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206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走拖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自动行走的拖把。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拖把主要由拖把杆和安装在拖把杆下端的拖把头构成,没有动力机构,因 此在拖地时需要人力拖动、旋转,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拖地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行走拖把,拖地时其能够自动行走 且其拖把头能够自动旋转,以克服现有拖把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行走拖把,包括拖把杆和安装在拖把杆下端的拖把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 架,在支架上安装有主电机和由主电机带动的减速器,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拖 把杆上端连接;在支架下方安装有两个带有驱动轮的主动行走轮;主动行走轮通过支腿与所 述的支架连接,在支腿上还安装有行走电机,该行走电机通过皮带与所述的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的支架由若干条塑料管连接而成;行走电机的电源线穿过所述的塑料管。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主电机工作时带动拖把头旋转,而旋转电机工作时 带动整个装置行走。上述两动作同时进行,拖把头即在地面旋转和平移,实现了自动拖地。 使用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拖把杆2和安装在拖把杆2下端的拖把头1。还包括支 架8,在支架8上安装有主电机5和由主电机5带动的减速器4,减速器4的动力输出轴通 过联轴器3与拖把杆2上端连接。主电机5工作时通过减速器4带动拖把杆2旋转,进而 带动拖把头1旋转。 在支架8下方安装有两个带有驱动轮12的主动行走轮13,还安装有一个或者一个 以上的被动行走轮。主动行走轮13通过支腿9与所述的支架8连接,在支腿9上还安装有 行走电机10,该行走电机10通过皮带11与所述的驱动轮12传动连接。行走电机10工作 时,通过皮带11和驱动轮12带动行走轮13转动,进而带动本行走拖把行走。主电机5的电源线,即主电源线6通过开关与电源连接。所述的支架8由若干条塑料管连接而成。行走电机10的电源线,即副电源线7穿 过所述的塑料管,并通过开关与电源连接。
权利要求一种行走拖把,包括拖把杆(2)和安装在拖把杆(2)下端的拖把头(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8),在支架(8)上安装有主电机(5)和由主电机(5)带动的减速器(4),减速器(4)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3)与拖把杆(2)上端连接;在支架(8)下方安装有两个带有驱动轮(12)的主动行走轮(13);主动行走轮(13)通过支腿(9)与所述的支架(8)连接,在支腿(9)上还安装有行走电机(10),该行走电机(10)通过皮带(11)与所述的驱动轮(12)传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8)由若干条塑料管连接 而成;行走电机(10)的电源线穿过所述的塑料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行走拖把,在支架(8)上安装有主电机(5)和由主电机(5)带动的减速器(4),减速器(4)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3)与拖把杆(2)上端连接;在支架(8)下方安装有两个带有驱动轮(12)的主动行走轮(13);主动行走轮(13)通过支腿(9)与所述的支架(8)连接,在支腿(9)上还安装有行走电机(10),该行走电机(10)通过皮带(11)与所述的驱动轮(12)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拖地,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A47L13/20GK201609337SQ20102011924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2日
发明者刘丹 申请人:刘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