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247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负压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排气设备,尤指一种利用活动气门形成的气帘可 有效阻隔拒体内气体外逸的负压工作台。
背景技术
谨请配合参阅图1、 2、 3所示现有技术负压工作台拒体IOA是呈方 拒形状,前侧面下半部为透空的操作窗,顶端面设有连接抽风设备的排 烟管12A,后侧面及顶端面的内部固定有导流板14A,底部设有具门板的 底拒11A;进于拒体10A前侧面下半部透空的操作窗处设有可上下开启 或关闭的透明材质调节门13A;而借该调节门13A开启行程的高度设定 抽风设备变速马达或变频器速率,达排烟气流稳定性。
但查,拒体10A的调节门13A开口处门坎及两侧边柱可能产生的分 离边界层、操作人员胸前的回流泡、调节门13A后方的回流区等等均是 造成拒体10A内污染物泄漏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些流体结构的强度、紊 流扩散性、及回流尺寸并非随着抽吸速度而降低,因此即使是增加抽气 量,也无法避免拒体10A内有害物质的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工作台,其是借由风箱与气 门组成活动气门结构,使风箱可固定于拒体开放侧上半部,而具有夹层 的气门则收合于风箱内部呈活动状,并在风箱顶端直接固定送风机,并 以对称侧板固定两相对气门形成夹层,使送风机直接由风箱顶端吹入气 体,并循风箱导引经两气门间的夹层吹出形成气帘。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工作台,其是在固定气门两侧 板分别向外凸设有凸耳以来固定钢索,并配合滑轮组连接重垂装置,使 活动气门的上下操作更轻巧顺畅。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仍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工作台,其是借由将下吸槽 自吸气槽口底部往后水平延伸呈扁平状槽身,并配合转接头接合连接管 排气的技术手段,达底拒空间充分使用操作便利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仍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工作台,其是借由操作窗宽 度小于气门结构宽度及下吸槽宽度的技术手段,达拒体实验容室内部的 气体不外泄。
本发明的进一目的仍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工作台,其是借由在拒体顶 端设有补气稳定装置,而该补气稳定装置是在后侧顶端开设一缺槽,在 该缺槽内设置送风机,并在底部设置透气板及滤材的技术手段,达过滤 与稳压整流效能,可提升实验质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压工作台,设有在该负压工作台开放状的前侧面 由上往下吹气,并在底拒相对处吸气形成阻隔气帘,阻隔拒体内气体外
逸的活动气门;该活动气门主要由长方形风箱及具有夹层的气门所组成, 而长方形风箱在顶端直接或借固定组件设置送风机固定于拒体开放侧上 半部,气门由两相对侧板固定两透明气门使中间形成夹层收合于风箱内 部,该气门呈活动状可下拉关闭拒体开放侧下半部,另在排气拒底端设 具有把手的底拒。
另提供一种负压工作台,该负压工作台底拒的下吸槽在吸气槽口底 部往后水平延伸呈扁平漏斗状槽身。
另提供一种负压工作台,该负压工作台操作窗宽度小于气门结构宽 度及下吸槽宽度或下吸槽宽度大于气门结构宽度及操作窗宽度。
还提供一种负压工作台,该负压工作台顶端设有补气稳定装置,而 该补气稳定装置内部设置具有数个导孔或导板的数个导流板,并在后侧 顶端开设一缺槽,在该缺槽内设置送风机,并在底部设置透气板及滤材。
再又提供另一种负压工作台,该负压工作台顶端设置开设数个贯穿
5通孔的长方形框体整流栅格板。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使送风才几直接由风箱顶端吹入气体,并循风箱 导引经两气门间的夹层吹出形成气帘利用活动气门形成的气帘。还可使 活动气门的上下操作更轻巧顺畅;另借由将下吸槽自吸气槽口底部往后 水平延伸呈扁平状槽身,并配合转接头接合连接管排气的技术手段,达
底拒空间充分使用操作便利性;借由操作窗宽度小于气门结构宽度及下 吸槽宽度的技术手段,达负压工作台实验容室内部的气体不外泄;借由 在拒体顶端设有补气稳定装置,而该补气稳定装置是在后侧顶端开设一 缺槽,在该缺槽内设置送风机,并在底部设置透气板及滤材的技术手段, 达过滤与稳压整流效能,可提升实验质量。


图1:是现有技术负压工作台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前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
图5:是本发明的前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活动气门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发明活动气门开启时的立体运动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活动气门关闭时的立体运动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活动气门关闭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活动气门开启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下吸槽的立体分解图。
图13:是本发明下吸槽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下吸槽的剖面图。图15:是现有技术拒体活动气门在下位时的前视示意图。
图16:是现有技术拒体活动气门在上位时的前视示意图。
图17:是现有技术拒体横向剖面图。
图18:是本发明的拒体横向剖面图(一)。
图19:是本发明的拒体横向剖面图(二)。
图20:是本发明的拒体横向剖面图(三)。
图21:是本发明的拒体活动气门在上位时的前视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补气稳定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图23:是本发明补气稳定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4:是本发明补气稳定装置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补气稳定装置的另 一 实施例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补气稳定装置的整流栅格板立体外观图。
图27:是本发明另 一 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本发明〕
10A:拒体11A:底拒12A:排烟管
14A:导流4反13A:调节门
10:拒体11:底拒12:实验容室
14:操作面板15:操作窗20:气门结构
21:送风机22:风箱23:气门
24:侧板25:底拒30:下吸槽
31:吸气槽口32:槽身33:转接头
34:连接管50:补气稳定装置
51:送风机52:缺槽53:导流4反
54:导孔55:透气板56:滤材栅格板61:通孑L80:柜体
81:底拒82:实验容室83:整流网
84:操作面板85:操作窗90:下吸槽
91:吸气槽口92:槽身93:转接头
94:连接管100:内隔斧反110:吸气槽
220:凸块230:间隙240:凸耳
241:钢索242:重垂243:滑轮
340:连接管500:稳压室800:气门结构
LI:气门结构20宽度L2:操作窗15宽度
L3:下吸槽30宽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
余下,就本发明的内容列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请配合参阅图4、 5、 6所示,本发明负压工作台的拒体IO是呈方拒 形状,前侧面下半部为透空的操作窗15,上半部安装操作面板14,顶端 面设有具有补充气体及整流效能的补气稳定装置50形成拒体10内部的 实验容室12,底部则设有具门板的底拒11,进于拒体10前侧面透空的 操作窗15处设有可上下开启或关闭的透明材质气门结构20。
续如图7所示,本发明气门结构20主要是由风箱22与气门23组成, 风箱22是呈长方形框体;气门23是由两相对称板状透明玻璃组成,其 两侧边以相对侧板24固定,形成平4亍夹层状,底端则固定具有把手的底 拒25;进于风箱22顶端可直接(或可借由固定组件)固定数个横流式送 风机21,故当风箱22固定于拒体10时,受侧板24固定呈具有夹层的气 门23是整体嵌合于风箱22内部。
再如图8、 9所示,当气门结构20的气门23整体嵌合于风箱22内 部时,侧板24底端向外凸设有凸耳240,并分分别借由钢索241配合固定于拒体10适当处的滑轮243装置连接重垂242,并使重垂242隐藏于 拒体10左侧或右侧或后侧夹层内。
风箱22是固定于拒体10,气门23可上下操作伸缩于风箱22内,达 操作窗15开启或关闭功能;且在操作过程中,气门23整体重量受重垂 242平衡抵消,故可达轻巧便捷操控性。
又,该气门结构20固定安装在拒体10时,两侧可借由导引轨道导 引气门23的运动,并在风箱22两侧顶端向外凸设凸块220限定导引钢 索241。
据上,如图10所示,(当气门结构20的气门23向下关闭操作窗15 时)横流式送风机21由风箱22顶端将空气吹入风箱22内,气流在风箱 22内形成整流效能,进而循气门23的夹层往下流动,并直接受底拒ll 的相对吸气槽IIO吸引经抽风装置抽出,形成阻隔气帘。另,气门23与 风箱22之间容许小的间隙230,因在气门23顶端与风箱22底端重叠处, 该间隙230远较气门23夹层小,气流产生乱流形成压力升高、阻力增大 (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形成压力差,使该间隙230自然形成风阻效 能,使气体不外泄,自然导入气门23夹层。且因气流经风箱22或气门 23夹层的导引整流作用,即使当气门23开启时(如图ll所示),气流 仍然往下吹送,且受吸气槽IIO的吸引而形成气流帘幕,以达预期目的。
又,请参阅图12、 13、 14所示,下吸槽30是在向上擎立的长槽状 吸气槽口 31底部往后水平延伸呈扁平状槽身32,而该扁平状槽身32是 呈漏斗状,进而配合转接头33接合连接管34。(如图6所示)下吸槽 30是设置于底柜11前侧面与柜体IO前侧面气门结构20相对称,然长槽 状吸气槽口 31底部由底拒11前侧面往后水平延伸呈扁平状槽身32,进 而配合转接头33接合连接管34将气体排出,如此即不阻挡底拒11前侧 面,并4吏底拒11内部空间增加,以达预期目的。如图15、 16、 17所示现有技术拒体IO结构是操作窗15宽度L2相 当在气门结构20宽度L1及下吸槽30宽度L3,而拒体10前侧的气门结 构20是整体阻隔于操作窗15,因此气门结构20在上下操作时,当气门 结构20位于上位时(如图16所示),其所形成的阻隔气帘高度较大, 则其两侧端靠近拒体IO操作窗15侧边处将因阻力所产生的扰流而在两 侧底部造成间隙,使拒体10实验容室12内部的气体外泄,即其阻隔宽 度并无法有效阻隔操作窗15整个宽度。另当气门结构20位于下位时(如 图15所示),其所形成的阻隔气帘高度虽然比较小,但其两侧端仍因阻 力所产生的扰流而使拒体10实验容室12内部的气体外泄。故如图18所 示,拒体10内部的内侧^反100两侧往内移动i殳置构成实-睑容室12 (也得 直接将操作窗15的宽度予以缩减而不内移内侧板100),而使操作窗15 宽度L2小于气门结构20宽度L1及下吸槽30宽度L3。则如图21所示, 即使气门结构20位于最上位时,则其两侧底部所造成的间隙已受内侧板 IOO隔离于外侧,也即是在操作窗15宽度L2之外,而使气帘阻隔宽度有 效阻隔整个操作窗15宽度L2,确保拒体10实验容室12内部的气体不外 泄,以达预期目的。
再如图19所示,将拒体IO底拒11的下吸槽30宽度L3加宽,而使 下吸槽30宽度L3大于气门结构20宽度L1及操作窗15宽度L2。如图 20所示,将拒体10内部的内侧板100两侧往内移动设置构成实-验容室 12,而使操作窗15宽度L2小于气门结构20宽度L1;并使下吸槽30宽 度L3加宽,而使下吸槽30宽度L3大于气门结构20宽度L1及操作窗 15宽度L2,而达气帘阻隔宽度有效阻隔操作窗15整个宽度(如图21所 示),确保柜体10实验容室12内部的气体不外泄。
进如图22、 23所示,补气稳定装置50是呈长方形框体,后侧顶端 开设一缺槽52,在该缺槽52内设置轴流式送风机51,并在底部设置透气板55及滤材56,使透气板55及滤材56间隙形成稳压室500。轴流式 送风机51将气体送入补气稳定装置50内部,因受透气板55的作用,产 生第一次过滤与稳压整流效能;而当气体进入透气板55及滤材56间所 形成稳压室500时,产生第二次过滤与稳压整流效能。而当气门结构20 开启时,补气稳定装置50即可将气体稳定顺畅供入拒体10实验容室12 内,借以补充实验容室12内被下吸槽30吸取经连接管34排出的气体, 达预期过滤与稳压整流效能,可提升实验质量。另如图24、 25所示,可 在于补气稳定装置50内部设置数个导流板53,借以增进气流稳定性;进 得于该等导流板53上设置导孔54或导板,以达预期过滤与稳压整流效 能,可提升实验质量。
进如图26、 27所示,可在拒体IO顶端设置呈长方形框体的整流栅 格板60,并规律的开设数个贯穿通孔61。缘是,当气门结构20开启时, 整流栅格板60的规律通孔61即可供气体稳定顺畅供入拒体10实验容室 12内,借以补充实验容室12内被下吸槽30吸取经连接管34排出的气体, 达预期稳压整流效能,可提升实验质量。并将连接管340往顶端延伸以 连接抽风设备。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 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 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ii
权利要求
1、一种负压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设有在该负压工作台开放状的前侧面由上往下吹气,并在底柜相对处吸气形成阻隔气帘以阻隔柜体内气体外逸的活动气门;该活动气门主要由长方形风箱及具有夹层的气门所组成,而长方形风箱在顶端直接或借固定组件设置送风机固定于柜体开放侧上半部,气门由两相对侧板固定两透明气门使中间形成夹层收合于风箱内部,该气门呈活动状可下拉关闭该负压工作台柜体开放侧下半部,另在排气柜底端设具有把手的底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该气门的 相对侧板在底端分别向外凸设有用于固定钢索并配合滑轮装置连接重垂 的凸耳,另在该气门和滑轮之间,于风箱两侧顶端分别向外凸设有限定 钢索的凸块。
3、 一种负压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设有在该负压工作台开放状的 前侧面由上往下吹气,并在底拒相对处吸气形成阻隔气帘以阻隔拒体内 气体外逸的活动气门;该拒体底拒的下吸槽在吸气槽口底部往后水平延 伸呈扁平漏斗状槽身。
4、 一种负压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设有在该负压工作台开放状的 前侧面由上往下吹气,并在底拒相对处吸气形成阻隔气帘以阻隔拒体内 气体外逸的活动气门;其中该拒体操作窗宽度小于气门结构宽度及下吸槽宽度或下吸槽宽度大于气门结构宽度及操作窗宽度。
5、 一种负压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设有在该负压工作台开放状的 前侧面由上往下吹气,并在底拒相对处吸气形成阻隔气帘以阻隔拒体内 气体外逸的活动气门;其中该柜体顶端设有补气稳定装置,而该补气 稳定装置内部设置具有数个导孔或导板的数个导流板,并在后侧顶端开 设一缺槽,在该缺槽内设置送风机,并在底部设置透气板及滤材。
6、 一种负压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设有在该负压工作台开放状的 前侧面由上往下吹气,并在底拒相对处吸气形成阻隔气帘以阻隔柜体内 气体外逸的活动气门;其中该拒体顶端设置开设数个贯穿通孔的长方 形框体整流栅格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负压工作台,是在呈开放状的方形柜体前侧面由上往下吹气,并在底柜相对处吸气形成阻隔气帘,借以阻隔柜体内气体外逸;其中,活动气门是以风箱及具有夹层的气门所组成,使气体由风箱顶端送入,并经气门夹层受底柜下吸槽吸取排出而形成阻隔气帘;而底柜的下吸槽是在吸气槽口底部往后水平延伸呈扁平漏斗状槽身,再以转接头配合连接管将气体排出;另使操作窗宽度小于气门结构宽度及下吸槽宽度,使气帘阻隔宽度有效阻隔整个操作窗宽度;进于柜体顶端设补气稳定装置,而该补气稳定装置是在后侧顶端开设一缺槽,在该缺槽内设置送风机,并在底部设置透气板及滤材,将气体稳定顺畅供入柜体实验容室内,可提升实验质量。
文档编号B08B15/00GK101618388SQ200810126498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4日
发明者李嘉祥 申请人:弘泰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