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防溅出物护罩的用于使把手固定在烹饪器具上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955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防溅出物护罩的用于使把手固定在烹饪器具上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把手固定在诸如有柄平底锅、长柄平锅等的烹饪 器具上的装置。
背景技术
从美国专利US2787805中可知,它披露了一种在烹饪器具侧壁或壳罩 上固定把手的装置,该装置的型式包括一个连接座,它是方形截面的并且模 铸在烹饪器具的壁上,在其一端带有攻丝孔。把手的端部适合于抵靠烹饪器
具的壳罩并且有一个可与连接座的方形截面相匹配的凹槽,用以保证在两个 垂直于把手轴线的方向(即,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定位。在凹槽的延伸 部分中,把手包含螺钉的支承部位和通道,该螺钉与连接座中的攻丝孔相配 合。可起到防火作用的套箍固定在把手的端部下面。
采用这种固定装置,当在烹饪器具中进行烹饪制作时,有机物的溅出物 会落在受热的把手的上部,因为把手直接与烹饪器具的壳罩接触,所以把手 是烫的,这样就会使溅出物变干后牢固地粘附在把手上而且难于清除。
此外,该固定装置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太耐火,因为把手装配到烹饪器 具的壳罩上很快就会出现松动现象。实际上,把手的材料将直接与烹饪器具 的壳罩相接触并且处在加热循环及冷却循环过程中,乂人而会随着时间而逐渐 劣化。
英国专利GB1077475中描述了另一种使把手固定在烹饪器具壳罩上的 装置实例,该装置的型式包括一个连接座,它可以通过其第一个端部固定在 烹饪器具的壳罩上,该装置还包括一个可围住把手端部的反射体状挡板或套 箍,其适合于通过其第一端抵靠着烹饪器具的壳罩,并通过其第二端抵靠着 把手的凸肩来接纳把手。该连接座的第二端具有用于为把手提供轴向固定的 装置,并且还包括通过互相配合而使把手入位的装置。换句话说,把手端部 的凸肩定出有一个几乎是平行六面体的、也可以说是方形的凸起部,其中央具有一个用来接纳连接座的凹槽。
这种固定装置改进了前述装置的 一些老化问题。
然而,采用该固定装置,在烹饪器具中进行烹饪制作时,有机賊出物会 掉落到套箍的上部。因为套箍直接与烹饪器具相接触而且又是以导热材料制 成的,所以它很热,因此,这些有机賊出物会变干甚至碳化,进而变得较难 清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并提出这样一种固定装置,它便于清 洗并且确保了固定的安全可靠和耐久性。
本发明的另 一个目的是提出这样一种固定装置,它所用的部件的数量减 到最少,因而比较经济。
上述这些目的可通过这样一种用于使把手固定在烹饪器具的壳罩上的
固定装置来实现,该装置包括连接座,它通过其前部第一端而固定到烹饪 器具的壳罩上,并且包括其中设有孔口的后部第二端;把手,其具有端部, 该端部带有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形成适合于接纳所述连接座的凹 槽,并且凹槽延伸出孔以便于使螺钉从中穿过并接入所述连接座的孔口中; 以及套箍,在装配所述固定装置时,所述套箍围住所述连接座及所述把手的 凸起部,并且使所述把手与所述烹饪器具的壳罩纵向连接,其中,所述把手 的端部具有带表面的上边缘,并且所述把手的端部的上边缘的所述表面与所 述烹饪器具的壳罩之间的距离为0.5毫米至6毫米。
根据本发明,该固定装置可以有这样一种把手端部的上边缘,它非常靠 近烹饪器具的壳罩,因此,在烹饪器具中进行烹饪制作时的有机溅出物会优 选地落到把手上部。由于该把手上部不与烹饪器具的壳罩相接触,因此它可 以保持是相对冷却的。
优选地,把手的端部的上边缘的所述表面在竖向横贯轴线的两侧延伸, 最大可达至把手的中间水平横贯轴线。
这种布局安排对于喷射溅出物来说可以具有最大限度的把手的端部的 上部的受喷射表面,该表面处在由把手的水平横贯轴线和纵轴所形成的平面 上。有利的是,套箍的下表面的长度大于20毫米。
这种安排可以实现对火焰影响的防护以及防护把手的端部的下部变热,
这种变热与烹饪器具的加热方式有关。
优选地,把手的端部带有处在套箍的上部之上的突出部。
这种安排可以避免把手端部的突出部与套箍之间的接触,这就使得该突
出部的温度保持比较低。因此,賊出物不会出现粘附而且便于清除。此外,
这种安排允许采用挤压铝制备套箍然后再行切割的制备工艺,这是一种很经
济的工艺。
有利的是,把手的端部上的边缘的所述表面与烹饪器具的壳罩之间的距 离约为1毫米。
这种安排可以保证在烹饪时没有溅出物掉落到套箍上,也可以使把手的 端部的上部的温度保持足够低。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套箍的上部面的长度小于5毫米。
这种安排可以使其上有可能接纳溅出物的套箍的上部面最小化。实际
上,与器具的壳罩相接触的套箍很热,如果溅出物掉落在套箍上,它们就会
碳化因而变得难于清除。
有利的是,套箍的后端的上部端面抵靠于把手的上边缘的所述表面。


在阅读了作为非限制性实例并在附图中加以描述的几种实施方式后,可 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才艮据本发明所述用于使把手固定在烹饪器具的壳罩上的固定装 置的立体分解-图2示出了图1所示装置沿着把手的轴线的剖视-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使把手固定在烹饪器具 的壳罩上的固定装置的立体分解-图4示出了图3所示装置沿着把手的轴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固定装置1可以使把手3固定在烹饪器具2的壳罩6上。该装置包括连接座5、可围住把手3的端部30的套箍8、以及螺钉4。
正如从附图l和2所看到的那样,连接座5具有普通的棱柱体形状,它 具有纵向轴线40和方形的基座。所述连接座5包括前部第一端14,其适合 于固定在烹饪器具2的壳罩6上,连接座5还包括后部第二端15,其含有 可容纳螺钉4的盲孔16。连接座5的前端14具有适合的形状以便于通过焊 接方法将其固定在烹饪器具2的壳罩6上。该前端14还带有一个轻微凸起 的盘形件17,其上设有方向朝外的尖顶部18。
套箍8是普通的空心管状,其底部可以基本上是椭圆形的。套箍8的前 部第一端21适合于贴靠烹饪器具2的壳罩6,其后部第二端22能够以接靠 的方式接纳把手3。为了保证使套箍8的前端21正确地贴靠在烹饪器具2 的壳罩6上,由该端部21所定出的端面以及它所要贴靠的壳罩6的部位基 本上都是对应平行的。
把手3的端部30包括两个突出的凸起部31、 32,它们分布在竖直的横 贯轴线41的两边,该轴线41垂直于4巴手3的轴线40,这两个凸起部由一 个形成凹槽33的空间隔开,凹槽适合于接纳连接座5。所述凹槽33带有两 个平面,它们由两个凸起部31、 32的两个内壁34、 35构成,并适合于与连 接座5的两个侧面11、 12相配合;这就可以使4巴手3在垂直于把手3的轴 线40的侧向^黄贯轴线42上固定在连接座5上不动,而且由此可防止4巴手3 围绕其纵轴线40转动。
由两个凸起部31、 32形成的把手3的端部30能够嵌入到套箍8中。凸 起部31、 32的外部具有表面36、 37,它们适合于与套箍8的内侧表面23、 24匹配。各外表面36、 37均具有与套箍8相接触的侧接触面46、 47,以便 于使套箍8相对于把手3定位在侧向的横贯轴线42上。凸起部31、 32的外 表面36、 37还具有两个竖向接触面48、 49,它们用于与套箍8接触以使套 箍8相对于把手3定位在竖向的横贯轴线41上。
两个凸起部31、 32的外表面36、 37都带有一个相对于把手3的纵轴 40的锥形部(d一ouille)。换句话说,可理解为,凸起部31、 32呈现截锥形, 也就是说,凸起部的截面朝向把手3的前端逐渐缩窄。该锥形部可以在两个 凸起部31、 32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变化。
把手3的端部30被两个凸起部31、 32周边的凸肩38所限定,该凸肩适合于抵靠套箍8的后端22的端面,由此限定了凸起部31、 32可以插入到 套箍8中的最大限度。套箍8的后端22的下端面的上缘抵靠在凸起部31、 32的下部面。
套箍8在其下部25的内表面上带有肋26,它抵靠在连接座5的后端15 下部的缘19上,或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它抵靠在连接座5下表面10的 中线上。
套箍8在其前端21的上端面内包括一个下缘28,它抵靠在连接座5的 上表面13上。
在凹槽33的延伸部分内,在把手3的端部30中开设有通孔39。预先 插到孔39中的螺4丁4可以与连接座中的盲孔16相配合。通孔30具有肩部, 螺钉的头部将与该肩部抵靠相接。螺钉4可以是自攻丝的,以便消除对连接 座中的盲孔16的攻丝操作,由此P争低了该装置的制造成本。
把手3的端部30包括突出部45,其盖住了套箍8的上部27。把手3的 端部30的上边缘的表面50与烹饪器具2的壳罩6之间的距离约为1毫米。 把手3的端部30的上边缘的表面50在竖向的横贯轴线41的两侧延伸,最 大可达到把手3的中间水平横贯轴线42。该表面50优选地延伸到把手3的 接合面,从而可以定出这样一个突出部,它能够起到保护套箍8以使其免受 喷賊物进而^f更于清洗的作用。
套箍8的下表面25的长度大于20毫米。此下部表面25在竖向横贯轴 线41的两侧延伸,至多可达到把手的接合面,由此可以为把手3的端部30 以及突出部45提供最大限度的火焰防护作用。
附图3和4描述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当使用烹饪器具2时,套箍 8在机械方面保持了其主要的功能它具有一个处在压缩中的部分,此压缩 是在利用螺钉4、把手3及连接座5的上部连接与利用壳罩6、套箍8和把 手3的下部连接之间的抗衡力偶中所产生的压缩部分。特别是,该受压缩部 位处于很强的应力作用下并且易受到烹饪台的加热影响。仅套箍8的上部借 助于其前部参与了在连接座上的定位,而后面的上部机械性作用很小。
因此,可在套箍8的后部的上边缘内形成槽口并且4吏把手的突出部插入 到该槽口中。套箍8的后端面22包括两个部分 一个是抵靠着把手3的端 部的凸肩38的下部; 一个是抵靠着把手3的上边缘的表面50的上部。这种实施方式允许把手3的端部在竖向横贯轴线41上具有比先前实施方式更加 纤细的结构。
为了利用本发明所述固定装置l将把手3固定在烹饪器具2上,首先通 过例如焊接法将连接座5的前端14固定在烹饪器具2的壳罩6上。
然后将把手3的端部30的两个凸起部31、 32插入到套箍8的后端22 中。之后,将把手3的两个凸起部31、 32的平面34、 35连同套箍8—起适 当定位以包围住连接座5。最后,将螺钉4插入到把手3的孔39中,由于 连接座5的盲孔16和孔39是彼此对准,所以螺钉4可穿入到该盲孔16中。
孔39带有肩部,以使螺钉4的头部能够与它抵靠相接。继续拧紧螺钉 4,套箍8的前端21的端面将紧压靠在烹饪器具的壳罩6上,而套箍8的后 端22的端面则紧压把手3的凸肩38。当螺钉拧紧后,由于套箍8对烹饪器 具2的倾斜壳罩所施加的径向作用力将导致套箍8的前端21的上端面的下 缘28压按在连接座5的上表面13上。
本发明决不限制在所描述的实施例及其变型,而是包括了在权利要求范 围内的大量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把手(3)固定在烹饪器具(2)的壳罩(6)上的装置,包括连接座(5),它通过其前部第一端(14)而固定到烹饪器具(2)的壳罩(6)上,并且包括其中设有孔口(16)的后部第二端(15);把手(3),其具有端部(30),该端部(30)带有至少一个凸起部(31、32),所述凸起部(31,31)形成适合于接纳所述连接座(5)的凹槽(33),并且凹槽延伸出孔(39)以便于使螺钉(4)从中穿过并接入所述连接座(5)的孔口(16)中;以及套箍(8),在装配所述固定装置时,所述套箍(8)围住所述连接座(5)及所述把手(3)的凸起部(31、32),并且使所述把手(3)与所述烹饪器具(2)的壳罩(6)纵向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的端部(30)具有带表面(50)的上边缘,并且所述把手(3)的端部(30)的上边缘的所述表面(50)与所述烹饪器具(2)的壳罩(6)之间的距离为0.5毫米至6毫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的端 部(30)的上边缘的所述表面(50)在竖向横贯轴线(41)的两侧延伸,最 大可达到所述把手(3)的中间水平横贯轴线(42)。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箍(8 ) 的下表面(25)的长度大于20毫米。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3)的所述端部(30)包括处在所述套箍(8)的上部(27)之上 的突出部(45)。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3)的端部(30)的上边缘的所述表面(50)与所述烹饪器具(2) 的壳罩(6)之间的距离约为1毫米。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箍(8)的上部面(27)的长度小于5毫米。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箍(8)的后 端(22)的上部端面抵靠于所述把手(3)的上边缘的所述表面(5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把手(3)固定至烹饪器具(2)的壳罩(6)的装置,包括连接座(5),其前部第一端(14)固定到烹饪器具(2)的壳罩(6)上,其后部第二端(15)中设有孔口(16);把手(3),其具有含至少一个凸起部(31、32)的端部(30),端部形成可接纳连接座(5)的凹槽(33),凹槽延伸出孔(39)以便螺钉(4)从中穿过并接入连接座(5)的孔口(16)中;套箍(8),其在装配固定装置时围住连接座(5)及把手(3)的凸起部并使把手(3)与烹饪器具的壳罩纵向连接,其中,把手(3)的端部(30)具有带表面(50)的上边缘,且把手(3)的端部(30)上边缘的表面(50)与烹饪器具(2)的壳罩(6)间的距离为0.5至6毫米。
文档编号A47J45/00GK101288560SQ200810085120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1日
发明者帕斯卡尔·居勒瑞, 斯特凡·普利尚, 金·弗伦柯斯·勃拉塞特 申请人:Seb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