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及其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64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及其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特别是与一种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及其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国人对食物的料理中,利用蒸煮方式来烹饪食物实运行已久。因为蒸煮的料理方式不需使用油,相较于炒或炸的食物料理方式更来的清淡,因此到目前为止仍是相当受欢迎的一种烹饪方式。蒸煮的方式是在锅体内放置水,利用加热锅体,使锅体内的水转换为蒸气而与食物接触,达到蒸煮或保温的目的。然而,因为蒸煮的方式需要在锅体内有足够的空间放置食物,且在蒸煮过程中蒸气不可逸失,此外,为了使食物可有效蒸煮,蒸笼体积与使用的层数需成比例增加,因此传统的蒸笼不论是利用何种材质编制而成,皆存在有体积大、不易收纳的缺点,因此会占用不少空间。另外,现今的蒸笼结构皆为固定式,为了能有效达到蒸煮的目的,蒸笼的体积需具有一定的尺寸,使得传统蒸笼体积大且不易收藏,容易占用空间,不利于外出携带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收纳式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及其收纳装置,其使用时,可视需求选择该蒸煮锅的层数;不使用时,可将该蒸煮锅的锅体重叠收纳,不论是外出使用或是居家使用都相当方便,对于空间的运用深具巧思。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收纳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的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为一环形连接装置,所述环形连接装置包含固定部,其形状与第一锅体的第一扣接部相应,以扣合于该第一锅体;以及凹陷部,其形状与第二锅体的底部相应,以密接该第
二锅体。本发明又提供一种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包含第一锅体,其锅缘上形成有第一扣接部;至少一个第二锅体,其锅缘上形成有第二扣接部,其中各该第二锅体的锅缘外径大于其底部外径;至少一个环型连接装置,包含形成于其外缘处的固定部与形成于其内缘处的凹陷部,其中该固定部的形状与各该第二扣接部或该第一扣接部的形状相应,借以扣合于该第一锅体或该第二锅体上,且该凹陷部的形状与各该第二锅体的底部外缘相应,借以密接于该第二锅体的底部外缘;以及盖体,其外缘上形成有弹性扣接部,借以扣合于该第二锅体上;其中,该第一锅体以该第一扣接部扣合于该环型连接装置的该固定部,且该第二锅体以其底部密接于该环型连接装置的该凹陷部,借此,该第二锅体叠置于下方的该第一锅体上;以及其中,在卸除该环型连接装置后,该第一锅体与该第二锅体可彼此直接套叠以利收纳。本发明的上述锅体结构中,该第二锅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一通气孔或该第二锅体的底部为中间镂空。
本发明的上述锅体结构中,该第一锅体可作用为底锅,该第二锅体可作用为外蒸锅,该外蒸锅的锅缘外径大于底部外径,因此该外蒸锅的侧面略呈一角度的倾斜,并不垂直于该外蒸锅的底面,借由此一特征,当该环型连接装置卸除后,该外蒸锅可彼此套叠以便于收纳;该环型连接装置密接该外蒸锅,可使得蒸气不致逸散,且当食物置放于该外蒸锅内, 借由食物的重量将使得该环型连接装置与该外蒸锅更为紧密;该压力锅盖可适度调整该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内部的压力,对蒸煮时间的短缩与能源的节省将有很大的助益。进一步地,该外蒸锅内部可放置至少一第三锅体以利于放置食物,其中该第三锅体可作用为内蒸锅,透过该内蒸锅来置放食物可使得该外蒸锅利于清洁与保养,且所有食物均不直接接触该外蒸锅,因此更易于维持饮食健康。此外,本发明的压力锅盖亦可应用于一般锅体,意即该锅体在底面并无通气孔,因此该压力锅盖可应用于压力锅的结构,直接于该锅体下方加热,即可利用适度调整该锅体内部的压力进而缩短烹煮时间。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图I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环型连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IB为沿图IA中的线段A-A所作的环型连接装置的剖面图。图IC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环型连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ID为沿图IC中的线段C-C所作的环型连接装置的剖面图。图2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在收纳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C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压力锅盖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0 镂空部分20 通气孔30 镂空部分100 环型连接装置110 固定部120 凹陷部130 环型连接装置 140 固定部150 陷部200 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201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 210底锅211第一扣接部212底部220,230 外蒸锅221、231 第二扣接部222,232 底部240、250 环型连接装置241,251 固定部242、252 凹陷部260,300 压力锅盖261、加1 弹簧板262,362 弹簧板压力调整螺母 263、363 弹性扣接部264、364 密接锅盖265、365 固定螺杆266、366 耐热绝缘把手267、367 钢丝
270通气孔280、281 内蒸锅290外蒸锅310锅体311锅体的扣接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收纳装置较佳的为一环形连接装置,请参阅图1A,其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环型连接装置100的立体示意图。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环型连接装置100可用于收纳锅体,该环型连接装置100包含一固定部110与一凹陷部120,且该环型连接装置100 为一环型结构,其中间为镂空部分10,其中固定部110的形状相应于与其相扣接的一第一装置,借以扣合于该第一装置,凹陷部120的形状相应于其所承接的一第二装置的底部,借以密接该第二装置。请参阅图1B,其是沿图IA中的A-A切线所作的的环型连接装置100的剖面图,其中环型连接装置100包含镂空部分10以及以斜线表示的实体部分。由图IB的侧视图可知 (图未示出),环型连接装置100略呈一 Z字形结构,其借由固定部110以扣合于该第一装置的一扣接部,并借由凹陷部120以承接该第二装置。本发明的环型连接装置100可结合其他装置来区隔一空间,或进一步借由与其他装置的组合与分解来更有效地运用空间,可因此更便利于生活的应用。请参阅图1C,其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环型连接装置130的立体示意图。在本发明的此实施例中,环型连接装置130可用于收纳锅体,该环型连接装置130包含一固定部140与一凹陷部150 ;与图IA所示的实施例不同处在于,在此实施例中,凹陷部150为一体成型的盘型结构,并非为中间镂空的结构,且该凹陷部150包含至少一通气孔20。此外, 在此实施例中,固定部140的形状相应于与其相扣接的该第一装置,借以扣合于该第一装置,凹陷部150的形状相应于其所承接的该第二装置的底部,借以密接该第二装置。请参阅图1D,其是沿图IC中的线段C-C所作的环型连接装置130的剖面图,其中环型连接装置130包含至少一通气孔20以及以斜线表示的实体部分。由图ID的侧视图可知(图未示出),环型连接装置130略呈一 Z字形结构,其借由固定部140以扣合于该第一装置的一扣接部,并借由凹陷部150以承接该第二装置。本发明的环型连接装置130可结合其他装置来区隔一空间,或进一步借由与其他装置的组合与分解来更有效地运用空间, 可因此更便利于生活的应用。在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中,较佳地,该第一装置与该第二装置皆为锅体,透过环型连接装置100、130与锅体的组合,可应用于一蒸煮装置中,其中环型连接装置100、130可为一圆形结构、一三角结构、一四方结构,或其他形状的结构等,并不限于图IA或图 IC中的圆形结构,且环型连接装置100、130可由金属或耐热材料制成。请参阅图2A,其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200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200包含一第一锅体作为底锅 210、两个第二锅体作为外蒸锅220、230、两个环型连接装置240、250以及一盖体,所述盖体较佳地为压力锅盖260。在使用时,底锅210与两个外蒸锅220、230彼此叠置其上,以利同时蒸煮多样食材;此时,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200的整体高度为H。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底锅210内盛装有液体,其中该液体可为纯水或掺杂特定离子的水溶液。底锅210包含一第一扣接部211与一底部212。外蒸锅220、230各包含一第二扣接部221、231与底部222、232,且底锅210与各外蒸锅220、230的锅缘外径Dl 大于底部外径D2,使得外蒸锅220、230的侧面略呈一角度θ的倾斜(θ > 0度),而不垂直于外蒸锅220、230的底面。外蒸锅220、230可为相同尺寸,当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200不使用时,借由此略呈倾斜的设计可利于收纳。此外,各外蒸锅220、230的底部222、232皆设有至少一通气孔270,以助于该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200内部的蒸气流通,借以达到蒸煮食物的目的。各环型连接装置240、250分别包含一固定部241、251与一凹陷部242、252 ;如图所示,环型连接装置240的固定部241固定于底锅210的第一扣接部211,而环型连接装置 250的固定部251固定于外蒸锅220的第二扣接部221,其中环型连接装置240、250的固定部241、251的形状分别与底锅210的第一扣接部211及外蒸锅220的第二扣接部221的形状相应,借以扣合于底锅210及外蒸锅220上。另一方面,环型连接装置240、250的凹陷部 242、252的形状与外蒸锅220、230的锅体的底部222、232的形状相对应,借以密接于外蒸锅 220、230。较佳为,环型连接装置240、250的外围弧度(固定部241、251及凹陷部242、252 的弧度)正好和与其相接触的底锅210或外蒸锅220、230的弧度相对应,借以相互密接,以避免蒸气于蒸煮过程中逸散而影响蒸煮锅内部压力。在本发明的此实施例中,底锅210与外蒸锅220、230的尺寸与外部结构形状皆为相同,而底锅210与外蒸锅220、230的差异在于底锅210并不包含通气孔,而外蒸锅220、 230的底部分别具有至少一通气孔270以利于蒸气流通;另外,环型连接装置240、250的尺寸与外部结构形状彼此相同,故环型连接装置240、250可相互交换组合。在本发明中,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200的压力锅盖260包含一弹簧板261、一弹簧板压力调整螺母262、一弹性扣接部263、一密接锅盖264、一固定螺杆265、一耐热绝缘把手 266与一钢丝267,其中该弹簧板261与该弹性扣接部263彼此相连接以扣合于最上方的外蒸锅230。该弹簧板压力调整螺母262用以调整该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200内部压力,在此一实施例中,该弹簧板压力调整螺母262上旋时用以增加该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200内部的压力,该弹簧板压力调整螺母262下旋时用以减少该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200内部的压力;该密接锅盖264密接该外蒸锅230以防止在蒸煮过程中造成蒸气外泄;该固定螺杆265 与该耐热绝缘把手266利于提取该压力锅盖260,避免蒸煮完成后,该压力锅盖260过烫而不易于提取;该钢丝267用以连接该弹簧板261与该弹性扣接部263,借由该钢丝267、该弹簧板261与该弹性扣接部263的弹性可扣合并密接该外蒸锅230。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弹性扣接部263未扣合于外蒸锅230时,压力锅盖260的弹簧板261呈V型弹起(如图2Α虚线40所示);而当弹性扣接部263扣合于外蒸锅230 时,弹簧板261呈水平状。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弹簧板261与弹性扣接部263皆为金属材质,然其他的耐热材料亦为可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等外蒸锅220、230的内部可放置至少一第三锅体作为内蒸锅280,以利于放置欲蒸煮的食物;借由内、外蒸锅的分离,可使得该等外蒸锅220、230利于清洁与保养,且所有食物均置放于内蒸锅280中,不直接接触该等外蒸锅220、230,是故外出使用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200时,亦可在准备过程中直接将食物置放于内蒸锅280,只需确保内蒸锅280的清洁,因此更易于维持饮食健康,其中该内蒸锅280可设计为锅缘外径大于其底部外径,因此该内蒸锅280的侧面略呈一角度的倾斜,并不垂直于该内蒸锅280的底面,且该内蒸锅侧面280的倾斜角度可设计与该等外蒸锅220、230侧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以利于套叠收纳,然而,此设计仅为一实施态样,并非用以限制该内蒸锅280的外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200于蒸煮过程中,由底锅210下方加热,待底锅210中的水达到一定温度后气化形成蒸气;蒸气透过外蒸锅220、230底部的通气孔270而由底锅210传至各外蒸锅220、230中,使得置放于外蒸锅220、230或内蒸锅280 中的食物可借由蒸煮方式达到煮熟或保温的目的。 请参阅图2C,其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201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此实施例中,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201所包含的一外蒸锅290的底部的中间为镂空部分30,并非如图2A中的外蒸锅230为具有至少一通气孔270的底部,使得在高度上较内蒸锅280高的一内蒸锅281亦可置放于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201中,而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201其余结构特征同于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200。在本发明的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中,环型连接装置和与其相接触的外蒸锅或底锅彼此形状相对应,意即环型连接装置的凹陷部与外蒸锅的底部无论在大小、形状、弧形面与侧面倾斜度均一致,因此当放置食物至外蒸锅时,借由食物的重量而使得环型连接装置可和与其相接触的底锅或外蒸锅更为紧密接合,进而密封锅体使蒸气不致外泄。另一方面,压力锅盖的各部元件皆经过设计及塑形,使得整体形状可与外蒸锅相对应,例如密接锅盖的尺寸皆对应外蒸锅的锅缘,而弹性扣接部的弧度与尺寸亦对应外蒸锅的扣接部。借由上述结构,可使得在蒸煮过程中蒸气不致逸散,进而缩短蒸煮时间,且压力锅盖的弹簧板压力调整螺母可适度增加外蒸锅内部压力,更有助于蒸煮时间的短缩,对于能源或电力的节省有很大的助益,特别是在高海拔的野地中,利用此一特征来料理食物,更是一大助益。在本发明的蒸煮锅中,可借由卸除环型连接装置,使得各外蒸锅与底锅可相互套叠以利于收纳。请参阅图2B,其是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蒸煮锅200在收纳时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的此实施例中,于使用完毕后,可由最上层依序拆解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 200 先卸除该压力锅盖260,接着依序将外蒸锅230、环型连接装置250、外蒸锅220、环型连接装置240卸除,最后将外蒸锅220、230套叠至底锅210上方,如图2B所示。此外,原本置放食物的内蒸锅280在食物使用完毕后亦可收纳于外蒸锅中,进而减少收纳时的锅体体积。在此一实施例中,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200收纳后的整体高度为h,与图2A所示的高度H相比,本发明的环型连接装置大大节省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的高度与空间(其中H大于h)。在本发明的此实施例中,欲再次使用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200时,可由最底层依序组合,将环型连接装置240扣合于底锅210,接着依序组合外蒸锅220、环型连接装置250、外蒸锅230,最后再将该压力锅盖260固定后即可。请参阅图3,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压力锅盖300的结构图。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盖体较佳地为压力锅盖300,该压力锅盖300可应用于如图2A的该蒸煮锅200中,亦可应用于一般烹煮锅体。换言之,在图3中,锅体310可为如图2A的外蒸锅230,亦可为底部并无通气孔的一般锅体。透过此一压力锅盖300的设计,锅体310内部的压力可适度调整, 借此可缩短烹煮时间,对于居家或商用熬煮食物或药材均有极大的助益。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压力锅盖300结构如同图2A的该压力锅盖260,包含一弹簧板361、一弹簧板压力调整螺母362、一弹性扣接部363、一密接锅盖364、一固定螺杆365、一耐热绝缘把手366与一钢丝367,其中弹簧板361与弹性扣接部363彼此相连接以固定于锅体310 ;弹簧板压力调整螺母362用以调整锅体310内部的压力。在此实施例中,弹簧板压力调整螺母362往上调整时用以增加锅体310内部的压力,弹簧板压力调整螺母362往下调整时用以减少锅体 310内部的压力。密接锅盖364密接该锅体310以防止在烹煮过程中造成气体外泄因而增加烹煮时间。固定螺杆365与耐热绝缘把手366利于提取该压力锅盖300,避免烹煮完成后,该压力锅盖300过烫而不易于提取。钢丝367用以连接弹簧板361与弹性扣接部363, 借由钢丝367、弹簧板361与弹性扣接部363的弹性作用,即可扣合并密接锅体310。 在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中,当弹性扣接部363未固定于锅体310时,弹簧板361呈 V型弹起(如图3虚线50所示),而当弹性扣接部363固定于锅体310时,弹簧板361呈水平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弹性扣接部363扣合并密接于锅体310的一扣接部311以固定于锅体310,且密接锅盖364的尺寸亦配合锅体310的锅缘尺寸,使得当该压力锅盖300固定于锅体310时不致产生使气体逸散的空间。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弹簧板361与弹性扣接部363皆为金属材质,例如钼、铁、铬、镍、钢、不锈钢、不锈钢铝、或其他合金材料等。在本发明的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中,并无限定外蒸锅的数目。在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中,虽仅说明出利用两个外蒸锅与底锅构成三层蒸煮锅(包含一层底锅),然而视食物多寡,亦可仅使用一个外蒸锅与环型连接装置,或者使用更多个外蒸锅与环型连接装置,惟需考虑蒸气能量,并于底锅放入适量的水即可。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外蒸锅与环型连接装置的数目较佳为一至四个,且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不同结构的外蒸锅(例如底部为中间镂空的外蒸锅,或是底部为中间实体但具有至少一通气孔的外蒸锅)与环型连接装置 (例如图IA所示的中间镂空的环型连接装置,或是图IC所示的中间实体但具有至少一通气孔的环型连接装置)亦可视需求搭配使用,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运用的连结关系。 此外,本发明并无特别限制蒸煮锅的制作材料,意即本发明的蒸煮锅可为金属、竹材、木材等材料所制,然而在本发明中,以金属材料制作的蒸煮锅实为较佳的实施例。另外,本发明的环型连接装置与压力锅盖亦无特别限定制作材料,然以金属材料、耐高热或耐高温材料为一较佳的实施例,例如钼、铁、铬、镍、钢、不锈钢、不锈钢铝、或其他合金材料等,所有可完成本发明的材料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畴。借由本发明,可成功改善传统固定式蒸笼或蒸锅因体积大而不易收纳的缺点,进而节省整体空间以更便利于生活上的应用,适合用于可携式或户外应用等,对于野外露营的炊煮或是外烩料理,甚至是居家使用皆相当适合,且借由本发明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的高密闭性,在蒸煮过程中蒸气不易散失,对蒸煮时间的短缩与能源的节省将有很大的助益, 且让欲蒸煮的食物处于密闭高压环境,除使食物易于入味外,亦因烹煮时间缩短而有助于保持食材本身原味与其养分,达到健康饮食的效果。因此,本发明的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深具应用潜力。其他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所有特征都可能与其他方法结合,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每一个特征都可能选择性的以相同、相等或相似目的特征所取代,因此,除了特别显著的特征之外,所有的本说明书所揭露的特征仅是相等或相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经过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后,熟悉此一技术领域人员应可了解到,本发明实为一新颖、进步且具产业实用性的发明,深具发展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包含 第一锅体,其锅缘上形成有第一扣接部;至少一个第二锅体,其锅缘上形成有第二扣接部,其中各所述第二锅体的锅缘外径大于其底部外径;至少一个环型连接装置,其包含形成于其外缘处的固定部与形成于其内缘处的凹陷部,其中所述固定部的形状与各所述第二扣接部或所述第一扣接部的形状相应,以扣合于所述第一锅体或所述第二锅体上,且所述凹陷部的形状与各所述第二锅体的底部外缘相应,以密接于所述第二锅体的底部外缘;以及盖体,其外缘上形成有弹性扣接部,以扣合于所述第二锅体上; 其中,所述第一锅体以所述第一扣接部扣合于所述环型连接装置的所述固定部,且所述第二锅体以其底部密接于所述环型连接装置的所述凹陷部,从而将所述第二锅体叠置于下方的所述第一锅体上;以及其中,在卸除所述环型连接装置后,所述第一锅体与所述第二锅体能彼此直接套叠收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锅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一通气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锅体的底部中间镂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扣接部由金属或耐热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为压力锅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锅盖包含弹簧板与弹簧板压力调整螺母,所述弹簧板与所述弹性扣接部彼此相连接以固定于所述第二锅体,且所述弹簧板压力调整螺母用以调整所述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的内部压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弹簧板压力调整螺母上旋时增加所述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的内部压力,而当所述弹簧板压力调整螺母下旋时减少该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的内部压力。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弹性扣接部未固定于所述第二锅体时,所述弹簧板呈V型弹起,而当所述弹性扣接部固定于所述第二锅体时, 所述弹簧板呈水平状。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锅盖更包含密接锅盖、固定螺杆、耐热绝缘把手与钢丝,其中所述密接锅盖用以密接所述第二锅体,所述固定螺杆与所述耐热绝缘把手利于提取所述压力锅盖,所述钢丝用以连接所述弹簧板与所述弹性扣接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第三锅体,其用于容置待蒸煮的食物,且所述第三锅体置于所述第二锅体的内部空间中。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弹性扣接部与所述第二扣接部扣合以密封所述第二锅体。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第二锅体的底部密合,以防止蒸气于蒸煮过程中逸散。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型连接装置由金属或耐热材料制成。
14.一种用于收纳上述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装置为一环形连接装置,所述环形连接装置包含固定部,其形状与所述第一锅体的第一扣接部相应,以扣合于所述第一锅体;以及凹陷部,其形状与所述第二锅体的底部相应,以密接所述第二锅体。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型连接装置由金属或耐热材料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及其收纳装置,其包含一第一锅体与至少一第二锅体,各锅体的锅缘外径大于其底部外径。在使用时,各锅体间借由环型连接装置而彼此叠置;在卸除该环型连接装置后,该第一锅体与该第二锅体因其锅缘与底部的外径差异而可彼此套叠以利收纳。
文档编号A47J27/084GK102151077SQ20101011563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1日
发明者张明照, 张渊捷 申请人:张明照, 张渊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