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烤炉炭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049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烧烤炉炭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尤其涉及一种烧烤炉炭门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时尚,烧烤风靡一时。通常的烧烤炉,呈一槽 形,从上方的开口加炭及生火操作,生火、调节等操作不方 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也有人设计了专利的炭门,并采用水 平开门方式,用类似门栓的结构将炭门锁定和解锁。但此结 构一来不美观,二来锁定结构外露,易刮伤或烫伤操作者, 仍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 提供一种外形美观,并用锁定和解锁装置不外露的烧烤炉炭 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烧烤炉炭门结构,包括炉体和炭门,炉体具有开口, 炭门覆盖于该开口,其特征在于炭门的下端设有枢轴,枢 轴穿设于所述开口下端的长孔之中,所述长孔之长度方向沿 垂直方向设置;炭门上端具有可向下挂入的挂勾,并且挂勾 朝所述开口一侧设置,所述开口上端具有与所述挂勾相匹配 的挂入端;所述枢轴在所述长孔内具有二个极限位置,当枢 轴位于长孔的最底端时,所述挂勾与所述挂入端扣合,当枢轴位于长孔的最顶端时,所述挂勾与所述挂入端脱离。
一种烧烤炉炭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有二个, 同轴地设置于所述炭门下端。
一种烧烤炉炭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一拉 手,设置于所述炭门外侧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烧烤炉炭门结构,枢轴在长孔中可上
下移动,枢轴位于下端时炭门锁定,利用重力,保证炭门不
会自行或因意外开启;需要开启炭门时,向上提拉炭门,枢
轴向上移动,直接炭门与炉体解锁。因挂勾朝向炉体开口
侧,所以关闭炭门后挂勾没有外露,与现有技术相比,即美
观又安全。

图l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炭门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炭门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炭门打开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涉及之烧烤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 型的第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烧烤炉炭门结构,参考图1、图2、 图3、图4,烧烤炉炭门结构包括炉体101和炭门102,炉体 具有开口 ,炭门102覆盖于该开口 ,炭门102的下端设有枢 轴103,枢轴103穿设于所述开口下端的长孔104之中,所述长孔104之长度方向沿垂直方向设置;炭门102上端具有 可向下挂入的挂勾105,并且挂勾105朝向所述开口一侧设 置,所述开口上端具有与所述挂勾105相匹配的挂入端106; 所述枢轴103在所述长孔104内具有二个极限位置,当枢轴 103位于长孔104的最底端时,所述挂勾105与所述挂入端 106扣合,当枢轴103位于长孔104的最顶端时,所述挂勾 105与所述挂入端106脱离。本实施例中,所述枢轴103有 二个,同轴地设置于所述炭门102下端。本实施例中,还包 括一拉手107,设置于所述炭门102外侧中部。本实施例的 一种烧烤炉炭门结构,枢轴103在长孔104中可上下移动, 枢轴103位于下端时炭门102锁定,利用重力,保证炭门102 不会自行或因意外开启;需要开启炭门102时,向上提拉炭 门102,枢轴103向上移动,直接炭门102与炉体101解锁。 本实施例中,因挂勾105朝向炉体101开口一侧,所以关闭 炭门102后挂勾105没有外露,与现有技术相比,即美观又 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烧烤炉炭门结构,包括炉体和炭门,炉体具有开口,炭门覆盖于该开口,其特征在于炭门的下端设有枢轴,枢轴穿设于所述开口下端的长孔之中,所述长孔之长度方向沿垂直方向设置;炭门上端具有可向下挂入的挂勾,并且挂勾朝所述开口一侧设置,所述开口上端具有与所述挂勾相匹配的挂入端;所述枢轴在所述长孔内具有二个极限位置,当枢轴位于长孔的最底端时,所述挂勾与所述挂入端扣合,当枢轴位于长孔的最顶端时,所述挂勾与所述挂入端脱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烤炉炭门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枢轴有二个,同轴地设置于所述炭门下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烤炉炭门结构,其特征 在于,该结构还包括一拉手,设置于所述炭门外侧中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尤其涉及一种烧烤炉炭门结构,包括炉体和炭门,炉体具有开口,炭门覆盖于该开口,炭门的下端设有枢轴,枢轴穿设于所述开口下端的长孔之中,所述长孔之长度方向沿垂直方向设置;炭门上端具有可向下挂入的挂勾,并且挂勾朝所述开口一侧设置,所述开口上端具有与所述挂勾相匹配的挂入端;所述枢轴在所述长孔内具有二个极限位置,当枢轴位于长孔的最底端时,所述挂勾与所述挂入端扣合,当枢轴位于长孔的最顶端时,所述挂勾与所述挂入端脱离。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形美观,并用锁定和解锁装置不外露的烧烤炉炭门结构。
文档编号A47J37/01GK201375430SQ20092013586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6日
发明者李旭亮 申请人:李旭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