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帘开启度的调节方法

文档序号:155715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窗帘开启度的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窗帘控制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窗帘开启度的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家庭生活舒适性的需求越来越高, 窗帘作为每个家庭生活中必须的家居用品之一,也随之需要更好地满足人们舒 适性的需求。窗帘最基本的作用是保护业主的个人隐私以及遮阳挡尘,但传统 的窗帘必须手动去开关,由于别墅或复式房的大窗帘通常比较长而且重,在进 行窗帘开启度调节时,往往非常费劲。由此,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电动窗帘控 制器,在电动窗帘控制器中利用调节电机正转或者反转旋转时间的不同来实现 窗帘的开启度调节,而此时,对于窗帘开启度调节的位置通常是根据人们实际 需求所确定的。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将网络控制也引入到对窗帘开启度进行调 节控制的过程中,例如,在为提升居住者舒适度与满意度的智能家居系统中进 行远程窗帘开启度的调节控制,此时,人们希望仅仅接触预先设定的开关按键, 就能将由该接触产生的触发信号传送到窗帘控制器,并由窗帘控制器根据接收 到的触发信号来实现窗帘远程开启度调节。由此,如何能够实现精确的远程窗 帘开启度调节控制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窗帘开启度的调节方法,该方法能够 通过网络实现精确的远程窗帘开启度的调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窗帘开启度的调节方法,其中, 作为调节控制端的开关端和作为受控端的窗帘控制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互,
该方法包括窗帘控制端根据开关端提供的预期调节量调节窗帘开启度。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开关端发送调节启动信号或者调节停止信号;
窗帘控制端接收到所述调节启动信号时,开始调节其所控窗帘的开启度; 窗帘控制端接收到所述调节停止信号时,停止调节其所控窗帘的开启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预期调节量是这样确定的
在开关端的调节量范围内,预先设置开关调节量与调节时间成第一线性关
系;
检测和记录开关端调节启动信号至调节停止信号之间的实际调整时间; 根据所述实际调整时间以及第 一线性关系确定实际调节变量; 将存储的初始调节量及实际调节变量之和作为预期调节量。 更进一步地,以所述的预期调整量更新存储的初始调节量。 更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在窗帘开启度调节量范围内,预先设置窗帘开启度的调节量与调节时间成 第二线性关系;
此时,窗帘控制端一艮据开关端提供的预期调节量调节窗帘开启度进一步地 包括
根据窗帘开启度的实际调整时间、以及第二线性关系确定窗帘开启度的实 际调节变量;且将存储的窗帘开启度初始调节量及实际调节变量之和作为窗帘 开启度的当前调节量;
当窗帘开启度的当前调节量与预期调节量不相同时,按照两者之间的调节 量差值及第二线性关系确定校准调节方向及时间,并对所控窗帘的开启度按照 所确定的校准调节方向及时间进行调节。
再进一步地,按照窗帘开启度的当前调节量与预期调节量差值及第二线性 关系确定校准调节时间及调节方法具体为
当当前调节量与预期调节量的差值为正值时,对所控窗帘的开启度^fe照与 当前开启度调节方向相反的方向调节校准调节时间;
当当前调节量与预期调节量的差值为负值时,对所控窗帘的开启度按照与 当前开启度调节方向相同的方向调节校准调节时间。
更进一步地,以窗帘开启度当前调节量更新存储的窗帘开启度初始调节量。
更进一步地,所述窗帘开启度进行满调节量变化的调节时间和所述开关满 调节量变化的调节时间相同。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当开关端调节至最大调节量时,发送调节停止 信号。
进一步地,当窗帘控制端调节至最大调节量,停止该次窗帘开启度的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 窗帘开启度的调节方法设计筒单、实现可靠;
(2) 利用开关端和窗帘控制端同时进^f亍调节量的判断,以开关端的开关 调节量准确对应窗帘开启度的预期调节量,由此实现了对窗帘开启度的远程精 确调节。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窗帘开启度的调节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窗帘开启度的调节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种窗帘开启度的调节方法,其中,作为调节控制端的开关端和作为受控 端的窗帘控制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互,该方法包括窗帘控制端才艮据开关端
提供的预期调节量调节窗帘开启度。
从上述方法可以看出,在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中,利用开关端和窗帘控制
端同时进行调节量的判断,以开关端的开关调节量准确对应窗帘开启度的预期
调节量,由此实现了对窗帘开启度的远程精确调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介绍,但不作为对本发明
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下述实施例中,作为调节控制端的开关端和作为受控端的窗帘 控制端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互,为了能够精确地调节窗帘的开启度,在开 关端的调节量范围内,预先设定整个开关的调节量与调节时间成第一线性关系;在窗帘控制端也预先设置窗帘开启度调节量与调节时间成第二线性关系, 优选地,所述窗帘开启度进行满调节量变化的调节时间和所述开关满调节量变 化的调节时间相同,以此保-〖正开关从完全关闭到完全打开时,对应的窗帘开启 度也正好从窗帘开启度为o (即,完全关闭)变为窗帘开启度为100% (即,
完全打开)。例如,可以设定持续按下开关10s使开关端从起始的"零"端匀
速地调节到最大量程值处(即,开关调节量与开关端的调节持续时间成线性比
例对应关系),与之对应地,窗帘开启度也从开启度为0的完全闭合状态调节 至开启度为100%的完全打开状态。
当用户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对窗帘开启度进行调节,使之从开启度为0的完 全闭合状态逐渐调节为开启度为100°/。的完全打开状态时,如图1所示,执行 下述步骤
步骤IOI,在开关端产生一个调节启动信号,该调节启动信号包括调节类 型,在下述实施例中调节类型为增大窗帘开启度;上述的调节启动信号可以是 通过接触作为开关端的按键或者旋钮等来产生,例如按下增加开启度的按键 时,产生一个由关断到接通的信号,该信号即为调节启动信号;
步骤102,开关端将产生的调节启动信号通过网络发送到对应的窗帘控制 端,且同时在开关端以初始值为0开始计时;
步骤103,窗帘控制端接收到调节启动信号后,获取其中的调节类型,且 使其所控窗帘以预定的速率进行开启度调节;在本步骤中,所述预定速率即是 窗帘开启度的变化率,该变化率可以根据第一线性关系确定;
步骤104,当用户发现窗帘当前开启度已经适合其要求,不需要继续进行 调节时,在开关端产生调节停止信号,该调节停止信号中包含当前开关端已经 完成的调节量信息,该调节量是4艮据实际调节时间与第一线性关系所确定,也 即说明了用户对窗帘开启度的预期调节量;与步骤101相对应,该调节停止信 号的产生可以是松开开关,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开关端检测到开关由接通状 态变为断开状态时;
步骤105,窗帘控制端接收到调节停止信号后,停止对所控窗帘开启度的 调节,并且根据其本地调节时间、第二线性关系计算自身开启度的实际调节变 量,该实际调节变量也即窗帘开启度的当前调节量,判断该当前调节量与预期调节量是否相同,如果是,完成本次窗帘开启度的调节过程;如果否,执行步 骤106;
步骤106,窗帘控制端按照预期调节量的数值进行相应的调节,也即按照 预期调节量与当前调节量之间的差值所对应的校准调节时间量进行调节,使当 前调节量与预期调节量一致,由此完成整个窗帘开启度调节过程;
在该步骤中,按照预期调节量与当前调节量之间的差值所对应的时间量进
行调节,使当前调节量与预期调节量一致具体的实例可以是
当当前调节量与预期调节量的差值为正值时,对所控窗帘的开启度按照减
小开启度的方向调节4交准调节时间;
当当前调节量与预期调节量的差值为负值时,对所控窗帘的开启度按照增 加开启度的方向调节校准调节时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预先在开关端和窗帘控制端存储当前调节量, 使得窗帘已经具有某个确定开启度时还可以精确地对窗帘开启度进行继续调 节,以下仍以窗帘开启度增加进行说明,此时,如图2所示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201,按下使窗帘开启度增加所对应的开关开始进行窗帘开启度调 节,按下时开关端检测到一个开关由关断到接通的信号,读取存储的当前初始 调节量,同时产生一个调节启动信号,该调节启动信号包括;调节类型;在此 实施例中,调节类型对应于窗帘开启度增加;
步骤202,开关端将产生的调节启动信号通过网络发送到对应的窗帘控制 端,且同时在开关端以初始值为0开始计时;
步骤203,窗帘控制端接收到调节启动信号后,获取其中的调节类型,且 使其所控窗帘以预定的速率进行开启度调节;在本步骤中,所述预定速率即是 窗帘开启度的变化率;
步骤204,当用户发现窗帘当前开启度已经适合其要求,不需要继续进行 调节时,在开关端记录并存储当前调节量,且产生调节停止信号,该调节停止 信号中包含当前开关端当前调节量信息,所述调节量是在根据实际调节时间与 第一线性关系确定实际调节变量后,才艮据初始调节量与实际调节变量的和确定 的,该调节量也即用户对窗帘开启度的预期调节量;此后,以开关端的当前调 节量更新本地存储的初始调节量;与步骤201相对应,该调节停止信号的产生可以是松开开关,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开关端^f企测到开关由接通状态变为断
开状态时;
步骤205,窗帘控制端接收到调节停止信号后,停止对所控窗帘开启度的
调节,并且根据其本地调节时间计算自身开启度的本次调节量,根据本次调节
量以及存储的初始调节量计算出开启度的当前调节量;判断该当前调节量与预 期调节量是否相等,如果是,完成本次窗帘开启度调节过程;如果否,表明可 能由于某些原因存在过调等情况,执行步骤206;
步骤206,窗帘控制端按照预期调节量的数值进行相应的调节,也即按照 预期调节量与当前调节量之间的差值所对应的时间量进行调节,使当前调节量 与预期调节量一致,并对该当前调节量进行存储作为下次调节的初始调节量, 由此完成整个窗帘开启度调节过程。
此外,还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窗帘开启度进行调 节,也可以不存储当前调节量,而每次都从窗帘开启度为O开始调节,这不同 于图2中所示实施例,也就是说即使需要进行开启度调节的窗帘当前已经处于 某个特定的开启度,在进行当前开启度调节的时候也先返回到开启度为0的状 态,从该状态开始重新调节。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参照上述方法类似地实现窗帘开启度其他的变 化调节情况。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实 现对窗帘开启度的精确调节
在上述窗帘开启度调节步骤中,如果窗帘控制端已经调到满量程,则停止 该次窗帘开启度的调节过程;如果开关端已经调节到O或满量程,则向窗帘控 制端发送停止信号,窗帘控制端接收到停止信号后,停止该次窗帘开启度的调 节过程。
可见,上述实施例所提出的窗帘开启度的调节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 窗帘开启度的调节方法设计简单、实现可靠;
(2) 利用开关端和窗帘控制端同时进^f亍调节量的判断,以开关端的开关 调节量准确对应窗帘开启度的预期调节量,由此实现了对窗帘开启度的远程精 确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窗帘开启度变化的机械过程属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利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方式就可以实现的,所以在本发明所提出的 实施例中对窗帘开启度如何发生变化并不作出限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L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窗帘开启度的调节方法,其中,作为调节控制端的开关端和作为受控端的窗帘控制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互,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窗帘控制端根据开关端提供的预期调节量调节窗帘开启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开关端发送调节启动信号或者调节停止信号;窗帘控制端接收到所述调节启动信号时,开始调节其所控窗帘的开启度;窗帘控制端4妄收到所述调节停止信号时,停止调节其所控窗帘的开启度。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期调节量是这样确定的在开关端的调节量范围内,预先设置开关调节量与调节时间成第一线性关系;检测和记录开关端调节启动信号至调节停止信号之间的实际调整时间;根据所述实际调整时间以及第 一线性关系确定实际调节变量;将存储的初始调节量及实际调节变量之和作为预期调节量。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的预期调整量更新存储的初始调节量。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窗帘开启度调节量范围内,预先设置窗帘开启度的调节量与调节时间成第二线性关系;此时,窗帘控制端根据开关端提供的预期调节量调节窗帘开启度进一步地包括根据窗帘开启度的实际调整时间、以及第二线性关系确定窗帘开启度的实际调节变量;且将存储的窗帘开启度初始调节量及实际调节变量之和作为窗帘开启度的当前调节量;当窗帘开启度的当前调节量与预期调节量不相同时,按照两者之间的调节量差值及第二线性关系确定校准调节时间及方向,并对所控窗帘的开启度按照所确定的校准调节方向及^f交准调节时间进行调节。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窗帘开启度的当前调节量与预期调节量差值及第二线性关系确定校准调节时间及调节方法具体为当当前调节量与预期调节量的差值为正值时,对所控窗帘的开启度^fe照与当前开启度调节方向相反的方向调节校准调节时间;当当前调节量与预期调节量的差值为负值时,对所控窗帘的开启度按照与当前开启度调节方向相同的方向调节校准调节时间。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窗帘开启度当前调节量更新存储的窗帘开启度初始调节量。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开启度进行满调节量变化的调节时间和所述开关满调节量变化的调节时间相同。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当开关端调节至最大调节量时,发送调节停止信号。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当窗帘控制端调节至最大调节量,停止该次窗帘开启度的调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窗帘开启度的调节方法,其中,作为调节控制端的开关端和作为受控端的窗帘控制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互,该方法包括窗帘控制端根据开关端提供的预期调节量调节窗帘开启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窗帘开启度的调节方法设计简单、实现可靠;(2)利用开关端和窗帘控制端同时进行调节量的判断,以开关端的开关调节量准确对应窗帘开启度的预期调节量,由此实现了对窗帘开启度的远程精确控制。
文档编号A47H5/00GK101592958SQ20081011381
公开日2009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30日
发明者江 江, 潘佩芬 申请人:当代天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