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电机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195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尘器电机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电机风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吸尘器电机风机通常由叶轮罩、定叶轮、动叶轮和定子端盖构成, 叶轮罩固定在电机外壳上,定叶轮固定在定子端盖上,而动叶轮被夹在叶轮 罩和定叶轮之间;风从叶轮罩的进风口中进来,经过动叶轮再从定叶轮周围 与叶轮罩内壁之间的间隙排出,进入定叶轮后端面的导风片中出来。
这种电机风机结构的缺点是叶轮罩与定叶轮间的间隙比较大,容易形成 涡流,降低空气流速,使得风机真空度减小,吸风效率降低更会进一步造 成风机内空气回流并相互撞击,产生更大的噪音。
另外,这种电机风机中的定子端盖上由于缺少能够进一步导风的结构, 使得风机内部的出风阻力增大,进出风不畅通;尤其是从定叶轮后端面的导 风片中出来的空气会直接撞击在定子端盖上,损失大量动能,降低流速,也 会造成风机真空度和吸风效率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真空度高,噪音小 的吸尘器电机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吸尘器电机风机,包括叶轮罩、定子端 盖及位于叶轮罩和定子端盖之间的动叶轮;所述定子端盖的一侧端面上固定 有围绕动叶轮的导风圈,该导风圈的周缘与叶轮罩的内壁压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尘器电机风机,包括叶轮罩、 定子端盖及位于叶轮罩和定子端盖之间的动叶轮;所述定子端盖的一侧端面 上固定有围绕动叶轮的导风圈,该导风圈的周缘与叶轮罩的内壁压紧;并且 所述导风圈上环布有导风叶片,相邻两个导风叶片间形成第一风道;而所述 定子端盖的另一侧端面上成型有若干导风凸筋,相邻两个导风凸筋间形成第 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一一对应连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尘器电机风机,包括叶轮罩、 定子端盖及位于叶轮罩和定子端盖之间的动叶轮;所述定子端盖的一侧端面 上固定有围绕动叶轮的导风圏,该导风圏的周缘与叶轮罩的内壁压紧。并且所述导风圏上环布有导风叶片,相邻两个导风叶片间形成第一风道;而所述 定子端盖的另一侧端面上成型有若干导风凸筋,相邻两个导风凸筋间形成第 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一一对应连通。同时所述导风叶片和导风 凸筋在定子端盖的端面上的投影均为阿基米德蠊旋线的一段。所述第一风道 的空间由内向外逐渐增大,而所述第二风道的空间由外向内逐渐縮小。
并且所述定子端盖由BMC制成,而导风圈由尼龙制成。
并且所述定子端盖和导风圏为分离式元件,具体是所述定子端盖上设有 若干柱孔,而导风圈上设有若干同柱孔对应配合的定位柱;定位柱插入对应 的柱孔内从而使得导风圏同定子端盖相固定,当然也方便两者分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这种吸尘器电机风机采用导风圏代替了原有的定叶 轮,并且进一步在定子端盖上增加了导风结构;其工作时,风从叶轮罩的进 风口中进来,经过动叶轮排出后,依次通过导风圈上的第一风道和定子端盖 上的第二风道,最后从定子端盖后部排出。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导风圈的周缘与叶轮罩的内壁压紧,消除了间 隙,因此相比原先定叶轮与叶轮罩内壁间存在间隙的情况,有效防止了涡流 的产生,提髙了风机真空度和吸风效率;同时保证了风机中没有回流空气, 大大降低了空气相互撞击产生的噪音。
2.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在定子端盖上增加了作为导风结构的第二风道, 并且使得该第二风道与导风圈上的第一风道一一对应,减小了进出风阻力, 保证了空气在风机中进出风的畅通因此使得从动叶轮中排出的髙速气流能 够逐渐地、均匀地依次减速通过第一、第二风道,大大减少了动能的损失, 从而进一步提髙了风机真空度和吸风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l实施例中导风圏单独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视图
图4为
图1实施例中定子端盖单独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另一视图图6为
图1实施例中导风圈和定子端盖结合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另一视图。
其中1、叶轮罩;2、动叶轮;3、定子端盖;31、导风凸筋;32、定 位孔;33、柱孔;4、导风圈;41、导风叶片;42、定位柱;5、第一风道; 6、第二风道;7、电机;8、外壳;9、电机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合图l、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为本实用 吸尘器电机风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它包括叶轮罩l、动叶轮2和定子端 盖3:所述叶轮罩l和定子端盖3均固定在电机7的外壳8上,而动叶轮2 固定在电机输出轴9上,并且被夹在叶轮罩l和定子端盖3之间。
定子端盖3由BMC制成,其一侧端面上固定有围绕动叶轮2的导风圈 4,该导风圈4的周缘与叶轮罩1的内壁压紧。
所述导风圈4由尼龙制成,其上环布有导风叶片41,并且这些导风叶 片41在定子端盖3的端面上的投影为阿基米德螺旋线的一段而相邻两个 导风叶片41间形成第一风道5,并且所述第一风道5的空间由内向外逐渐 增大。定子端盖3的另一侧端面上成型有若干导风凸筋31,并且这些导风 凸筋31在定子端盖3的端面上的投影也为阿基米德蠊旋线的一段;而相邻 两个导风凸筋31间形成第二风道6,并且所述第二风道6的空间由外向内 逐渐缩小。而第一风道5与第二风道6—一对应连通。
所述定子端盖3上成型有若干定位孔32 (本实施例中为4个),并通过 在定位孔32中穿设蠊钉而同电机7的外壳8相固定;同时该定子端盖3上 设有若干柱孔33 (本实施例中为2个),而导风圈4上设有若干同柱孔33 对应配合的定位柱42:定位柱42插入对应的柱孔33内从而使得导风圏4 同定子端盖3相固定,当然也方便两者分离。
本实施例所述的这种吸尘器电机风机采用导风圈4代替了原有的定叶 轮,并且进一步在定子端盖3上增加了导风结构;其工作时,风从叶轮罩l 的进风口中进来,经过动叶轮2排出后,依次通过导风圏4上的第一风道5 和定子端盖3上的第二风道6,最后从定子端盖3后部排出。
本实施例中由于导风圈4的周缘与叶轮罩1的内壁压紧,因此相比原先 定叶轮与叶轮罩内壁间存在间隙的情况,有效防止了涡流的产生,提髙了风机真空度和吸风效率同时保证了风机中没有回流空气,大大降低了空气相 互撞击产生的噪音。
其次,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定子端盖3上增加了作为导风结构的第二风道 6,并且使得该第二风道6与导风圏4上的第一风道5—一对应,减小了进 出风阻力,保证了空气在风机中进出风的畅通;因此使得从动叶轮2中排出 的髙速气流能够逐渐地、均匀地依次减速通过第一风道5和第二风道6,大 大减少了动能的损失,从而进一步提髙了风机真空度和吸风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吸尘器电机风机,包括叶轮罩(1)、定子端盖(3)及位于叶轮罩(1)和定子端盖(3)之间的动叶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端盖(3)的一侧端面上固定有围绕动叶轮(2)的导风圈(4),该导风圈(4)的周缘与叶轮罩(1)的内壁压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电机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4) 上环布有导风叶片(41),相邻两个导风叶片(41)间形成第一风道(5); 而所述定子端盖(3)的另一侧端面上成型有若干导风凸筋(31),相邻两个 导风凸筋(31)间形成第二风道(6);所述第一风道(5)与第二风道(6) --对应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电机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叶片 (41)和导风凸筋(31)在定子端盖(3)的端面上的投影均为阿基米德蠊旋线的一段。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电机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 (5)的空间由内向外逐渐增大;而所述第二风道(6)的空间由外向内逐渐缩小。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尘器电机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 端盖(3)由BMC制成,而导风圏(4)由尼龙制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尘器电机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 端盖(3)和导风圈(4)为分离式元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尘器电机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端盖 (3)上设有若干柱孔(33),而导风圈(4)上设有若干同柱孔(33)对应配合的定位柱(42);定位柱(42)插入对应的柱孔(33)内从而使得导风 圏(4)同定子端盖(3)相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尘器电机风机,包括叶轮罩、定子端盖及位于叶轮罩和定子端盖之间的动叶轮;所述定子端盖的一侧端面上固定有围绕动叶轮的导风圈,该导风圈的周缘与叶轮罩的内壁压紧。本实用新型中导风圈的周缘与叶轮罩的内壁压紧,消除了间隙,相比原先定叶轮与叶轮罩内壁间存在间隙的情况,有效防止了涡流的产生,提高了风机真空度和吸风效率;同时保证了风机中没有回流空气,大大降低了空气相互撞击产生的噪音。
文档编号A47L9/00GK201292990SQ20082019926
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7日
发明者倪祖根 申请人:金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