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卡夹包绕式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554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卡夹包绕式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架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用于有吸
引力地固定和展示衣J3良的多个卡夹的衣架。
背景技术
包绕式(wraparoimd)衣架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比衣架宽的衣服(通常但并非专指女性内衣或泳衣的下装)包绕衣架,且由衣架端部的卡夹保持。因此,展示了衣服的中央部分,同时縮短了展示宽度,且有利地提高了展示密度。然而,衣服的外部和/或衣服的吊带可能会以不雅的方式垂吊。因此,附加的内侧卡夹加装到一些现有技术的包绕式衣架上,以保持衣服在展示的中央部分后方的部分。尽管传统的卡夹可固定较宽衣服的中央部分,但它们还是不能有吸引力地固定和展示衣服的外部。此外,现有技术的内侧卡夹大致为刚性的,并且^f吏其难以反复地固定大量衣服。因此,本领域中所希望的是具有卡夹挠性得到改善的包绕式衣架,其可整齐地保持衣服的外部和/或衣服的吊带而不从衣服的中央展示部分后方突出,并且容许反复搡作。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 一种多卡夹包绕式衣架。该衣架包括本体,其具有分别以相反的方向沿纟黄向向外地延伸至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臂和第二臂;以及挂钩,其在大致中央位置从本体向上延伸以便将衣架从支承物悬挂。第 一对衣夹分别在第 一端和第二端处固定到第一臂和第二臂上。第二对衣夹在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内侧固定到本体上,而第三对衣夹在第二对衣夹的内侧固定到本体上。第二对衣夹和第三对衣夹均包括第一支承部件和第二支承部件,第二
支承部件与第 一支承部件的厚度相比具有不同的厚度。第一i承部件大致为挠性的,用于容许第 一 支承部件在进出本体平面的方向上偏转。利用这种布置,当将衣服放入第二对衣夹和第三对衣夹中时,工作者可较为容易地将衣服和/或衣服的吊带放入第一支承部件与第二支承部件之间。此外,第一对衣夹中的各衣夹的复合运动导致卡夹的衣服接收通道首先打开以容许衣服进入,且之后闭合以牢固地将衣服保持在其中。衣服的中央部分得以展示,同时缩短了展示宽度,且有利地提高了展示密度。然而,有利的是,衣服的外部和/或衣服的吊带在衣^^后方固定到衣夹内。可选的是,第一对衣夹中的各衣夹均包括分别在第一端和第二端处从第一臂和第二臂竖直延伸的竖直支承部件。第一对衣夹中的各衣夹还包括将竖直支承部件连接到内支承部件上的悬臂支架,内支承部件从本体竖直地向下延伸。第一对衣夹中的各衣夹还包括由竖
直支承部件和内支承部件所限定的第一开口,其中,该第一开口引导衣服进入第一对衣夹中。此外,第一对衣夹中的各衣夹均包括沿竖直支承部件的内缘设置的第一带齿段,以及沿内支承部件的外缘设置的第二带齿段。在该构造中,第一带齿段和第二带齿段彼此相对,以形成夹紧且保持衣服的衣服接收通道。此外,本发明的第二对衣夹和第三对衣夹设计成具有更大的挠性,而无需沿第一支承部件长度延伸的加强肋条。挠性较大的第一支承部件更易于打开和使用,并且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以便放入衣服。这大大緩解了用来将大量衣服放入大量此类衣夹中的人员的腕管综合症问题。为了实现此目的,第一支承部件的厚度和长度不同于第二支承部件的厚度和长度。第一支承部件从本体竖直地向下延伸,并且远离第二支承部件弯曲,以限定第二开口。当衣服和/或衣服的吊带进入笫二开口中时,第一支承部件开始在进出本体平面的方向上偏
转。第二支承部件包括大致为U形的部件,其具有第一自由端和与本体一体地模制而成的第二端。由于第二支承部件具有大于第 一支承部件的厚度,故第二支承部件更能阻碍进出本体平面的运动。然而,当衣服和/或衣服的吊带进一步朝向本体移动时,U形部件的第一自由端沿与本体平面横向的方向偏转。可选的是,第一对衣夹、第二对衣夹和第三衣夹中的各衣
夹均与本体一体地模制而成,并且分别定位成距本体的中心线大致等距。此外,衣架由选自苯乙烯、苯乙烯聚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
尼龙、K树脂和丙烯酸系树脂所组成的组合中的至少 一种注塑塑料制成。


通过参照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如下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更为容易地理解对于衣架的本发明的前述目
的和优点,其中,所有各个4^L图中的相似元件由相同的参考标号标示,且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衣架的正视图2为才艮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对衣夹、第二对衣夹和第三对衣夹的正浮见图;以及图3为沿图2中的截面箭头1 - 1所截取的放大截面图,示出了第二对衣夹和第三对衣夹的构造的更多细节。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参看图1和图2,示出了才艮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多卡夹衣架(以下为"衣架")IO。衣架10具有本体12,其具有以相反的方向沿横向向外地延伸至相应的第一端18和第二端20的第一臂14和第二
8臂16。挂钩22从本体12向上延伸,用于将衣架10悬挂在支承物(未示出)上。中央挂钩部件22以及第一臂14和第二臂16的所杀特定形状仅为示例性的,并且可在数量和形状上有所变化。如图1至图2中所示,多个衣夹26固定到衣架IO上,并且可选为与本体12和/或臂14, 16 —体地模制而成。第 一对衣夹26a,26b分别在第一端18和第二端20处固定到第一臂14和第二臂16上。第二对衣夹26c,26d在第一端18和第二端20的内侧固定到衣架本体12上。最后,第三对卡夹26e,26f在第二对卡夹26c,26d的更内侧固定到本体12上。第二对卡夹和第三对卡夹26d-26f定位成距本体12的中心线A-A大致等距。可选的是,第二对卡夹26c,26d分别距第一对卡夹26a,26b以及第三对卡夹26e,26f等距。多个卡夹26优选为双作用卡夹,例如如在授予给Tendrup等人的美国专利No.4,629,102中所公开的那样,该专利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双作用卡夹具有协作的指装物以及相对的部件,用以接合置于其间的衣服。指状物可移入设置在其后方的间隙中,以备大量的衣服之用。指状物位置的这种调整会减小指状物与衣架相连的接合处的塑料中的应力,从而减小所述接合处的破裂倾向。如图1和图2中所示,第一对衣夹26a,26b中的各衣夹均包括分别在第一端18和第二端20处从第一臂14和第二臂16竖直地延伸的竖直支承部件30。各衣夹26a,26b还包括悬臂支架32,悬臂支架32将竖直支承部件30连接到从本体12竖直地向下延伸的内支承部件36上。该构造形成了由竖直支承部件30和内支承部件36所限定的第一开口40,其中,第一开口 40引导衣服进入第一对衣夹26a,26b中。在该实施例中,竖直支承部件30大致为U形,并且具有由支撑件(web)35支承的自由端33。支撑件35加固了竖直支承部件30,并且减小了自由端33在与本体12平面横向的方向上的运动。该构成和设计使得最初在将衣服或吊带放入开口 40中时,竖直支承部件30和内支承部件36的组合围绕悬臂支架32转动。在
9最初放入衣服期间,竖直支承部件30向外弯曲。当衣服朝向竖直支承部件30的自由端33滑动时,其引起竖直支承部件30的自由端33向外挠曲。这导致竖直支承部件30在开口 40附近向内偏转,以及竖直支承部件30的底部闭合。因此,当将衣服放入第一对衣夹26a,26b中时,竖直支承部件30和内支承部件36的复合运动导致卡夹的开口40首先打开以容许衣服进入,且之后闭合以牢固地保持衣服。如图2中最佳地示出,第一对衣夹26a(未示出),26b中的各衣夹均包括沿竖直支承部件30的内缘37设置的第一带齿段42,以及沿内支承部件36的外缘41设置的第二带齿段44。第一带齿段42和第二带齿段44彼此相对,以形成夹紧且保持衣服的衣服接收通道48。现参看图2和图3,将更为详细地描述第二对衣夹和第三对衣夹26d-26f。如在图3的放大截面图中最佳地示出,第二对衣夹26c,26d和第三对衣夹26e,26f中的各衣夹均包括第一支承部件60和第二支承部件62,第二支承部件62具有不同于第一支承部件60厚度(t)的厚度(T)。第二支承部件62可选地构造成具有与本体12相同的厚度(T)。第一支承部件60大致为挠性的,并且容许第一支承部件60沿进出本体12平面的方向偏转。如图所示,由于第一支承部件60的厚度(t)小于第二支承部件62的厚度(T),故第一支承部件60沿进出本体12的x-y平面的z方向偏转。然而,第一支承部件60通常会阻碍沿与本体12的x-y平面横向的方向运动。此外,如图2中所示,为了增大第一支承部件60的挠性,在第一支承部件60内邻近本体12设置孔口 66。孔口 66减少了第一支承部件60中的材料量,且因而在本体12附近降低了第一支承部件60的刚性。第一支承部件60从本体12上竖直地向下延伸,并且远离第二支承部件62弯曲,以限定第二开口78。第二开口 78引导衣服和/或衣服的吊带进入第三对衣夹26e,26f中。同样如图所示,第一支承部件60的长度(l)小于第二支承部件62的长度(L)。然而,可认识到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
10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支承部件60和第二支承部件62的长度相对于彼 此可以变4b。如图2中最佳地示出,第二部件62大致为U形,并且具有 第一 自由端70和与本体12 —体地^t制而成的第二端72。第二支承部 件62相比于第一支承部件60挠性相对较低,并且通常会阻碍沿进出 本体12的x-y平面的z方向偏转。然而,不同于第一对衣夹26a,26b 的竖直支承部件30,第二部件62没有支承性支撑件。因此,第一自 由端70大致为挠性的,并且容许沿与本体12的x-y平面^f黄向的方向 来回偏转。这种横向偏转是有利的,因为其减小了当衣服和/或衣服的 吊带放入其中时第二部件62失效的可能性。在优选实施例中,使衣服放入并包绕第一对卡夹26a,26b, 以展示衣服的中央部分。延伸超过第一对卡夹26a,26b的衣服外部将 穿过最内侧的一对卡夹26e,26f。延伸超过最内侧的一对卡夹26e,26f 的衣服剩余部分将安放为穿过中间的一对卡夹26c,26d且由其固定, 以便将剩余部分隐藏在衣服中央部分的下方和后方。挠性较大的第一支承部件60更易于打开和使用,并且为衣 服的放入提供了较大灵活性。这大大减轻了与沿进出本体平面的方向 具有较小挠性的刚性衣夹相关的腕管综合症问题。本发明的塑料衣架可由苯乙烯形成,苯乙烯提供了光亮的、 实际上透明的聚苯乙烯衣架来用于最大限度地展示悬挂于其上的衣 服。作为备选,衣架IO可由苯乙烯聚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ABS 或其它适合的热塑性塑料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模制而成。为了进一步增 强,可将K树脂添加到塑料中。优选的材料,聚苯乙烯,具有为 3170MPa的挠曲模量(摘自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POLYMER SCIENCE ENGINEERING的第1117页)。因此,尽管已示出、描述和指出了将本发明基本的新颖特 征应用到其各种特定实施例,但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不 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对所示的衣架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删
ii减、替换和变更。此外,应当认识到,结合本发明的任何乂>开的形式 或实施例来示出和/或描述的结构可作为设计选择的常用素材并入到 任何其它所公开或描述或建议的形式或实施例中。因此,期望的是仅 如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所指出的那样进行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卡夹包绕式衣架,包括本体,其具有以相反的方向沿横向向外地延伸至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挂钩,其从所述本体向上延伸,以便将所述衣架从支承物悬挂;第一对衣夹,其分别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处固定到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上;第二对衣夹,其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内侧固定到所述本体上;以及第三对衣夹,其在所述第二对衣夹的内侧固定到所述本体上,其中,所述第二对衣夹和所述第三对衣夹中的各衣夹均分别包括第一支承部件和第二支承部件,所述第二支承部件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厚度相比具有不同的厚度,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大致为挠性的,以便容许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在进出所述本体的平面的方向上偏转。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衣夹、 所述第二对衣夹和所述第三对衣夹与所述本体一体地模制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衣夹中 的各衣夹均包括竖直支承部件,其分别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处从所述第一 臂和所述第二臂竖直地延伸;悬臂支架,其将所述竖直支承部件连接到内支承部件上,所述内 支承部件从所述本体竖直地向下延伸;以及第一开口,其由所述竖直支承部件和所述内支承部件所限定,用 于引导衣服进入所述第 一对衣夹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架还包括沿 所述竖直支承部件的内缘设置的第 一带齿段,以及沿所述内支承部件 的外缘设置的第二带齿段,其中,所述第一带齿段和所述第二带齿段彼此相对,以形成夹紧且保持所述衣服的衣服接收通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 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承部件的厚度。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部件 大致为U形,并且具有第一自由端和与所述本体一体地模制而成的第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 从所述本体竖直地向下延伸,并且远离所述第二支承部件弯曲以限定 第二开口。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卡夹定 位成距所述本体的中心线大致等距。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对卡夹定 位成距所述本体的中心线大致等距。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架包括选 自由苯乙烯、苯乙烯聚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尼龙、K树脂和丙 烯酸系树脂所组成的组合中的至少 一种注塑塑料。
11. 一种多卡夹包绕式衣架,包括本体,其具有以相反的方向沿横向向外地延伸至第 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挂钩,其从所述本体向上延伸,以便将所述衣架从支承物悬挂; 第一对衣夹,其分别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处固定到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上;第二对衣夹,其在所述第 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内侧固定到所述本体上;以及第三对衣夹,其在所述第二对衣夹的内侧固定到所述本体上, 其中,所述第二对衣夹和所述第三对衣夹中的各衣夹均分別包括 第一支承部件和第二支承部件,所述第二支承部件与所述第一支承部 件相比具有不同的厚度和不同的长度,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大致为挠性的,以便容许所述第 一 支承部件在进出所述本体的平面的方向上偏 转。 —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衣夹、 所述第二对衣夹和所述第三对衣夹与所述本体一体地模制而成。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部 件的厚度和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承部件的厚度和长度。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衣夹 中的各衣夹均包括竖直支承部件,其分别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处从所述第一 臂和所述第二臂竖直地延伸;悬臂支架,其将所述竖直支承部件连接到内支承部件上,所述内 支承部件从所述本体竖直地向下延伸;以及笫一开口,其由所述竖直支承部件和所述内支承部件限定,其中,所述笫 一开口引导衣服进入所述第一对衣夹中。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架还包括 沿所述竖直支承部件的内缘设置的第一带齿段,以及沿所述内支承部 件的外缘设置的第二带齿段,其中,所述第一带齿段和所述第二带齿 段彼此相对,以形成夹紧且保持所述衣服的衣服接收通道。
16.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部 件大致为U形,并且具有第一自由端和与所述本体一体地模制而成的 第二端。
17.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部 件从所述本体竖直地向下延伸,并且远离所述第二支承部件弯曲以限 定第二开口。
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卡夹 和所述第三对卡夹定位成距所述本体的中心线大致等距。
1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架包括选 自由苯乙烯、苯乙烯聚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尼龙、K4对脂和丙烯酸系树脂所组成的组合中的至少 一种注塑塑料。
20. —种多卡夹包绕式衣架,包括本体,其具有以相反的方向沿横向向外地延伸至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挂钩,其从所述本体向上延伸,以便将从所述衣架支承物悬挂;第一对衣夹,其分别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处固定到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上;第二对衣夹,其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内侧固定到所述本体上;以及第三对衣夹,其在所述第二对卡夹的内侧固定到所述本体上,其中,所述第二对衣夹和所述第三对衣夹中的各衣夹均包括笫一支承部件和大致为U形的第二支承部件,所述第二支承部件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厚度的厚度,所述第二支承部件大致为刚性的,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大致为挠性的,以便容许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在进出所述本体的平面的方向上偏转。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多卡夹包绕式悬挂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卡夹包绕式衣架,其具有以相反的方向沿横向向外地延伸至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臂和第二臂的本体,以及从本体向上延伸以便将衣架从支承物悬挂的挂钩。第一对衣夹分别在第一端和第二端处固定到第一臂和第二臂上。第二对衣夹在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内侧固定到本体上,而第三对衣夹在第二对衣夹的内侧固定到本体上。第二对衣夹和第三对衣夹均具有第一支承部件和第二支承部件,各支承部件均具有不同的厚度。第一支承部件大致为挠性的,并且容许第一支承部件在进出本体平面的方向上偏转。
文档编号A47G25/48GK101683232SQ20091016534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30日
发明者S·F·古尔德森 申请人:斯波特雷斯塑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