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泡风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51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起泡风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机械领域,涉及一种风力泵,尤其是一种用于浴缸起泡用的
风泵。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消费品越来越向高档、舒适的方向发展。比如 浴缸,就增加了发泡的功能,从水下不断涌出的气泡,不但让人产生视觉享受,还可用于对 人体按摩,消除疲劳。浴缸水中的气泡一般是选择安装吹泡风泵,风泵通过其内部电机吸入 空气,再从其出风口进入浴缸的出风管道将浴缸中的水从底部吹出气泡。但目前浴缸的吹 泡风泵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在于,其工作时因气流较急及其电机振动过大而产生的噪音、振 动太大,对享受气泡按摩的使用者产生较大的不适感,不利于气泡按摩浴缸的高档化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气泡按摩浴缸噪音、振动大的缺点,提供一种低噪 音、振动小的起泡风泵。 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起泡风泵,具有一壳体,壳体内下方设置 有底座,底座外套装有进风盖,进风盖与底座侧壁间具有间隙形成进风口 ,壳体内的底座上 方设置有电机,电机上方的壳体上设置有上盖,上盖上方设置有出风口与启动电机的空气 开关,进风口通过电机内的间隙与出风口相通,壳体内底座与进风盖间形成与进风口相通 的缓流腔,壳体内底座与电机间形成与缓流腔相通的第一消音腔,第一消音腔内的底座上 设置有阻挡气流的进风消音板。电机转动产生负压将空气从底座侧壁的进风口吸入,空气 向底座内下方再向底座上方流动,即经过所述的缓流腔,使其流速降低,而不是直接按原速 度冲向出风口 ;第一消音腔内的进风消音板阻挡住从缓流腔进入的气流,使其向第一消音 腔四周分散,进一步降低其流速;这些设置均可降低因气流流速过快而产生的噪音与泵体 振动。 进一步地,壳体内设置有罩住电机上部的内罩盒,壳体内电机的外壳的上、下方设 置有防振垫,上、下方防振垫间设置隔音罩,壳体与内罩盒、隔音罩的外壁间形成噪音屏蔽 腔。电机的噪音和振动亦是风泵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振动的主要原因。内罩盒一方面可阻 挡部分电机噪音,另一方面与隔音罩一起与壳体间形成噪音屏蔽腔,更有效地阻隔了气流 与电机的噪音。防振垫可有效防止电机的振动。 内罩盒上端设置有阻挡气流的出风消音板,内罩盒与电机外壁间形成与出风口相 通的第二消音腔。第二消音腔及其内的出风消音板的作用如前述,进一步地分散气流,缓减 其流速,降低因气流流速过快而产生的噪音与泵体振动。 缓流腔中设置有消音棉。消音棉可进一步缓减气流流速以降低其噪音。 所述的壳体外壁与上盖间设置有带有手柄套的手柄。手柄的作用一是可便于携
带,一是可保证风泵通过其方便固定在浴缸相应的支架上,而手柄套减少了手柄与支架间
3的振动噪音。 底座与进风消音板为塑料材料且制成一体,制造方便,成本低。 前述的内罩盒与出风消音板为塑料材料且制成一体,所述的防振垫为橡胶制成。 其易于制造生产,防振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起泡风泵,相比于现有吹泡风泵, 其噪音、振动大大降低,其噪音可从现有的70分贝以上降至65分贝以下,大大提高了吹泡 浴缸使用者的舒适感,有利于吹泡浴缸高档化发展。本实用新型不仅可用于起泡按摩浴缸, 亦可广泛用于需要产生气泡的场合,如游泳池、鱼缸、通过气泡增氧的鱼池等。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外观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进风口部分的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手柄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为上盖,2为内罩盒,3为电机,4为防振垫,5为隔音罩,6为底座,7为进风 盖,8为空气开关,9为手柄,91为手柄套,10为缓流腔,11为第一消音腔,lll为进风消音 板,12为第二消音腔,121为出风消音板,13为进风口,14为出风口,15为壳体,16为消音 棉,17为噪音屏蔽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 参看图1至图5。起泡风泵的壳体15内下方设置有底座6,底座6外套装有进风 盖7,进风盖7与底座6侧壁间具有间隙形成进风口 13,进风口 13的数量视使用场合等具体 情况而定,壳体15内的底座6上方设置有串激电机3,电机3上方的壳体15上设置有上盖 1。上盖l上方设置有出风口 14与开启电机3的空气开关8,进风口 13通过电机3外壁与 壳体15内壁间的间隙与出风口 14相通,壳体15内底座6与进风盖7间形成与进风口 13相 通的缓流腔IO,缓流腔10中设置有消音棉16。壳体15内底座6与电机3间形成与缓流腔 IO相通的第一消音腔ll,第一消音腔11内的底座6上设置有阻挡气流的进风消音板111。 壳体15内设置有罩住电机3上部的内罩盒2,壳体15内电机3的外壳的上、下方设置有橡 胶制成的防振垫4,上、下方防振垫4间设置隔音罩5,壳体15与内罩盒2、隔音罩5的外壁 间形成噪音屏蔽腔17。内罩盒2上端设置有阻挡气流的出风消音板121,内罩盒2与电机 3外壁间形成与出风口 14相通的第二消音腔12。壳体15外壁与上盖1间设置有带有手柄 套91的手柄9。底座6与进风消音板111、内罩盒2与出风消音板121均由塑料材料且制 成一体,制造方便,成本低。 工作时,电机转动产生负压将空气从底座侧壁的进风口吸入,空气向底座内下方 再向底座上方流动,即经过所述的带有消音棉的缓流腔,使其流速降低,而不是直接按原速 度冲向出风口 ;第一消音腔内的进风消音板阻挡住从缓流腔进入的气流,使其向第一消音 腔四周分散,进一步降低其流速;气流经过电机中的间隙进入第二消音腔,第二消音腔内的出风消音板的进一步地分散气流,降低其流速,最终气流从出风口吹出通过浴缸的供风管 道将浴缸中的水吹出气泡,此时的气流流速缓慢(但出气量并未减少),由此产生的噪音与 泵体振动大大降低。 电机的噪音和振动亦是风泵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振动的主要原因。内罩盒一方面 可阻挡部分电机噪音,另一方面与隔音罩一起与壳体间形成噪音屏蔽腔,更有效地阻隔了 气流与电机的噪音。防振垫可有效防止电机的振动。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不仅如此。如本实用新型未提及进风消音板、 出风消音板的具体形状及结构,但只要是能阻挡流经的气流并将其分散的,均在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中。
权利要求起泡风泵,具有一壳体,壳体内下方设置有底座,底座外套装有进风盖,进风盖与底座侧壁间具有间隙形成进风口,壳体内的底座上方设置有电机,电机上方的壳体上设置有上盖,上盖上方设置有出风口与启动电机的空气开关,进风口通过电机内的间隙与出风口相通,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底座与进风盖间形成与进风口相通的缓流腔,壳体内底座与电机间形成与缓流腔相通的第一消音腔,第一消音腔内的底座上设置有阻挡气流的进风消音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泡风泵,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有罩住电机上部的内罩 盒,壳体内电机的外壳的上、下方设置有防振垫,上、下方防振垫间设置隔音罩,壳体与内罩 盒、隔音罩的外壁间形成噪音屏蔽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泡风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罩盒上端设置有阻挡气流 的出风消音板,内罩盒与电机外壁间形成与出风口相通的第二消音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泡风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流腔中设置有消音棉。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起泡风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外壁与上盖 间设置有带有手柄套的手柄。
6.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起泡风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与进风消音 板为塑料材料且制成一体。
7. 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起泡风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罩盒与出风消 音板为塑料材料且制成一体,所述的防振垫为橡胶制成。
专利摘要起泡风泵,属于动力机械领域,涉及一种风力泵,尤其是一种用于浴缸起泡用的风泵。其具有一壳体,壳体内下方设置有底座,底座外套装有进风盖,进风盖与底座侧壁间具有间隙形成进风口,壳体内的底座上方设置有电机,壳体内底座与进风盖间形成与进风口相通的缓流腔,壳体内底座与电机间形成与缓流腔相通的第一消音腔,第一消音腔内的底座上设置有阻挡气流的进风消音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起泡风泵,相比于现有吹泡风泵,其噪音、振动大大降低,大大提高了吹泡浴缸使用者的舒适感,有利于吹泡浴缸高档化发展。
文档编号A47K3/10GK201519087SQ200920049328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2日
发明者励立科, 宁程磊, 张国洪, 袁罗强 申请人:宁波市宏通机电有限公司;宁波欧嘉泵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