齊板的仰一见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6为一包覆板的立体外观图。
图中
10、支撑架 101、承载杆1011、扣合件102、支撑杆1021、组 合件103、衔接杆1031、扣合件104、支撑脚 20、踏板30、承 载杆301、固定件 302、组合件 303、扣合件 304、固定销 40、 支撑杆401、组合件 50、衔接杆60、支撑脚 70、踏板701、平 面 702、环缘挡墙703、骨架80、包覆板801、第一板块 802、 第二板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承载杆的立体外观图,并请 搭配参阅图3,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立体外观图,如图3所示,本 实用新型支撑架由多个前述的承载杆30、多个支撑杆40、多个衔接杆50及多 个支撑脚60所组成,其中,支撑杆40穿设有多个组合件401,此组合件401 成型为平面圆形状,并于其表面成型有多个组合孔,另,支撑杆40底端组合 设置有支撑脚60,而两个支撑杆40之间及邻近于支撑脚60的组合件401可 组合设置一个衔接杆50或第三个支撑杆40,又,两个支撑杆40顶部之二组 合件401之间组合设置有一个承载杆30;而如图2所示,于承载杆30顶部形 成有多个固定件301,此固定件301成型为一长条U字形体,另,承载杆30 两側各形成有一组合件302,此组合件302略呈半圆形,而此组合件302之平 面端形成于承载杆30的两侧表面,且于组合件302表面成型有多个组合设置 孔,又,承载杆30的两末端各形成有一扣合件303,此扣合件303由承载杆 30末端向外延伸有一上层及一下层,此上层及下层之间形成有一间隔并各成 型为中空状,而于此上层及下层同步穿设有一固定销304;请再参阅图3,此 承载杆30与支撑杆40的组合模式,是将支撑杆40之组合件401设置于承载 杆30的扣合件303所延伸之上层及下层之间隔中,使组合件401表面之组合 孔对应于该扣合件303上层及下层之穿孔,再以固定销304同步穿设扣合件 303上层、下层的穿孔及组合件401的组合孔,如此,即可将承载杆30固定 于支撑杆40上;而支撑杆40顶部的组合件401与另一支撑杆40底部邻近于 支撑脚60之组合件401之间,可再组合设置一个衔接杆50以供提升两个支撑 杆40之间的组合稳固性,且两个支撑杆40相互组合后,可再与另两个支撑杆40以相同模式相组合,即可形成支撑架。
请参阅图4,图中所示为一已知踏板的仰i见图,并请搭配参阅图3, —踏 板70包括一平面701,于平面701周缘形成有一环缘挡墙702,而环缘挡墙 702之两相对边及平面701表面形成有多个骨架703,所述的环缘挡墙702可 组合设置于承载杆30的固定件301中,使踏板70可固定于承载杆30表面, 并防止踏板70于承载杆30表面产生滑动的现象;而由于承载杆30两侧各形 成有一个组合件302,故于两个承载杆30的组合件302之间可再组合设置一 个承载杆30,此种组合模式可提升支撑架之组合稳固性,又可供与踏板70骨 架703相组合,使踏板70与承载杆30之间的组合能达到更佳之效果。
请参阅图5,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之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并请搭 配参阅图6,图中所示为一包覆板之立体外观图,如图6所示, 一包覆板80 由一第一板块801及一第二板块802所组成,其中,第一板块801之侧表面组 合设置于第二板块802之表面即形成为长条L字型,而请再参阅图5,当踏板 70组合设置于承载杆30的固定件301时,第二板块802相对于第一板块801 之侧面组合设置于踏板70之周缘表面上,而包覆板80与踏板70之间的组合 模式可以钢钉钉上或以粘合的方式相组合,此组合模式可将承载杆30向外表 面的组合件302包覆于包覆板80与承载杆30之间,即防止组合件302对外造 成人员物理上伤害,而由于第二板块802之尺寸长度较为第一板块801大,故 当包覆板80组合设置于踏板70之周缘表面时,其中第一板块801之末端顶靠 于支撑杆40组合件401环缘边,而第二板块802则系延伸至此组合件401之 上表面或下表面,并与相对直角之包覆板80的第二板块802相互靠合,使支 撑杆40组合件401可包覆于两个包覆板80的靠合部内。
又,所述之包覆板80的第二板块802之一末端的尺寸长度可较为其另一 末端长,此包覆板80之结构可供第二板块802与其直角之另一包覆板80的第 二板块802相互靠合后,再以钢钉将两个包覆板80第二板块802相互定合, 并达到提升包覆板80之组合稳固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支撑架于其承载杆顶部形成有多个固定件,并藉由 此固定件与一踏板之环缘挡墙及骨架相互组合,达到提升踏板与支撑架承载杆 之间的组合稳固性。
以上所述之本实用新型仅为最佳实施例,并非局限本实用新型于实行其它 较佳实施例,即所叙述之较佳实施例以及任何本实用新型所主张之技术能轻易 完成者,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承载杆,该承载杆形成有多个固定件,于该承载杆的两末端各形成有扣合件,该承载杆两侧各形成有组合件;多个支撑杆,该支撑杆穿设有多个组合件,该支撑杆之组合件与该承载杆之扣合件相组合设置;以及多个衔接杆,该衔接杆两末端各形成有扣合件,该衔接杆之扣合件组合设置于该支撑杆之组合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扣合件延伸有上层及 下层,该上层及该下层成型为中空状,于该上层及该下层中穿设有固定销。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承载杆的固定件呈长 条U字型。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乘载杆的固定件供与 踏板相互组合。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踏板的周缘表面可组 合设置包覆板,该包覆板同时包覆于该承载杆的向外表面。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包覆板由第一板块及 第二板块所组成,该第一板块与该第二板块相互组合后便形成长条L字型。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各该支撑杆底部组合设 置有支撑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架。其在支撑架之承载杆顶面组合设置有多个固定件,于相对侧各组合设置有组合件,而各相对端组合设置有扣合件,此扣合件为中空状,且于扣合件中穿设有固定销;当进行组装时,多个承载杆之各扣合件可组合设置于相邻之承载杆或支撑杆的组合件上,并形成支撑架,而承载杆之固定件可与踏板底面之骨架相组合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可以防止踏板于使用时产生晃动的现象,使使用者可以站稳于踏板表面;而且提升了支撑架与踏板之间的组合稳固性,使踏板与支撑架之间的组合能达到更佳的效果达到。
文档编号A47G29/00GK201073206SQ20072017492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7日
发明者李俊敏 申请人:兴泰阳舞台灯光布景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