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18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干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浴设备,尤其适合于在游泳馆或公共洗浴场所使 用以快速吹干身体的干身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在洗浴后大多使用毛巾将身体擦干,但是擦干后仍觉得不够干爽,
另外,目前在公共场合常见的使用毛巾的方式会产生一下问题1.使用大量 的一次性毛巾,由于毛巾的利用率低造成大量的浪费,使用成本也相对较高; 2.对于重复利用的毛巾,洗毛巾需要大量的洗涤剂,造成大量含有洗涤剂的污 水,污染环境,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利用热风将身体吹干的产品。这些产品大多先将气体 加热,然后吹到人体上,利用气体比较高的温度使附在身体表面上的水蒸发, 从而达到干燥身体的目的。
美国专利文献US6148539公开了 一种可调节干身装置,包括一 由两组相 对的侧壁和与侧壁相连接的顶壁组成的封闭空间,侧壁和顶壁都是由内壁和 外壁组成,内外壁之间为中空的,形成了位于侧壁和顶壁内部的空气通道。 还包括设在内壁外侧上与通道相同的多个出气组合,还包括一吹风装置,所 述吹风装置包括一风机,风机开动时将空气导入通道,并从出气口导出。还 包括安装在气流中的加热元件,在开动时对气流进行加热。 一通过按压来控 制风机和加热元件的致动的控制面板。US6148539所述的可调节干身装置的 导风叶片设置在出风口上,在使用时,使用者会看到导风叶片在出风口上不 停地摆动,既影响干身装置的美观,又让使用者感觉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满足摆动送风的 同时,令使用者感觉安全舒适的干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减少气流输送中风力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身装置包括干身腔室和向所述干身腔室供风的供风 装置,所述干身腔室的至少一面侧壁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 形成由所述供风装置向所述干身腔室供风的风腔,所述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
使风从所述风腔吹向所述干身腔室内部的出风口;在所述风腔内,所述出风 口的一对相对边缘处,分别铰接地设置在所述内壁上朝向所述风腔内侧的, 对气流进行导向的一个导风叶片,所述风腔内还设有驱动所述导风叶片同步 摆动的驱动机构。
靠近所述风腔末端的所述外壁向所述内壁倾斜。
所述干身腔室的至少 一对相对的侧壁形成所述风腔。
所述出风口为长边水平设置的矩形,所述导风叶片分别铰接于所述长边上。
所述矩形出风口的长度不大于卯厘米,宽度不大于5厘米。 所述出风口为长边竖直设置的矩形,所述导风叶片分别铰接于所述长边上。
所述矩形出风口的长度不大于200厘米,宽度不大于5厘米。
所述内壁上设有能够根据需要部分遮挡所述出风口的遮风帘。
所述供风装置设置于所述干身腔室顶部或者底部,所述供风装置通过一 个供风室同时向所述相对侧壁的所述风腔供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所述导风 叶片设置于内壁和外壁之间,与将导风叶片设置在出风口上相比更为美观,
5并且令使用者感到安全舒适。(2)本实用新型的内壁和外壁形成中空的气流
通道,所述外壁下部向内壁倾斜,增大气流下部的压强,防止气流的气压减
小导致气流速度降低,^:身体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不能同时吹干。(3)由 于人的横向宽度远远小于竖向的长度,因此竖向设置的导风叶片在扫过人体 的范围内的摆动角度较小,相应的导风叶片摆动的频率会增加,单位时间内 吹到人体上的气流的流量加大,从而使干身的速度加快。(4)设置遮风帘, 在出风口竖直的情况下,可防止速度较大的风吹在脸上产生不适,所述遮风 帘的下端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予以调整。出风口水平的情况下,遮风帘可 保证出风的覆盖与身体宽度匹配,既不会造成风量浪费也不会产生出风覆盖不 足的现象。
附困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 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 一 实施例所述干身装置的竖向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干身装置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干身装置的竖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干身装置的横向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l-干身腔室,2-供风装置,3-外壁,4-内壁,5-出风口, 6-导风叶片,7-枢轴,8-连动轴,9-顶壁,10-底部,11-风腔。
异本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干身装置为沐浴后吹干身体的场 所,包括干身腔室1和供风装置2。在本实施例中,干身腔室1包括顶壁9、 六个侧壁,六个所述侧壁构成中空的六4菱柱,所述顶壁9和六个所述侧壁的 上端相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侧壁上设有门,可供使用者出入此干身装置。所 述顶壁9和其中两个相对的所述侧壁由内壁4和外壁3组成,所述内壁4和 外壁3之间为中空的,形成一个供气体流动的风腔11。所述供风装置2设置 在所述顶壁9部分的风腔11内,包括一个电机(图中未示出)及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轴两端的风机(图中未示出)。所述电机带动两个所述风机, 产生的风分别吹入两侧壁的风腔11内。
设有风腔ll的側壁,内壁4上自上而下设有四个出风口 5,两相对内壁 4上的出风口 5在侧壁上的高度和水平位置相同。每个所述出风口 5为长边水 平设置的矩形,其长度为五十厘米,宽度为二厘米。每个所述出风口 5的两 个长边通过枢轴7分别铰接有一个导风叶片6。所述导风叶片6的另一侧固定 在位于风腔11内的连动轴8。所述连动轴8的下端和电机带动的偏心轮(图 中未示出)相连接,随着所述偏心轮的旋转反复上下运动,带动所述导风叶 片6上下摆动。风从出风口 5吹出,方向随着导风叶片6的摆动而改变,从 而吹过人的全身。本实施例中,由于导风叶片6设置在风腔11内并在风腔ll 内摆动,出风口 5的长度和宽度较小,使用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身 装置时,看不到导风叶片6的摆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看起来比较美观,不会 在使用时令使用者产生不安全、不舒适的感觉。
气流从设置在顶壁9内的供风装置2吹出,进入两側壁的风腔11中。由 于风腔ll较长,当气流吹到气腔的末端时,气压会不可避免会降低。因此下 面两个出风口 5的风速比上面两个出风口 5的气流的速度低。由于风速会影 响吹干身体的速度,较高的风速可以较快地吹干身体,风速较低吹干身体的 速度也较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上半身和下半身不能被同时吹干。在本 实施例中,侧壁的外壁3的下半部分向内壁4倾斜,风腔ll下半部分的空间 变小,可使气压保持不降低,风速不降低,从而保证身体的上半部分和下半 部分可以同时吹干。
所述出风口 5设有遮风帘,所述遮风帘可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及需要进行 调整。所述遮风帘可保证出风既可以吹到身体的各个部分,覆盖全身,又不 会吹到身体之外的空间,产生风量的浪费。
如图3和图4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供风腔11室包括顶壁9、底 部10和六个侧壁。六个所述侧壁构成中空的六棱柱,所述顶壁9和六个所述侧壁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底部10和其中两个相对的所述侧壁由内壁4和外壁
3组成,所述内壁4和外壁3之间为中空的,形成一个供气体流动的风腔11。 所述供风装置2设置在底部10的风腔11中。所述供风装置2包括一个电机 和两个由电机带动的风机。风机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产生的气流吹入所述侧 壁的风腔ll内。
设有风腔11的侧壁,其外壁3的上半部分向内壁4倾斜,使风腔11上 半部分的空间变小,气压保持不降低,风速不降低,从而保证身体的上半部 分和下半部分可以同时吹干。
设有风腔ll的侧壁,内壁4分别设有一个长边竖向设置的出风口 5。所 述竖向出风口 5的长度为一百六十厘米,宽度为二厘米。所述竖向出风口 5 的两个长边通过枢轴7分别铰接有一个导风叶片6。所述导风叶片6的一侧铰 接在所述出风口 5上,另一侧铰接在横向设置的连动轴8上。所述连动轴8 与电机带动的曲轴相连接,随所述曲轴的转动做左右往复运动,带动所述导 风叶片6同步进行左右摆动。
所述出风口 5设有遮风帘(图中未示出),所述遮风帘的下端可以根据使 用者的身高予以调整,使其遮挡住脸部,防止速度较大的风吹在脸上产生不 适。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 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 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干身装置,包括干身腔室(1)和向所述干身腔室(1)供风的供风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身腔室(1)的至少一面侧壁包括内壁(4)和外壁(3),所述内壁(4)和外壁(3)之间形成由所述供风装置(2)向所述干身腔室(1)供风的风腔(11),所述内壁(4)上设有至少一个使风从所述风腔(11)吹向所述干身腔室(1)内部的出风口(5);在所述风腔(11)内,所述出风口(5)的一对相对边缘处,分别铰接地设置在所述内壁(4)上朝向所述风腔(11)内侧的,对气流进行导向的一个导风叶片(6),所述风腔(11)内还设有驱动所述导风叶片(6)同步摆动的驱动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身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风腔(11 ) 末端的所述外壁(3)向所述内壁(4)倾斜。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身腔室(l) 的至少一对相对的侧壁形成所述风腔(11)。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干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 风口 (5)为长边水平设置的矩形,所述导风叶片(6)分别铰接于所述长边 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出风口 ( 5 ) 的长度不大于90厘米,宽度不大于5厘米。
6.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干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 风口 (5)为长边竖直设置的矩形,所述导风叶片(6)分别铰接于所述长边 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千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出风口 ( 5 ) 的长度不大于200厘米,宽度不大于5厘米。
8.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干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 壁(4)上设有能够根据需要部分遮挡所述出风口 (5)的遮风帘。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装置(2) 设置于所述干身腔室(1)顶部或者底部,所述供风装置(2)通过一个供风 室同时向所述相对侧壁的所述风腔(11)供风。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干身装置,一种干身装置,包括干身腔室和向所述干身腔室供风的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身腔室的至少一面侧壁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形成由所述供风装置向所述干身腔室供风的风腔,所述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使风从所述风腔吹向所述干身腔室内部的出风口;在所述风腔内,所述出风口的一对相对边缘处,分别铰接地设置在所述内壁上朝向所述风腔内侧的,对气流进行导向的一个导风叶片,所述风腔内还设有驱动所述导风叶片同步摆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导风叶片设置于内壁和外壁之间,在风腔内摆动,与将导风叶片设置在出风口上相比更为美观,并且令使用者感到安全舒适。
文档编号A47K10/48GK201320127SQ20082019908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
发明者姜延英, 郑文芳, 陈鸿灿 申请人:郑文芳;陈鸿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