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感应给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992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感应给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公共场所或家庭、宾馆、医院等可供给皂液的 给皂器,尤其是利用人体感应供给皂液的全自动感应给皂器。
背景技术
给皂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院、学校、写字楼、宾馆餐厅、市政工程等公共 场合的清洁用具,为人们清洁手部提供极大便利,现有的给皂器大多采用机械阀 门式结构,通过按压壳体上的按钮控制壳体内的阀门打开,从而将皂液盒内的皂 液从出液口挤压出,该结构的皂液挤出过程全靠按钮操纵,由于设置在公共场合, 按压接触过于频繁,-不但降低给皂器的使用寿命,还容易引起病菌的交叉感染, 为此生产厂家利用红外线感应原理制造出一种感应式全自动给皂器,使用时只需 把手放入出液口下方,被红外线感应装置感应后,控制内部的直流电机带动活塞 往复运动打开启闭阀,从而从出液口挤出皂液,同时活塞的往复次数由连接活塞 的齿轮上的控制器控制,以避免一次性给液过多造成浪费,该结构省却了机械式 的按压操作步骤,使用方便、省力,也避免交叉接触感染,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 中,该结构还是存在不少缺陷,例如启闭阀结构的密封性略有不足,在皂液过于 稀释的时候,往往会在启闭阀处于关闭状态时,也能从出液口流出;并且皂液盒 与壳体为连体式的,故无法单独调换,造成外形单一,缺乏新颖;同时该结构的 工作电路中没有控制整个给皂器工作通断的控制开关,如要清洗给皂器外壳,清 洗过程必然会不小心被感应装置感应到而出液;最后一般的全自动感应给皂器都 是直接用螺钉固定在工作地点的,有时需要搬移安装位置必须整个拆下来,非常 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密封 性好,使用灵活,清洗方便,可进行多款式皂液盒调换的全自动感应给皂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自动感应给皂器,包含具有供液口和出液口的壳体及设在壳体上的皂液盒,壳体表面设有与控制块串联的感应元件,壳体内设有供电电源和电机,电 机轴经减速组件和阻光轮偏心连接活塞,阻光轮上设有控制阻光轮转数的控制 器,受活塞控制启闭的启闭阀分别连通皂液盒和出液口,该启闭阀包括分别连通 皂液盒与活塞缸的进皂缸,及分别连通活塞缸与出液口的给皂缸,进皂缸内设有 进液启闭元件,给皂缸内设有出液启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启闭元件包 括密封环及封闭密封环的钢球;所述的出液启闭元件包括阀座,阀座上安装有弹 簧顶推的阀芯,该阀芯的顶端为圆锥台,同时在连通活塞缸与给皂缸的通道口设 有弧形倒角,该弧形倒角与圆锥台阀芯共同构成线性密封。
所述的壳体与皂液盒为连体结构或分体结构,所述的分体结构的皂液盒下部 设有带薄膜的橡胶塞,对应该橡胶塞的壳体上部设有带尖板支柱的支板,尖板支 柱内部中空,顶端设有多个进液小孔,并伸入橡胶塞内刺破薄膜。
所述的感应元件包括安装在上壳体表面的红外线接收管和安装在下壳体表 面的红外线发射管,两者呈相对安装形成对射式感应。
所述的控制器包括安装在壳体内壁的定位对管电路板,该电路板的红外线接 收管和红外线发射管分别位于阻光轮的上、下方,呈相对安装形成对射式感应, 阻光轮上设有控制阻光轮停转的缺口,对射的红外线从该缺口内穿过。
所述的壳体底部设有控制给皂器工作通断的控制开关。
所述的壳体背部或底部设有吸盘。
所述的皂液盒顶部的供液口上设有翻盖。
所述的壳体外设有指示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对分别连通皂液盒与活塞缸的进皂缸,及分别 连通活塞缸与出液口的给皂缸内的启闭元件进行了改进,在进皂缸内设有以钢球 和密封环构成的进液启闭元件,给皂缸内设有阀座、弹簧和阀芯构成的出液启闭 元件,阀芯顶端为圆锥台,与通道口所设的弧形倒角共同构成密封性更好的线性 密封,同时还将壳体与皂液盒设计为分体式,并在壳体底部设有控制给皂器工作 通断的控制开关,壳体背部或底部都可安装吸盘,改进后的给皂器使用灵活,清 洗方便,启闭阀密封性更好,无漏液现象,并可进行多款式皂液盒的调换,充分 满足市场需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电机及电机轴上的减速组件、阻光轮和定位对管电路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活塞、阻光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出液启闭元件的密封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8为全自动感应给皂器的底部吸盘安装示意图。
图9为全自动感应给皂器的背部吸盘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 图9所示,l一底盘、2—吸盘、3—控制块、4一下壳体、5—上壳 体、6—电机、7—减速组件、8—阻光轮、9一皂液盒、10~供液口、 ll一翻盖、 12—尖板支柱、13—橡胶塞、14一支板、15—密封环、16—进皂缸、17—给皂缸、 18—钢球、19一出液口、 20—活塞缸、21—活塞、22—红外线接收管、23—指示 灯、24—红外线发射管、25—控制开关、26—电源、27—红外线接收管、28—定 位对管电路板、29—红外线发射管、30~缺口、 31—阀芯、32—弹簧、33—阀座、 34—弧形倒角。
全自动感应给皂器,包括塑料制的上、下壳体5、 4和底盘1,三者以止扣 依次扣接一体,在上、下壳体背部或底盘底部设有多个可安装吸盘2的孔,该吸 盘如图8、图9所示,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安装面,被选择的安装面上安装有吸 盘,以便直接将整个给皂器吸附在洗手台的台面或光滑的墙壁上,以满足不同位 置安装和方便使用位置的挪移。
所述的上、下壳体互相扣接呈"C"字型,壳体表面设有与控制块3串联的 感应元件,所述的感应元件包括在"C"字型开口端的上壳体5表面设有红外线 接收管22, "C"字型开口端的下壳体4表面设有对应红外线接收管的红外线发 射管24,两个射管共同构成了给皂器的感应元件,两者呈相对安装形成对射式 感应,并通过导线连接下壳体4内的控制块3,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受控制块控制 的两个射管之间始终具有对射的红外线,并形成感应区域,控制块同时也通过导 线连接安装在上壳体5内的电机6,电机的电机轴上如图3所示连接有双联齿轮 构成的减速组件7,双联齿轮上设有与其同步转动的阻光轮8,阻光轮上设有"U" 字型缺口30,该缺口一侧设有固定在上壳体内壁的定位对管电路板28,电路板的红外线接收管27和红外线发射管29分别位于阻光轮8的上、下方,呈相对安 装形成对射式感应,红外线从缺口内通过可控制阻光轮的转动次数,当阻光轮转 过缺口 30,将接收管和发射管之间对射的红外线阻断时,带动阻光轮8转动的 电机6仍然会处于工作状态;当阻光轮转过一圈回到缺口 30处时,接收管27 和发射管29之间的红外线又产生对射,即会发出信号使电机6停转。
阻光轮8上如图4所示偏心连接有活塞21,转动时可带动活塞在活塞缸20 内往复运动,活塞缸连接并控制出液的启闭阀,该启闭阀包括分别连通皂液盒9 与活塞缸20的进皂缸16,及分别连通活塞缸20与出液口 19的给皂缸17,进皂 缸位于活塞缸上部,其内设有构成进液启闭元件的钢球18和密封环15,钢球与 密封环之间留有间隙,因皂液本身具有的粘度作用而不会从该间隙内流出;给皂 缸位于活塞缸下部,其内设有构成出液启闭元件的阀芯31、弹簧32和阀座33, 阀座固定在给皂缸17内,弹簧顶推的橡胶制阀芯以其顶端的圆锥台进行密封, 该密封方式如图5、图6所示,是在连通活塞缸20与给皂缸17的通道口设有弧 形倒角34,该弧形倒角与阀芯31共同构成线性密封,采用该结构密封效果可靠, 并具有更好的液质粘度适应性,即使在皂液很稀的情况下,只需阀芯关闭就不会 造成漏液现象发生。在上壳体5上还设有螺钉固定的支板14,该支板将上壳体 内的部件封闭在内,可起到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同时支板向上延伸出与其连体 的支板尖柱12,该支板尖柱的顶端设有多个进液小孔,内部中空并连通进皂缸 16。
所述的皂液盒9止扣连接在上壳体5上,在皂液盒顶部设有灌装皂液的供液 口 lO及启闭供液口的翻盖ll,该翻盖一端铰接在皂液盒上,另一端与皂液盒表 面形成扣接以封闭供液口,皂液盒底部设有带薄膜的橡胶塞13,该橡胶塞与上 壳体支板14的尖板支柱12相对应,扣接时尖板支柱刚好伸入橡胶塞13内并刺 破薄膜,从而使皂液盒9内的皂液通过尖板支柱上的进液小孔进入进皂缸16。 分体式设计的壳体与皂液盒结构既能互相分离以进行单个独立销售,又各自独立 密封,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同时可根据使用需要将皂液盒9做成多种款式类型以 进行调换使用,增加给皂器外形的美观度。
所述的下壳体4表面设有蓝色指示灯23,该指示灯可在感应元件感应到信 号后闪烁发出灯光提示。
所述的底盘1内设有作为给皂器供电电源26的四节电池,电池一侧是串联 的控制开关25,该控制开关的操作按钮设置在底盘底面,可控制给皂器的工作电源通断,这样清洁时只需关闭控制开关,整个给皂器处于停止工作状态,红外 线接收管22和红外线发射管24不会发出感应信号,即可对给皂器外表进行全面 清洗。
该全自动感应给皂器是根据红外线感应原理,通过微电脑智能控制电机对启 闭阀的启闭来挤出皂液的,该微电脑的智能控制是由设在下壳体4内的控制块3 完成,控制块通过导线分别连接电池、感应元件、电机6与控制器。工作过程是: 当打开控制开关25,在ls内整个给皂器即处于工作状态,此时感应元件的红外 线接收管22和发射管24始终具有对射的红外线,而控制器的红外线接收管27 和红外线发射管29经阻光轮8的缺口 30通过也具有对射红外线;当手从上、下 壳体的"C"字型开口端伸入到感应元件的感应区域时,即会阻断红外线接收管 和发射管的红外线,此时感应元件被感应,发出信号至控制块3,并由控制块控 制指示灯23发亮进行提示,同时电机6开始工作带动活塞21往外拉,在活塞外 拉的过程中,给皂缸17内的阀芯31始终处于关闭状态,而皂液盒9内的皂液则 在压力下通过钢球18与密封环15之间的间隙进入进皂缸16和活塞缸20;在活 塞21开始往内推进时,进皂缸16内的钢球18即被顶推压紧在密封环15上,封 闭皂液盒9与进皂缸的连通,而进入活塞缸20的皂液则顶开给皂缸17内的阀芯 31从出液口 19流出。活塞的往复运动一次刚好是阻光轮8转动一圈的位置,在 阻光轮从其缺口 30处为起点转动一圈至重新回到缺口处时,控制器的定位对管 电路板28会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块3,通过控制块控制电机6停转,此时即能挤 出一次皂液,在手一直处于感应局域内,控制块确认已经给过一次皂液了,将不 会重复给液,如需挤出第二次皂液,必须把手拿开,待2秒后重新伸入即可进行 一次重复的皂液挤出过程。
本实用新型为适应各种潮湿的使用环境而对壳体内的线路板采用环氧树脂 灌封工艺,既提高抗干扰性,降低故障率,又使产品性能更加稳定,有利于产品 的普及和推广。该全自动感应给皂器的主要技术参数为环境温度1—55'C,防 护等级IP54,工作电压DC6V (碱性电池4节),皂液容量600ml,开启时间《 ls,电池使用寿命》50000次(以100次/天的频率计),整机能耗的待机状态《 0.5mW,单位出液量0.8ml—2ml/次,液质粘度适应性高于水质,电源适应性为 改变额定电压值的±10%,在控制对管距离lOcm范围内应满足产品使用性能。
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感应给皂器,包含具有供液口(10)和出液口(19)的壳体及设在壳体上的皂液盒(9),壳体表面设有与控制块(3)串联的感应元件,壳体内设有供电电源(26)和电机(6),电机轴经减速组件(7)和阻光轮(8)偏心连接活塞(21),阻光轮上设有控制阻光轮转数的控制器,受活塞控制启闭的启闭阀分别连通皂液盒(9)和出液口(19),该启闭阀包括分别连通皂液盒(9)与活塞缸(20)的进皂缸(16),及分别连通活塞缸(20)与出液口(19)的给皂缸(17),进皂缸(16)内设有进液启闭元件,给皂缸(17)内设有出液启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启闭元件包括密封环(15)及封闭密封环的钢球(18);所述的出液启闭元件包括阀座(33),阀座上安装有弹簧(32)顶推的阀芯(31),该阀芯的顶端为圆锥台,同时在连通活塞缸(20)与给皂缸(17)的通道口设有弧形倒角(34),该弧形倒角与圆锥台阀芯共同构成线性密封。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感应给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与皂 液盒(9)为连体结构或分体结构,所述的分体结构的皂液盒下部设有带薄膜的 橡胶塞(13),对应该橡胶塞的壳体上部设有带尖板支柱(12)的支板(14),尖 板支柱内部中空,顶端设有多个进液小孔,并伸入橡胶塞(13)内刺破薄膜。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感应给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元件 包括安装在上壳体(5)表面的红外线接收管(22)和安装在下壳体(4)表面的 红外线发射管(24),两者呈相对安装形成对射式感应。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感应给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包 括安装在壳体内壁的定位对管电路板(28),该电路板的红外线接收管(27)和 红外线发射管(29)分别位于阻光轮(8)的上、下方,呈相对安装形成对射式 感应,阻光轮上设有控制阻光轮停转的缺口 (30),对射的红外线从该缺口内穿 过。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感应给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底部 设有控制给皂器工作通断的控制开关(25)。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感应给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背部 或底部设有吸盘(2)。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感应给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皂液盒顶部的供液口 (10)上设有翻盖(11)。
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感应给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壳体外设有指示灯(23)。
专利摘要一种全自动感应给皂器,根据红外线感应原理利用人体感应自动供给皂液,由壳体、皂液盒,感应元件、供电电源、控制块、电机、减速组件、阻光轮、控制器、活塞、启闭阀等构成,主要特征是在进皂缸内设有钢球和密封环构成的进液启闭元件,给皂缸内由阀座、弹簧和阀芯构成的出液启闭元件,阀芯顶端为圆锥台,与通道口所设的弧形倒角共同构成密封性更好的线性密封,同时还将壳体与皂液盒设计为分体式,并在壳体底部设有控制给皂器工作通断的控制开关,壳体背部和底部设有吸盘,改进后的给皂器使用灵活,清洗方便,启闭阀密封性更好,无漏液现象,并可进行多款式皂液盒调换,广泛应用于医院、学校、写字楼、宾馆、市政工程等公共场合,充分满足市场需要。
文档编号A47K5/00GK201135393SQ20072030317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2日
发明者王海军, 王红强, 章鹏华 申请人: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南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