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烟雾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既上下、左右360度移动吸风
罩的一种烟雾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烟雾净化装置通常是固定安装在墙壁或设备上,不便于移动。中国专利《电动移动式吸烟尘净化装置》专利号=200620020795. 3公开了一种电动移动式吸烟尘净化装 置,其主要通过电动机驱动主、从动移动轮在导轧上左右、上下移动来实现移动式吸烟尘, 虽然比固定安装在墙壁或设备上的烟雾净化装置有所进步,但由于其结构复杂、造价高,不 易于推广,并且这种电动移动式吸烟尘净化装置只能对一个方向进行吸烟尘,无法实现上 下、左右360度移动烟雾净化。特别是针对复杂机械或建筑等进行焊接时,如对容器内部进 行焊接、打磨等工作时,吸风罩无法深入到工作部位进行烟尘净化。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实现上下、左右360度移动烟雾净 化的一种烟雾净化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烟雾净化装置,包括吸尘器 和吸气臂,所述吸气臂的端与吸尘器联通,所述吸气臂远离吸尘器的一端上设有吸风罩,所 述吸气臂包括上吸风管、下吸风管、软管和转盘,所述上吸风管的通过软管与吸风罩连接并 内部联通,所述上吸风管的远离吸风罩的一端通过软管与下吸风管连接并内部联通,所述 下吸风管的远离上吸风管的一端通过软管与转盘连接并内部联通,所述转盘的远离下吸风 管的一端与吸尘器可转动连接并内部联通,所述上吸风管的下方固定有上托架,所述下吸 风管的下方固定有下托架,所述上托架与下托架可转动连接,所述下托架远离与上托架连 接的一端与转盘可转动连接。所述上托架与下托架包括架体、活动拉杆和弹簧,所述活动拉杆固定在架体上并 与架体平行,所述弹簧套在活动拉杆上,所述弹簧的二端固定在架体上并拉紧。所述转盘与吸尘器的可转动连接处设有轴承。所述上吸风管和下吸风管的材料为镀锌板或铝板。所述软管的材料为阻燃聚氨酯。所述吸尘器的底部设有万向转轮。所述吸尘器内设有脉冲清洗器。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烟雾净化装置,在具体工作时,首先通过吸尘器底部的万向 转轮水平移动烟雾净化装置到所在工作区域,然后通过转盘在水平方向上360度转动吸 气臂和调节吸气臂上的上、下吸风管,使吸风罩面向焊接或打磨工作位置,开启烟雾净化装 置,即可把焊接或打磨时产生的烟雾吸入吸尘器,再经过吸尘器内部的百叶阻挡、阻燃过滤 网过滤等过程,把烟尘过滤沉积,使用本烟雾净化装置的过程中,还可以定时开启脉冲清洗器,将聚集在阻燃过滤网上烟尘反吹下来。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下托架的结构示意图。1-吸尘器,2-吸气臂,3-吸气罩,4-脉冲清洗器,5-万向转轮,6-风机,7-静压箱,8-阻燃过滤网,9-百叶,10-集尘抽屉,11-上吸风管,12-下吸风管,13-上托架,14-下托 架,15-软管,16-转盘,17-架体,18-活动拉杆,19-弹簧,20-轴承,21-弹簧拉紧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雾净化装置,包括吸尘器1和吸气臂 2,所述吸气臂2的端与吸尘器1联通,所述吸气臂2远离吸尘器1的一端上设有吸风罩3, 所述吸气臂2包括上吸风管11、下吸风管12、软管15和转盘16,所述上吸风管11的通过软 管15与吸风罩3连接并内部联通,所述上吸风管11的远离吸风罩3的一端通过软管15与 下吸风管12连接并内部联通,所述下吸风管12的远离上吸风管11的一端通过软管15与 转盘16连接并内部联通,所述转盘16的远离下吸风管12的一端与吸尘器1可转动连接并 内部联通,所述上吸风管11的下方固定有上托架13,所述下吸风管12的下方固定有下托架 14,所述上托架13与下托架14可转动连接,所述下托架14远离与上托架13连接的一端与 转盘16可转动连接。所述吸尘器1内设有脉冲清洗器4。所述吸尘器1的底部设有万向转轮5。工作时,首先通过吸尘器1底部的万向转轮5水平移动烟雾净化装置到所在工作 区域,由于上吸风管11、下吸风管12、吸风罩3和转盘16之间是通过软管15连接并内部联 通,转盘16与吸尘器1之间是可转动连接,可以通过转盘16在水平方向上转动吸气臂2在 水平方向360度转动,同时调节吸气臂2上的上吸风管11、下吸风管12和吸风罩3,使吸风 罩3面向焊接或打磨工作位置,开启烟雾净化装置,烟雾净化装置内的风机6产生的负压把 焊接或打磨时产生的烟雾吸入由吸气罩3经由吸气臂2进入吸尘器1的静压箱7内,大颗 粒的烟尘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落入集尘抽屉10内,同时,由于风机6产生的负压作用,静压 箱7内的烟尘通过百页9继续向吸尘器1内流动,在流经百页9的过程中,又有一部分烟尘 颗粒被分离出来而跌入集尘抽屉10内,余下的烟尘在流经阻燃过滤网8后完全净化。为保 证阻燃过滤网8不被堵塞,在工作过程中需定期开启脉冲清洗器4,把积聚在阻燃过滤网8 上的烟尘清理下来。上吸风管11和下吸风管12调节后的定位通过上托架13与下托架14来实现所述 上托架13与下托架14包括架体17、活动拉杆18和弹簧19,所述活动拉杆18固定在架体 17上并与架体17平行,所述弹簧19套在活动拉杆18上,所述弹簧19的二端固定在架体 17上并拉紧。在弹簧19的拉紧作用下,可以使上托架13和下托架14在调节到位后实现定 位。由于上托架13固定在上吸风管11上,下托架14固定在下吸风管12上,同时实现了对 上吸风管11和下吸风管12的定位。通过调节弹簧拉紧杆21可调节弹簧19的松紧程度。为保证所述转盘16与吸尘器1转动的灵活性,转盘16与吸尘器1的可转动连接处设有轴承20。所述上吸风管11和下吸风管12的材料为镀锌板或铝板。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轻质阻燃材料,这里不再作详细叙述。所述软管15的材料为阻燃聚氨酯。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阻燃材料,这里不再作详 细叙述。
权利要求一种烟雾净化装置,包括吸尘器(1)和吸气臂(2),所述吸气臂(2)的一端与吸尘器(1)联通,所述吸气臂(2)远离吸尘器(1)的一端上设有吸风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臂(2)包括上吸风管(11)、下吸风管(12)、软管(15)和转盘(16),所述上吸风管(11)的通过软管(15)与吸风罩(3)连接并内部联通,所述上吸风管(11)的远离吸风罩(3)的一端通过软管(15)与下吸风管(12)连接并内部联通,所述下吸风管(12)的远离上吸风管(11)的一端通过软管(15)与转盘(16)连接并内部联通,所述转盘(16)的远离下吸风管(12)的一端与吸尘器(1)可转动连接并内部联通,所述上吸风管(11)的下方固定有上托架(13),所述下吸风管(12)的下方固定有下托架(14),所述上托架(13)与下托架(14)可转动连接,所述下托架(14)远离与上托架(13)连接的一端与转盘(16)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架(13)与下托架(14) 包括架体(17)、活动拉杆(18)和弹簧(19),所述活动拉杆(18)固定在架体(17)上并与架 体(17)平行,所述弹簧(19)套在活动拉杆(18)上,所述弹簧(19)的二端固定在架体(17) 上并拉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6)与吸尘器(1)的可 转动连接处设有轴承(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风管(11)和下吸风管 (12)的材料为镀锌板或铝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5)的材料为阻燃聚氨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1)的底部设有万向 转轮(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1)内设有脉冲清洗 器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雾净化装置,包括吸尘器和吸气臂,吸气臂的端与吸尘器联通,吸气臂的另一端上设有吸风罩,吸气臂包括上吸风管、下吸风管、软管和转盘,上吸风管的通过软管与吸风罩连接并内部联通,上吸风管的远离吸风罩的一端通过软管与下吸风管连接并内部联通,下吸风管的远离上吸风管的一端通过软管与转盘连接并内部联通,转盘的远离下吸风管的一端与吸尘器可转动连接并内部联通,上吸风管的下方固定有上托架,下吸风管的下方固定有下托架,上托架与下托架可转动连接,下托架远离与上托架连接的一端与转盘可转动连接。通过调节吸气臂上的上、下吸风管,使吸风罩面向产生烟雾位置,对任意位置的烟雾吸入烟雾净化装置进行净化。
文档编号B08B15/04GK201572778SQ200920201139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6日
发明者俞国忠, 池建学, 沙一波 申请人:上虞市金科环境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